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国有企业会计委派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发布时间:2020-03-02 03:47: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目前国有企业会计委派制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派出机构的权威性不够,会计监督保障力量不足

在政府塑造产权主体的过程中,国有控股企业成为国家的产权代表,体现在会计委派制度中的特点为:国有控股企业的其中某个部门成为会计派出机构,管理下派的会计人员。在这种操作模式下,下派会计人员的直接上级为产权单位的部门负责人,而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则直接由产权单位负责人领导。这种派出模式使会计派出机构的权威地位受到质疑,同时内部人管内部人特征明显,会计监督的力度因此而大打折扣。

(二)企业内部法人结构不合理,会计监督支持力量不足

现有国有企业经营者一般都由政府任免,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经营者往往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于一身,既是董事会决策者,又是经营班子领导人,同时又控制了监事会,权力过于集中,使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财务监督的支持力量不足。

(三)经营者与下工程管理论文http:///派会计人员责权利分配不均,影响会计监督力度

1、经营者的责权利分析

(1)行政任命后,企业经营者在很大程度上便拥有了所在企业的人、财、物等企业资产的使用、处置及分配的权力,是企业资源所有者的代表,这些权力与会计人员的财务监督权明显不在一个层次。

(2)由于利益的驱使,经营者在国有体制“权力大、责任小”的经营环境中,往往会追求自身利益和员工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内部从员工到经营者容易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从而将委派的会计人员摆在企业的对立面而将其架空,使得会计人员无法深入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会计监督范围变窄。

(3)由于执法环境的弱化和法制的不健全,对因经营者经营失误而造成的企业亏损、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问题缺乏法律的界定和追溯,反过来又助长了经营者经营行为的随意性。

2、下派会计人员的责权利分析

(1)无论采取何种形式的会计委派制,在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地位永远是个配角,不可能取得与经营者相当的权力,这种双方权力上的失衡加上企业内部制约机制的弱化,根本无法制约经营者的行为。

(2)会计人员在接受委派后,受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的监督,要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负监督责任。在责权利的分配中,责任明显大于权力和利益,这样,在缺乏有效评价标准的情况下,失衡的权责分配容易挫伤会计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监督工作的持续开展。

(3)现行国有企业干部组织体系并未建立有效的考核和竞争机制,经营者任命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干部能上不能下现象突出。在这种体制下,会计人员的政治风险较大。为避免日后的不利局面,会计人员会选择温和的监督方式,从而影响了监督的力度和深度。

(4)能够胜任企业经营全方位监督工作的会计人员,本来就具备了管理企业的能力,是一个全面的专家型管理人员,但激励机制和晋升机会(目前只限于横向调动)的缺乏无疑会影响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浅谈国有企业会计委派制

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 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会计委派制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会计委派制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企业会计委派制研究论文[优秀]

班级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县信用社金融服务存在问题与解决思路

新烟区发展存在问题与解决思路

县信用社金融服务存在问题与解决思路

县信用社金融服务存在问题与解决思路

国有企业会计委派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国有企业会计委派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