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八上历史复习二

发布时间:2020-03-04 09:23: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八上历史复习题二

1列举(1).张学良在近代史上所经历的重大事件 东北易帜 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2).参加西安事变谈判的中共代表 周恩来 叶剑英 秦邦宪

2、问答:简述西安事变的起因、经过、结果及历史意义?起因:在全国抗日浪潮的感召和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张学良、杨虎城与红军停战。蒋介石到西安督促张、杨进攻陕北红军,张、杨苦劝蒋介石联共抗日未果。经过:1936年l 2月12日,张、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即为“西安事变”。

[来源:Zxxk.Com]

结果:周恩来等到西安谈判,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历史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材料解析“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1)材料中“ 那个悲惨的时候”指的是什么事件?

(2)请问:东北松花江上的同胞为什么会“ 流浪!流浪 ”?(3)《松花江上》之歌唱出了东北人民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1)九一八事变( 2)蒋介石命令张学良不予抵抗,致使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日寇之手,东北人民被迫流亡他乡(3)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寇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

4拓展与探究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本土相当于中国的1/3,人口相当中国的1/7,但却拥有较为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那时,日本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了38.2%,年产钢229.2万吨;军队数量虽少于中国,但武器装备却占绝对优势。而中国经济十分落后,小农经济占国民经济的90%以上,工业经济不到10%,钢年产量仅1.5吨,军队装备落后,缺乏训练。加上蒋介石推行反共内战政策,政治腐败,把国家搞得四分五裂。” (1) 日本这样的小国为什么敢于欺负中国这样的大国? (2) 九一八事变留给我们的历史教训是什么?

(1)那时中国国穷民弱、政治腐败,是日本敢于欺负中国、在中国横行霸道的重要原因。

[来源:学科网]

(2)教训:落后就会挨打,富国强民才能御敌。只有不断发展国家的经济,努力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才能使我们的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学生要树立 民族自尊、自强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进而为祖国的统

一、富强和民族的兴旺发达贡献力量。

5、材料一:张学良自与国民党接近以来,对于日本在满洲权益的压迫愈益激烈,招致严重紧张状态。9月18日事件,在极紧迫气氛下产生,日本军队的行动并未超越自卫权,就公平判断,倘置其它国家于日本同一境地,则亦将出诸同一行动。

——引自日本政府关于九一八事变发表的意见书 材料二:我国人民此刻民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引自蒋介石在国民党南京市党员大会上的演讲 请回答:[来源:Zxxk.Com](1)材料一中,日本对发动九一八事变作了怎样的解释?目的是什么?你认为真实原因是什么?(1)诬蔑九一八事变是张学良对“日本在满洲的权益“压迫所致,日军出于自卫。目的:掩盖其侵略罪责。真实原因: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实现征服中国的野心,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

(2)依据材料二,指出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采取了怎样的政策?结果如何?蒋介石采取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政策:不抵抗政策。结果: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根本原因:蒋介石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认为共产党是对其统治的最大威胁,先要集中兵力进攻红军。

6、材料一:“对于五十岁以上的中国人来说,张学良就象一个活的影子,没有人不知道他。在近代史中,如果要弄一个十大风云人物排行榜,张学良必可名列前茅。人民之所以深切怀念张学良,是因为他是中华民族的儿子,是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的真挚朋友……。”

材料二:江泽民同志于2001年10月15日发给张学良家属的唁电,称张学良为“伟大的爱国者”,“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请回答:(1)根据材料说了张学良在近代史上两大主要功绩及其影响。

(1)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在全国范围形式上完成了统一;西安事变,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也标志国共两党合作的初步形成。 2)结合张学良的功绩谈谈你的看法。

他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他无愧于这些称号。是一位爱国将领。

2 :Zxxk.Com]

7、列举题

[来源:Z.xx.k.Com](1)局部抗战和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1)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2)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2)说出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两次典型战役。(2)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8材料解析:当上级命令组织敢死队时,大家踊跃参加;当敢死队津贴几十块银元发到大家手上时,大家把银元都扔了,说:“命都不要了,还要钱干什么?”

这是在台儿庄战役中的一幕,它反映了中国将士的什么精神?你看了有什么感想? 在国家危亡关头,爱国将土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表现了祟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义元返顾地挺身而出,不惜牺牲生命。

9拓展与探究20世纪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空前的灾难。其中,南京大屠杀事件是侵华日军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的暴行之一。其暴行较之于纳粹屠杀犹太人有过之而无不及。日本右翼分子始终否认侵华史,否认南京大屠杀,甚至把受国际法庭审判的甲级战犯供奉在靖回神社,日本政界的一些领导人竟然每年都要去朝拜。诺贝尔奖获得者维厄瑟尔曾经说过:“遗忘大屠杀,就是二次屠杀。”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日本右翼分子对待侵略战争的态度如何?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歪曲、否定战争史实,美化侵略战争,为军国主义翻案。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团结世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要居安思危,好好学习,报效祖国,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10为什么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打破了近代中国在抵抗外国武装侵略作战中屡战屡败的局面,洗刷了民族耻辱,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

11 1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政府在1995年建立了二战纪念馆,它坐落在靖国神社旁边。纪念馆的主要展品是日本官兵用过的靴子和衣服,至于展示日军罪行的展品一件也没有。日本退伍军人联合会主席崛江正夫解释说:“修纪念馆的初衷是……悼念战争期间死亡的灵魂。这样,他们的子孙就能以此为荣。”

材料二:在中国也有一座关于二战的纪念馆,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里面排放着中日战争时期的新闻照片,各种物证等。大部分是控诉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残害中国人民的情况。……出口前面的墙壁上贴着一幅1972年发表中日联合公报声明时拍的大型彩色照片,

3 照片下附贴说明:“我们中日两国人民经历了眼前所看到的不幸历史,但以1972年的日中邦交正常化为转机,我们两国已发誓今后要子子孙孙友好下去。” (1)依据材料说出日、中两国建立纪念馆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日:悼念侵华战争期间死亡的日军;中:控诉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希望面向未来和平发展。

(2)材料说明目前日本国内政治有一种什么倾向?类似的事件还有什么?

日本国内出现政治右倾化现象(或美化侵略战争罪行的倾向),参拜靖国神社、教科书事件 (3)请你谈谈在吸取战争教训、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个人见解。

作为新一代中国青年,应该牢记这场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和深重灾难,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建立强大的祖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12、材料分析:“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学中反动派,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

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这是一个黑暗的前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

一、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个光明的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请回答:[来源:Zxxk.Com](1)这是谁在哪次会议上做的什么报告?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做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2)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召开的时间与地点?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1945年4月.延安 (3)这次会议所讨论的中心任务或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4)这次会议的内容有哪些? 内容:①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那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②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5)这次会议所做出的重大决定是什么?这次会议所做的重大决定就是制定党的政治路线。

[:学*科*网*X(6)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13、材料: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举国欢庆,在一次欢庆晚会上,有一则谜语引起在大家的关注,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打一历史人物),谜底有以下几个:(1)屈原(意指日本屈服于美国的原子弹),(2)苏武(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3)蒋干(蒋介石领导国民政府进行抗日),(4)毛遂(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进行抗日),(5)共工(一神话人物,共工二字理解为“共同”“工作努力”,“工”作动词用)。

4 请回答:(1)你认为哪一谜底符合谜面?“共工”最符合谜面。

(2)试联系抗日战争的胜利的原因,谈谈你选择的谜底的理由。 理由:(1)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放统一点线,实现全民族抗战。(2)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3)国际援助。(4)“共工”的含义是共同努力和合作,意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世界人民的支持,所以选择“共工”是最合适的。

14、材料:“日清战争中,日本占领了台湾,从中国索取了大量的赔款,然面这次日本战败后,中国并没有占领日本一寸土地,没有要日本人赔款一分钱,反而对我们说‘我们要为永远友好而努力!’, 这种恩德我们要报。孔子曰:‘过,则勿惮改。’因为我们错了,所以必须反省,切不可成为忘恩负义的卑鄙小人,我们要忏悔,坦白罪过,脱胎换骨。” ——(日)东史郎《东史郎日记》

回答:1)材料中所提的“日清战争”是指什么战争?这次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2)作为一个日本军人,东史郎是否后悔参加了中日战争?试加以说明?

后悔参与了中日战争,从材料上看,东史郎指出:“我们错了,所以必须反省,切不可成为忘恩负义的卑鄙小人,我们要忏悔,坦白罪过,脱胎换骨。”

(3)对于他的行动,你有什么感想?如何正确对待日本侵华问题,是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正视过去,才能开创中日关系美好的的未来,日本人民和进步人士是维护中日友好关系的重要力量。

15、材料解析:“在重庆,有些人认为蒋介石是靠不住的,是骗人的,要同他谈出什么结果是不可能的……我向他们说,你们说的是有理由的,有根据的……但是,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事情还有另一方面,还有许多因素,使蒋介石还不能不有很多顾忌。

[来源:学科网ZXXK]

——毛泽东 ①根据上述材料,你可以判断毛泽东谈论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①重庆谈判。

②在这个历史事件中,既然知道“蒋介石是靠不住的,是骗人的,要同他谈出什么结果是不可能的”,毛泽东为什么还要去呢?为戳穿蒋介石假和平阴谋,尽可能地争取和平③这次和谈达成什么结果?从哪些事情可以看出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签订《双十协定》,拒绝承认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来源:Z。xx。k.Com]

16“《双十协定》签定后,蒋介石再要发动内战,就将处于政治上的被动地位。”请你分析一下,为何这么说?

5 重庆谈判是国共两党在和与战的问题上进行的一次政治斗争,广大人民要求和平民主,坚决反对内战的呼声,推动了重庆谈判,迫使国民党签订《双十协定》。中国共产党所做的多方努力和重大让步,在全国人民面前表现了对和平的极大诚意,“共产党不要和平”的谣言不攻自破,国民党毕竟被迫承认要避免内战,如果再发动内战,必然处于政治上的被动地位

17、1945年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和谈,时过境迁,三年多过去了,国内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历史却仿佛重演: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请你对比两次和谈有何共同点?

两次谈判都是国民党主动提出,但是目的都不在真正谈判,企图用假和平作缓兵之计;而中国共产党接受谈判要求,都是出于争取和平的愿望。国民党假和谈的骗局被彻底揭穿了。两次谈判都由于国民党反共反人民的真实目的而无法真正进行或贯彻。

18材料: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请回答:这是毛泽东在1949年5月写的一首七律,这首诗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

“钟山风雨起苍黄”中的“钟山”指什么地方?“大江”又指什么? 南京 长江。

3)回忆古代历史知识,说说“霸王”指谁? 项羽。

19请说一说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哪些新时尚?[来源 交通:火车、轮船、汽车、飞机逐渐成为时尚的具体工具;通讯:开办近代邮政和开始使用电报电话;娱乐:照相、看电影、跳交际舞成为时尚;服饰:男子剪辫子、穿西装或中山装,女子穿旗袍;改称呼,男子称先生,未婚女子称小姐。 20请回答:

(1)图一的报纸创刊于哪一年?创办地点在哪里?它主要刊载什么内容?

)1872年 上海 刊载新闻.言论.文艺副刊.和广告。

(2)图二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字是什么? )商务印书馆

(3)今天你用的哪一种工具书是图二这一出版机构出版的?(举一例即可)

新华字典等。

6

21、材料解析题材料一:“ ‘大概’、‘差不多’这类字眼,不允许出自我们工程技术人员之口。”材料二:“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必须成功!”

[来源:学,科,网Z,X,X,K]

请你回答:①这是谁说的话? 詹天佑

②材料一反映出他的什么工作态度? 对工程技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③材料二表达了他的什么心情?以国家落后依赖洋人为耻,渴望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报效国家,为国争光。

22222中国近代科技整体上落后于西方世界,为什么在这样的逆境中却能出现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专家?近代中国面临西方列强的宰割,激励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赴西方、超西方,为振兴中华而顽强拼搏。他们在国外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不忘报效国家,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爱国心,在艰苦的环境条件下,刻苦钻研,大胆创新,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23、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我很幸运被任命担任现在的工作。中国已渐觉醒,而且急需铁路,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征聘中国工程师。中国要用自己的资金来建设自己的路,由于我成了中国第一流的工程师,因此全体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密切注视着我的工作。如果我失败,不仅是我个人的幸,因为中国工程师不会再被人们所信赖,在我受命担任此工作前,甚至出任之后,许多外国人公开宣称,中国工程师决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

——詹天佑给美国老师的信

材料二:“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以自立于地球之上。”(1)材料一中“如此艰巨的重任”是指什么?外国人为什么认为中国工程师决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指担任修筑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因为中国当时科技落后,又没有自行修筑铁路的经验,而且京张铁路的施工难度非常大,外国工程师都很难完成,再别上资金不足,机器短缺,所以外国人认为中国工程师决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任务。

(2)在主持这项艰巨任务时,詹天佑有什么杰出的设计?有什么意义?

为了确保行车安全,詹天佑设计出“人”字形路轨,以缓解坡度。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 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3)我们如何评价他,他在哪方面成就最大?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

7 )杰出的工程师,铁路工程方面,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 (4)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样的精神?

学习他发奋进取,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24比较詹天佑、侯德榜、冯如李四光四人的异同点。

共同点:具有崇高的爱国精神,强烈的创新意识,良好的道德品质,都接触了西方先进的文化。 不同点:他们研究和活动的领域不同;他们虽然生活在中国近代,但生活的时期不同;他们虽然都接触到西方先进的文化,但接触的深度和广度不同,魏源没有出国留学,本身又不会外语,主要靠别人翻译的外国书报,加以研究。詹天佑,侯德榜,严复都曾出国留学,接触西方先进文化比魏源要深得多,特别是严复接触西方先进文化又深又广。

25列举近代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艺术家成就。

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来源:Zxxk.Com]

严复在译著《天演论》中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蔡元培开创新北大,形成学术和思想自由的新风尚。鲁迅著有《呐喊》等小说集,《阿Q正传》是近代文学史上杰作。茅盾《子夜》、老舍《骆驼祥子》。徐悲鸿《奔马》、著名画家还有齐白石、张大千。

26材料解析题

材料1 “师夷长技以制夷。”材料2 “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 请回答:(1)材料1是谁的主张?他写的一部著作是什么?魏源,《海国图志》。 (2)材料2是谁的主张?他的主要译著是什么?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严复,《天演论》,激发中国知识分子去探索西学,救亡图存。

[来

向西方学习。

26比一比,魏源和严复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P121) 相同:都主张爱国、救国,都主张学习西方,都反对侵略。

不同:魏源只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严复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还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魏源是地主阶级的先进分子,严复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8

9

历史八上知识点

历史八上复习提纲

八上历史总结

历史八上1819

历史复习上

七上历史复习选择二教案

八上复习1

八上历史教学总结

八上历史第三单元

八上历史期中复习资料

八上历史复习二
《八上历史复习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