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广西小学语文教学课改十年之我见 °

发布时间:2020-03-03 09:14: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广西小学语文教学课改十年之我见

宋冬连

摘要:国家实施课程改革近十年,广大中小学教师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优异的教学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为总结、宣传、推广十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在新课程的改革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先进经验和有效策略,我区隆重推出课改十年小学语文、数学两大类精品课例。《小学语文两岸四地高效课堂观摩暨十年课改成果报告会》展示的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十几节精品课例。这些课例均由全国知名教师主讲,是素质教育理念和课改要求的行为诠释。

关键字:十年课改 先进经验 有效策略 五重教学

新课程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教师的心田。我们怀着满腔热血投入到新课改的浪潮里,积极地大胆地去实践,去探索。这十年中我们学习了新的课程标准,也在课堂上积极地倡导并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在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堂教学。在这十年的课改实践的艰辛过程中,广西区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广西教育局于2012年10月26日至28日举行了广西小学两岸四地高效课堂观摩暨十年课改成果报告会。那么广西区十年课改究竟积累了哪些教学经验和成果呢?下面我从几方面来谈一谈。

(一)、十年来的课程改革,使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发生的变化。

首先谈谈在教学形式上带来的变化。原先教师在给学生上课时,总是教师站在讲台上,独自表演自己导演的节目,属于填鸭式教学。无论学生学没学会,教师自己讲授新课,学生听教材,那时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主体,起主导作用;而学生不是课堂的主人,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因此学生厌学情绪较浓,有一部分学生上不到毕业就辍学了,学生流失严重。而现在多好,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我的课堂我做主”,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起主导作用。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学习起来思维方式不受教师控制,解题方法多种多样。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堂主要是因为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问题讨论,合作探究新的知识,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还知道在互联网上百度一下,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同时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不需要口干舌燥的讲几十分钟,然后再在课下不知疲倦地对学生进行耐心辅导。

其次谈谈在教学方法上的变化。以前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所要学习的新知,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学生都没有耐心去听讲,教学方法太单一。现在教师发展,重在反思,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是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而是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师不大讲,只引导。让学生先预习,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讲解互动,学生真正主宰了课堂。我们学校现在大多数学科在使用导学案教学,流程是:教学目标、自主学习、自我展示、学习反馈。这中间的所有环节都指向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这样的教学流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下学生如果不预习,怎样在课堂上很好地表现自己,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无论课内课外,学生都在认真的学习,确实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的教师制作教学软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给学生设计了“活”的课堂,丰富了学生视野,像看电视一样潜移默化掌握了所学知识。

十年课改,更新了教师们的教学理念。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与时俱进,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旅程中,汲取课改精华,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教学手段,为党的教育事业尽职尽责、默默奉献,争做学生最满意的好教师。

(二)、广西小学语文两岸四地高效课堂观摩课暨十年课改成果汇报会。 观摩报告会上我们聆听了名师赵志祥、于永正、王崧舟等十几节课及他们的汇集经验、智慧的讲座, 这三天的课和汇报使我们受益匪浅,今后的教学,我们应该把这些专家好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应用于平时的教学中去。 首先、教师要服务于学生。

于永正专家说:“看老师上课,不要看他的教学方法,是要看他是否服务于学生。”这次的课,无论是周步新特级教师的,还是赵志祥、王崧舟„„的课都能体现出来。特别是72岁高龄的于永正专家更是我学习的楷模,在他的作文课《珊瑚》中,总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笑容是多么的亲切,总是在学生中来回巡视、辅导学生写作,时而和学生低声细语,时而弯下腰来认真地指导学生,就像一个服务员,忙上忙下,真正服务于每位学生。 其次、教师要高度的关注自己课堂的语言表达。

每个人都有三寸不烂之舌,尤其是教师。一个好教师,你要想让你的课堂精彩,必须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述能力。赵志祥专家的课和王崧舟专家的课将这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赵志祥课堂专家的课上,不时的听到这样的语言:真好;一教就会,果然好;精彩,一点面子都不留给我、同学们的智商超群,情商高„„学生在他的语言和巧妙运用逆反心理的教学中,80分钟《伯牙绝弦》的课,一眨眼就过了。王崧舟的课,语言非常的抒情、动听,衔接非常的自然,听他的课简直就是享受,《去年的树》这篇童话故事在他语言的带动下把鸟儿的表情和心理的描写演绎得惟妙惟肖,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了浅入深出的写作方法。

(三)、十年课改当中各位名师们积累的有效经验以及策略。

首先是肖川教授的《让生命在课堂暂放异彩》的讲座:肖川教授从温暖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分享的课堂这三方面来讲述了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第

一、我们要让课堂充满关注生命的气息,让生命的活力充分地涌动,让智慧之花尽情绽放,使学生能够积极境界的课堂,让学生在情绪上有安全感。具体措施如下:让学生能够给学习下定义,并让学生一道列出一个学习清单。教师应该询问学生学习什么,是学生从概念上有个自我定位的意识。让学生自觉地说出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和评估方式。第

二、有效地掌握每个学科的学科知识,这就要求老师有力地打通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通道,鼓励学生将现实世界任务与问题与所学的新知建立联系。具体措施如下:教师应该多给学生机会,制定适量的任务以及评价机制,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人生信念,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第

三、教师要体现课堂的公平、公正、体会到学生的感受,让学生对自己努力的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估,让学生对教学、班集体进行一个有效地评价,而且教师要积极的表扬学生。具体措施如下:教师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文化底蕴,高度关注自己的课堂语言,是语言准确流利、典雅。教师还应该不断的培养自己、学生们的写作习惯,认识到写作的意义。

其次是高林生老师的《习作教学的基本问题与课堂习作的步骤》的讲座。

第一、为啥写?即习作的动力问题。教师应该从优化习作的心理环境与外部环境入手,让学生乐于动笔,自由表达。心理学认为:需要和欲望是人能动性的源泉和动力,因此,教师应该理解和尊重学生、注意培养学生自我有效感,让学生看到成功、体会成功,使他们对习作充满激情和自信。然后,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便要的归因训练,让学生给你感受成功与努力的因果联系,并且要创造以及抓住生活中用笔表达的时机,点燃学生表达的欲望,是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会说,不断地优化外部的环境。

第二、写什么?即习作的内容问题。教师应该让学生有话可说的问题核心在于:丰富学生的习作储备(习作方式、书面语言、书面语言表达经验、写作素材、、、、、、)。

三、怎么样写?即习作的方法问题。

1、是学生在阅读中借鉴,实践中提升。2教师应该适度进行自作知识的教学与写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明确读与写的关系(阅读是吸收,写作时倾吐)。3教师应提高学生的认识。(使学生的眼界要开阔,认识与审美能力较前提高,思想上有所悟,情感上有所动,心灵上有所净化)。具体方法如下:第

一、使学生读懂表达:读懂文章的遣词造句,文章的修辞手法,文章的写作方式、、、、、、第

二、读写结合的分段训练。要求:第一阶段,以识字为重点,关注阅读能力的提高,通过遣词造句,看图写作,听写月仿写片段训练。第二阶段,坚持从读到仿,提倡放胆写作。第三阶段,综合运用读写只是,进行严格的作文基本功训练,提倡阅读课上小练笔(小练笔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内容提挈,故事梗概,深刻词句,条件变更,创造想象,拓展课文,情景借用、、、、、、) 第

四、成啥样?即习作的成果问题。教师对习作评价应该关注到两面,

1、内容:写自己的见闻、体验、想法。

2、教师应对习作有个明确的习作形式要求,还应该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要求学生写作必须具体明确内容,文从字顺。 最后是王崧舟的《回归本体,指向语用》的讲座。

王老师的报告会上提倡语文应该回归本体,指向语用。第一,语文教师应该寻找回家的方向,贯彻一条主线,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具体从三个维度来看:

1、掌握语用知识。

2、锤炼语用能力。

3、含着语用态度、策略。第二,回归本体,指向语用的策略。

1、创设学习语用的情景。

2、扩充学习语用的容量(对任务提示语添词扩写,造句,编写故事,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实践等)。

3、提升学习语用的品质。

三、回归本体,指向语用的方法。教师必须坚持三个融合:

一、学习语用和陶冶情操相融合。

二、把学习语用与理解知识相融合。

三、吧学习语用与渗透学习方法相融合。

以上便是十年课改广西小学语文两岸四地高效课堂观摩暨十年课改成果报告会的学习经验以及策略的汇报,这些汇集了名师们的精神与智慧,让我们体验到了课改的巨大成效。

(四)、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法: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得。

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自己教了几十年的小学语文,积淀了五句话: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简称“五重语文”。

他为什么能在近几年正式提出“五重语文”的基本理念呢?我想,一方面是于老师执著地遵循母语教育规律,不断地实践、探索、反思、提炼、升华自己的语文教改历程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于老师注重与时俱进,及时用语文新课改理念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升华自己的教学理念的反映。“五重”教学理念的提出,推动他的语文课堂教学稳步进入华夏大师级的理想境界。

(一)重情趣━━“以人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

1、为什么要重情趣?

“重情趣”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在于永正语文教学实践中的集中而生动地体现,其显著特点是“目中有人”,实质是对人的本性的关注。正如于老师所说的:“我们的教育应该少些包办,多些自主;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理性,多些情趣。一句话,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把学生培养成‘人’。”他的这一思想随着新课改的步步深入而不断得到升华。于老师认为,教学过程不只是认识过程、实践过程,更是人的发展过程、生命过程。因此,他最终将自己的关注点置于教育伦理的层面;他倾注博大的爱心,关照学生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差异性与持续性,自觉地对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负起责任。

人的本质意义在于“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的意志与意识对象”,教育的本质功能就是在于促进人的这种“意识”与“意志”的发展。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著名教学理论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于永正老师始终把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摆在重要的位置,把“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喜欢阅读”、“乐于表达”等语文课标理念真正列为自己语文教学的刚性任务,使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与享受语文密切联系起来。

2、怎样做到有情趣?

(1)关于有“情”。于老师说的“情”,指的是情感。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语文教学有情,教师上课要有情。

首先,教师对学生要有情、要有爱。人类生活需要在爱的孕育中充实,学生渴望在爱的环境中成长。所以,几乎所有的教育家都认为“爱”是教育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还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四方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过一个空虚。”。因此于老师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和谐,是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受到教育。所以,他努力做到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并千方百计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一个个有特色的人。于老师有句名言:“蹲下来看学生。”他认为,蹲下来看学生,才能理解学生,才能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蹲下来,才能容忍,而且能够理解学生的淘气、好动、好玩;好课应当是“教师配合学生”,尤其是差生,更需要教师很好地“配合”。所以,他始终以极大的宽容与耐心善待学生的错误与不足。一般语文课上,经常看到的是优秀生的表演,而于老师课上看到的却多是后进生由不敢到敢、由不会到会的艰难跋涉过程。

其次,教师对语文教学要有情,特别是上课要有情。于永正认为,不爱语文教学就不可能教好语文,当然更谈不上去追求语文教学艺术。因此,他做到了对语文教学情有独钟,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于老师还认为,只做到对语文教学有情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上课有情,也就是既要关注教材又要关注学生。因此,课堂首先是生活,其次才是教学。同时,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所以,课前老师要和教材“对话”,把教材读懂,把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感情体会出来,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是课前的功夫;进入课堂,则是三者对话,更多的是在老师组织、引导下,让学生和教材对话,这时教师关注得最多的不再是教材、教案,而是学生。

(2)关于有“趣”。所谓有“趣”,是指教师要把课上得富有趣味性,达到让学生愿意学、乐此不疲的效果。当然,于老师所追求的有“趣”,不是简单地指把课上得热热闹闹,戴上头饰表演表演,做个“课件”演示演示等等,而是要在以下两个方面狠下功夫:

首先,要钻研好教材。一是指要读懂、读出文章的妙处,做到了有一种兴奋的感觉、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那就意味着教学的成功;二是要读出感情来,因为教师绘声绘色的朗读也会使语文教学富有趣味性,声情并茂地朗读会使学生借助听觉形象进入文章的意境,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从而使他们产生学习、探究的需要和兴趣。于老师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炼成了范读的“绝活”,有的课文他能读得学生眉飞色舞,有的课文他能读得学生潸然而下。

其次,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于老师认为,精心设计教学程序要达到使教学具有新异性的境界;一节课哪怕只有一点、两点,哪怕是一个精当的有意思的提问,只要出其不意,就会使学生感到有趣味,因为“文如看山不喜平”,上课也是如此。

情是互逆的,趣也是互逆的。老师爱学生,对学生有期待,必然赢得学生由衷的爱,学生也不会辜负老师的期待;老师的课上得有趣,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因为于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重情趣,自身又有很强的综合素养和很高的人格魅力,才使他的语文课常上常新。比如: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他出神入化地和学生联袂表演;《四毛趣事》《猪九戒》等画图想象作文课,学生充满童真童趣,无限惬意地进行着自己的言语创造„„由于他上课有情有趣,善待每一个学生,尤其理解、关爱学困生,因而,他赢得了学生,也赢得了教育的成功、人生的辉煌。

(二)重感悟━━“自读自悟”学法的的妙巧运用

1、为什么要重感悟?

重感悟是由语文教学的规律所决定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都不应该根据书本上的权威去给予,而应实际指证给感官与心智,得到它们的认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应用。”“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什么是学习语言的规律?很多语文教育专家都认为,无论学习什么语言都得背,背诵使人受益不浅。朱作仁教授曾说过:“大量读写,读写结合,这八个字是学习语文的规律,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于老师认为,学语文的主要目的是掌握语言这个工具的,课文内容不先于教学内容,我们不能把理解课文内容当作主要任务。而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必须读、背、悟,必须运用。也就是要在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去掌握,决不能依靠繁琐的内容分析和讲解。

重感悟也是于永正语文教学的经验之谈。他在回忆自己的教学生涯时说过:以前我小瞧了学生,凡是书上标明的生字、词,我总是一个个地教,领着学生读,而事实上,不论哪课的生字,学生都有会认识的,有的学生甚至全认得;白话文学生基本能读懂,我却不放心,还要一段一段地讲,一句一句地分析,一节课下来不知要提多少个问题。这样做,实质是剥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权利,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为“告诉”只能使学生得到“兔子”,而得不到“猎枪”。通过实践、反思,于永正深感: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失误,就是重知轻感,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注重理性分析而忽视情绪体验;只让学生搞好知识和条文的“体外循环”,造成孩子“记忆力超群而感觉迟钝:只知记忆世界,不知体味世界;只知重复生活,不能创造生活。”

2、怎样引导学生感悟?

什么是重感悟?于老师认为,实质上就是要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去领会。“重感悟”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尊重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很明显,这是对繁琐分析、先生讲学生听、一问到底的教学模式的否定。“悟”什么呢?于永正认为,首先要“悟”其义,课文内容要读懂,至少要粗知大意;还要“悟”其情、“悟”其法,也就是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这些是最基本的要求。怎样“悟”呢?于老师认为,就是一个字“读”,做到一边读一边想。因为实践证明,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同时,学语文是一生的事,因此语文教学要留有空白,不要担心学生有些地方暂时感悟不出来,教师应尽管放心把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很多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只有通过多次会面才学得真切,记得牢靠;才不会翻来覆去老使唤那几百个词语,要不就生造、堆砌;各种章句结构,各种内容安排,也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见多识广,‘取之左右逢其源’。”他还说过:“看别人的文章就能悟出作文之道,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前后照应、口气软硬、何处要整齐、何处要变化,全部可以从别人的文章里学来。”可见,语文教学如果离开一个“读”字,就什么都没有了;反过来说,抓住了一个“读”字,什么语言能力、思想教育、情操的陶冶等等,便都在其中。古人说:“文贵自得,书忌耳传。”这是因为,凡是“告诉”的东西,都比不上“自得”的好。更何况语文教学决不单单是记住一个结论、一个个“知识点”,记住老师给每篇课文贴上的关于中心思想的“标签”,它的内涵太丰富、外延太广了。

既然语文教学说到底是一个“读”字,那么于老师是怎样把这个“读”字落实在教学之中的呢?一是备课先备“读”,做到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语感,读出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妙处,达到|“其言皆出吾口”“其意皆出吾心”的程度为止。二是在课堂上围绕“读”推进教学,就是在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读出感情完成“保底工程”的基础上,着力指导学生品味赏读,在微观上探究,实现学生与教本、学生与老师、老师与教本之间的对话,组织朗读的交流、见解的交流和评价的交流,最后还要求学生把精彩之处熟读成诵。

(三)重积累━━“语言工具”掌握的基本策略

1、为什么要重积累?

重积累是学习语言、掌握语言这个工具的需要,也是一种最基本的策略和方法。于老师认为,学习语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掌握语言这个工具,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那么,语言从哪里来呢?学生走进校门之前是听来的,是在“听说”的实践中“习得”的;进了校门以后则主要是从书本中读来的。在读、写的实践中“学得”的。所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要求“丰富语文的积累”。这是因为,小学是学习语文的最佳期,是记忆的最佳期。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儿童在三岁左右就基本掌握了本民族语言的发音和基本的语法结构,儿童习得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在语言发育的关键期,脑结构的可塑性特别强,因此儿童有很有强的语言能力。”所以,于老师尖锐地指出,我们过去对儿童学习语言(特别是母语)的潜能明显地估计不足,我们的语文教学“重课内轻课外、重结论轻过程、重理性轻情感、重理解轻积累”的现象特别严重,其中,该记的没记住,该积累的没积累是最大的失误之一;在孩子们的记忆的高峰期不让他们读、背,我们是有愧的,而且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无法挽回的。他还形象地指出:“只有会攒钱,家底才厚,才有后劲。以往,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偏重于教学生怎样花钱━━怎么说,怎么写,而忽视了攒钱━━语言的积累。不读不背,脑子里没有丰富的词汇,用什么去说去写去思呢?”于老师的这些论述,实在是真知灼见,值得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学习借鉴。

于老师讲的“重积累”,从内容上讲是丰富多彩的,不仅包括语言的积累,还包括生活的积累和感受(含情感)的积累。于老师认为,这三者缺少了任何一点,都教不好语文。语言学家周振甫先生曾说过:“教会学生认字造句和篇章结构,懂得每课课文中的字句和段落大意,懂得句子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懂得段落中重要的话的含义„„这是平面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法,让孩子在记忆力好的时候,把当时认为必读的古书让孩子熟读背诵,还要反复温习,使他们确实记住„„孩子第一次读到一个词,不是孤立地认识这个词,而是连这个词的整句话都记住了;当他们第二次读到这个词时也这样。如此,他书读得越多,跟这个词的接触越多,他所记得这个词的不同句子、不同上下文也越多。这样理解一个词的意义,就懂得这个词在不同的句子里具有不同的用法,在不同的上下文里具有浅深轻重的含义。这时候的感觉就是立体的,不是平面的了。”所以,我们要把传统教学经验与新课程理念结合起来运用于指导语文教学实践,绝不能就课论课搞平面搬移运动,也不能将课文任意肢解搞“散装零售”式的分块教学,更不能关起门来教学,而应该注重整体感悟和科学有效、生动丰富的积累。

2、怎样指导学生积累?

关于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于老师认为要抓住两个关键:一是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读和背,要按照学习语文的规律进行教学。对那些“不必解”的东西坚决“不饶舌”;对那些小学生目前还“不可解”的就让其“粗知大意”,“先吞咽”后“反刍”;对那些对学生一生都用得着的东西就想方设法让他们快记、牢记。目的就是要学生在应该积累的时候,尽可能多地、愉快地记下他们应该记住的“精品”,切实为他们打好“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底子。二是要特别重视课外阅读,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积累。因为实验已证明,只有当学生的阅读量达到课本的4.5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的自学能力。著名小学语文教育家张庆先生说过:“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学语文是‘无序’的,就是今天读一篇,明天读一篇,今天记住一个字,明天学会一个词,日久天长,积累多了,这个工具就有了,说话、写文章,就越来越自如了,就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了。”他还做了形象的比喻:“学语文好比在天上布云,云布得越厚,雨下得就越大;又好比在口袋里攒钱,钱攒多了,就不愁花不出去。”三是要让学生养成勤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关于对生活和感受的积累,于老师认为,由于现在的孩子对大自然、社会接触得太少,活动也太少,所以他们的生活单调、感受不多、情感不丰富,再加上书读得少,因此他们的“心理词典”所储存的“词条”就少得很。这势必会影响到他们理解能力的发展和良好情感的形成。于老师的方法是,经常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带到博物馆去、带到工厂去,经常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学生的生活丰富了,感受自然就增多了。于老师这样做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要给每个孩子一个金色的童年,给每个学生留下美好的记忆。是为了把孩子教出灵性来。“灵性”是什么?于老师认为,就是丰富的语言、丰富的经验、丰富的积累和善于用脑子所产生的智慧。

为了帮助学生增加积累,增强语文素养,于老师做到了千方百计、绞尽脑汁。课堂上,他有意增加背诵的分量,尽可能让学生多积攒一些美文佳句;他指导学生多做笔记,他经常告诉学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记本是我们第二大脑储存库,”所以他教的学生大都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他大力倡导并督促学生多买书、多读书;他给语文成绩差、不会作文的学生专门布置的家庭作业便是:每天读课外书不少于20分钟;他建议每位家长为学生买或者做一个书架,给孩子们买一枚图章,上刻“某某藏书”。他曾说过:“现代人家庭少了书架,少了书籍、报纸、杂志,就像人贫血,这样的肌体是不健全的。”他教的学生,大都有自己的书架和藏书,有的到了六年级藏书已达400余册。书多了,读的也多了,语言乃至文化素养也就自然慢慢厚实起来了。他曾教的一个班,到六年级人均背诵古诗文130首(篇),多的达到200多首(篇)。“钱”攒多了,就不愁不会花出去。听了他班学生的即席发言,看了他班学生的临场作文,你一定会赞叹不已;你也一定会深感他的主张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四)重迁移——“运用能力”培养的主要方法

1、为什么要迁移?

如果说“重积累”,是于永正“重熏陶、重积淀、增强后劲、内蓄力量”语文教学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的话,那么,“重举一反

三、学以致用、增强语文运用能力”,就是他语文教学生活化、实用化理念的集中反映。什么是迁移?于老师认为就是举一反三,就是学以致用,就是要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因为“语文是人类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掌握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而且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边学边用。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特尔福特提出一个口号叫:“为迁移而教”;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学而时习之”和“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理论;荀子说:“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荀子·大略》);董仲舒说:“为《春秋》者,得一端而多连之,见一空而博贯之,天下尽矣。”(《精华》)这些论述都强调了一个“用”字。因为,如果学了不用,或者不会用,知识就成了死的了,就失去了学的意义。所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要求: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2、怎样指导学生迁移?

于老师十分注重语文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经常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于老师促进学生积极进行知识迁移的教学方法可谓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比如:由“读”向“说”迁移(“以读助说”“以说促读”);由“读”向“写”迁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由课内学习向课外活动迁移(寓言语训练于交际活动之中);由书本学习向生活实践、社会交际活动迁移(校际联谊、到朋友家做客、为来自远方的小朋友当导游),等等。就是发掘一切还有规律性的东西,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积极迁移,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激趣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于老师最擅长于指导学生进行“读”的迁移和“写”的迁移,“读写结合”有机、有效是他阅读教学的一大亮点。

(五)重习惯━━“语文素养”增强的基础工程

1、为什么要重习惯?

于老师的语文教学,可以说是着眼塑造美好“言语人生”的“养成性”语文教学。于老师说过:“小时候,人是习惯的主人;长大之后,人是习惯的奴隶。从小培养好的习惯,可以受用一生。”国学大师梁启超曾说过:“一个人学生时期能否养成读书习惯是件人生大事,将影响其一生的幸福和发展。”所以他在教学中特别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因为,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教学的最大成功。

记得有谚语云:“人是习惯的奴隶”。素质与习惯是紧密相联的。毫无疑问将要影响他的一生。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素质教育的焦点,就应当定位在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上。于永正老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素质教育实施经验,他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实质上就是注重习惯、着眼发展、立足素质,集教学、教育和教养于一身的教学艺术。

关于加强习惯的培养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而且在“阶段目标”中要求更加具体:“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第一学段);“养成主动识字和读书看报的习惯”(第二学段);“养成默读的习惯”(第三学段)。在“教学建议”中要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从这些目标和要求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加强习惯的培养有多么的重要,学生要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培植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这是重要的语文课程目标,也是语文学习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总结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应包括: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查阅工具书及其他资料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勤动笔、常积累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际的习惯等。其中,最要紧的是读书看报的习惯。因为,读书,不仅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它是终身学习的需要,是知识经济成功之本,也是愉悦身心、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2、怎样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

于老师曾说过:他谈的习惯,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学习习惯,二是运用语言的习惯。学习习惯主要指爱读书报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圈圈点点、作批注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遇到生字查字典的习惯等;运用语言的习惯,正好吕叔湘先生所说的:“在语文教学上,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能过份依赖老师的分析和讲解。因为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如何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运用语言的习惯呢?于老师的以下作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是小处着手。于老师认为,习惯具有微观性,要处处做“有心人”,从看上去不起眼的小事抓起,精雕细刻,一丝不苟。比如,对于写字,于老师说:“不但要写对,还要想到字是写给别人看的,因而要写得规范、美观,使人看得清,乐于看。”比如,对于说话,于老师告诉学生:“不光要考虑该说什么,还要考虑该怎样说,既使人听懂,还要让人爱听,要为别人着想,树立言语交际的对象意识。”

二是教师影响。于老师说过:“他谈的‘影响’就是‘身教’,因为习惯的养成不可忽视教师自身的示范作用。”比如:晨读时,于老师常常有意把刚买的书拿到教室读;有时,他有意识地把自己的读书笔记放在讲桌上,让学生翻看,自己却佯装不知;有时,他和学生谈论时事新闻,谈论读书所得,谈论书中人物。这些做法对学生产生的影响非常明显。于老师讲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他买了一本叫《张天翼童话选》的书,便带到教室里读,当读到有趣的地方,就故意做出神采飞扬的样子,以引起学生注意。果然,一下晨读课,学生便围上来,问他在读什么书,在哪里买的。第二天,便会有许多学生向于老师说:“于老师,我也买到《张天翼童话选》了!”

三是坚持不懈。习惯养成具有长期性。“思之自得者真,习之纯熟者妙。”于老师说过:“我们许多人说话能出口成章、滔滔不绝,但他并没有去仔细考虑如何组织主、谓、宾语;演奏家在奏出优美的旋律时,也并未想到过自己是怎样运用指法的;驾驶员在处理偶发事件时,头脑里并没有想该怎样刹车„„这种高度自主化的习惯性反应的形成,是长期实践、多次相似重复运动的结果,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习”什么意思?就是练习和实践。“学”就要“习”,只有“习”才能“惯”。于老师为什么强调“感悟”、“积累”和“迁移”,而不主张繁琐的分析,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语文的实践中拥有语言,在语文的实践中去熟练地运用语言,最后形成运用语言的习惯。于老师认为,开始的学习过程虽然是缓慢的。但只要坚持不懈,一以贯之,“慢学”就能成为“快学”,运用语言就能成为“不需要思考”的条件反射。一旦形成,它将使“不可思议”变成轻而易举的“快速反应”。

四是注重强化。于老师认为,习惯养成具有反复性。比如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等,并不是什么难事,但养成自学习惯却绝非易事,稍有懈怠,便会逐渐走样,经常中断,乃至半途而废。所以,要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比如读书的习惯、思考的习惯、遇到生字查字典的习惯、读书做记号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等等,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反复抓,抓反复,严格认真,一丝不苟,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他还认为,由于好习惯的形成很不容易,开始往往带有“强制性”,“查”得特别紧,三天两头查读书笔记,看他们读过的课外书是否留下了学习的印记(自己的书)。没有一个学生不怕查的,也没有一个学生得到老师的鼓励、表扬而不精神振奋的。可见,于老师在养成学生良好习惯上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要带有一定“强制性”,要“注重强化。”

两岸四地高效课堂观摩暨十年课改成果报告会整合了最好的名师教育资源,为中国老师提供了最好的教育培训课程和服务,让我们众观了怎么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语文文观”?首先要丰富语文教学内容,第二要拓展语文学习途径,第三要大力改进课堂教学。

以上便是我在广西小学语文教学课改十年的所见。

参考文献: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于永正与五重教学》

中国教育资源

广西第二节小学语文两岸四地高效课堂观摩暨十年课改成果报告会

悟学理念

成为有信念的教师

成为有智慧的教师

论小学教参的无主论

广西课改

课改之我见

小学数学十年课改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十年课改心得体会

十年课改体会

十年课改心得体会

“课改十年”论坛

课改十年感想

十年课改经验总结

课改十年经验总结

广西小学语文教学课改十年之我见 °
《广西小学语文教学课改十年之我见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