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研沙龙

发布时间:2020-03-03 11:49: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让开场白不再苍白 ——浅谈课堂创设情境法导入

一堂课如同一首优美的散文,开头便要漂亮,引人入胜;一堂课又恰似一直动人的乐曲,开头就要定好基调,扣人心弦„„,常言道:好的开头便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语文的第一个环节,十分关键,应当引起重视。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要创造科学有效的导语形式,就必须把握课文特点,根据学生好奇心理,运用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导入新课。

我们在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法有:复习旧知导入、设置悬念导入、直观导入、名人名言导入、释题导入、背景简介导入、创设情境导入等等。

下面我们组就针对小学语文课堂中导入方法中的创设情境法谈一谈自己的拙见。

一、用音乐、歌曲创设情境法

金孟加:小孩子和大人一样喜欢音乐,喜欢歌曲。所以我经常善于用音乐、歌曲创设情境。这种方法灵活多变,有利于调动学生情绪,并能克服他们紧张和疲劳的心理,活跃课堂气氛。播放与本课有关的音乐或歌曲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学们便自然而又轻松愉快地进入了学习新课的角色。

我曾经在教学《开国大典》时,课前先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让学生欣赏,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喜欢这首曲子吗?你知道我们国家刚成立时的情景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开国大典》。这样精心营造的教学氛围,以情激情,使学生学起来入情入境。

请问在座的各位老师谁也用过这种“用音乐、歌曲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方法?谁愿意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 周瑞霞: 陈晓兰:

王秀琳: 歌曲就是流淌的艺术,不仅可以增长见闻,开拓眼界,抒发情怀,还可以和谐净化人的心灵,启迪心智。美好的音乐,让人心情舒畅,如沐春风,恰似一股清泉,流进我们的心田。在导入新课时,如果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亲耳聆听相应的歌曲,可以达到入情入境的效果。如我在教《草原》这一课时,让学生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歌,歌唱家那圆润的歌喉,那动听的歌声,那优美的歌词;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那一碧千里的大草原。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

马宁:借助与课文紧密联系的歌曲作为导入途径,这种方法能在情感上引起学生共鸣,又可活跃气氛,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

例如,在教学《掌声》时,可播放歌曲《掌声响起来》,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听到掌声想起来的心情怎样?再导入新课。

杨晓霞: 讲课文之前,播放一段乐曲,在情感上能唤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营造一种热烈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用简笔画创设情境法

马宁:用简笔画导入,很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图像导入新课,新颖、直观、醒目,可以增强教学效果。如教《鹅》这首古诗时,教师画出红掌弄波、曲颈高歌的白鹅。无疑能吸引的孩子,使情绪兴奋,精神专注,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金孟加:用简笔画导入,新颖、直观、醒目,很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图像导入新课,可以增强教学效果。我在教学《青山不老》这篇课文时,也是用简笔画导入的:我先在黑板上画了几座光秃秃的荒山,然后又用简单的几笔在山上画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紧接着我问:你们知道是谁把这一片荒山变成绿洲的吗?他就是81岁的一位老人—— 今天我们就要走近他,走进这片绿洲。板书课题《青山不老》。

胡瑛:我在教学低年级的课文时也经常用到这种方法。记得我是这样导入《惊弓之鸟》的:

师:小朋友,我在黑板上画一样东西,你们看画的是什么?(老师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张弓)

生:于老师画的是一张弓。

师:这叫什么呢?(师指弦。)

生:这叫弦。

(师又画了一支箭,学生作了回答)

师:大家知道有了弓,有了箭,才能射鸟。可是古时候,有个人只拉弓不射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学习第二十七课《惊弓之鸟》,学了这一课就明白了。

王秀琳:老师从画画入手,画弓画箭,既理解了什么是弓,什么是箭,什么是弦,又制造了悬念,引人入胜。

杨晓霞:上课伊始,在黑板上画画,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下课的自由状态转入到上课的专注状态。老师的绘画水平不一定要很高,只有大致像就可。

三、用情感渲染创设情境法

杨晓霞: 人是一种有血有肉的感情的动物,人的情绪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教学一些感情强烈的文章时,可采用情感渲染法,把学生带入当时的情境中,让学生入情入境,才能更深的体会文章中人物的感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马宁:

四、用活动创设情境法

胡瑛: 活动导入法是指教师采用直观演示活动导入新课,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了材料,能引起学生寻求探索方法的兴趣的一种导入方法。如课文《乌鸦喝水》一课的导入:老师把盛有半瓶水的瓶子放在讲桌上,然后慢慢往瓶子里放入小石子,让同学们观察瓶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学生会发现水越来越多,水面越来越高了。老师说有一只聪明的鸟就是用这样的办法喝到水的,这就是我们即将学习的《乌鸦喝水》这篇课文。

杨晓霞:采用直观教育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金孟加:采用直观教育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的桥梁。

我在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贴鼻子游戏导入新课的:

我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缺少鼻子的大头娃娃,然后用红领巾蒙住两个同学的眼睛,分别让他们来“贴鼻子”。结果一个学生把鼻子贴到了娃娃的嘴巴上,另一个则贴到了眉梢上。其他同学都笑得前俯后仰,课堂上乐成一团。我接着问:“现在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他俩都贴错了?”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因为他们的眼睛被蒙住了,看不见呗!”我又说:“那么,蝙蝠在漆黑的夜里为什么能自由地飞行呢?飞机在漆黑的夜里为什么能安全地飞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蝙蝠和雷达》,课文将会告诉我们答案。这样借助游戏,巧设悬念,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效果非同寻常。

杨晓霞:记得英国一位大教育家说:“只管学习不玩耍,聪明的孩子也变傻”。“玩”可以说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导入新课时,要根据学生爱玩的心理特点,采用游戏导入新课的方法,发挥他们好嬉戏、善表现的天性,使他(她)们学得开心愉快,自然而然地走进新课,达到寓教寓乐的效果。

五、用故事创设情境法

王秀琳: 教师运用一些与课文有紧密联系的科学家或名人的故事、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甚至自己编写的故事导入新课,这样既可引起学生注意,又容易使学生领悟教材的内容。

例如,在教学《尊严》这一课时,我讲述汉苏武牧羊的故事来导入。

《鲸》是一篇说明文,相对比较枯燥,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天,海底世界的动物们要举行舞蹈大赛。小鲸知道后非常高兴,它也想参加。于是,它就来到了赛场,只见赛场门口写着‘鱼类舞蹈大赛’,门口还有两条小鲤鱼在值日。当小鲸正要进的时候,却被小鲤鱼拦住了:‘对不起,你不能参加这个比赛。’小鲸奇怪地问:‘为什么?’小鲤鱼说:‘因为你不是鱼类。’小鲸觉得十分委屈,一边哭一边往回游,它决定回去向妈妈问个究竟。同学们,你们能代小鲸的妈妈给小鲸一个满意的答案吗?”这时,学生急切地打开书本寻找鲸到底是不是鱼类的答案。

杨晓霞:

导入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无论用何种形式和方法导入新课,只要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能紧扣课堂主题,亲切自然、不露痕迹,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弦,就是精彩的开头,就能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一堂课就成功了一半!

教研沙龙主持词

“教研沙龙论坛”特色教研组

倡导沙龙式教研活动

彰显“沙龙”教研魅力 点燃教学研讨激情

文学沙龙

职工沙龙

英语沙龙

书画沙龙

沙龙注意事项

沙龙会议

教研沙龙
《教研沙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沙龙式教研 沙龙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