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16 孝感年节旧俗拾趣

发布时间:2020-03-02 03:57: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孝感年节旧俗拾趣

“腊八”摭拾

寒气逼人的腊月天气,孝感有一个颇受民间重视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南朝荆州人宗懔在其所著《荆楚岁时记》上对于这一节令习俗的记载,除了“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并分享用大米、红枣、薏仁、莲子等保健食品熬成的腊八粥等之外,还有许多为前代典籍所确认的崇信及文化民俗活动。比如:“其日,并以豚酒祭灶神。”

孝感各地旧时对腊月初八的重视颇有特色,孝感民间传说这天是佛祖的得道日,亦说是其出家日。据说,佛祖出家前,家境贫寒,经常断炊,腊月初八决定出家时,家中已无什么象样的东西可食用,只好将家中散落的零星五谷杂粮拾起,凑合着煮点稀粥,吃完后便出家了,从而得道成佛。孝感人为了纪念他,人们在每年这天都要食用一顿杂合粥,谓之吃“腊八粥”;特别是各寺庙,都要取香谷及果杂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或“七牟粥”。做“腊八粥”的原料不尽相同,主要有两种:或是柿饼、大米、小米、麦米、豆子、红枣等合煮,或是大米、小米、红薯、南瓜、红枣、绿豆、黄豆、花生米等同熬。同时,孝感民间多于此日嫁女,有取“八”的吉利之意。

关于“腊八”,历代文人学者也都对其重视有加,东汉著名学者许慎以其文字学专著《说文解字》称著于世,但他另有一部《五经异义》,也极具学术价值,但据说已经亡佚。清季有人设法从其它典籍的转述摘录中,辑录出了一些极为珍贵的片断。比如,对于“灶神”,许慎就在《五经异义》中说:“顼有子曰黎,为祝融火正。祝融为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姓王名抟颊。”许慎是东汉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出生在公元58年,活了将近90岁。他的家乡在先秦时期位于楚地边沿。所以对荆楚民俗有着比较全面的了解。据他考证:灶神就是楚人的先祖祝融,他的世俗姓名叫苏吉利,还有个老婆王氏。汉朝时期,就有个叫阴子方的人,在腊月初八见到过这位灶神,并杀了一条黄狗充作黄羊来祭祀神灵。从此,阴子方一家“世蒙其福”,受到了灶神的庇佑,所以后来人们争相仿效,因而每到了腊月初八这天,就都用小猪、酒等节日食品来祭祀灶神。

其实,祭祀灶神是远古时期先民们火崇拜习俗的孑遗。由于火对于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人们既需要用火驱寒、煮食,又需要用火来驱赶毒蛇猛兽,所以每个聚营部族落都得委派专人看守火种。而传说中的祝融,即为当时人们所崇信的司火之神。

腊月初八的崇信及文化民俗活动,事实上是在为一年更始的春节这一盛大节庆作预演。它经历数千年而长盛不衰,充分证实了民俗文化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唐朝诗人杜甫的《腊日》诗,尤为脍炙人口:“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可见,早在一千多年前,华夏大地上就有过腊月间冰冻全消、柳条转青的显著暖冬现象。

除夕杂摭

除夕,是一年最后的一个节日,也泛指一年中的最后一天,俗称过年。孝感的除夕,或者说过年,是家家共庆的日子。这一天,地处江汉平原的孝感有如下一些习俗。

接亡人“过年”,早晨起来后,人们到自己亲人的坟前,烧纸钱、放鞭炮,以示请亡人回家团圆。

恭祖宗,临吃年饭前,摆上一付餐具和诸色吃食,点上红蜡烛,向祖先行跪拜之礼,恭请祖先享用。然后是贴春联,各家各户都在门框上、门上贴上春联、门画,并在正屋墙上挂上中堂画和其他装饰画,把屋里装饰一新,从而使除夕增添喜庆色彩。人们在贴春联时,不仅贴门上,而且在侧门边和猪圈、牛栏、鸡笼、柜、缸等地方也贴上一些吉祥如意的联语。如“六畜兴旺”、“鸡鸭成群”、“太公在此”、“百事顺遂”、“五谷丰登”、“对我生财”等。一般情况下,春联是用红纸写成的,以表喜庆。但家中去世时,头一年就不贴春联或用白纸春联(内容实为挽联),如“守孝堂前三年满,不知门外四时春”。第二年贴绿纸春联,第三年贴黄纸春联。并且这三年一般不挂年画,此后可恢复正常。

吃团年饭,也称吃团圆饭或吃年饭。祭祖敬神后,摆上丰盛的筵席,全家老少围坐在一起,举杯共饮,品尝佳肴,互相祝愿。过年菜须有讲究。一般鱼是必不可少的,“鱼”与“余”同音,意为“年年有余”,青菜、豆芽、豆腐、藕等也同样不可少。青菜象征老少清洁、健康太平、豆芽,人们习惯为“长菜”,意在祝愿小孩来年再长高;豆腐,意为家庭“富”有,人人有“福”;此外,若某家这一年有新亡人,在吃团年饭时,就给亡人留下空座位,其意是请新亡人与家人共吃团年饭。

守岁之俗在孝感也是十分有特色的,去年有文已涉及,此不赘述。孝感除夕的禁忌有是很有趣的,它表现在:

1、禁说不吉利的话。为了避免小孩不懂事或大人不小心说话冒犯了神灵,就在屋内贴上“童言无忌”或“百无禁忌”之类的联语。

2、必须“圆缸”(即水缸内必须装满水),意为财源横溢。

3、蓄财,三天内屋里的渣滓(垃圾)等不得倒出屋外,否则就不能“敛财”等等。

年俗拾趣

孝感位于江汉平原,但节令习俗与鄂东北大部分地区基本一致,却也别有趣味。

大年初一早起,人们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拜年是不问亲疏的,称为“拜年无大小”。家中来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俗语有“拜年拜节,糍粑发裂。”拜年一般拜到初

三、初四为止。

这里的人们还有以初一这天听到的飞禽叫声来判断新年的生产情况的习俗。五更鸟先叫就宜于养鸭;鹊先鸣宜于养鸡;天亮时麻雀噪飞就是丰年;人们还认为初一听到狗群吠不是好兆头。

除夕之夜12点的时候,各家要把一个做好的金元宝模型送到门外,代表在新的一年里会招财进宝,大年初

一、初二这两天人们不扫地、不汲水甚至不动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初三才开始挑水,并在井池边烧纸钱说是“买水”。门神也要在初二取下烧掉,俗谚说:“初三烧了门神纸,各人寻生理。”新年伊始,举笔写字时,在过去要先用红纸写一幅“新正举动蛇笔,万事大吉利”的话贴在墙上。

“初一吃年饭”:由于孝感是从江西、麻城过籍来的移民,据说大家来孝感的时间正好在元旦春节期间,有的人家直到大年三十甚至初一才来到此地,所以云梦胡金店等地有初一吃年饭的习俗。

“贡肉插筷子”:孝感各地过年时,几乎家家要在向祖先敬贡的“贡肉”上插上一根筷子,这是大有来历的。原来,朱洪武与陈友谅争天下时,大开杀戒,直杀到湖广麻城。这时,朱洪武手下大将看到麻城一位女子携儿带女的,就问,你为什么肩上背着孩子手里又牵着孩子?女子答:背着的是丈夫前妻生的,手里牵着的是我亲生的孩子。大将听到这话,生了恻隐之心,说:我们马止要攻城了,你马上回去,在家门口插上一根小红旗,我们就不杀你了。这女子住在筷子巷,她叫家家都插上小红旗,于是全城人只有筷子巷的人活了下来。后来,人们迁移到孝感,每逢春节,就在贡肉插上支筷子,以这种方式纪念自己是来自麻城筷子巷的人。 元宵旧俗

元宵节是我国有着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据说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雉)临朝称制,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吕雉死后,周勃、陈平等一帮旧臣扫除诸吕,拥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因为扫除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所以到这夜,汉文帝就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也叫“元夕”、“元夜”。 又称“上元节”、“月半”和“灯节”。、

孝感的正月十五,历来十分热闹,有年小月半大之说。

正月十五是春节的高潮,锣鼓敲得震天响,没有锣鼓或锣鼓少的时候,人们把铁罐子也当成锣鼓敲。所以孝感民间有“正月半敲铁罐”的俗语。

龙灯会是孝感民间正月十五节庆活动的中心。人们一般从初八开始扎龙,还扎狮子、彩船、竹马、高跷、平台等样式。正月十五这天男女老幼同游同乐,唱各种彩词。采莲船走村串户,见到什么人家就唱什么词,例如“老者添寿、少者安宁、家事如意、四季大平、五谷丰登、鹿鹤同春、七星转斗、八仙临门、久久富贵、十福大全”等祝福的吉利语。

元宵之夜,孝感当地还流传着请七姐、问年成和乞巧的习俗。七姐当地叫做张七姐,传说是玉皇大帝的第七个女儿,她最心灵手巧,且心地十分善良。一天,七姐得知丹阳境内(今孝感)有一年轻人姓董名永,因家贫无钱安葬死去的父亲,只得卖身为奴。七姐深受感动,私下天庭与董永结百年之好,在大槐树下成就姻缘。可惜作媒人的大槐树一时高兴,把“百年好合”说成“百天好合”,害得董永六姐只有百日缘分。七姐用巧手金梭织出了10匹锦绢赎出了董永,准备整治家园恩爱白头。不料玉皇大帝得知十分震怒,急召七姐回宫,七姐不得不忍痛飞去。她的织布校化成了飞梭石,织机留在了人间,人们在夜深人静时仍能听到“咔喳、咔喳”的织机声。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身着盛装的姑娘聚集在飞梭石旁,手捧针线盒向七姐乞巧,唱乞巧歌。唱完乞巧歌后,还要询问年成好坏、吉凶如何、能否婚嫁等事宜。

当地民间还传说正月十五晚上是老鼠嫁女的日子,人们不能在家里喧闹。妇女要在床下点一盏麻油灯,边拜边说:“请红娘子看灯。”据说这样,一年就没有臭虫骚扰了。人们还用竹篮从屋上抛过去占棉花丰歉。仰则主丰收,仆则歉收。

另外,孝感地区还有一个有趣的习俗,五更时,人们用火照栗、梨等果木,边照边用刀斧敲打树干。一人边敲边问:“结不结?”一人在旁边应道:“结!”据说这样做新的一年里就会果实满枝头。

吃元宵 元宵,孝感又叫汤圆,是一种孝感地方元宵小吃,旧时孝感妇女还用元宵占卜,以测定生男孩还是女孩。吃汤圆有“团圆”之意。俗有“年小月半大,团圆是一家”的说法。南宋时,元宵已成为人们欢度元宵节的必食之品了。在孝感各地,此日还有吃春卷和糍粑的习惯,民间有“吃了汤圆好下田”的说法。

吃月半粑 月半粑是孝感民间久已成习的一种元宵小吃,月半粑一般用荞麦粉做成,状如馒头般大小,用小蒸笼蒸熟,吃起来有一种清香扑鼻的味道,很受全家老小的欢迎。家里老人爱说“吃了月半粑,准备种庄稼”。

孝感南部,人们以此日为天官赐福之日,农民于薄暮之时,烧田塍、烧荒,称为“逐毛狗兔”。安陆农民这天下午会提着灯笼,拿着小爆竹,燃香一根,到自己的田里去“炸地蚕”(地老虎)、赶“麻牯兔”。湖区一带的农民在元宵节晚上会选择一旧瓦罐摔在地上,口中说:“正月摔破罐,头不痛,腰不断。”无论城乡,这一天人们多用糯米捏成粉团煮食,称为吃汤圆(元宵),汤圆中间裹白糖、桃仁、瓜仁等物,吃起来甜而不腻。晚上,一般人家都要在神龛上供出汤圆,烧香时用来敬神;同时,各家还要用荞麦粉、细米粉或小麦粉子做成粑,统称“月半粑”,“月半粑”是孝感民间久已成习的一种民间小吃,状如馒头般大小,用小蒸笼蒸熟,吃起来有一种清香扑鼻的味道,家里老人爱说:“吃了月半粑,准备种庄稼。”在孝感各地,还有元宵这天吃吃春卷、吃糍粑的习惯,俗语有“吃了糍粑好下田”的说法。

孝感南部湖区一带的人们在元宵节晚上,沿湖地区各家都要摔破瓦罐于地,口中说:“正月摔破罐,头不痛,腰不断”,以示驱赶毛狗兔(毛狗)。

最为有趣的是孝感还有用元宵(汤圆)占卜的习俗,元宵节这天,孝感妇女就把汤圆放在滚开的水里,如果汤圆很快裂开,即兆生女,不裂就兆生男。

安陆民间在过元宵节时,有挑水兆丰年的说法,民间有句俗语:“正月十五挑满缸,八月十五收满仓”,农家每到正月十五这天,人们就起得特别早到塘里挑水。据说,谁在这天第一个到塘里挑到水,谁就会发大财,并在一年里祛病消灾,平安无事,所以人们纷纷抢挑第一担水。 此外,孝感民间元宵节旧时还有驱赶老鼠的习俗。这一天,孩子们边敲瓢盆,边唱歌谣:“敲木瓢、敲木瓢,老鼠生儿不长毛,生一窝,死一窝,生的冒得死的多。”这种寓玩于驱邪之中的旧俗,给旧时许多童年的孩子带来无尽的乐趣。

立春习俗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也是春季之始,立春后天气渐渐转暖,万物复苏。从孝感民谚中就可以看出人们对春季开始的重视程度。农民往往把立春当作预测年成好坏的日子。如“春打五九末,有吃又有喝。”宁舍一砣金,不舍一日春。“春打六九头,种田不用愁”。“打了春,阳气生”。“节气不等人,春日赛黄金”等等,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立春的重视,孝感农村形成了一些有趣的庆祝立春到来的习俗。

接春客:接春客又叫迎春,旧时,春节过后,年拜完了,人们就要挑春粪,施压青肥。走亲拜年后,邻里间三五至好还没请吃,于是就利用挑春粪接春客,也是利用接春客挑春粪。挑春粪任务不大,活路也不重,大家边挑边谈论过年的情形,拜年见闻及新年打算,休息时招待茶烟,吃饭时招待酒菜,又俨然过年一般,只不过都是过年后剩余的年货,因此又被人说成是“扫盘子”。有的人家还要在香案上摆上茶叶、豆类、芝麻、谷麦种子等,在瓶中插上梅花或常青树枝,以迎接春天的到来。此外,人们还得给天地敬香,望门外磕头,乞求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送春牛:立春这天,各地还举行有趣的送春牛习俗。地域不同,送春牛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地方在立春这天,由两人搭档,一人头戴纸做的牛头,一人敲锣说唱(有的地方是一伙人抬着纸做的牛游行),所到之家都要送一把米,以图吉利。

报春:旧时,立春前几日,各乡湾即使有一人头戴纱帽,身着红袍,迈八字步,像戏曲舞台上的官吏似的,名曰“春官”,此人挨家挨户预报某日某时立春,口诵“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类的吉言,以求施舍;亦有顺带卖皇历(旧时年历)和“春牛图”的。“报春”毕,主人家会燃香以送,或赠之米面,或留之吃饭。报春人随行收接礼物,此俗现已不存。

吃春卷:这天,人们用面粉蒸制或烙成小薄饼,然后用这种饼卷上豆芽菜。地米菜、韭黄、粉丝等青炒的“合菜”,卷成一筒筒的春卷,做熟后吃起来确有“春到人间一卷之”的意趣。 耍花子:孝昌县农村一些地方在立春前后几天还存在一种有趣的迎春习俗,正月立春,村民都在湾村举行丰富多彩的游乐活动,以求春天风和日丽,一年风调雨顺。“耍花子”的具体方式是:用铁丝织一小网,在网内装上烧红的木炭、生铁片。碎碗片及其它显色物质,用一根长绳系住铁网,然后挑选力大之人耍动。铁网内多色物质溶化后向四周扩散,形成一种五颜六色的环圈,使夜空缤纷绚丽,很是壮观。村民们则欢呼雀跃,祝福春来。此俗吸引了远近的村民前来观看。“耍花子”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地方迎春习俗,一直沿袭至今。解放后,即使“文化大革命”年代也未间断。

花朝记隅

农历二月十二是一年一度的花朝节,花朝节虽然不是一个很大的节日,但也是汉民族历史悠久的节日。荆楚也有的地方花朝节是在农历二月初二或十五,但孝感大部分地区是以农历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节的。民间相传此日为“百花生日”。所以叫“花朝”。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云:“是日,宋时有扑蝶之戏,今虽不举,而寺院启涅槃,谈孔雀经,拈香者麋至,犹其遗俗也。”清张春华《沪城岁时衙歌》亦云:“春到花朝碧染丛,枝梢剪彩袅东风;紫霞五色飞晴坞,画阁开尊助赏红。”

孝感民间认为花朝节是百花仙姑的生日,这一天,姑娘媳妇们喜欢用绸缎或彩纸剪制成花朵,挂在树上,贴在窗上,为百花祝寿。花朝节被认为是个吉祥的日子,姑娘们多选择这天穿耳吊环装扮自己。清末民初,小男伢也多在这天剪发留鬂,农民要在此日打赤脚下田,养蚕少女也要开始忙碌了,而且孝感农村旧时种瓜、种荞也多选在花朝的,民俗以为此日种瓜种荞今后生长会格外茂盛。不仅如此,孝感各地妇女都会选择在这一天穿红着绿,装扮一新,去串访亲戚或是结伴春游。两天后,有的则去寺院进香、朝拜观音,以求子求福。因为二月十五日既是道教祖师爷老子的生日,也是释迦牟尼的生日,僧道人家多在此日举行庆贺,与民同庆。孝感南部多有将花朝节定为婚喜之日的习俗,农家娶妻嫁女,好不热闹。同时,孝感平原湖区也有的地方在花朝节流行吃“花朝团”习俗,花朝团是用糯米做成的汤圆形状食物。据说吃了“花朝团”,有“汤圆大棉花朵子大”的说法。而当地集镇习惯于在此期间举行庙会,主要是开展物资交流和青年男女在此日寻找意中人。附近的群众吃完汤圆后都要到集镇赶集,邻区邻县的人,也多有赶来参加此类活动的。 这天若风和日丽,就意味着当年会百果丰收。如果这天天晴,一些人家会隔墙掷筐篓于外,意为今年五谷丰登,用筐篓挑不完。商人趁二月生意不忙,在花朝节请人玩龙灯。以龙灯象征吉祥,意在祈求春暖花开时,百业兴旺,市场繁荣。

解放后,由于时代的变迁,孝感人过花朝节的旧俗渐渐淡化了许多,代之而来的是在法定节假日开展的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游艺、娱乐、联欢、出游等一系列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端午话旧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午”也称“端午”、“重午节”、“重五节”等。“端五”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五,烹鹜角黍。”到了唐代,因唐玄宗生日是八月五日,“端五”之“五”犯了玄宗名讳。大臣宋璟为了讨好圣上,为避“五”之讳,遂将“端五”改名为“端午”,自此民间也习称为“端午”。孝感习惯上把“端午”称为“端阳”,端午有大端午小端午之分,荆楚城市习惯过小端午,民间过节则仍有重视大端午(阳)的习俗。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相传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这天怀着自己壮志未酬的悲愤和楚国将亡的心痛投汩罗江而死。在其死后,人们每年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举办各种活动纪念他。但据考证,其实端午节的起源与屈原并无关系。早在周代,大戴《社记》载:“五月五日,蓄兰为沐。”屈原的《楚辞》中亦有“浴兰汤兮沐芳华”的诗句。端午节的习俗在屈原之前就已经在民间流行。自秦以后,端午节才逐渐与纪念屈原联系起来。一千多年来,端午节在孝感民间的习俗是具有独特韵味的。湖北民间的端午节一般有如下习俗:

赛龙舟 龙舟是装饰如龙形的船。每到端午这天,参加龙舟竞渡的龙船一字排开,比赛开始,舟首专有一人举旗呐喊指挥,后有锣鼓助威,水手奋力挥桨,龙船如离弦之箭。从而在江面或大河大湖上出现了万船竞发的局面。岸上观者云集,群情激奋,为自己所喜爱的龙舟加油助威。赛龙舟在荆楚大地盛行不衰。

关于赛龙舟的起源在荆楚大地有两种传说:

一是相传楚人得知屈原投江后,竞相驾舟拯救。南朝梁荆州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写道:“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汩罗江,伤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唐代的《望月楼随笔》中说,竞渡一是为屈原招魂,二是为了纪念“乌鱼”。相传一个外地青年迁到一个村子居住,与当地村人和睦相处。不知何故,当地人得罪了龙王,龙王大怒,在井中投毒,企图毒害村民。龙王让这位青年不饮井中水且保守秘密。但是青年不忍心乡亲们被毒害,就阻挡大家挑此水吃,可是众人不听劝说。无奈之下,他跳井身亡,以死相证,从而挽救了全村人的性命。这个青年死后就变成了乌鱼,这天正好是五月初五日。为们为了纪念他,并追悔自己的过失,大家就在这天举办龙舟赛以示纪念。

吃粽子 吃粽子相传也是为了纪念屈原。楚人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屈原,就把粽子投入河中让鱼虾食之,以保全屈原的尸身。但也有说法,把粽子投入河中是给屈原吃。后来每逢端午,人们就不再把粽子投入河中,而是自己吃掉,以示对屈原的纪念。

送节礼 这天江汉平原上的新女婿们是一定要到岳母家送大礼的,送节礼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岳母岳父是否喜欢新女婿的关键。因此粽子一定要用最新鲜的箬叶儿紧紧包好,还要送上大鱼大肉和新鲜的鸭蛋。新女婿要穿着光鲜,谈吐要自然大方,充分显示自己的学识或聪明才干,以博得岳母岳父的首肯。

插艾蒿、悬菖蒲 五月初五日清晨,人们外出即采来艾蒿和菖蒲,插于门楣,悬在门框,以驱毒避邪去百病。这天,若小孩手足不幸割伤,民间则有用揉碎的菖蒲毛敷于伤口上治疗的习俗。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云:“荆楚人以五月五日并踏百草,采艾以为人(形),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饮雄黄酒 这天人们饮用雄黄酒,并把雄黄用酒调制后涂抹在小孩的耳、鼻、额、脐,意在消毒避邪。

此外,荆楚民间这天还有吃苋菜、熟大蒜去毒的习俗,并有用韭菜地秧苗和小草上的露水洗脸的习俗,据说可以预防眼病。应城一带还有在端午节吃红萝卜的习俗。

“寒婆婆过江检柴”在孝感

在荆楚各地,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一般气候都转冷,特别是今年闰七月,十月十六已到了公历的十二月份。今年十二月六日(农历十月十六)是民间俗称的韩(寒)婆婆过江捡柴的日子,每至此时,在孝感乃至荆楚各地都会流传一句“寒婆婆过江捡柴”的俗语,说的是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深夜,如果天气晴好,民间传说中就会有一位韩(寒)婆婆过汉江捡拾很多的柴禾,在来年春寒料峭的日子,她一人就会躲在家中烤火,而初春后就会有阴雨不断地降临人间。从气象现象来说则是指第二年初春会有倒春寒,好多天会是阴雨连绵。

这一民间传说在孝感县志中有记载,清初《孝感县志》载:十月十六日,“俗云韩婆婆生日。马和尚过江,必大风雨。水行者多避此日„„然风雨多验,不知何说。”该志成书于明末清初,可见这一传说已很古老了。至今在孝感城乡,人们还有趣地把特别怕冷的人都戏称之为像“寒婆婆”一样。

汉川民间认为,十月十六日是寒婆婆过江拾柴的日子。这一天深夜如果是晴天,无风无雨,说明寒婆婆已顺利过江了,明春非有倒春寒不可。反之,说明她没有过江拾柴,就不会出现倒春寒。在孝感等地流行的谚语中也可验证这个民间传说的现实性:《孝感谚语》载:“十月十六晴,一冬晴;十月十六阴,一冬冷”。“十月十六晴,交春落雨到清明”。“韩婆婆捡了柴,春后雨成灾”,“寒婆婆过江,马和尚捡柴”等。

关于寒婆婆过江捡柴,在各地还流传着一则有趣的传说故事,据说寒婆婆俗姓韩名菊梅,家住在一个叫寒门凹的地方,她天性勤快,手脚闲不住。长大后,嫁给江北财主家的独生儿子付丽君。付丽君好吃懒做,喜欢抹牌赌博,从不管家里事情。不到几年,就把家财败得差不多了。他不但不管束自己,反说韩菊梅是克星,家财败了都怪她,可怜的菊梅只好忍气吞声。后来连住房也卖了还赌债,夫妻俩一贫如洗,只好搬进牛棚去住。为了渡日,韩菊梅每天过江到娘家寒门凹山上捡柴回来,挑到街上去卖,换点油盐度日。

有年十月十六日,韩菊梅捡了柴回家来到江边,天气突变,乌云黑浪,无法过江。她只好躲到柴担下过了一夜,好不容易等到第二日,风平浪静了才过江。回到家里,丈夫不问青红皂白,劈头就是几巴掌,问她昨天为么事不回家,不做饭给他吃?硬说妻子在外和别的男人有鬼。韩菊梅有苦说不出,想到跟着这种好吃懒做、又横蛮的丈夫,今生莫想有好日子过,一气之下跑到江边打算跳水自尽。

恰好南海观音菩萨经过,念她朴实勤劳,就渡她成了正果。封她为管冬天气候冷热的神仙。

从此,寒门凹被人们叫为寒婆凹。寒婆婆每年十月十六都过江捡柴,人们就根据这一天的阴晴风雨,来预测明春的天气和安排一冬的农活。

荆楚各地关于寒婆婆的传说特别多。利川市传说寒婆婆故事有发生地,即土家族的“寒坡寨”,后转化为“韩婆寨”。这里的人在冬天,行人都拣柴丢在它的村口烧,不断丢,不断烧,以不让寒婆过江捡柴。通山县流传有《寒姑坟》故事,这里传说寒婆婆是作九宫山上的一位道姑,九宫山至今仍有寒姑坟。香客朝山,必从山下带去一块小石头,放在坟上,说是“给寒姑加衣盖被”。蕲春县的《寒婆岭与望婆井》故事讲述有婆媳二人,相依为命,媳妇有孕,婆婆为她出外讨饭,冻死在蕲春县的一座秃岭上,后人叫它寒婆岭,还有墓有碑,上书:“寒氏婆婆之墓”。媳妇天天望婆婆回来,不幸掉在井里,这井在浠水县天然寺附近,叫望婆井。

(作者单位:孝感市史志办公室)

16 孝感年节旧俗拾趣

孝感方言词拾趣

抢婚旧俗

回文诗拾趣

读书拾趣

对联拾趣

赛场拾趣

赛场拾趣

婚俗饭拾趣

名人妙语拾趣

16 孝感年节旧俗拾趣
《16 孝感年节旧俗拾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