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格式111

发布时间:2020-03-03 05:07: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沈阳金廊人行道景观调查与研究

宋文婧,赵伟韬

(沈阳农业大学 林学院,辽宁沈阳110161)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人行道是除城市公园、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小游园等以外的另一重要城市户外公共空间,在公共空间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城市人行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脉络,丰富和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是现代都市中人与自然和社会和谐接触的媒介。然而,当今人行道的设计趋于形式化,单一化,无个性化,只是简单的承载交通和连接的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好城市公共空间的作用。本文主要以沈阳金廊人行道为研究对象,对金廊划分为若干标准段,对金廊人行道景观在功能、个性、人文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设计建议。 关键词:人行道;公共空间;金廊;文化;城市 中图分类号:TU985.12+5,S732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过程中,加剧了城市空间的利用,因此城市空间的紧破是我们当今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城市人行道作为一个重要的城市户外公共空间,承起着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是城

[1]市公共空间被人们充分利用的纽带。

然而当今的城市人行道景观的设计严重被人们所忽视,不仅体现在形式简单化,功能单一化,地域特色个性化不突出,缺乏统一整体及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很少会重视其设计。考虑到人行道景观的设计,不仅要单单满足交通、行走、连接的功能,还应当充分利用其作为公共空间的作用,完善人行道景观的设计,使其在形式上丰富,功能上多样,个性特色上突出,形成更整体、更统

一、更艺术、更完美的城市线形街道景观,从而充分的服务于人民大众,更多的从人的角度出发,回归“以人为本“的精髓。 金廊即“中央都市走廊”,是沈阳城市发展战略中的核心概念。其目标是通过逐步的开发和改造,使其成为建筑标志化、环境生态化、道路景观化的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展示区,成为沈阳充满活力的生命中轴和创造新世纪辉煌的黄金走廊。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为金廊的主轴线青年大街—北京街—北陵大街的人行道。

1.城市人行道的功能

1.1 交通功能

城市人行道最直接的功能就是满足人们出行的交通功能,使得人们安全、迅速、舒适地到达目的地。1.2 公共空间功能

城市人行道空间是人们进行公共活动的平台,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能有效地提升城市空间魅

[2]力。同时也是良好的公共防灾避难场所。 1.3 环境生态功能

人行道的植物群落有利于完善城市生态环境,结合当地植物生态群落的结构,合理配置植物,突显城市地域特色。植物景观不仅能够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还可以优化城市环境。 1.4 景观形象功能

城市人行道是城市中一道亮丽的景观带,也是一条条线型流动景观带,它不仅是城市形象的完美体现,也因此为城市景观增添色彩。同时好的人行景观能赢得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所以人行环境空间与

[3]城市生活密不可分,主要表现在提升城市形象,丰富城市体验,提高城市内涵与竞争力。

2.人行道空间限定

街道空间由建筑物、道路、设施、绿地等诸多元素围合而成的线性空间。街道空间限定作用最为重要的当属底界面和侧界面。

底界面:它是与行人密切接触的一个界面。底界面通过地形高差变化以及变换材质、肌理、颜色的方法来实现人行道空间层次的划分和限定。

收稿日期:2014-09-20 作者简介:宋文婧(1990-),女,沈阳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从事风景园林设计方向研究。 通讯作者:赵伟韬(1958-),男,沈阳农业大学副教授,从事园林美术基础教学研究。 侧界面:人类最早的建筑物不是圣殿、不是高楼大厦,而是一面墙,人们依靠侧界面收获了不同氛[4]围和形式的多样空间。

3.基于人行道功能的再优化

对于城市人行道景观的打造,首先要满足最基本的交通功能,服务于人们基础的通行目的;基于此再优化人行道景观设计,营造出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氛围,满足出行人们的社交、休闲、游憩的户外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适居度,通过以上几点最终完善良好的城市景观形象,使每座城都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从人行道功能角度出发,通过人流、宽度、铺装、绿化、服务设施、符号设计以及环境心理学等几个要素进行分析。 3.1 人流量分析

人行道顾名思义以人为本,对人行道景观的设计优化首先要以人作为出发点,分析人流量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分析街道设计流程。

在对人流分析时主要集中在沈阳金廊青年大街、北京街(青年北大街)、北陵大街为调查对象,由于金廊是个宏伟的工程,所以在三个选取对象中,以划分标准段的方式分段来进行调查研究,每条街道选取三个标准段,每个标准段的长度为200米。人流高峰一般集中每天的在早、中、晚三个时段,因此以周为周期进行测量,每日选择相同时间段,在同一地点(选取人行道入口处)进行测量。

以三个周期为标准,取所有工作日平均数,得系统的人流量参考数据,得到结果如下表:

表1:人流量分析数据

街道名称 青年大街 北京街 北陵大街

工作日人流量(人/m·min)

17.4

6.4 8.3

周末人流量(人/m·min)

17.9 8.3 9.2

图1 人流量分析饼状图(工作日) 图2 人流量分析饼状图(周末)

3.2 根据人流量进行人行道分类

人流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人行道的设计宽度与设计类型。根据不同人流量可以将人行道分为人车分流与人车混流(这里的车指非机动车类)这两种类型,在调查中,沈阳金廊的青年大街、北京街都采用人车混流人行道形式,北陵大街采用人车分流的类型(如图)。

3.3 设计宽度与尺度 图3 青年大街 (来源:自摄) 图4 北陵大街 (来源:自摄)

考虑城市人行道宽度设计标准时,人们往往单纯的考虑横向上的设计宽度,其实景观的舒适度是个空间的范畴,因此也要考虑竖向上的尺度。首先要分析所在城市的人流通行量,这是一个大前提,再根据已有的设计标准比对选择合适的设计宽度。不同的街道所承载的交通功能也各有不同,比如城市主干道的人流量要多于城市次干道的人流量,步行街则主要以人行为主要功能。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

[5]规定人行道按每股人流0.75m 宽度进行设计,在沈阳市人行道的宽度一般多数采用4~8m。

街道的空间尺度靠的是两侧的建筑垂直高度和的街道的水平宽度的比例及街道中连续切富有层次、变化的“场所”营造的。芦原义信在其《外部空间设计》中曾提出“外部空间应以20—25米为模数,即每隔20—25米或应有重复的节奏感,或是有材质、高差的变化,可以借助于这种模数变化来打破单[6]调而获得生动活泼的氛围” 。

但是在日常实践中,很多地方人行道宽度的设计存在问题,这包括设计宽度不够与管理不当等方面的问题。人行道的设计是多元化的,这其中包含很多设计元素,如景观小品、照明灯具、附属设施等的设置,使得人行道宽度明显不足。另有些城市主干道的人行道设计明显不足规定的设计宽度,只是为行人出行做设计考虑,没有为城市公共空间提供良好的平台(如图)另外就是人行道被盲目的占用。

图5 北京街 (来源:自摄) 图6 青年北大街 (来源:自摄)

因此规范设计标准,管理有方才能实现完美的城市公共空间的提供。 3.4 铺装

对于铺装方面的优化主要注重三点,首先要考虑选用实用且经济的铺装材质,但是经济不代表一味的节俭,铺设劣质材料,因为人行道本着以“人本位”为主,所以要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选择一些有质量的铺装材料,还要考虑科技因素,科技服务于人们,对于科技的技术不要排斥而应当接受,如透水铺装材质,还有一些新型有机材质;

其次,铺装形式上,采用能够彰显地域特色的图形,图案以及一些地域符号,因为这些有特色的设计元素可以丰富设计内涵,增强的个性化的设计,对于摆脱单一化、形式化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些地域特色符号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更增添了城市的魅力与品味。如沈阳,沈阳是座历史悠久

[7]的城市,古时候称为“盛京”,可以从历史中需找一些设计符号,融合在人行道铺装设计当中。这样,人行道景观不仅有了自己的韵味,还提升了城市形象。在对沈阳金廊三个研究对象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在这一点上有很大的设计欠缺,相对而言,北陵大街在铺装上选用不同字体的“福”字来传承一种历史文化,从视觉上新颖引人,从内容上丰富有内容。但是在青年大街和北京街很少能发现展现地域特色的符号(如图)。

图7 北陵大街 (来源:自摄)

最后,对于合理的选材与有特色的设计形式的融合,对整个城市的人行道进行合理规划,有了特色也不是意味着每条人行道都要与众不同,首先城市是一个大范畴,在整体上要做到合理统一,局部上变换特色,统一却不同一,个性却不杂乱,形成一种每一条人行道都向行人讲述一个故事,所有的人行道连接起来,便是整个城市的完美形象。这些方面都完成后,最后要考虑的就是对人行道铺装的管理,因为人行道不仅承载这地上的交通功能,它还有很重要的地下部分不容忽视,比如管线的埋设,地下人防工程等,这些规划要做到合理,不要出现下面有问题就拆地上,这不仅对铺装材质有破坏性,而且对于人行道的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还有铺装材料的后期管理也非常重要,不是设置完了就大功告成,这也是需要后期养护,一旦有砖不稳或损坏,要及时修补,只有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才能营造良好的人行道景观形象。 3.5 附属绿化

人行道上的附属绿化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为人行道上的绿化;这个部分一般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就是在人行道的一侧有专门的绿化种植池;另一种形式就是在人性道的中间以树池的形式种植,这种形式要求人行道的设计宽度较宽,一般都是以行道树为主,乔灌草等配置形式加以点缀,行道树的设计是个比较重要的部分,首先在树种选择上,要尽量选择当地的乡土树种,这不仅对于提升人行道个性方面有很大的表现,也对城市形象的完好展现做出了贡献。

另一部分则是人行道界限外的路旁植物景观,由于这部分是植物造景的专属空间,因此这部分的植物形态、种类以及配置形式都会更加丰富、有层次感(如图)。

图8 青年大街 (来源:自摄) 图9 青年大街 (来源:自摄)

由上述可以看出,绿化不仅仅是一个乔灌草合理配置的过程,更应当是“点、线、面”相互结合联系,从而构成完整的城市线形景观带。以点状绿地构成的景观节点,联系带状绿化节点,形成面状绿化景观形态。在对研究对象标准段调查过程中发现,人行道侧截面的垂直绿化少之又少,今后可以在美化

[8]横向景观的同时,多注重竖向景观的设计,从而让整个城市都绿起来。 3.6 服务型附属设施

[9]人行道顾名思义为人服务,所以不能单单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即可,也要考虑到便捷的服务设施。 路灯,这是夜晚照明设计中的重要部分,为了提升人行道的个性,路灯的造型上可以采用能尽显当地特色的图形或符号,照明范围要保证连贯,一般,灯柱高在9m以上的路灯,其设计间距为30m左右,灯柱高在6m以上的路灯,其设计间距多位25m左右。

其实,除了路灯的部分,为了点亮城市,丰富行人的视觉体验,结合街景,按照节能、环保、美观的设计要求,可以增设一下特色的地灯,草坪灯,壁灯,装饰柱灯等,促进夜景灯光从局部区域向城市各个角落的延伸,进一步提升夜景特色品位。

垃圾箱,为了维护良好的城市环境,垃圾箱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在垃圾箱的造型上也可以赋予特色,增加人行道的地域特色。

坐凳:在人行道这个公共空间中,可以考虑增设座椅,给人们休憩提供条件,当然座椅的设置可以考虑多功能复合的形式,比如花台、树池、水池的边缘维和成座椅,可以形成良好的视觉景观。

盲道及坡道:盲道的设置很重要的无障碍设计的一部分,盲道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导致它能够正确的引导盲人安全顺畅的通行。 坡道:坡道的设置,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人行坡道、轮椅坡道以及非机动车坡道。坡道的设计不仅要重视宽度和坡度,而且要注重坡道的美观。

在此之外,更具人行道的类型,宽度的条件,也要考虑到公用电话、自动售货机、自行车租赁点、以及有意义的雕塑小品等便民的服务设施的设计,这些部分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可是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是所有这些设计元素共同努力打造的结果,同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一些都以便民为[10]主要目的。

4.历史、地域文化的个性突出

城市人行道景观的个性可以通过城市这个大载体来诠释。每座城市都有其自己的历史文化,然而历史是经得起时间推敲的传承,有个性人行道景观,不应当仅仅是在单个设计要素上,而应当是所有设计要素的一个集合,通过大的集合来反映城市风貌的整体个性的设计手法,这对城市的CI设计起到良好

[11]的辅助作用。用整体来控制主要的设计基调,将城市的地域文化呈现给每个人。

这个过程应当追溯历史根源,古时的盛京即今辽宁省沈阳市,200年前人类在此农耕渔猎,繁衍生息,创造出新乐文化,剪纸艺术,清盛京城时期的“八门对八街”等如今都可以缩略成城市剪影,投射到人行道景观中,承袭地域文化内涵给行人提供对往事的联想与追忆的素材。

结语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得知人行道景观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城市、建筑、地域、文化、设施、绿化等多要素相互渗透的一个多样化整体;而且它的内涵包罗万象—不仅是一种视觉景观还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环境空间。

参考文献:

[1] 施维克.城市步行空间的质量与改善[J].城市问题,2003(6):12-15.[2] [丹]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 译.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3] 熊广忠.城市道路美学—城市道路景观与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4] 李澜,城市街道与建筑物之间的步行环境[J],中外建筑,1999,(4) [5] 薛明.谈谈城市道路中人行道宽度问题[J].上海公路,1999,2:14—16. [6]〔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7] 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8] [美]约翰·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9] 钟文.街道步行空间的人性化设计[D].湖南大学,2005.5.[10] 魏晓云.厦门市步行系统规划研究[J].城市交通,2008,6(6):21-32.[11] Banister D.Unsustainable Transport: City Transport in the New Century[M].London: Routledge, 2005.

The survey and research about sidewalk landscape of Shenyang

Golden Corridor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in addition to the city parks, plazas, the outside place of residential area, small garden and so on, sidewalk landscape is an another important public space , occupy a larger proportion of the urban public space.City sidewalk is the connection of the urban public space, enrich and facilitate people\'s daily life, is the medium between people, nature and social harmony in contact.However, the design of city sidewalk tend to formalize, single, no personalization, is simply carrying traffic and connectivity features, didn’t play a good role of urban public space today. In this paper, sidewalk landscape of Shenyang Golden Corridor is as the object of research object , Shenyang Golden Corridor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sections, in the research on the function, personality, culture and other areas about sidewalk landscape of Shenyang Golden Corridor, and then give the corresponding design recommendations.Key word:Sidewalk; Public Space; Golden Corridor; Culture; City

SONG Wen-jing, ZHAO Wei-tao (College of Forestry,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61,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格式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写作要求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格式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格式规范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论文格式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论文版权转让协议书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网络传播情况研究论文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格式111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格式11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