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樊小宇发言稿

发布时间:2020-03-01 17:33: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学工作经验交流会发言材料 樊小宇

激发学生兴趣 提升语文素养

高二年级教师 樊小宇

回顾自己这多年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感觉并没有什么所谓的“经验”存在,有的只是每位教师都有的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语文教学工作包含的内容太广泛了,的确,老师难当,语文教师更难当。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对于语文教学尤为重要。这里我主要谈一些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不上什么经验。算作是和大家的探讨和交流吧。

一、精心准备语文开场课,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

每学年初,我都要花两节课时作为新学期的语文开场课,使学生明确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这样的做法,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你能学好语文!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是快乐的,学习语文也是快乐的!

(2)、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我们都用汉语思维:学好语文,你将因此而更加聪明!

(3)、语文学习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4)、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即生活,用心观察生

活、体验生活,你将因此而收获意想不到的成功!

(5)、积跬步至千里,量变才能质变:多读、多背、多写,积少成多,注意知识的积累。

(6)、思维具有整体性,学习应顺应思维的规律:做好笔记,注意总结,重视知识的整合。

(7)、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认真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重视每次考试,养成良好的考试习惯;温故而知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8)、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要想学好语文,切忌想一想感动,听一听激动,第二天早上一动不动。

(9)、态度决定一切,努力就能成功:你能学好语文!

(10)、九九归一:愿语文老师的期望与你们的希望一起腾飞!

二、注意营造课堂氛围,活跃课堂气氛

新课标要求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学不是满堂灌,而是师生间的互动。首先自己要有激情。用自己的激情之火点燃学生的激情之火。其次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凡是新授课,我都一定会用多媒体课件上,并且课前要花大量的时间准备课件,大大增强了课件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再次上课经常走到学生中间去,这样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特别是对喜欢打瞌睡的学生。往他旁边一站,多少有些警示作用。有时借题发挥,点着打瞌睡学生的名字,来一句“庄生晓梦迷蝴蝶”,顿时笑声一片,想睡觉的同学也就回过神了。

三、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教给学生解题方法

高考的终极指向是对能力的考查,因此能力的培养应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最大目标;而方法虽不等于能力,但它能帮助我们获取知识,提升能力;而教师给学生的只能是方法,而不是能力。 那到底怎样做才能真正地将方法传授给学生呢?

(1)精心备课,备出解题方法。

备课这一环节很重要,备出的理论精髓,一定要能够体现解题方法。对每一个知识点,提炼出便于学生记忆的口诀,让口诀充当解题方法的载体。比如在教诗歌鉴赏这一版块时,整体把握一首诗,可概 括为四句话:记了什么事,抒了什么情,表了什么意,用了什么法。后来,我自己又总结了 “七看法”:一看题目,判断诗歌所写内容;二看作者,学会知人论诗;三看注释,明确诗歌思想感情;四看形象,分清意象和人物形象;五看语言,注意修辞和炼字;六看技巧,关键将表现手法要记牢;七看主题 。我觉得这种方法很好,既理清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又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解读诗歌。将方法一经告诉给学生,学生的眼睛立刻就亮起来了,用这个口诀去指导学生作题,学生很能找到一种成就感,学习热情一下子就高涨起来了,训练效果比较明显。

(2) 精练授课,讲清解题方法。

课堂讲解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务必将我们备课时备出的理论精髓,也就是能体现解题方法的口诀教给学生。讲课时尽量精练,作到“范围要讲全,重点要讲精,难点要讲透,方法要讲明”。 比如,文学作品阅读一直是个难点,好多学生把握不住重点,得分率低,怎

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我的方法是:A、一定要有原文意识,相信答案就是从原文中找出来的;B、要弄清题目的本意和象征意或比喻意。 C、准确理解文章内容,把握观点主旨是关键;D、粗读时,划出文中抒情性,议论性的句子,是快速抓住散文主旨的重要途径;E、找出过渡段,弄清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我将这一方法又告诉给我的学生,学生得到方法指点,作题效果非常明显。比如一次练习课,有一个阅读题是《马儿啊,你慢些跑》,不少学生对这篇文章的主旨把握不清楚,我在讲解时,先启发学生弄清楚题目的含义。马的本意很简单,那在这篇文章里,它到底象征着什么?作者写这篇文章,有什么现实意义?将文章里面议论性、抒情性的语句快速划出来,其中那一句话最发人深省?学生立刻将关键语句找出来了,即“自酿的酒啊自己喝”,我接着又问,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学生答到,牧民的过度放牧,导致草地退化严重,草地退化,反过来又影响了牧民的生活,马匹的减少,使得牧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牧民们出行,坐的是车,而不是马。我又问,要理解这篇文章的主旨,从深层次上来说,关键词应该是什么?学生很容易地答到,生态平衡。我又补充说,我们这里的老百姓,他们的生活方式代表的是一种农耕文明,那么,牧民的生活方式代表的是一种什么文明?学生答到:畜牧文明。我总结说,这两个关键词就是这篇文章主旨所在,题目中的马,在较浅的一个层次上,它象征着牧民的生活方式;在较深的一个层次上,它代表的是一种文明的没落,题目中的慢字,体现了作者对这种文明的留恋,同时,对它的没落,作者只能作出这种无

可奈何的呼告。理解了这几点,学生们的解题思路一下子给打开了,做起来也就容易

四、夯实语文基础,注重学生知识积累

语文基础知识需要记忆,要“涓涓细流”、“细水长流”,切忌热一阵,冷一阵。积累应体现在“打基础,不断线;与知识,天天见”。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早晨起来和就寝之前是巩固基础知识的最佳时间。因此我要求学生自觉做一些积累工作。如每天早晨多读、多想、多记,积累五个字的音形义,做到辨清字音、认清字形、分清字义;积累三个自己不太熟悉的成语,明白它们的典故来源、确切含义、感情色彩;积累一句名言,做到知其意、晓其理、不误写、会运用。对于要求背诵的古代诗文,首先以背书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利用早读时间在组长手中过关,然后,考试前则要一篇篇进行默写过关。对于文言知识,不定期进行一些小测验,检验学生巩固落实情况。晚上睡前回顾当日所学知识,把当天所学知识像放电影一样在脑中过一遍。这样,通过“早晨识记——白天上课——晚上回忆”的多轮巩固,长期坚持,语文基础自然会日益深厚。

总之,我取得的成绩微不足道,更不敢妄谈经验。以上这些是个人做法,有些观点可能与时代背离,仅供大家参考。在我看来,语文教学更重要的是一种对学生品质的培养,修养的陶冶,心灵的启迪,灵魂的净化。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浩如烟海的美文佳作,像熠熠生辉的群星,光彩夺目。圣人先哲,闪光的语言,睿智的思想穿越千年的时空。我与这些高贵而伟大的灵魂对话,怀着敬畏,怀着虔诚,

怀着无可名状的喜悦站在讲台上。我就像站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彩虹桥上,像扇动洁白羽翼的信鸽,向学生们传递人类最美最辉煌的文化。我们乐此不疲,我们携手共进,播种过,也许依然不会有好的收成, 但不播种,绝对不会有收成,努力过,也许地不到相应的回报,但我们仍然要努力去做, 既然选择了教师,那就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我将永不懈怠我的追求,我深信,终有一天,我会“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谢谢大家!

小樊的眼泪抒情散文

樊小纯《借我》诗歌

小樊中心小学后勤工作总结

小樊中心小学涉农收费自查报告

樊家庙小亲子联谊

樊曹小学小葵花方案

樊宗师

樊自我介绍

新闻部陈宇 发言稿

读书报告会发言稿(卓宇)

樊小宇发言稿
《樊小宇发言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老兵发言稿 发言稿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