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书香校园建设的实践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3 08:03: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书香校园建设的实践和研究”课题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是与我们相伴一生的精神家园。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们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朱永新教授也反复强调,书籍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会改变人生,它虽然改变不了人生的长度,但是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可以使人变得视野广阔、胸怀博大,让人活得高贵、优雅。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的推进,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不能跟上教育发展的要求。在学校发展中,教师的发展是关键。本课题的研究旨在不仅仅形成一种读书的氛围,书香的气息,让教师爱读,而且要步入科学有效的理性学习阶段,形成有效的管理、发展、评价机制,激发教师内在的价值认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使学习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创建书香校园,不仅仅是改变师生的精神状态,更是作为学校发展、学校特色形成的一个品牌,通过创建书香校园,形成“用文化经营学校”的战略认识,积极走内涵式的发展之路,给学校教育以先进的理念、人文的气息、精神的意义,使学校教育以更深层次地、更持久地影响师生、感染师生,丰富校园的教育本位价值;真正对学校的办学理念、组织结构、管理制度,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作为教师,理应是孩子阅读的引路人,我们深知,开卷有益,而择卷更有益,所以,阅读,从教师开始。从广泛的阅读中汲取营养,再通过教学去感染学生、指引学生,让阅读成为师生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大兴读书之风。大力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让学生把自己培养成“读书人”。教育家康内尔告戒世人:“现代社会非学不可,非善学不可,非终身学习不可。”教师要学习,也离不开书籍这一阶梯,阅读可以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通过阅读,让教师和学生与知识为友,与大师为友,与真理为友,填实自己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美国已启动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少儿读书计划”,列出包罗万象的书籍目录供学生阅读。芬兰早就实施学生阅读工程,在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举行的阅读能力测试中,芬兰学生的成绩名列前茅。芬兰学生不仅阅读能力强,也非常乐于阅读,有18%的芬兰中学生每天花一两小时,单纯为了享受阅读的乐趣而阅读。在我国,由苏州朱永新教授主持的“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中,“营造书香校园”行动被称为“整个实验的灵魂”,主张以书香校园,书香家庭来教育和感染师生,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课题已经为教育界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与途径。

三、课题的涵义 课题所讲的“书香校园”,其实质就是要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和谐愉快、以适应和支持全体师生的发展进步和健康成长为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是一个处处有景点,处处有经典,处处有特色,处处有品味,处处有内涵,处处有哲思,处处有文化,处处有精神的人文环境,使师生员工浸润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中,身心受到感染和熏陶,文化积淀,修养提高,精神丰富!读书是浸润、滋养学习文化,构建书香校园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研究的目标:

新教育实验非常重视经典文化的汲取和传承、重视师生的生存状态,我们重视孩子的阅读研究,把“书香校园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作为学校参加新教育实验的研究课题,就是要努力帮助学生通过大量有价值有计划的阅读丰厚底蕴、传承文化、润泽心灵,并且通过这一子课题的深入研究,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打造学校教育品牌,真正高扬素质教育的大旗! (2)研究的内容

1、营造书香校园:通过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校园的形成。计划将它细化为“学生儿童阶梯性阅读研究”、“教师专业阅读研究”、“中华经典诵读”、等若干具体的子项目,从而更有效地解决不同年级、不同性格与性别的学生、不同水平与学科的教师分别该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根据“新教育文库”推荐的教师阅读书目100本,组织相关的读书及研讨活动;根据“新教育文库”推荐的小学生阅读书目100本,根据《儿童阶梯阅读丛书》36本,有计划地开展学生读书活动和《中华经典诵读本》诵背活动。

2、师生共写随笔。通过日记、读书心得、教育故事、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的日常教育、学习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研究日常教育叙事与教师专业发展成长的关系;研究如何对典型教育案例进行多角度的理解和解释;日渐积累成典型教育案例库。倡导师生立足于每一天的教育、学习、生活,在写随笔(日记)的过程中,体验生活,欣赏自己,肯定自我,评价自己,反思自己,促进师生超越自我,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课题研究的思路

(一)营造书香氛围,让书香浸润校园。

学校氛围。学校氛围也是一种语言,是一种传递信息的独特的交往形式。它充满了无穷的魅力,蕴涵着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意义,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独特作用。因此,我们力求让环绕校园的每一面墙壁,悬挂的每一幅作品、图画,站立的每一个宣传版面,学生表演的每一个舞台,挺拔的每一颗小草,每一株花,每一棵树木,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让情的萌动,语的呢喃,灵的呼唤,尽在其中。

班级氛围。每个班级布置一个“书香园”(书柜),让教室洋溢着书香,浸润多彩的童年;教室里开辟“书香角”,引领孩子们尽情交流阅读的收获,分享进步的喜悦。

校园氛围。发挥图书室、阅览室的最大效益,鼓励学生经常借阅;在队室设置“好书交换站”,让学生彼此交换图书,共同享受精神之旅;橱窗里展示学生优秀的读书笔记,红领巾小广播介绍“小书虫”的情况,《学校教科研信息报》发表学生的读书体会„„通过各类阵地传播多读书为荣、读好书为荣的理念;校园走廊里悬挂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标牌,让学生受到艺术和文化的熏陶。

网络氛围。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的优势,在学校网站上开辟“网上图书室”、“新书介绍”“阅读指南”“读书简报”等栏目介绍相关信息,让浓浓的书香从网络中悠悠传出。

(二)师生携手共读,让书香滋润心灵

1、教师读书。

(1) 学校图书室每学期购买一批教育类书籍,丰富图书室的藏书,扩大书籍选择的余地 。

(2)学校要求教师每学期读指定的1-2本教育教学专著,并写出读书体会、论文等,学校组织相应的读书沙龙或论文评比活动。

(3)为每位教师办一张市图书馆借阅卡,学校鼓励教师进学校图书室和市图书馆博览群书。

(4)以教育在线和学校网站新教育为平台,每位青年教师在论坛上建主题贴,坚持参加论坛讨论,在讨论中交流思想,丰富经验,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施能力。

2、学生读书。

(1)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本》诵背活动。

(2)根据新教育文库的推荐书目,组织学生开展“大阅读”活动。 (3)利用中午,每天进行半小时的读书课,加强对学生读书活动的指导。 (4)学校积极开展关于学生读书活动的各类竞赛与交流(如经典诵读展示、赏诗会、诵读比赛、读书笔记评比等系列活动)。 (5)发动学生自带图书,各个班级成立图书角。

(6)每位语文教师利用晨会课、班队课、读书课为学生朗读经典书籍每学期1-2本。

(7)确保每位学生在家每天有半小时读书时间,制定表格,家长督促、教师检查。

(8)学校定期举办读书节活动,评选班级或学校“阅读之星”。

(三)师生一起写作,共享教育的幸福。

1、教师写作活动。

(1)35周岁以下教师每星期一篇教学随笔(包括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体会)。要求随笔上网,建立教师随笔专栏,在学校网站及教育在线上分别帖出。 (2)教师每学期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宏观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索和总结。 (3)学校每学期出一本师生优秀随笔选集。

2、学生写作活动。

(1)

一、二年级学生每周至少写一篇日记(可以用拼音、图画表示),三年级以上每周写2篇日记。

(2)三到六年级学生每月写一篇读书心得体会。

(3)每班学生在学校网站上开辟班级或个人博客。精选自己优秀日记和读书心得体会上传,也可进行跟帖。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本课题将以“新教育实验”总课题组的实施计划为依据,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文献法、实验法、个案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在研究形式上,也将积极探索并充分利用“教育在线”学校网站的“瑞博平台”,建立学校、班级、个人读书随笔主题帖,以及时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起到明显的激励和互相学习、交流作用。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09年2月—2009年6月):确定课题、完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新教育实验与素质教育行动策略的研究》子课题申报表,成立课题组;整理学校前期实践材料,进一步确立目标、明确方向,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09年9月—2012年6月):根据实施计划和既定目标深入实施书香校园建设的策略。

(3)总结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2月):基本完成实验任务,出版实践成果。在书香校园基本成型的背景下,学校的办学层次有明显提高,师生的阅读智慧发展促进其他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书香校园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构建书香校园的实践和研究的研究报告

建设书香校园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

建设书香校园

建设书香校园

书香校园建设

书香校园建设方案

书香校园建设方案

书香校园建设小结

书香校园建设材料

书香校园建设的实践和研究
《书香校园建设的实践和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