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铸造统计论

发布时间:2020-03-01 17:03: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论铸造生产统计工作

摘要:本文系笔者将亲身从事铸造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 对铸造统计工作所产生的认知、感受和用在消失模铸造生产上的实际统计工作方法做以下表述。旨在与同行精英之士交流、探讨。为进一步完善铸造企业的统计工作提供一点参考价值。

关键词:铸造企业经营管理、铸造生产日报、汇总统计、消失模铸造生产统计工作

一、概述:

铸造企业统计工作对铸造生产发挥的重要性是铸造企业家的共识。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内的铸造企业家就提出卓有远见的精辟论理:“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他们认为:要想搞好我国铸造生产,就必须抓好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现代企业的管理工作一切是由数据说话的。而数据是靠统计工作获取的,这是管理科学化的基础和依据。因此,加强铸造企业经营管理的第一件要事便是做好统计工作。

纵观国内外铸造企业状况,我国的铸造企业在掌握、运用先进技术或利用先进设备从事铸造生产方面,与国外相比差距不是很大,生产的铸件品质基本没有问题。但是,要持续、稳定、一致地生产相同高品质的铸件,则不容易做到、做好。尤其是一些民营中、小铸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更普遍存在:产品质量不稳,问题持续反弹、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等现状。面对这些问题波动现象的发生,由于缺乏及时的综合信息反绩,企业决策指挥者往往“不知就里”。在数据茫然、信息反映滞后的情况下,生产、技术、质量等部门对生产中发生的质量问题,缺乏分析依据,难以找出形成的原因; 不能及时处理、改进;当问题严重出现,损失、恶劣影响产生之后,才一切处在被动地“救火”状态中。

二、正确认识铸造统计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笔者凭借自己对此项工作的认识观念和长期从事铸造生产管理工作的体会,深刻地意识到铸造生产统计工作的内涵意义很深,它所发挥的作用巨大。这是因为它在整体运行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无形地推动力,驱使铸造企业经营管理制度能够规范化地有效开展。诸如:

1、

人事管理制度方面:通过招聘豋记、定岗分工、授权明责、落实薪酬等一系列统计表格的记录、造册方式, 为建立健全人事档案.完善用工制度、严格考核执行发揮了重要作用;

2、

物资管理方面:通过相关表格统计,实实在在地为生产质量从源头控制、生产材料供应安全、生产成本核算等制度的执行,提供了监管作用;统计结果的真实反映, 不仅为经营核算提供了准确依据,同时也为生产质量监管、生产资料应用的安全合理、生产成本控制和核算等综合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3、

在生产现场的作业流程管理方面,各项操作规章制度的实施,同样完全可以通过日报生产过程的各项数据反映,及时地督促各部门将生产流程中每道工序严谨地去做到、做好。通过统计报表的真实、及时信息反馈,让企业领导和各当事主管部门能夠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可靠的监管情报,从而有效地为改进存在问题,攺善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4、

消失模铸造是一种特殊性的生产工艺技术, 贯穿在从白模成型到浸涂烘干和造型浇注的整个周期中, 各工序之间的关联作用异乎寻常,生产流程中的每道工序都需要跟踪监管; 因此, 严谨地做好现场综合统计工作,是为产、销计划协调、生产技术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等方面,提供科学的分析、研究依据,从而为改进、解决问题奠定有效的基础。

5、

铸造统计工作非其它行业的统计工作可比,它的意义、作用

是:不仅能从表面上单纯数据中了解和核算生产进度、质量结果等实际业绩,同时更能通过统计反映的各项数据或综合情况,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研究, 通过相互对比、排查,进一步发现隐性问题,从而找出差距,便于改进。因此,釆取系统、全面、循环衔接、操作可行性强的统计工作方法尤为重要。(含制定统计工作制度)设计系列性统计表格更是有效进行统计工作的重要关键。 三.以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细致地对待铸造统计工作:

1、虽然我们知道搞好铸造统计工作非常重要,但是,统计工作并非是靠单纯的主持执行者(统计员)就能做到、做好的。尤其是生产作业流程中的日报统计工作,它需要各职能部门领导和基层一线现场当事人的认真仔细工作;靠各级负责人的主观意识和严谨工作行为;更要靠企业主管领导的监管执行力度来保障。从而,形成管理程序中上下相互循环、各级部门相互密切协调、配合的工作氛围,在大家的齐抓共管和主管领导的严格监督下,才能扎扎实实地做好这项工作。

2、

由于铸造企业的生产活动过程极其复杂,循环生产环节的“裙带” 关系非常密切,影响产品质量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因此,严谨、认真、细致地做好统计工作更为重要。

笔者根据接触同行业的观察和了解,当前仍有很多中、小型从事铸造生产的企业,在对待统计工作方面仍存在着一些亟待注重攺进的问题;諸如:

(1)、

缺乏统计工作责任制。只配备了工作人员(统计员),而沒有确定由专人负责对此项工作的监管;在如何确保统计工作充分发挥极积作用方面,也没有以制度约朿、责任追究等要求来进行,从而造成工作被动的局面。

(2)、部门协调、配合不同步。铸造生产统计工作最为重要的一

点就是:信息传递要快、数据反眏要准、情况通报要实;能否做到、做好这一点,关健需要各部门(各生产工序环节)的统一协调与配合。如:落砂出货的毛坯堆放;清砂、打磨整形;检验、分析与合格品的管理等程序都应循环同步跟上,只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梗阻而又未能妥善处罝,势必造成产品混淆、积压、信息反馈滞后等现象,从而使统计工作受到影响。

四、釆取有效的方法,系统地做好铸造统计工作:

下面表述的用于对待铸造生产的统计工作方法,是笔者根据铸造统计工作最基本原则提出的粗浅看法:

1、

首先要落实铸造统计工作责任制。实行领导专责监管的责任机制;(包括各部门、各車间领导的责任制)编制适应于信息了解需要、便于收集统计报告、利于分析排查、有助成本核算等统计表格;制定业绩考核、责任追究、激励向上的可行性制度。

2、

其次要做好“计划导向生产” 管理工作方面的统计事务。 企业经营必须有可行性强的经营计划。而切实可行的生产作业计划则是导向、调度生产正常、有序开展的重要工作。生产作业计划是有效利用人员、设备等生产资源,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生产活动;是各相关单位从事生产活动的总指令。通常来说,生产作业计划可分为: (1)、年度生产作业计划。年度生产作业计划是在上年末或本年初制定的全年生产任务计划。 (2)、月生产作业计划。月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是按年度总任务分配和“以销定产” 的原则完成的。它是全月生产经营活动的目标,当月的生产作业应围绕着它进行。 (3)、日生产作业计划。日生产计划即日造型任务分配计划,称为“主生产计划”。

上述的“计划导向生产” 管理工作是铸造企业经营活动的总纲领,它的贯彻与执行和结果都要通过统计监管来实现。

3、

做好物资运用管理的统计工作。遵循“质量从源头控制”的管

理原则,铸造统计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物资购进、质量监管和物资使用情况分析等统计报告工作。因此,采购记录、入库检验、逐天耗用、使用比例分析、物资耗用成本核算等等具体情况,都要通过日报、汇总等计算予以及时反映、报告。

4、

做好生产现场作业流程中的统计日报工作。 铸造生产流程中的操作过程和各道工序开展状况、生产结果的跟踪统计、报告,是使“操作标准作业指导书”规程(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能够被规范地执行; 通过专用表格跟踪统计,将执行情况及时、真实地准确反映;对生产全过程中的实际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实施透明的监察、督查;对生产现场各项管理制度执行状况予以有力监管;对工资、能耗等直接生产成本进行核算,从而为控制、节约生产成本而提供改进依据。

5、

做好消失模铸造生产方面的综合统计工作。消失模铸造生产白区的珠粒材料预发、成型、粘接、组装、浸涂、烘干、补刷等各道工序操作情况必须逐日分别统计、报告、汇总、核算、反映;黑区的模型领用、造型填充振实、熔炼、浇注、负压控制等生产操作必须记录并填报数据;翻箱落沙毛坯的清理、整形和质检、终检、入库等等全过程情况,都要一一予以统计日报;尤其要通过系列专项表格对逐天质量状况进行现场分析,及时根据排查的形成因素制定攺进措施。

6、

做好生产过程控制方面的统计工作。铸造生产过程是一种多工序组合复杂工艺、操作过程。哪个环节处理不当都会影响产品质量。了解铸件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对采取有效的控制、防范措施,保证和提高铸件质量,降低废品率将起着积极作用。做好过程控制工作的前提是要有质量分析和报告。这需要有质量统计分析、记录;统计要务求及时、详细、真实准确,以便准确判断产生的原因,追査引发缺陷的操作责任。各种缺陷的报废都分别与生产工序操作原因有关,如果从防范的角度上予以重视,采取

规范作业和按操作规程标准执行,这就会通过有效控制手段而达到防治效果。因此,铸造生产的作业前,预防控制尤为重要!实施生产作业前的管理,需要充分利用统计、观察进行跟踪监管,一旦发现偏离,就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整。执行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中,要对作业进度、产品质量、资源消耗、资金运用、材料采购、成本控制等事项进行系统的日报、汇总统计和报告。从而实现:事前有控制策略,事中有控制手段,事后有处置办法。

7、做好生产量化管理与业绩考评等统计分析工作。

(1)、量化管理:量化管理是管理中的一门学科,将员工每日工作细化评分,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而且可以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作为一名生产车间管理者,要将量化管理当作员工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手段,将它与晋职加薪紧密结合起来,并将量化管理具体内容及成绩张榜公布,让员工有所比,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刺激员工的荣誉感,增强其工作的积极性。

(2)、

业绩考评:一个好的生产车间管理者,也应是一个合格的人事管理者,因为,管理,其主体就是人。作为一名生产车间管理,应熟练掌握人事考评制度,熟悉员工的招聘、培训以及晋升程序、要求。将量化管理与人员的晋升结合在一起,合理地实行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竞争制度;管理者要善于激励员工,培养员工的进取心、积极性,在车间内部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8、

釆取逐階段核算、分析的统计方式进行总结。 由于铸造生产工作的特殊性,( 铸件综合质量标准高、生产工序复杂、不确定因素多) 釆取及时或定期反映统计综合情况, 进行有效对比、分析, 是改进、提高生产质量效果的关健。 因此, 在开展统计工作过程中, 不仅要做好逐日统计日报工作, 同时要做好定期统计汇总核算、分析报告工作, 为争取在第一时间内, 及时地发现存在问题,( 产品质量変化.生产成

本変化.市场需求変化等) 从而为及时釆取有效应对措施、取得良好改进效果起到关健作用。

总而言之,严谨、认真、细致地做好铸造生产统计工作,是保障产品生产质量稳定、产销平衡一致、保证客户满意、改进提高技术水平、增加经营效益的有效办法。做好统计工作,也是规范生产管理制度和保障各项制度顺利执行的有效手段;更是满足现代铸造企业实现科学化管理的需要!

作者:吴金福

2013年5月于安徴青阳

铸造生产的统计过程控制

革命导师论统计

铸造新闻稿

铸造问题

铸造总结

铸造市场分析

铸造报告书

铸造车间

铸造特点

论统计科学准确统计的重要性

铸造统计论
《铸造统计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