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水资源的现状

发布时间:2020-03-02 03:05: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水资源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可持续利用问题

淡水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系生态环境建设的控制因素,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为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探讨21世纪水资源的国家战略及其相关科学问题,是世纪之交各国政府的重要议题之一。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后,可持续发展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为水资源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各国在可持续发展观念启发下,从发展模式的高度认识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认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相互关系,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管理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中的作用,水资源管理中需水管理、供水管理、水质管理和水价管理的相互关系,以及水资源管理中的经济机制、法律机制和行政机制的作用。对上述关系的再认识和大讨论,导致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提出与初步形成,标志着水资源学科开始步入其初步成熟阶段。

二、中国水资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一)水资源现状

根据上世纪80年代水利部估算,全国多年平均降水量约648㎜,降水总量6.2万亿m3。通过水循环形成可更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资源总量合计约2.8万亿m3,并具有以下特点。

1、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偏少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算少,但按1997年人口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量2220 m3,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31%;亩均水资源量为1442 m3/亩,相当于世界平均亩均2353 m3/亩的61%。

2、时空分布很不均衡,水土资源分布不相匹配。水资源的问题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衡,尤其是与水土资源不相匹配有密切关系。全国十个流域可合并划分为南方、北方及西北三个明显不同类型区:(1)南方片,包括长江、珠江、华东华南沿海、西南诸河四个流域,属于人多、地少,经济发达,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2)北方片,包括长江以北的松、辽、黄、淮、海五个流域,属于人多、地多,经济相当发达,而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3)西北片,除额尔齐斯河外都属于内陆河流域,土地面积337万km2约占全国的35%。属于地广人稀,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该地区人均水资源不算少,耕地资源也十分丰富,但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生态环境的严重制约。

3、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影响

从1980年以来,北方干旱缺水与南方洪涝灾害同时出现,形成北旱南涝的局面。初步估计对全国水资源多年平均总水量的影响不大。但水资源在地区上的不均衡,进一步加剧了北方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矛盾。

(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

1、供水能力

我国的供水能力从1949年的1000多亿 m3增加到2000年的5531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约4440亿m3;地下水开采量1069亿m3。

2、用水现状我国用水增长迅速,1949年估计约1031亿m3;1997年到达5546亿m3,人均用水450 m3;2002年下降到5497亿m3,人均用水428 m3。其中农业用水占68%,工业用水占21%,生活用水占11%。

3、用水效率随着用水量的增加,用水效率逐年有所提高。但与经济发达的高收入国家相比,我国单方水的GDP产出量仍低于发达国家。它表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用水效率的提高,节水尚有较大潜力。

4、全球与其它大国用水现状1995年全球人口57.35亿,用水36000亿m3 ,人均用水628m3,其中:农业人均用水437 m3(占69.6%);工业131 m3(占9.7%); 生活60 m3(相当164l/日,占2.1%)。我国的人均用水量低于世界水平,仅为美国用水量的24%。

(三)当前面临的主要水资源问题

1、北方干旱持续,缺水形势加剧。地下水严重超采,黄河冲沙水被挤占,断流加剧。水污染发展,生态环境恶化;

2、南方洪涝灾害频繁出现,水污染得不到控制,造成了污染型缺水;

3、西北内陆地区水土资源过量开发,荒漠化发展,生态环境恶化,出现了生态型缺水;

4、2001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达626亿吨,全国评价河长中,Ⅳ类以上污染河长占38.6%,大部份地区供水安全得不到保证。

以水资源紧张,水污染严重,洪涝灾害为特征的水危机,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当我国经济发展到目前水平的时候,必须进一步从人口、资源、环境的宏观视野,总结经验,调整思路,制定新的水资源战略。

三、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总体战略

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提出:针对面临的问题建议我国水资源总体战略为,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从以下八个方面实行战略性的转变:

1、人与洪水协调共处的防洪减灾战略

要从无序、无节制的与洪水斗争转变为有序、可持续的与洪水协调共处。要从以建立防洪工程体系为主的战略转变为在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全面防洪减灾工作体系,达到人与洪水协调共处。

2、以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为目标的农业用水战略

要从传统粗放型灌溉农业和旱地雨养农业转变为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通过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农业,我国可以基本立足于现有规模的耕地和灌溉用水量,满足今后16亿人口对农产品的需要。今后,农业水利建设的投资的主要方向,应从以开源工程和新建工程为主转到以建设节水高效农业为主,国家应将节水高效农业建设列为国民经济的重大基础建设项目。

3、节水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1997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为30%,城市人口3.7亿,预计2030年左右,城市化水平可能达到60%,城市人口将增加到9.6亿左右。因此,城市和工业节水是今后节水的重点。必须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大力开发和推广节水器具和节水的工业生产技术,创建节水型工业和节水型城市,力争将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控制在160m3/年以内。

同时,必须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力争2010和2030年城市污水的有效处理率达到50%和80%以上,使水环境有明显改善。

4、以源头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减灾战略

目前我国排放的污水量与美国、日本相近,而经济发展水平却不能与他们相比,我国为粗放型经济增长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

长期以来,采用以末端治理达标排放为主的工业污染控制战略,已被国内外经验证明是耗资大、效果差、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应大力推行以清洁生产为代表的污染预防战略,淘汰物耗能耗高、用水量大、技术落后的产品和工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利用率,消减污染排放量。清洁生产可同时获得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5、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的水资源配置战略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保障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在水资源配置中,要从不重视生态环境用水转变为保障生态环境用水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和保障社会经济用水。保障生态环境需水,有助于流域水资源可再生性维持,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基础。

6、以需水管理为基础的水资源供需平衡战略

对水资源的供需平衡,要从过去的以需定供,转变为在加强需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的基础上的保证供水。目前,我国的用水效率还很低,节水还有很大潜力,节约用水和科学用水应成为水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

根据预测,我国用水高峰将在2030年左右出现,农业用水总量与现在的规模相仿,为4200亿m3左右;工业用水从现在的1100多亿m3,增加到2000亿m3;城乡生活用水从现在的500多亿 m3,增至1100亿m3左右;考虑到未来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估计全国用水总量有可能达到7000~8000亿m3,较现在增加1300亿~2000亿m3,人均综合用水量400~500m3。

上述估计的需水量,已接近可合理利用水量的上限。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同时加强需水管理,做到人口达到零增长后,需水也可达到零增长。

7、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南水北调战略措施。

8、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的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根据分析,当我国人口增至16亿时,人均水资源降到1760m3,已接近国际公认的水资源紧张标准,形势十分严峻。经研究后认为:在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注重保护的前提下,我国有条件在人均用水量400~500m3的基础上,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需要优先研究的重大科技问题

1、水资源演变规律的研究。

研究气候持续干旱和大规模的抗旱活动条件下,水资源衰减和流域水循环演变发生明显变化的规律,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水生态环境问题

研究水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模式机理过程与效应问题;研究生态保护准则,区域生态环境发展趋势预测及评价方法,与区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

在流域尺度上研究水资源系统、经济社会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在其运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的定量关系。

4、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研究的主导方向为:灌溉水资源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技术研究;老灌区节水改造技术研究;高效输水灌溉系统新技术研究;田间节水灌溉新技术研究及设备产业化,节水管理新技术研究,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关键技术的研究。

5、加强水资源的监测、预报、调度工作

随着新水法的颁布,需要全面加强水资源供、用、耗、排等方面的监测工作,水质污染和地下水的监测工作尤其需要加强。水资源的水量和水质的预报、预测工作也应当逐步开展。水量应结合水质要求进行合理调度。

为改变相应落后的水资源监测手段,应全面提升监测和信息应用水平研究开发水资源监测技术和信息共享平台,以提高我国水资源监督和管理能力,为现代化水资源管理提供全面的科技支撑。

石家庄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建议

摘要:石家庄市是全国缺水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全社会的 高度重视。在认真分析我市水资源现状、以及管理体制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水资源管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 1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制约因素

水资源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它是有限的。由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逐年增长,使有限的水黉源与需求量

之间形成尖锐矛盾。按1956~1997年水资源观测资料分析,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22.4亿m3,按2001年人口计算,全市人均水资源量276 m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属于绝对贫水区。近几年,全市年平均用水量32~34亿m3,年缺水l0~l2亿m’。国际公认的评价贫水的定量标准,是人均水资源量低于1000m3的,属于缺水区,低于500m3的为极度缺水区。按这个标准衡量,我市属于极度贫水区。从我市目前水资源面临的态势看,用水紧缺的问题不但在短期内得不到有效缓解,而且还呈逐步加剧的趋势。

1.1旱情持续发展,地表水总量锐减

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降水量减少。据观测资料显示,自1997年以来,我市已连续6年干旱。市多年平均降水

量为536.5mm,降水过程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8月份,但从1997年至2001年,除2000年(降水量549.9mm)外,降

水量始终大大低于多年平均值,1997年平均降水量为318m m,占多年平均值的59.2%,1998年为405mm,占多年平

均值的75.5%,1999年为398.6 mm,占多年平均值的74.3%,2001年为346.5mill,占多年平均值的64.6%。二是气温偏高、蒸发强烈。据统计,近年来全市平均气温超常年同期值的1o~2o,与历史上旱情最严重的1960、1973和1989年相似。由于降水量偏少与气温偏高、土壤水分蒸发量增大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造成我市土壤缺墒严重,土壤含水率降低。三是地表水资源总量逐年减少。从地表水总量看,1997~2001年全市年均地表水总量为9.27亿m3,比多年平均值少2.13亿m,,占多年平均值的81.3%。从蓄水量看,全市228座大中小水库1997年蓄水9.6亿m’,1998年为6.3亿m’,1999年为3.09亿m’,2000年为10.4亿m’,2001年为4.89亿m’,呈逐年减少趋势;全市216座小型水库和641座塘坝基本处于干枯状态,6条主要大河,除冶河和滹沱河有少数基流外。其余全部断流。

1.2地下水超采严重,漏斗区面积不断扩大 由于地表水资源不足,对地下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地下水资源补给相对不足,又进一步加大了地下水的压力。全市地下水开采量由解放初期的4.5~5亿m’猛增到2001年的29.54亿m’,从6o年代至今,全市地下水累计超采150亿m3,特别是80年代以来,年均超采8一l0亿m3。由于长期持续超采,地下水资源得不到保护和涵养,致使地下水位平均埋深已由6o年代的6~7m,下降到2002年9月底的28.68m,最大埋深达38.68m。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了以高邑后庄头、赵县城关和石家庄市区为中心的三大漏斗区,其中石家庄市漏斗区面积就达340 km2,京广线以西已形成地下水疏干区,基本无水可采,而且正在逐渐东移。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40年后石家庄市地下水170m以上将基本无水可采。

1.3入境水量减少

入境水是我市可利用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近年来,上游省份工农业用水量不断增加,建设了一批截流工程,

致使我市入境水量急剧减少。1997年至2001年全市平均入境水量5.17亿,仅为多年平均值的4-3%,随着上游省份用水量的增加,今后入境水量还将不可避免的进一步减少。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十分尖锐,已经直接影响我市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影响我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农村,全市12.6万眼机井每年有近4万眼出水严重不足,近6万眼机井报废,由于严重干旱和地下水源不足,1997年至1999年全市农作物受旱面积每年都在25.33万hIn2以上,绝收1.33万hIn2以上。在城市,由于供水难以保证,一些计划中的新项目难以选址立项,老企业难以改建扩建发展生产。为解决城市供水不足,近几年,市政府只能投入巨资,实施引岗南、黄壁庄水库水的城市供水工程。严重的缺水不仅直接影响生产和生活,也使环境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大量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 排入河道,造成地表水环境日益恶化;漏斗区周边污水的侵入,极易造成地下水水质和土壤的污染。

2水资源分割管理不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由于历史原因,我市对水资源实行分部门管理的体制,石家庄市市内四区由城建部门管理,农村部分(包括原郊区、高新区在内)由水利部门管理。这种状况,一是造成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行政区域之间用水矛盾加剧;二是不符合国家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有关规定,不利于政府部门依法行使行政职能;三是不利于实现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不能使有限水资源发挥更大作用。

3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对策

缓解我市水资源紧缺矛盾,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石家庄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在没有更多客水入境的情况下,唯一的出路就是以节水为本,全方位(包括农业、工业、生活、矿业、城市、生活等各个方面)节约利用水资源,充分发挥水资源的效益和潜力。同时必须按照新《水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对水的宏观调控,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使管理工作纳入科学的、以国家利益为前提的统一管理轨道,实现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3.1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全民节水意识,提高全民依法治水观念 各级政府、各部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对全体公民有关水的基本常识、水法规基本知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等有关权利、义务的宣传,增强全民水危机意识,形成自觉遵守新《水法》和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的社会风尚。

3.2理顺体制当务之急是比照1998年以来国家、省机构改革“三定”方案的规定,落实新

3.5严格计划用水管理和定额管理 要进一步强化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以及超计划、超定额加价收费管理,对于工业用水单位的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要在上级下达年度取水计划的基础上,制定本年度取水计划,并按照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取水量增长1.2%的原则,结合工业企业生产规模和能力的变化情况,合理确定各用水单位的来年用水计划。对于超计划用水的,限期改正,并按规定加价收费。3.6限制高耗水和高污染企业的发展,推进水资源市场化、污水资源化进程一是要严格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审批制度,停止审批用水量大、

水污染严重、治理技术不成熟的项目。二是要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步伐,制定计划,培育发展排污量小的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推动造纸、化工、冶金、建材、电力、制药和酿造等重污染行业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淘汰排污量大、生产工艺落后的产业。三是要利用市场化、商品化机制,依法向使用者征收水资源费、水费、排污费,使用户承担合理的经济责任,促进污水资源化进程,以达到保护水资源和节约使用水资源的目的。

3.7加大高新技术应用推广力度,提高水资源科学管理水平目前我市已成功完成了井陉县雨情自动测报系统、水资源远程实时监测系统,以及藁城市良村开发区供水实时监控系统的建设,取得了很好效果。今后要不断学习应用高新技术,逐步建立水资源与水环境、供水系统与排水系统的实时监测系统、管理控制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建设现代化的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水资源服务水平。3.8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缓解我市水资源供需矛盾 要缓解这个矛盾,只靠本市有限的水资源是困难的。从长远看,争取跨流域调水,是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减,队伍不稳难以为继。另一方面由于用水单位缺乏经济效益的观点,对其任意取用,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破坏。因此水利征收必要的费用是运用经济杠杆强化对水利工程、水土资源管理的必要手段,是多层次多渠道集资办水利的重要举措。水费是工程管理单位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和支柱,是使水利工程获得自我维持和更新改造的原动力;水资源费则是对国有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种经济补偿,是抑制用水需求增长、实行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的关键措施;河道费是新时期加强河道工程修建、维护和管理,充分发挥河道工程防汛、抗洪、除涝、灌溉、蓄水等综合效益的根本需要。所以要在此方面投入较大的精力、时间和人员。首先要按时收缴水资源费,争取年年完成征收指标;其次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适时对水费实行“实物计价货币结算”的办法,及时调整基本水费价格,以弥补维护管理经费不足,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最后是河道工程维护费要实现各级领导和纳费户认识上的根本转变,最终实现纳费户主动交纳费用的目的。

石家庄市水资源环境现状分析与保护

1、石家庄市水资源环境现状

河北省石家庄市位于我国缺水最严重的海河流域,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44m ,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石家庄市由于地理位置所限.是以地下水供水为主的城市。长期以来,石家庄市区90%的用水依赖地下水。石家庄地下水的合理开采量(非农业)每年为1.4亿~1.5亿nl 。石家庄市近年平均年用水量为33.6亿m ,地下水平均供水量为28.53亿m .占总供水量的85% .其中平原区地下水开采量为25.46亿m 。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l6.31亿m ,其中平原区为l1.9亿m 。全市地下水超采强度达到了175%.实际地下水开采主要是平原区.平原区地下水超采强度达到了214% 。地下水的严重超采,使地下水的供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产生了水质恶化等一系列与水资源有关的地质、生态与环境等问题。河北平原浅层地下水两个最大的地下水降落漏斗—— 石家庄地下水降落漏斗、宁柏隆地下水降落漏斗,一个处在石家庄市市区巾心.一个处在石家庄与邢台的边界处。目前石家庄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达到456km ,漏斗中心水位埋深达52.28m。并且仍以每年l_2~1.5m的速度下降。到2004年漏斗外围的西部和西北部5m以上的水位埋深区已不复存在.山前平原含水层被疏干的面积约280 km ,漏斗区的西北至西部冲积扇边缘含水带50m 以上的含水层80%被疏干。这样继续发展下去.降落漏斗西部至西北部的山前以及滹沱河上游地带第一含水组将被疏干:西部、西北部贫水带含水层有可能90% 以上被疏干. 继续采下去, 将发展成无水可采的危险境地宁柏隆地下水降落漏斗.是农业灌溉用水超采形成的农业开采型降落漏斗.面积约3 702 km .中心水位埋深65.37 m。1995年以来漏斗发展迅速. 漏斗中心水位下降速率为4.872 m/a. 漏斗面积扩展速率为254.2 km:/a.影响范围跨越石家庄市和邢台市。由于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每年有几千眼机井报废,一半以上的机井只能出半管水或小半管水,机泵被迫多次更换。地下水的严重超采,使地下水储存资源不断减少,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包气带不断增厚,大气降水补给能力降低,地下水承载力大幅度下降,造成水资源安全的潜在隐患。

二、水资源污染现状

1.石家庄市污水及污染物的排放据调查资料显示。石家庄市年排放污水6.56亿m ,大部分排入河道内,污水含有的主要有害物质包括: COD、氨氮、挥发酚、硫化物、氰化物等。主要纳污河道为汶河、滹沱河和磁河木刀沟。浚河是石家庄市区主要排污河道. 每年废污水排入量为3.838亿m . 占全市废污水入河总量的71.21% :滹沱河每年废污水排人量为1.213亿m ,占全市废污水人河总量的22.5% : 磁河木刀沟每年废污水排人量为0.2134亿m ,占全市废污水人河总量的3.78%。

2.地下水被严重污染的现状滹沱河主要有五段污染严重的河段,现以滹沱河市区段为例。滹沱河市区废污水污染河段主要指正定大桥和藁城九门一南大章两个污水河段.河道内污水严重地污染着石家庄市地下水。

① 正定大桥污水河段。该污水河段位于正定滹沱河大桥(107国道)以东300多m的滹沱河河床内。污水坑原是面积约3 km。、深约10m 的采砂坑,地层为砂夹砾石层。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此种地层对污染物几乎没有净化能力。污染物为市内排污管道直接排入河道的城市污水。 ② 藁城九门一南大章污水河段。该污水河段主要是正定县城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企业污水通过污水管道输入周汉河的污水,加上沿途部分工业企业排入周汉河的污水, 一起汇入藁城九门滹沱河大桥处的河床内。污水沿滹沱河河床较低洼沟壑流入藁城九门一南大章5 km以远的滹沱河采砂坑中,形成面积约10 km、深约20m的污水坑,地层仍为砂夹砾石层。通过采集污水和地下水水样测试分析。这两个污水坑已严重污染了地下水.有的污染成分超过饮用水标准10多倍.已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修复、治理极其困难,代价极其高昂。地下水污染后。天然净化要2O年,人为修复花的代价则是处理污染地表水的l0多倍。因此,采取措施保护地下水资源已刻不容缓

三、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1.开源节流,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了有效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水资源,应采取开源与节流并行的措施。为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应积极改进工业企业的生产技术和流程,推广清洁生产,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必须对各种废水进行单独处理或预处理。最

大限度减少废水排放量.实现工业废水排放最少量化。杜绝未经处理的废污水直接排向河道.提高废水处理回用率,完善和建设污水管网,使城市污水处理和工业企业废水治理相结合。调整工业布局,做好地表水污染防治,做好水环境影响的评价,对污染严重的小造纸、小冶炼、小化工、小印刷等小企业进行调整,实行关、停、并、转。

2.遵循水的自然循环规律,保护和恢复地下水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以保护和改善生态与环境为前提,以水循环规律和地下水的可承载力为规划利用的依据.以地下水的保护恢复和涵养为保障,遵循水的自然循环规律。石家庄市区域内的4座大型水库和8座中型水库,几乎拦蓄了太行山区全部河道来水。使其山前的多数平原河道常年干涸无水或少水.打破了原有的水循环。区域内干旱少雨.蒸发剧烈,每年水库拦蓄的地表水,约有1亿多rfl,的水消耗于水面蒸发,栩当于石家庄市区总用水量的l,4。地下水大量开采,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华北平原地下水调蓄研究结果表明,滹沱河冲洪积扇地下一次有效调蓄库容可达30亿m,.仅石家庄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域内就可达8亿多m 。利用地下调蓄空间,增加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减少水资源无效蒸发消耗潜力巨大。结合目前滹沱河治理工程,利用滹沱河河道作为地下水调蓄的场所,对岗南、黄壁庄两座水库的水,以及南水北调工程的水,结合当地地下水资源,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联合调控和合理配置.使水环境得到改善。为了避免产生环境地质问题.使地下水资源开发可持续利用.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合理调配外调水与本地水,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设立地下水开采保护区。保护区内主要以利用外调水为主,在用水高峰季节适当开采地下水.以补充供水量的不足,促

进地下水的涵养与恢复。

3.建立污水处理系统

建立污水处理系统,使污水资源化。近年,越来越多的国家转向发展旧有的土地处理和生物塘(氧化塘)等自然净化方法,利用生态系统对有机污水进行净化处理。通过环境生态工程使污水资源化而获得再生水源,用于扩大供水,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局部地区的水资源紧缺状态。

4.采取有效措施,发展节水农业

节约农田灌溉用水,因地制宜地推广高效农业灌溉节水技术,增加节水灌溉面积。石家庄市农业用水约占用水总量的75%,农田灌溉多数为大水漫灌。节水潜力较大。引进培育旱作物品种,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推进调整农业结构。扩大优质果菜、花卉、食用菌、药材、优质牧草等种植面积。

5.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管理体系,

严格计划用水制度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的管理制度,加大管理力度.实现水资源环境的改善。建立责权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实现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地表和地下、水量和水质统一管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必须严格认真依照水法办事,杜绝各自为政。强化取水许可管理制度,加强取水许可管理。严格计划用水.计划用水量、许可用水总量、审批程序及日常管理都要严格依法进行。

结合石家庄市社会发展现状和水资源状况,组织多学科的科技人员研讨和论证.制订科学的近期和中长期水资源规划。避免因某方面的偏 差,而造成不良后果。用循环经济理念促进城市用水良性循环,解决水资源短缺。引进先进技术增加环境治理与保护的科技含量,引进高层人才进行环境治理,加强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水资源现状不容乐观

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水资源的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水资源现状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水资源的现状
《中国水资源的现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