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水资源与水利现状

发布时间:2020-03-02 00:31: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水资源与水利现状

摘要: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较低,加上区域水土资源分布的严重不均衡,水资源问题更严重。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减少洪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兴修高水平水利设施及加强人们对水资源及水利的认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兴修水利不仅可以除去水害, 还可用于发电, 水能发电绿色环保在中国以至世界未来的发展中将占据重要地位,造福人类。

中国水资源现状

地球上的水量是极其丰富的,其总储水量约为13.86 亿 km³,但地球水圈内水量的分布是极其不均匀的,地球上约有96.5%的水是海水。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又较易开发利用的淡水储量约为400万 km³,仅占地球上总水量的0.3%,而且在时空上的分布又很不均衡。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的水资源储量相当丰富。将河川径流量作为动态水资源,近似的代表水资源,则中国的河川径流量为 277115 亿 m³,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仅次于巴西、前苏联、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即便如此,中国的水资源现状仍不容乐观。

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跨越了从寒温带到热带等9个气候带,从东南到东北,呈现出由湿润、半湿润到干旱、半干旱乃至极端干旱的变化趋势,各地水文循环情势有明显差异,表现出有很强的地域性。因此,中国降水具有年内、年际变化大,区域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区域年降水量因水汽条件,气团运行等多种因素影响,呈随机性变化,使得丰、枯水期年水资源量相差悬殊,丰、枯年交替出现,或连涝、连旱持续出现都是有可能的。而且汛水期水量集中,不便利用;枯水期水量锐减,又满足不了需水要求。

我国的水存在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水资源短缺,二是水污染严重。有资料显示,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

4、在世界上名列 110 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 900 立方米,并 且分布极不均衡。20 世纪末,全国 600 多座城市中有 400 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 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3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据分析估计,全国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则年缺水量为300 亿~400 亿 m³。同时,水质污染又大大加重了缺水问题。且由于缺少统筹规划,缺水问题导致了水资源的过度开采,而水资源开采过度又会带来河川断流,湖泊干涸等环境问题。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第五个“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把水资源、粮食和油气资源的安全列为我国三大安全问题,从分体现了水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所以,缺水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建设水利工程设施,提高人民节水环保的意识迫在眉睫。

水利工程建设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利资源难以满足需要,为了获得更多的水利资源, 我们就要依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来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需要。水利水电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它的利用是社会进步到现阶段的产物。进一步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直接促进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创新以及发展,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利水电的施工技术的创新起到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实施中,技术是它的根本,只有技术作保障才能在艰巨的重大工程中完成工程建筑的施工,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将直接关联作用到水电水利的效益和产生的影响,它并不只是简单的一个工程而已,它是构成整个水电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要素。换句话来说,能不能够熟练的,灵活的掌握并且运用各种各样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会直接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只有充分的掌握好,并且运用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才能够有效的、全面的展开相关的管理、控制工作,将技术含量高与社会相紧密联系的技术用到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中,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我认为水利工程的根本任务是除水害和兴水利,前者主要是防止洪水泛滥和渍涝成灾;后者则是从多方面利用水资源为人民造福,包括灌溉、发电、供水、排水、航运、养殖、旅游、改善环境等。

水电站是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综合工程设施。又称水电厂。它包括为利用水能生 产电能而兴建的一系列水电站建筑物及装设的各种水电站设备。利用这些建筑物集中 天然水流的落差形成水头,汇集、调节天然水流的流量,并将它输向水轮机,经水轮 机与发电机的联合运转,将集中的水能转换为电能,再经变压器、开关站和输电线路 等将电能输入电网。 有些水电站除发电所需的建筑物外, 还常有为防洪、灌溉、航运、过木、过鱼等综合利用目的服务的其他建筑物。这些建筑物的综合体称水电站枢纽或 水利枢纽。 水电是清洁能源,可再生、无污染、运行费用低,便于进行电力调峰,有利于提 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在地球传统能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世界各国 普遍优先开发水电大力利用水能资源。中国不论是水能资源蕴藏量,还是可能开发的水能资源,都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07年,中国水电总装机容量已达到 1.45 亿千瓦, 水电能源开发利用率从改革开放前的不足 10% 提高到 25%。水电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还带动 了中国电力装备制造业的繁荣。三峡机组全部国产化,迈出了自主研发和创新的可喜一步。小水电设计、施工、设备制造也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使中国成为小水电行业技术输出国 之一。 三峡水电站的输变电系统由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负责建设和管理,预计共安装 15 回 500 千伏高压输电线路连接至各区域电网。 随着三峡电站的建成, 长江水电资源将得到有效 开发利用。三峡电站共有单机 70 万千瓦的机组 26 台, 总装机量 1820 万千瓦,年发电 847 亿千瓦时,远远超过位居世界第二的巴西伊泰普水电站,相当于6 个半葛洲坝电站和 10 个大 亚湾核电站,每年为全国人均提供 70 千瓦时电。电站单机容量、总装机容量、年发电量都 堪称世界第一。 大江截流后 6 年内,三峡电站首批机组即可投入发电。到 2009 年全部机 组发电后,三峡电站向华东、华中、川东供电,并与华北、华南联网,成为中国电力布局的 “中枢”。 不仅如此,与火电相比,三峡电站等于省了 10 个 500 万吨的大型煤矿,如果 加上运输专用线、电厂、供水、污染处理、煤渣运输等投资费用,效益更为可观。与此同时,三峡电站建成后每年减少 5000 万吨煤炭运量,大大减轻煤对交通运输的压力。中国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同时,资源和环境制约趋紧,能源供应出现紧张局面,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增大。据此,加快西部水 力资源开发、实现西电东送,对于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短缺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促 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大力发展水电事业将有 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对于推进地方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加快 脱贫步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水电开发通过投资拉动、税收增加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将把地方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以此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形成支撑力强的产业集群,有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

水利工程的应注意的问题

黄河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 我国的治黄事业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 结合下游防洪和堤防建设, 相继在黄河干流上兴建 了三门峡、刘家峡、龙羊峡、小浪底等多项水利枢纽,变水害为水利,同时又有效地减少了 黄河中下游淤积的泥沙,形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黄河工程体系,在治理黄河的中 国水利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而对于在中国的第一大河长江上修建的刚刚投入使用的三峡 水电站,其社会效益更是不言而喻。 水利工程的建设在其带来巨大的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各种各样的不利影响。 还是 以三峡水电站为例, 从它建造完工的那日起, 就代表了昔日的古城白帝城将永远从中华大地上消失。三峡水电站的建造使得库区的大量文物在见到世人之前永远失去了重现的机会。另外一个值得重视的影响就是三峡建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其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除淹没耕地、改变景观和大量移民外,尚对稀有物种、天气、库尾洪涝灾害、滑坡、地震、陆生植物等等有影响。 中国已建各类水库大坝 86000 余座,其中多数建于七八十年代,这些水利建筑的安全标准低,建设质量差,配件设施不全,有的运行二三十年来已严重老化,带病运行,对下游人民的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构成威胁,一旦失事将损失惨重。水利工程是改造自然、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重要举措,所建设的水利枢纽工程的成功与失败,将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产生直接影响,成功能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一旦失败将可能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以至人员伤亡。

最后我认为,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水利方面远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不少发展,无论是防洪、灌溉、航运、城市给排水各方面都有许多令人惊叹的成就。从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治理河流历史——大禹治水,到都江堰郑国渠,再到京杭大运河等等,对于传统的水利工程我们应该研究和借鉴,在新世纪的形势下我们要加快发展水利水电的新技术,比如说怎么样能让水力发电更加有效率等等。不论是全世界,还是我们国家,水资源的问题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人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新世纪里,我们必须妥善地解决这些问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要不断改善我们的生存条件,同时不能恶化我们的生存环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对于我们广大的公民特别是那些水利工作者,在新的一个世纪里,有许多工作要做。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世界与中国的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

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水资源现状不容乐观

中国水资源的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水资源与水利现状
《中国水资源与水利现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