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心理咨询个案记录

发布时间:2020-03-02 16:12: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心理咨询个案记录

时间:2010-03-24 14:50来源:通儒中学 作者:陈德森

咨询员姓名:陈德森 咨询次数:1 求助者姓名:邓木娣 性别:女 年龄:13 籍贯:清远 年级:七年级

(一)个案来源

案主是通过级长介绍的。听说七年级(5)班中,有个学生可能有心理异常,这应该引起我们学校的注意,于是要求我找这位同学谈谈心,了解一些具体情况并对她进行必要的咨询和帮助。

(二)表现出的问题

1、学习压力非常大。小学六年级因为得了“心理病”而影响学业,小学毕业考也没有参加,因此一方面她觉得应该用好成绩来报答父母,另一方面自己读书很吃力,而且成绩一直不大理想,导致学习压力越来越重。

2、自卑心理和虚荣心较强。小学的成绩相对比较好,因此能较多受到老师的关注、表扬和同学的认可。到初中后,由于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相对很优秀的学校,学生的成绩和综合素质都很好,而案主的成绩却不理想,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失落感,导致强烈的自卑心理。而她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老师的赞扬、同学的认可,以此来满足虚荣心,因此她很积极地参加班级里和学校里的各项活动,而且上课也努力去表现,以引起他人的关注,她非常强烈地想改变现状。

3、孤立无助。班上同学都看不起她,不愿与她交谈,而且在一些事情上会嗤笑她。

4、厌学。因为注意力难以集中,上课思想易开小差,所以经常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却又想进步,强迫自己坐好、认真听讲、眼睛盯着老师和黑板,却没有知识的收获,因此每次考试的成绩都不是很理想,使其产生不愿意再读书的想法。

5、生理上的状况:经常有胸闷气塞的感觉,而且会觉得恶心想吐。

我根据她的具体表现简单分析她可能在两种心理需要上得不到满足:① 被接受、被尊重;②得到别人的赞赏;而且案主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经常不能控制地担心很多事情。

(三)求助者自述

陈老师,我也不知道我自己怎么了,我经常会担心很多事情,想的也特别多,其实我知道不应该这样的,但是就是不能控制。我觉得初中和小学根本不一样,现在的学习真的很难。我感觉有点不适应。而且我又有病,经常觉得胸口很闷,还会恶心想吐。

(四)既往生活史与当前生活情景

1、家庭背景:

案主是家里的长女,由于其比较懂事和听话,所以家长把她当作大人一样,家里的很多事情都会告诉她,而且和她商量。父亲比较疼爱女儿,而且也以这个女儿为骄傲,现在对女儿的状况非常担心。

2、学校背景:

案主就读的通儒中学是一所相对优秀的学校,虽然案主没有参加小学毕业考试,但是由于其小学成绩比较好,。案主所在的班级是由外地学生组成的实验班,相对来说学生的成绩和综合素质都较好。班主任是一位工作多年的老师,管理经验丰富,但还是新接管这个班级,只是发现其的问题,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深入辅导。由于知道邓木娣在吃“心理疾病”的药物,所以对其非常关注,给予更多帮助的同时却害怕刺激案主,所以要任课老师对其区别对待,以表扬为主,不可以批评。由于邓木娣的好表现、老师特别对待等原因,导致班级同学不愿意接纳她、肯定她,她们的某些言行在小西身上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3、案主本人情况:

案主的外在表现比较开朗,言语流畅,表情自然,而且很有礼貌,但上课思想难以集中,易开小差,经常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她喜欢和别人说话,争强好胜,爱表现,却经常被同学嘲笑,是一个大家都不喜欢的人。

(五)生理心理社会因素

1、缺乏父爱、思想成熟

父亲对案主非常信任,经常会赚钱的困难、家里的经济状况等告诉她,使其的思想比较成熟,能体谅父亲的辛苦,认识到赚钱的困难,然而由于孩子爱玩的天性,所以她会要求父亲带她出去玩,当父亲因时间忙或钱的原因有所不便的时候,她就会陷入一种矛盾的挣扎中。

2、落差大,导致强烈的自卑感,助长了虚荣心

小学和初中的不同学习和生活环境和状况,导致其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同时又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状,虚荣心变得强烈起来。

3、社会环境的影响,对前途无信心

现今社会对学习成绩的看重,使其过分在意自己的成绩,觉得自己必须有优秀的成绩,必须有最好的表现。

(六)分析、评估与咨询方案 综合评估分析:

家庭教育的不当,老师的偏待,同学的嫌弃,社会环境的压力使案主心理严重失衡,产生了自卑、虚荣、敏感、脆弱等心理偏差。

根据案主的情况,经过分析,我决定对其实施多渠道、综合性辅导。首先对其本人通过面谈交流直接辅导,培养案主的自信心,通过行为指导降低焦虑情绪,并加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改变其不合理信念,减少自卑感。其次对影响案主的因素采取一定的措施,主要是加强与其班主任、父母、同学的沟通,取得她们的配合。

咨询目标:

使其认识到不合理的理念,向不合理的想法提出质疑和挑战,以减少焦虑情绪;掌握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逐步脱离焦虑的困扰;掌握一些实用具体的学习方法,以适应初中学习,减少学习压力;加强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降低其自卑感。

咨询步骤:

1、采用认知疗法中的理情治疗技术,帮助邓木娣明确其不合理信念,并向不合理信念提出质疑和挑战,从而减少自卑感,建立自信心。

2、在此基础上加以行为疗法,可采用比较常用松弛技术,让邓木娣逐步脱离学习压力和焦虑情绪的困扰。

(七)咨询过程

2010年3月24日,第一次面谈

级长给我名字后,我立刻去班级找这位同学,然而到班级后找不到相同名字的学生,可这时我却发现有一位同学安静地坐在位置上,看似认真却不像在听课,我心里疑惑了一下。再次到级长室确定名字后,我重新来到教室找这位学生,没想出来的就是那位刚才给疑惑的那位学生。

面谈内容如下:

师:你好!我姓陈,你可以叫我陈老师。(我微笑着简单介绍了我自己。) 生: 哦,陈老师,您找我有事吗?(她疑惑地看看我,有股不信任的感觉。) 师: 也没什么事情,就是非常想找你聊聊天!可以吗? 生:(她笑了笑)可以啊,去哪里呢?

师:恩,这样吧,我们找个安静一点的地方。(我拉着她的手准备去事先和级长商量好的会议室,因为里面比较安静。一路上她很放松,笑着和我说了几句,问我教什么科目,教哪个班等。可惜会议室因为临时开会要用,所以我只能先带她去心理咨询室。)

师:好的!来吧!(我把她带进隔壁的房间,然后关好门,再把门琐也琐好!) 师:恩,这样比较好,安静又安全。(我笑着轻松地和她说到。)

师:来,请你坐到这里来。(她很听话地坐好,但是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放在膝盖上。我感觉到她还是有点紧张,而且也没有和我建立比较信任咨访关系。)

师:呵呵,放松啊,我有那么可怕吗?今天我只是找你聊天的,我们随便聊聊吧,讲什么都没有关系。好吗? 生:恩!(她点点头,好象放轻松了很多。)

师:这就是我们两个人的空间了,门也关了,锁也锁了,而且老师向你保证,我们所说的一些有关隐私的话题,只要是你不同意的,那么老师就不会告诉任何其他人。

生:哦!谢谢老师!

师:最近感觉学校里的生活怎么样?还适应吗?

生:还好!就是,我觉得最近的作业好多,而且越来越难学了。

师: 哦,能具体说说吗?

生:以前小学很简单容易的,我很轻松就能考出好成绩,老师和同学都挺喜欢我。现在作业很多,我每天晚上都要做到很晚。

师: 恩,小学和初中可能就会存在一些差别。

生: 哦,我知道,其实也还好,我努力去做,还是能应付的。(她很敏感地觉得自己说的不好,所以很快就去顺着我的意思去改。我觉得我更应该让邓木娣放松,完全自信地讲出自己所要说的,这才是最重要的。)

师: 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不要告诉其他同学哦! 生:恩!(她兴奋地点点头。)

师:对了,我还想告诉你哦,我大学里学过心理学,学了二年,很辛苦但是也学到很东西。所以级长才想让我找你聊聊天,希望能够帮助你。其实我一见到你,就挺喜欢你的,所以也很想很想帮助你。

生:恩,谢谢老师!

师:(我能明显感觉到邓木娣的放松和对我信任,所以准备切入正题。)我听级长说,你有“心理疾病”?但是我却不怎么相信,觉得你一切都很好!

生:恩,对的!我有这种病! 师:哦,是什么时候发现的呢?

生:小学六年级的时候!那时候睡觉睡不好,学习也跟不上了,所以爸爸带我去看医生,然后就好象说我得了这种病。 师:哦,六年级的时候,那才一年,时间也不长,应该不严重的!听说你在吃有关心理疾病的药? 生:恩,对啊,一直都在吃,爸爸带我去广州儿童医院看过。 师:医生怎么说?每天都要吃吗?

生:医生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让我深呼吸,不要想太多。然后每天都要吃药!我觉得这些药不好,很想停掉,但是爸爸不肯。而且医生也不同意。

师:哦,你怎么会觉得这些药不好呢?

生:吃心理疾病的药,肯定是有作用的,我经常觉得胸闷,恶心想吐。去广州看病太远了,每天要吃三次,每次两颗。沈老师,你觉得呢?

师:恩,毕竟是药,所以不管是哪种药,可能都有些副作用,但是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安全的,所以不用太在意。而且医生也很专业,所以我们可以信任。你现在是住在学校里吗?

生:恩,对啊,我住学校的。 师:那其他同学知道你在吃药吗?

生:本来我爸爸是把药放到一个袋子里的,所以同学们不知道,但是现在他们都知道了! 师:哦,怎么知道的呢?

生:是我自己告诉生活指导老师的!我怕啊,我在吃那种药,万一生活指导老师让我吃其他的东西,和这药是相冲突的,那怎么办,所以我还是告诉她了,同学们也都知道了。(她突然表现出极不舒服的样子。)

师:邓木娣,怎么了? 生:我觉得胸闷,想吐! 师:怎么突然有这样的感觉吗?:

西:早上我肚子不舒服,生活指导让我喝了藿香正气水,我就觉得一直不舒服。我本来说我在吃那个药,不能喝的,可是生活指导说没有关系的,所以就喝下去了。现在一直不舒服。

师:恩,藿香正气水应该没有关系的,不会有冲突!来,坐到这边来,这里的空气比较好一点。(我把她扶到靠窗户的这边,然后把窗打开!)现在好点了吗?

生:恩,好多了,谢谢老师!(她仿佛突然真的好了很多,所以我觉得小西特别容易受暗示。) 师:呵呵,那就好!恩,我也觉得你现在状态还不错!来,深呼吸试试! 生:老师,我没事!

师:好!最近觉得学习紧张吗?

生:恩!挺紧张的!我小学里的成绩还是都挺好的,而且老师还经常表扬我。(她很自豪的感觉)可是六年级的时候,我得了这样的病,所以学习就不好了,小学毕业考试都没有参加,我很想好好学习,不然就对不起爸爸了!可是……(说到这里,邓木娣哭了起来。看来学习上的压力对她来说太大了啊!)

师:……(我沉默着,让她发泄出来,一边拿纸巾给她檫眼泪,一边不停地拍她的后背。) 生:谢谢老师!(邓木娣慢慢止住了哭泣!)

师:初中学习更要讲究方法,要学会学习,所以慢慢来,多预习多复习,不懂的就敢于去问老师,一步步踏踏实实去做!

生:恩,关键是现在大家好象都不愿意教我。我上课听不懂问他们,他们都要烦我的。 师:哦,那你是在什么时候问同学呢?

生:我听不懂的时候就问,有时候下课,很多时候也是在上课的时候。

师:恩,那就对了,想想看,上课的时候,其他同学也要听课啊,你这样去问问题,不是影响别的同学吗? 生:恩!

师:而且老师在上面上课,你们在下面说话讨论,这也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其他同学也肯定很怕被老师发现,所以也就不敢教你了!你觉得呢?

生:恩,应该是这样的!

师:所以呢,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去问问题,可以是下课的时候,也可以直接去问老师!一般老师都比较喜欢问问题的学生。

生:恩,我知道了!我现在调位置了! 师: 哦!

生:是我要求换位置的,老师答应了。我现在调过来和***同桌,他是我的表弟! 师:哦!是这样吗?

生:恩,这样我可以问***问题,让他教教我!但是,我又怕别人说! 师:别人会说什么?

生:恩,有些同学会说,什么***喜欢我啊!反正类似的话。 师:哦,你觉得呢?

生:我觉得很无聊,我只是想把学习学好,不过我也怕***会真的喜欢我!现在我们相处的比较多! 师:我觉得你们都还太小,说这些好象早了点,而且他有什么表示吗? 生:(她笑了笑)这倒没有,我就是怕,万一他喜欢我呢! 师:呵呵!

生:也不可能的拉,现在学习最重要!(她很敏感地结束了这个话题。) 师:那么在生活上,和同学相处上,有没有什么不愉快呢? 生:没有吧,都挺好的!就是我吃饭太慢了! 师:哦!

生:我吃的很慢,然后每次让同学等,都觉得很不好意思,所以我就吃的很快又很少,都没有好好吃! 师:哦,我们学校不是有负责值餐的同学吗?你可以和他们一起,慢慢吃,最后才走,不用让其他同学等! 生:恩!我知道了,可能也是我自己想得太多了!老师我肚子饿了! 师:早上没吃饭吗?

生:恩,早上肚子不舒服,生活指导让我吃了藿香正气水,肚子一直不舒服。现在感觉有点饿了! 师:恩,好,来,我们去楼下的小店看看,老师请你吃点东西! 生:好的!

(我们一起走到校园里的一个小店里,她挑选了一个汉堡包,拆开包装后,她觉得不喜欢吃这个,所以就要求换,于是我们又走回小店里,去换了一个面包。)

师:怎么样?好吃吗?

生:恩,挺好吃的,我就是不喜欢这里的蛋! 师:那就不用吃,把这个剥掉,吃你喜欢的吧!

生:好的。(她点点头,开心地吃了起来。突然,她皱了皱眉头。) 师:怎么了?

生:我觉得恶心,想吐!

师:恩,想吐就吐出来吧,这样会比较舒服。(她点点头,伸了伸脖子,仿佛要吐出些什么,但是却吐不出来。) 师:尽量吐吧,没关系!(她努力了很久,还是什么都没有吐出来,最后只把嘴里含的一口面包糊吐了出来。) 师:现在感觉怎么样? 生:恩,好多了!

师:你以前有恶心吐出来的时候吗? 生:没有!

师:(我觉得她根本没有想吐的症状,可能只是一种心理作用,所以准备采用质问的咨询技巧。)哦,那么你再仔细看看,这次吐出来的东西,是不是只有嘴里的一点面包?

生:恩,好象是的!

师:并没有什么是从肚子里呕吐出来的吧? 生:恩!

师:好!那么我认为,你并不想吐,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你吐出来的,只是你自己的一种心理感觉罢了!看看,你现在还想吐吗?

生:(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好象不想吐了!

师:恩,好!那么以后努力,想吐就让自己吐出来,没有关系!不想吐呢,也不要给自己呕吐的提醒。那么,我们这次先聊到这里,以后你可以随时来找我聊天!好吗?

生:恩,好的!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这一次我主要是通过交谈,和案主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并了解相关的具体情况。

(八)结果与思考

1、结果:

邓木娣的情况总是时好时坏,而且仿佛进入一个不断循环的状态,有时很低落、自卑,有时却很兴奋、骄傲,而且她的很多行为也都影响到了班级里的正常教学和管理,因此班主任觉得休学可能对邓木娣的健康来说是最好的。回家后,她父亲带她去了深圳的医院检查,后来就向学校提出申请休学一年,办理休学手续后,就没有再见到这个孩子了。

2、反省与思考:

(1)、孩子在成长的每一阶段都面临着任务,埃里克.埃里克森(Erick Erickson)把人分为八个年龄阶段,青春期是第五个阶段,其危机在于自我定位和身份混乱,因此孩子能否顺利完成某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家长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关心孩子,而不是催化孩子的成长,这样反而会带给孩子很多困扰,出现发展性危机。

(2)、班主任及任课老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异常情况,注重和学生谈心,真正走进学生,了解他们的需要和心理特征,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而且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

(3)、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心理辅导老师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和爱心来帮助学生。

心理咨询个案记录

小学生心理咨询记录个案

小学生心理咨询个案记录

中学生心理咨询个案记录

校园信箱个案心理咨询记录

心理咨询个案

心理咨询个案

心理咨询个案

中小学心理咨询个案辅导记录多动症

中小学心理咨询个案辅导记录胆小躲藏

心理咨询个案记录
《心理咨询个案记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