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我国生态文明软环境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03 14:50: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我国生态文明软环境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我国生态文明软环境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在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及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针对目前我国生态文明软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我国公民环保意识滞后、参与性差、机制不健全等进行分析,从而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与思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软环境建设;思考

Abstract: in our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harmony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in the current society.Aiming at the soft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of China\'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roblems at present, such as our country citizen\'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 lag,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are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some opinions and thinking about his.

Key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oft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thinking

B845.65

生态文明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几百年来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过分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忽视人类生存环境保护,严重透支了人类幸福家园所依赖的物质资料和生态资源。“先污染、后治理”的生态治理模式不仅没有改变人类所面临的处境,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近日,媒体上火热曝光的“北京PM2.5指数爆表事件”以及“十面霾伏”等字眼充斥着银屏,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刃刺进人们的心里,打碎人们幸福生活的梦想,在食品安全、水源污染等事故频发的背景下,再度出现空气重度污染事件,人们的生活毫无幸福感可言。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强调:“面对资源约束趋紧、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树立生态文明观,加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建立生态文明社会迫在眉睫。而在生态文明环境的营造上,软环境的建设至关重要。生态文明软环境是指相对于生态地理条件、资源状况、基础设施、基础条件等“硬件”而言的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及政府行政能力水平和态度等。一个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发展程度直接与当地的生态软环境密切相关。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与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确定、西部大开发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得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以遏制、资源保护和开发管理不断增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在扎实推进。

三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来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仍任重道远,研究中发现一些不好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是我国公众的生态意识淡薄,参与性差。在大多公众意识里,生态文明的建设是政府的事情,对于自身应该做的、能够做的缺乏清晰的认识,一般情况下如果自己的环境利益没有受到实质侵害时,他们大都不会“多管闲事”,能忍则忍;而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又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维权艰难。所以,生态文明理念要进入广大百姓的头脑里还有一个漫长的道路要走。二是社会监督和信息公开机制不健全。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监督机制,而社会监督是最有力、也是最能让公众参与的一种机制,可是我国很多公民目前连监测环境的健康指数以及反馈渠道知之甚少,即使发现污染事件,也无处反映。三是现行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生态环保指标权重低。在我国当前的政绩考核体系中,经济发展指标所占比重过大,生态环保指标比重较小,导致一些部门在决策规划实施过程中仍然采用过去GDP考核的方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式,造成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三、推进我市生态文明软环境建设的几点思考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使其目标和任务得以协调、有序地实现,就必须营造良好的软环境。而开展全民教育、推动公众参与和完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不失为生态文明软环境建设的重要实现途径。只要我们将这几者协调起来,发挥其合力作用,就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

(一) 开展大范围多层次的生态文明全民教育

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从“治本”入手。“本”就是深藏于人们心灵的以生态道德意识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意识或观念。生态文明能否转化为人们的意识、能力和社会实践,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卓有成效地进行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知识和生态文明道德与法制的全民教育,提高全民实践生态文明的自觉行为和能力。因此,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包括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道德与法律意识,从而使以科学的态度善待自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种道德自觉,无疑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首要任务。

那么,应如何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呢?本人认为,青年和儿童才是未来生态文明社会的希望,学校应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政府相关部门应抓住建设生态文明这一重大机遇,把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探索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为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观念作出贡献。一是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完善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格局,推进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学校生态文明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目标,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要在各级学校课程教育中开设有关生态文明的基础性公共课程,同时,依靠传统学科课程渗透生态环保知识和生态文明理念。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将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政府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之中,建立起社会、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除了青年儿童这些生态文明建设主群体之外,政府部门还要加大生态文明理念、知识的普及力度,不断丰富环保宣传教育方式,针对社会上其他各类人群采用不同的方式,寓教于乐,采取更加贴近公众生活、更加生动的教育形式,进行“道德软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约束”,从而逐步提升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水平。

(二)建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

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公众参与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只有完善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才能依靠公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来参与,才能充分发挥公众在环境保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才能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可持续发展。

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公民个人和非政府组织的环境决策参与权、环境监督权和环境诉讼权利。二是加强环境信息披露,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信息公开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公众了解到信息,才可能充分发挥作用。例如美国制定的〈应急计划和社区知情法〉规定环境信息对公众公开;德国的〈环境信息法〉规定每个人都有权了解政府机关所拥有的环境信息。在我国,2002年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公众的知情权也作出了相关规定,但不是很具体,因此,对于环境知情权,应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政府有义务公开其所拥有的有关环境信息,公众也有权请求政府公开相关信息,并且这种权利应予以保障,同时还应规定信息公开的内容要清楚、具体,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要详细、明白,不得含含糊糊,模棱两可,让公众造成认识误区,影响其权利的行使。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通过网站、公报、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形式公开生态环境信息;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根据企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级别及潜在危害程度,进行分级管理。

(三)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

监督机制的健全是确保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应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监督。一是加强司法监督。通过对资源环境法治文化的大力宣传,激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强化企业对资源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建立受理公民对行政行为申诉的机制,推进政府问责制度的落实,积极推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严格规范开展。二是强化社会监督。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提高广大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监督有关部门依法行政。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四)科学确定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根据十八大精神,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在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中,干部的政绩考核制度最引人瞩目,也最应该予以重视。考核制度是政府部门转变观念重要的指挥棒,指挥棒对了,生态文明的整体推进才有动力。因此,对于干部的政绩考核制度,应作重大调整,淡化以往的GDP考核制度,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以绿色GDP为导向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来引导各行业各部门的日常行为、重要发展决策、规划走向绿色发展之路,从而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同时,要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区域、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考核指标,实行差别化评价,建立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考核评价标准。

------------最新【精品】范文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思考

浅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浅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调查问卷

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生态文明建设哲学思考

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形式与政策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生态文明软环境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我国生态文明软环境建设的调查与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