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石场乡继续教育专题片解说词

发布时间:2020-03-03 08:11: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石场乡继续教育工作专题片解说词

一、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石场乡全貌、远景、中景、近景)

石场苗族彝族乡,乡境山青水秀、林间雀鸟争鸣、人民热情好客,是一幅天然合

一、物我安详优美画卷,是云贵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位于贵州省金沙县西北部,距县城38公里。东达仁怀市九仓镇,南靠桂花乡,西接太平彝族苗族乡,北抵清池镇,面积120.35平方公里,居住着汉、苗、彝、仡佬、布依、白等民族,总人口25252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6845人,占27.1%,属金沙县7个少数民族乡之一,农业人口24122人,占95.5%。

2、秀美的自然风光,石场乡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大宝飞云洞古文化遗址。(大宝飞云洞远景、遗址近景、溶洞照片)距石场东南1000米的石灵山飞云洞,经专家认定为新石器人类文化遗址,诸多风姿绰约,风格别致的溶洞奇观,叫人惊叹不已。

幽美静谧的冷水河风光。(冷水河风景)

冷水河保护区是保护生态环境野生动物资源的省级森林公园,幽美静谧,令人神往。流水清澈透底,河谷狭窄幽深,气候温暖潮湿,植物动物资源丰富,保持着良好的原始状态,让人心驰神往。

碧波荡漾的长征电站景致。(长征电站全貌)

长征电站因红军长征路过此地而得名,位于冷水河下游,两岸绿树成荫,湖面清幽叠翠,湖水倒影如画,鸳鸯嬉戏游弋,一片静谧和谐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

3、丰硕的文化遗产

历时千年的由四川古蔺经鱼塘河入清水塘,再经玛瑙山-鹿崽楼进入石场的官道是有名的川黔古石墁盐道。如今,在这阴森的古石墁盐道上,仿佛还有那千年盐商的身影。(石墁盐道)

“黔北深山的文化瑰宝”敖家坟。敖家坟(全貌、分景) 位于石场乡西北5公里的鹿崽楼村,分南墓群和北墓群,墓围占地1200平方米,已有百余年历史,墓群石刻工程浩大,书画相间,刻艺精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动物形态生动逼真,故事情节丰满完整,雕刻技艺炉火纯青。

五彩斑澜的建筑工艺精品“马鞍山彝族民居”, 建于光绪22年的马鞍山彝族民居,距石场西北去14公里,占地约1700平方米,为封闭四合院落,集古雕塑、泥塑、彩绘于一体,图案五彩斑斓,令人赞不绝口。

精美的彝文碑刻遍布乡境,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彝文碑刻)无不昭示石场古文化的丰厚。象“黔西北深山的文化瑰宝”敖家坟和马鞍山彝族民居这样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金沙县有三个,其中两个位于石场。

民族风情的精华“麻啄坡苗族踩山节”, 苗族踩山节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至初七日,为纪念为民除害的苗族青年咪朗,乡境及两省四县八区(乡)苗族同胞身着鲜艳的苗族服装汇聚石场麻啄坡举行“踩山”活动。

每年农历二月初

三、七月初三日,乡境及两省四县八区(乡)苗族同胞身着鲜艳的苗族服装汇聚石场街上,对歌、吹芦笙、拉亲、跳场,极尽欢娱,载歌载舞的欢欣愉悦中打开了苗家儿女爱情之门。

石场是红军多次经过的地方,是县内19个革命老区之一,这里曾留下红军的革命足迹和战斗遗迹。石场是金沙最早建立地下党支部的乡镇之一,是金沙19个革命老区之一,红军曾4次经过石场,在这里留下战斗足迹,播下了革命火种。

A、鹞子洞战斗(鹞子洞)

1935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红九军团一部途经石场,了解到鹞子洞有敌人盘踞,随即派50多名红军攻打,经4小时激战告捷,后将洞中浮财和粮食分给当地群众。

B、石场中心民众读书会(原中心完小全貌)

石场小学原址旧为“荣禄宫”,1942年更名为“激扬小学”,曾是组织和开展革命活动的中心。1938年冬,中共地下党支部诞生在这里。石场中心民众读书会主要活动为教唱抗日歌曲、演抗日戏、出抗日宣传墙报、成立抗日宣传队、组织募捐财物慰劳前方抗日将士,革命先烈在这里冒着生命危险为革命的成功贡献力量。

二、教育的发展

早在清朝年间,石场便私塾林立,有儒学知识的人自家设馆授徒,一般设在住户中堂,人们称其为学堂。期间最为有名的数四川永宁人徐可均先生于光绪四年(1878)在石场设塾馆,从教30余年,甘洒热血作人梯,呕心沥血育桃李,学生中有被选中书职衔、主政职衔、云南巡检、土目、贡生、廪生、庠生、监生、毕业生、千总、把总等职位。清光绪34年(1908)9月,其门生88人为感师恩,立“四川永宁徐可均夫子大人教思碑”纪念恩师,此碑后迁至石场中学(今金沙县民族中学),已成为一门尊师重教的德育教材,为石场人所传诵。

1915年创办石革闹两等小学校,当时整个金沙西片就只有清水塘两等小学校和石革闹两等小学校两间公办学校,石革闹两等小学校校址荣禄宫,是现石场中心完小的前身,是石场乡境内第一间公办学校。1924年,创办了青木树国民学校,是现青木学校的前身。直至1941年后,才陆续创办了煤炭孔保国民学校(柏杨学校前身)、构皮水保国民学校(构皮民族学校的前身)、猫猫寨保国民学校(大木学校的前身),逐渐创办了乡完小、队初小。1956年创办石场中学,为全县三所中学之一。1979年,石场中学有高中毕业生达90人,是当时全县闻名的完全中学。

国运兴盛,系于教育。沐浴着深化改革的春风,快速的经济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创新、腾飞的新机遇。1993年,石场乡实现了高标准扫盲, 1997年“两基”通过省人民政府验收为“基本合格”,2000年通过省的复查验收;2009年,“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督导检查。石场乡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改善办学条件为突破口,深入抓好教育研究,

努力推进三教统筹,着力推进基础教育的长足发展。教育要发展,投入是关键。石场教育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党政主要领导和中心校四处奔走,多渠道寻求项目资金,借助外力,实现了全乡办学条件的根本改变。2000-2007年来,乡中心校向县教育局写出专题报告,修建了石场中心完小、青木学校、岩上学校、飞联学校、群力学校教学楼,2002年由团县委引进资金,山东鲁能集团投资修建了大木鲁能希望小学,2005年由县政协牵线搭桥,由香港荣华纺织责任有限公司出资和县教育局资金匹配,修建了石场中学图书楼。目前,全乡学校全部消除了危房,学校硬件设施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不仅如此,乡党委政府还多方面筹集资金,改善学校办学条件,通过贵州省政府驻珠海办事处和珠海红十字会,争取到香港周云万先生捐款9万余元,为柏杨学校购买了办公桌和计算机,还为学生购买了校服、鞋子和书包。同时,乡党委政府还争取到县经贸局筹资19余万为柏杨学校修建综合楼。县人大引荐浙江在金沙县创业煤矿业主投资修建乡中心完小综合楼;县民宗局支助我乡民族教育经费2万元。2009年3月,中心校利用县拔资金16万和自筹资金4万余元,改善了全乡学校学生课桌櫈,使学校办学条件更加完善。同时,学校自身也加大了校园建设的投入,充分利用学校公用经费加快学校环境的建设。近两年来,全乡学校投入校园建设的资金近50万元,现在,学校里草坪碧绿,鲜花清香,一个个花园式的校园正在形成。

三、继续教育工作:

1、健全机制、完美制度。

致天下之治在人才,成天下之才在教育。石场乡中心校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大力推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十一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自2006年7月启动后,中心校组织中小学校长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贵州省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2006——2010)实施意见》、《贵州省毕节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意见》

及《金沙县“十一五”(2006——2010)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成立以中心校校长为组长,教研员为副组长,其他成员及各学校校长为成员的石场乡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聘请了乡内的骨干教师为各学科的辅导教师,拟定《石场乡“十一五”(2006——2010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石场乡“十一五”(2006——2010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以及学习制度、奖惩制度、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制度、措施,为我乡教师继续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2、订购教材等学习资料,是实施教师继续教育的根本保证。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作业本、笔记本等学习用品,是教师参与继续教育必需的物质条件,中心校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及时订购教材,发到教师手中,做到教材订购率为100%、教材到位率为100%,努力为我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做到后勤服务保障,为教师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3、培训学科骨干教师,是实施教师继续教育的关键。

教师的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关键,只有培训者先学习,领会学科内容,掌握所辅导学科的要求,编写辅导讲义,才能对参培教师进行辅导,为此在五年中的继续教育学习培训中,我乡按时选派骨干教师参加上级组办的教师继续教育学科培训和新教材培训。

4、新教师的培训。

对新教师进行培训,是让他们尽快掌握课堂教学规律,把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尽快适应中小学教育教学需要,为此,从2006年起,我乡中小学特别注重对新分配教师的培训。在教学过程中,一是让他们边上课边听课,学习有一定教育经验的教师上课;二是学校领导、教研组加强对新教师的业务指导,不断提高他们的教学业务水平;三是让他们按时参加上级组织的新教师培训考试。五年中,我乡有4名小学教师参加新教材培训,培训合格率为100%。使分配到我乡的新教师能较

快适应教学工作,他们都成为了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

5、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顺利完成

加强督促检查,是保证教师继续教育学习任务按时完成的重要举措。首先是乡中心校、学校每年均按上级要求拟写年度继续教育工作计划,明确当年的学习目标、任务和采取的措施,使全体教师年度有学习的目标和任务,按目标学习,完成当年的学习内容;其次是中心校统一设制了“学校教学常规工作检查表”,将教师教学教育的作业、笔记、心得、反思等纳入检查表中,要求各学校把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与教学工作同等对待,纳入月工作检查内容,即每月检查教师教学工作时一并检查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使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进入常态化;第三是根据上级要求,抓好教师继续教育的年审工作,乡中心校每年年底,均要召开校长会议,专门部署教师继续教育的年审工作,要求做到年审要实事求是,如实填写年审表,并定格签署意见。五年来,我乡教师年审合格率为100%;第四是把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完成情况与年度考核、评职晋升、评优晋级挂钩,有力地促进继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取得的成绩

五年来,教师通过继续教育的学习和培训,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教师自制教具有获国家级奖的论文获国家级奖的;有获省级奖的;论文和教学设计有34人次获省级教研成果奖有12人次的获地区级教研成果奖,有24人次论文分别获得县的教研成果奖,有22人次的论文、教学设计分别获得乡的教研成果奖。课件有11人获省教研成果奖;有6名教师获金沙县人民政府优秀教育工作者奖;五年间共有109人次获得奖励。由于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教学方法得到了升华,知识和业务能力得到了提高,使全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攀升,语文全乡平均分从2006年的42.6升到2009年的58.2;数学从2006年的48.7升到2009年的61.4,其他科目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逐年呈上升趋势。

教学质量是教育之本,狠抓教育过程管理,则是实施素质教育之灵魂。在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以来,各学校深入开展了教法、学法、研究性学习实验,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丰富素质教育内涵,积极探索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扩大,共同分享教育教学研究的新成果,特别是在今年,石场乡启动了“增强生命感和责任感”和“提升教师课堂教学力”活动,给全乡教师继续教育赋予了更深的内涵,使教师在精神上、思想上、技能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这青山绿水孕育的乐土上,石场教育人,用智慧播种理想,用汗水耕耘希望,用爱与责任诠释着“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勇立潮头、奋勇争先”的石场教育精神,谱写着一曲曲“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乐章。

1、乡继续教育工作会议(图片)

2、学校继续教育工作会议(图片)

3、上级检查指导工作(图片)

4、教师个人学习(图片、资料)

5、开展活动情况(体育、文艺、书法、美术、科技等)

6、继续教育成果展示

春风化雨,天道酬勤。石场乡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以来,教师的教育教育思想、业务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升。石场教育人正以坚韧不拔、百折不回的执着,以敢于担当的壮美和奋勇争先的豪迈,奏响着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强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深信,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团结协作、艰苦创业、崇德修身、开拓奋进的精神鼓舞下,乘着教育改革的强劲东风,荷载着万千子民的梦想,石场教育将不断在和谐中奋进,在创新中提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明天的石场教育一定会实现新的跨越与腾飞。石场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石场乡民族教育工作汇报

石场乡教育工作会简报

石场苗族彝族乡乡情简介

石场乡“读书月”活动实施方案

石场乡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工作总结

石场乡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意见

石场乡中心完小学生班级管理制度

石场乡学校警务室建设情况报告

石场乡学校食品安全整改情况报告

春风——巴黎之春党员远程教育片解说词

石场乡继续教育专题片解说词
《石场乡继续教育专题片解说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