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滚动练1

发布时间:2020-03-02 05:34: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滚动练1 基础知识+语用+诗歌鉴赏

一、基础知识

1.(2014·南京第一学期高三调研卷)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罢黜 茁壮 咄咄怪事 相形见绌 ....贻笑大方 百战不殆 ..惴惴不安 气喘吁吁 ..D.揶揄 逾期 瑕不掩瑜 不可理喻 ....答案 C [C项,chuǎi,tuān,zhuì,chuǎn;A项,chù,zhuó,duō,chù;B项,yí,dài,yí,dài;D项,yú,yú,yú,yù。] 2.(2014·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考试)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吝惜 踯躅 鞭挞 虎据龙盘 B.紊乱 窸窣 笙箫 鲈鱼堪脍 C.熏陶 殒落 审慎 繁文缛节 D.歼灭 绯红 修葺 倍尝艰辛

答案 B [A项,据—踞;C项,殒—陨;D项,倍—备。] 3.(2014·天津五区县高三质量检测)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贺岁片《人再囧途——泰囧》自热映以来,得到了全国各地观众的追捧,票房________火爆,有望在本周突破十二个亿。

②如果把城镇化作为中国未来的发展突破口,作为提升中国人收入的________点,那么,这种城镇化一定是以高度发达的服务业为特点。

③________的散文风格,表明我国的文学已经开始出现繁荣的局面。 A.持续 着力 万紫千红 B.继续 着力 万紫千红 C.继续 着眼 姹紫嫣红 D.持续 着眼 姹紫嫣红

答案 A [持续:延续不断;继续:多指活动不间断,延长下去。着力:使力气,用力,致力;着眼:从某方面观察、考虑。“万紫千红”和“姹紫嫣红”都有形容鲜花色彩丰富、美丽的意思;但“万紫千红”还比喻事物丰富多彩或繁荣兴旺,“姹紫嫣红”则无此意。] 4.(2014·哈尔滨模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从初中进入高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和学习方法不适应的问题,星光中学每年秋季对新生例行公事进行的“让我走近高中”系列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 ....B.罕台川水从它的前面流过,孤子梁与它临川相视,一道缆车临空飞架其间,形成一道大漠旅游的独特风景线,此次旅游虽为一日千里,行程很紧,但仍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C.一向关心人民疾苦的段君毅,了解到老根据地人民的生活艰难拮据,他说:“我们不能得鱼忘筌啊!” ....D.暴风来临时,一定要关闭驾驶室门窗,因为此时正是司机用眼睛观察交通动态的时候,如果此时眼睛被沙尘遮住看不清前方路况,可谓临深履薄。 ....答案 C [C项,得鱼忘筌:比喻达到目的以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A项,贬词褒用。例行公事:是按照惯例处理的公事,多借指只重形式,不讲实效的工作;B项,望文生义。一日千里:形容进展极快;D项,对象误用。临深履薄:比喻谨慎戒惧。] 5.(2014·陕西西安质检)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B.饴糖 怠慢 ..C.揣测 湍急 ..A.南海热带低压昨晚23时加强为今年第8号热带风暴“韦森特”。预计,“韦森特”将以每小时10~15千米的时速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

B.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东西是不能也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如果你总是认为金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就难免不会遭遇一些意想不到的人生困境。

C.“凡是有电的地方,就有松下公司的产品”,这曾是松下电器盛世时的写照。但近期以来,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电器王国,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D.中国青少年糖尿病发病率是美国的4倍。外媒称,这是最近几十年中国人生活方式和营养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体重超标以及肥胖儿童和青少年数量不断增加。

答案 C [A项,成分赘余,把“时速”改成“速度”,或把“每小时”去掉。B项,不合逻辑,否定失当,把“难免不会遭遇”中的“不”去掉。D项,成分残缺,在句末加“造成的”。]

二、语言文字运用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随着工作压力增大,我甚至很少有时间想起家乡,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种迹象表明,我离故乡渐远,离家渐远,离父母渐远。

①从渐渐稀少的电话到夜灯下的遥想 ②好像我已经把家乡忘了 ③以至于现在我竟然找不出语言阐释家乡的内涵 ④从最初屋顶缥缈的炊烟到日夜盼望的家信

⑤我对家的概念变得逐渐抽象起来 A.②④①⑤③

B.⑤④①③② C.②①④⑤③

D.⑤①④③②

答案 A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难度中等。横线之前的语句提示“时间很少,次数很少”,所以遗忘家乡似乎是理所当然,与②句连接最紧密;④①两句句式严整一致,应在一起;④句由实到虚,由盼望到遥想,照应了⑤句中“渐渐抽象”;③句作结,说明我到了“找不出语言阐释家乡的内涵”的境地,从而照应了后面的“种种迹象”这一结论。] 7.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简要描述画面内容,不超过6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漫画的寓意,不超过2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画面上有一桌丰盛的宴席,中间是一整只骆驼,桌旁一个领导正交代下级要用骆驼回请曾用一头牛招待他们的人。

(2)讽刺了攀比、浪费的不良社会风气。 8.请补写出空缺的语句,与画线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

读哲学使人深刻,读历史使人睿智,读诗歌使人灵透。你看:一篇《祸兮福兮》给了我们一把利剑,劈开纷繁的世界,让人将利弊得失看得清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个角度来说,语文书呈现的不仅是语言文字之美,更有隐在其后、超越其上的一种大美情怀。

答案 一篇《鸿门宴》给了我们一盏明灯,照彻厚重的历史,让人将兴衰更替看得透彻 一篇《归园田居》给了我们一泓清泉,涤荡浮躁的心灵 让人将名利荣辱看得明白

三、诗歌鉴赏 9.(2014·湖北黄冈高三5月模拟)阅读下面的宋诗和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梅 [宋]王淇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清江引 咏梅 [元]贯云石

南枝夜来先破蕊,泄漏春消息。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注】 ①林和靖:林逋,北宋诗人,字和靖。他的《山园小梅》一诗脍炙人口,成为千古佳唱。

请简要分析上面的宋诗和元曲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共同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先分别解释两者所写的梅花的特点,再指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答案 宋诗写梅花不愿受到尘埃的污染,甘心生长在简陋的竹篱茅舍旁边,后悔和林和靖相识,以至惹得诗人们反复吟咏它。元曲写梅花只愿和纯洁无瑕的白雪和月光为伴,不喜欢和蜜蜂蝴蝶嬉戏。二者都写出了梅花一尘不染、圣洁高尚、甘于寂寞、不事张扬的特点。

10.(2014·陕西第二次质检)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问题。

春 日 秦 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 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 无力蔷薇卧晓枝。

春 日 陈与义

朝来庭树有鸣禽, 红绿扶春上远林。 忽有好诗生眼底, 安排句法已难寻。

这两首诗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时,要分别找出两首诗运用的不同的表达技巧,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 ①秦观的《春日》,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诗人捕捉到春雨“万丝”的特征,聚焦于庭院一角,描绘出一幅春雨过后晴春晓日的精巧画面,通过对偶、拟人手法衬托庭院的华丽,描绘了芍药和蔷薇百媚千娇的情态。诗歌缘情写景,曲折隐晦地体现了诗人因宦途艰险而形成的多愁善感的性格。②陈与义的《春日》,写春则明显地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诗人只抓住最能代表春天特点的景物加以点染。然后,由写景转入抒情:春意浓、诗兴旺。将更多的春意留给读者自己去看、去想、去揣摩。

11.(2014·广东中山模拟)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怀古 [唐]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①②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注】 ①蔡洲:金陵长江段江心的沙洲。②幕府:指金陵门户的幕府山。 有人说此诗颈联和尾联表达作者的某种观点,并借古讽今,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时,从题干中的“借古讽今”便能看出题意。

答案 颈联以精练的语言提示了六朝兴亡的秘密,并警示当世,江山社稷的存亡在德不在险。尾联借《后庭花》这一亡国之音的不祥征兆,讽刺当今唐代的统治者企图依托山河险固,沉溺在声色享乐之中的现实。这两联通过议论和感慨,借古讽今,警醒唐代统治者不要步六朝灭亡的后尘。

高考语文考点滚动练3

高考语文考点滚动练2(材料)

考点滚动练31 简单句和并列句

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题型组合滚动练

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题型组合滚动练

故乡 练1

病句练1

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题型组合滚动练(3)

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题型组合滚动练(5)

滚动预测

滚动练1
《滚动练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滚动练1答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