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弘扬民族文化服务民族经济

发布时间:2020-03-02 01:25: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弘扬民族文化服务民族经济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处武陵山脉与江汉平原的过度地带,是西部大开发的江南重要通道,也是湖北通往西部地区的桥头堡。即将兴建的沪蓉高速公路、枝万铁路、西气东输的天然气管道,西电东送的输变线路均贯穿我县。1984年国务院批准设立自治县,是全国老苏区和重点贫困县份、集“老、少、山、穷、库”为一体。清江流经长阳148公里,国家重点工程清江隔河岩水电站和高坝州水电站建成后形成的湖光山色使长阳成为湖北省甲级旅游区。

长阳是“长阳人”的故乡,巴人的故里,土家族发祥地,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先后被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文化部授予“全省文化教育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光荣称号,1998年全国民族文化工作现场会在长阳召开。近三年来,特别是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思想贯彻以来,县委、县政府把民族文化作为带动全县两个文明建设的龙头。查找自身的差距,努力增添措施,围绕建设民族文化名县、经济强县、旅游大县的目标狠抓民族文化工作,民族文化工作又有了新的发展。

一、强化认识,把先进的民族文化作为兴县富民的法宝,上下联动,一起动手。

近三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弘扬和培植先进的民族文化当作

凝聚人心,催人奋进,扬善拟恶的兴县战略之一,不断强化认识,形成共识,从而推动全县民族文化的蓬勃发展。

一是强化各级领导的认识,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一如继往地像抓经济建设那样抓民族文化建设,像抓经济环境那样抓民族文化发展环境,像抓经济产业产品那样抓民族文化产业产品,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培植着各级领导抓民族文化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县委、县政府在制定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时,提出“要把长阳建设成为民族经济强县和文化名县、旅游大县”作为“十五”期间的目标,把民族文化事业放在突出位臵,提到了战略高度。特别是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发表以后,县委、县政府更是把用先进的民族文化武装全县人民作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措施,认真组织各级领导学习和讨论,一致认为民族文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是民族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不将这些宝贵的民族文化进一步的继承和弘扬,便是失策、失误,我们绝不能当精神文明建设的“败家子”,民族文化工作只能前进,不能倒退。

二是用抓产业的措施抓民族文化,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双丰收。近三年来,县委、县政府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用抓产业的措施抓民族文化,围绕经济抓文化,围绕旅游作文章,将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民族商贸融为一体,使民族文化从消闲文化、简单“以文养文”的部门行为中解脱出来,而成为一门社会性的新

兴产业,民族文化提高了旅游品味和经济产品的档次,推动了旅游事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创收增效,成了全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让长阳民族文化走出长阳。至九九年以来,县政府每年投资50万元,在武汉长江第一桥推出民族风情、清江旅游广告,通过电台、电视台、报刊等新闻媒介宣传长阳的民族文化,每年举办民族文化旅游节庆会,广招八方宾客,组团参加全国风景名胜区展示会、华中旅游博览会,举办三峡国际旅游节长阳清江风情游等活动,立体宣传长阳的民族文化及旅游。通过多层次,多年不懈的宣传,不仅扩大了长阳民族文化在外的知名度,也增强了本县各级领导抓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热爱长阳、建设长阳的自豪感,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使全县上下形成了抓民族文化的共识。

二、既抓队伍的壮大,普及和提高,又抓民族文化产品的丰产丰收,多出精品。

近年来,我们一方面巩固全县已形成的民族文化四大队伍,即以县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等专业人员,与全县一大批民间艺人为基础的文艺创作队伍;以县歌舞团和10多个乡镇文艺演出队以及民间文艺宣传队为网络的文艺表演队伍;以县图书馆、书店、机关、企业、村图书室和书摊、书贩为网络的图书发行队伍;以县民族文化研究会为主体的诗词、书画、考古、根雕、盆景、清江奇石收藏文学艺术队伍;另一方面实施民族文化从“娃娃抓起”的战略,组织成立长阳土家少儿艺术团,以此为龙头带动全县乡

镇学校,使长阳的民族文化后继有人,近三年来,全县的专业、业余文化队伍已达800多人,由于民族文化队伍的不断壮大,文化形式多样,极大地丰富了长阳民族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近三年兴起的清江奇石协会,由退休的老县长刘光荣同志、原文化局长龚发达、原政协主席李道槐等发起,目前已有会员100多人,多次参加全国全省奇石展览展销,印制了清江奇石画册,办起了清江奇石展馆,清江奇石现已成为长阳新兴的文化产业。由于全县文艺创作和表演队伍不断壮大,长阳文化“三件宝”,山歌、南曲、巴山舞已遍及全县城乡,成为老少皆宜,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有效地占领了城乡文化阵地,培养了土家山民能歌善舞的高尚文化情操。去年全县成功地举办了第三届农村文艺会演,参演的农民演出队伍达一千多人,在2000年全国第十届群星奖舞蹈大赛中,长阳巴山舞荣获广场舞金奖;农民收藏家田昌杰参加在云南举办的全国民族服装博览会上,一鸣惊人,国内外多家媒体报道了他几十年如一日,搜集整理文物举办家庭博物馆的事迹。长阳根艺盆景更是誉贯荆楚,高家堰镇建起了十公里长的根艺走廊,从事根艺盆景的农民已达200多家,其展品已在全国、全省获大奖。这一产业,使昔日贫困的农民已成为富户。

三、把民族文化基地和旅游景点结合,全方位多层次发展民族文化。

2000年建成的县城文化广场,投资1000多万元,集文化、商贸、娱乐于一体,每天来广场游玩或跳巴山舞的达数千人,成

为游客来长阳的首到之处,是县城民族文化的亮点。在土家族发祥地武落钟离山新修了白虎堂,并筹建土家艺术团。在清江上游的巴王洞、香炉石巴文化遗址等景点组建了农民文化表演队。目前遍布全县的民族文化基地,已达数十处,民族文化基地与旅游景点建设的结合,推动了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使旅游有了“魂”,既是旅游景点,又是文化基地,也是文化产品的交易展销市场,它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尤其是土家歌舞、根艺、奇石、民族服饰、旅游工艺品十分走俏,旅游业、交通业、服务行业更加兴旺, 2000年全县接待游客7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亿多元,“巴人故里,清江长阳”的品牌形象得到了提升,旅游经济蓬勃发展。

四、抓优惠政策的制定,为全县民族文化营造大环境。 98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推动民族文化上新台阶。一是财政增加投入,县财政每年拨出专款,用于文化设施的完善、文艺队伍的培训。县文化广场、武落钟离山等文化基地以及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共投资2000多万元,近三年来文化事业费增幅每年达20%以上,远远超过了县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县歌舞团、县文联、县文化馆每年都由县财政全额拨款,同时还建立了民族文化发展专项基金。二是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对专职民族文化工作者评定职称,落实各项待遇,解决工作经费,去年县委、县政府还为文化人陈明洪同志从艺40年召开坐谈会,县委、县政府关心、重视文化工作者,极大

地调动了他们的极积性。三是每年评先表彰,奖励民族文化的有功人员。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委员

2001年2月20日

弘扬民族文化

弘扬民族文化

弘扬民族文化演讲稿

弘扬民族文化演讲稿

弘扬民族文化总结

弘扬民族文化演讲稿

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民族文化

传承民族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弘扬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

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弘扬民族文化服务民族经济
《弘扬民族文化服务民族经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