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别了——家

发布时间:2020-03-02 20:19: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一记叙文写作讲义

【热点妙题】

请以《别了____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立意自定;( 3)记叙文; ( 4)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记叙文是每个学生学习写作的起始体裁,记叙类作文作为高考作文常用文体之一,理应成为考生应对作文考试的得心应手的首选体裁。然而,高考中写记叙类的文章虽然也有,但得高分的却寥若晨星,不少考生在考场作文时不愿写或者不敢写记叙类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记叙类文章的得分点把握得不够。这些学生并没有意识到什么才是高中记叙文的档次,也未曾为跨上这一档次而真正扎扎实实地努力。

那么,考生在记叙文写作中要避免哪些失误,掌握哪些技巧,才能突破高考记叙文写作获得高分的瓶颈呢?

一、要审清题意。考生在写作时一定要有强烈的审题意识。认真审题,仔细阅读题目给定的材料和要求,弄清命题者的真正意图,才能很准确的表达。高考记叙文常见的命题形式除了材料命题、完全式命题,还有半命题。

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握在了作者手里,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考生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全命题作文相比,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较灵活自由地进行写作;与话题作文相比,适当作些限制,既可使评卷更准确,也可避免考生千题一文的套文现象。 “别了___ ”,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题,“别了”所涉及的对象,可以是实体的,也可以是比喻性、象征性的;它之所以有广阔的写作空间,是因为它既可以写与“别了”有关的人,也可以写与之相关事或物。既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又可以发思古之幽情,回顾过去,畅想未来,抒发感受。一间老屋、一个教室,会引起你多少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二、立意要深刻。文以意为先,审题就是为了立意,“意”就是文章要告诉别人的道理,给人的启示、感悟等。“意”是文章的灵魂、统帅。一个正确的立意,应该是既真实又能明示事物本质的,立意还应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时代律动,力争表现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这就要学会\"挖掘\",学会从日常小事中挖掘出新意、深意来。高中记叙文,已不能满足于把事件本身记叙清楚,如果只停留在平铺直叙一个过程,那么叙述得再清晰也是不够的。写作时应当让事件载着自己对生活的关注、认识与思考,展示自身思想成长、升华的过程,并且用恰当的抒情、议论表现出来。其实,事无巨细,只要懂得去开掘,哪怕是最寻常的事,也可以表现出自己富于个性的感悟来,也能给人许多回味与启迪。有时甚至仅是微琐细节,也可以挖掘出有价值的主题来,使文章因为\"有思想\"、有深度而登上新的台阶。

三、选材要典型、新颖。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有表现力和说服力。因此,要从众多的材料中挑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品质总要通过事件来表现,写人离不开叙事,而这些事件的选择必须典型。典型事件有时可以是人物有代表性的重大行为,但更多的是那些看来细小平常却能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生活琐事。典型事件往往不止一件事,一般都要

二、三件事以上。

选材新颖是立意深刻的前提,俗话说,新米煮饭自来香。文章材料出新,就会有时代气息,生活味就会浓。因此要以独特的视角,选取新颖的材料。而选择材料就应该以自己确定的立意为依据。如果说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那么材料就是这篇文章的血肉躯体。中心思想是由具体材料来表现的,中心思想蕴含渗透在材料之中。因此,我们要表现一个特定的中心思想,是不能随便找点材料就写的,而需要进行认真的选择,那么如何选择材料呢?筛选的标准就由与主旨的关系的亲疏来定,与主旨关系密切的就采用;还要努力发现别人未曾涉猎过的题材,或者是化腐朽为神奇,从旧题材中翻出新的立意,“横看成岭侧成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样就能保证你的文章立意不人云亦云,不亦步亦趋,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见解。

四、构思要精巧。文似看山不喜平,作文最忌平铺直叙,要使文章构思新颖别致,就要巧妙地安排文章的结构。记叙文因为要写人记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思文章。

切入角度要准确。对于同一个材料,同一件事情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正、侧、反、仰视、俯视、透视……然后再选择一个最佳的角度着笔,不落旧套,使人耳目一新。

巧设悬念。所谓巧设悬念,就是在开头就陈述要点,提出问题;或是把事件的结尾放到开头,吸引人寻根究底;或是让某个关键环节藏头露尾,产生\"雾里看花\"的效应。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当李忠等人“三五回次劝得他住”,作者并没有让急躁如火的鲁提辖马上去打郑屠,而是先让他打发金氏父女走人,“径向状元桥走来”似乎该打了,可还没动上手,鲁提辖来到先挑衅郑屠,待激怒他,方才动手。整个文章吊得读者心急火燎,这就是悬念所起的作用。

欲扬先抑。它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目的是为了出乎读者意料,引起新奇的审美效应。如唐弢的《琐忆》,开头说鲁迅“多疑”、“世故”、“脾气大”、“不容易接近”,这是“抑”,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思索。接下来讲述了几个故事,通过故事表现鲁迅先生对文学青年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特点,以及他对那些攀附阔佬的奴才、伪装的道学者、满嘴昏话的骗子、烧杀掠抢的屠伯的“脾气”和“骂”,这些都是“扬”,很好地表现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

设计好开头和结尾。开头的常见方式有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总括全文,提纲挈领;写景状物,渲染气氛;提问启示,引起重视;巧妙引用,借势入题;直接抒情,感染读者等。结尾的常见方式有综合归纳,总括全文;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寄情于景,含蓄悠远;戛然而止,余味无穷;首尾呼应,浑然一体;过渡照应,自然合理等。

五、要注重语言表达。语言,犹如一朵娇艳欲滴的鲜花,只有让它在文章这块肥沃的土地里悄然绽放,才能把文章衬托得更加艳丽。因为,只有它,才能在写景时绘声绘色,使人如临其境;只有它,才能在写人时神形毕肖,让人如见其形。高考作文评分十分看重语言,因为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作文考核主要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而我们有不少考生在写作文时,语言贫乏,苍白无力。有的考生在写记叙文时容易犯的错误是概括叙述多,缺少具体的细节描写。“具体”是记叙文的生命,写人时要注重对人物的刻画,把人物在事件中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外貌、心理等描写细致,让人物自己表现自己。写事件时,要分清详略,注意点与面的结合。另外,还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修辞无疑是语言有文采的重要手段。善用修辞,文章就会显得内容丰赡,气势充沛,辞采华茂,形象富丽。毫不夸张地说,语言的优劣直接影响文章水平的高低。高考作文记叙文语言要流利自如,生动形象,善于描写,叙事传神。对几种不同文体的语体色彩,考生要了然于心,并下功夫练习以达到熟练运用。

六、感情要真挚。记叙文贵在有真情实感。叙说事件时,不能只是干巴巴毫不动情,不能只是用\"笔\"去写,而应该用\"心\"去写,用自己的动情处去打动别人,感染别人,把读者牵引到自己创设的特定氛围之中,与自己同喜同悲,同乐同愁。《别了____ 》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写作空间,即使文学功底不是很强的学生,只要能将真情倾注于事件之中,渗透于字里行间,也能得到好的表达效果。高考记叙文的语言除了具备准确通顺的要求之外,要力求\"美\"起来,力求蕴藉、凝练、含蓄,以有尽之言达无尽之意,给人以回味与思考的余地。

【佳作点评】

别了,童年的老屋

暮夜,一点一点的街灯在远处连成了线,将天空染成红色。没有汽车的鸣笛声,也没有在乡村时夜晚各种虫子的演唱会。习惯了站在窗前望着对面楼上一扇扇泛着柔光的窗口,涌动的思念把记忆勾勒成我心中的老屋,那个曾装满我整个童年的老屋。

我的童年是在姥姥的呵护下度过的。在我的记忆中,老屋在乡村诸多的房屋中平凡得如同路边的一株野草,但它却盛满着我儿时的梦想和美好的回忆。那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感触,落寞中透着几分惊喜,苦涩中透着一丝甜蜜。

老屋伴我走过的是贫穷,启迪的却是理想:冬天,我喜欢搬把椅子独坐在老屋的窗前,任暖烘烘的阳光烘烤我的全身。闭上眼睛,思绪飞扬,我可以忘却烦恼,我可以幻想未来。那一刻我是自由的使者,老屋是我忠实的守护。夏天,外面酷热难耐,老屋总会把凉爽的清风请进来,打开木格的窗户,屋里明亮清爽,透过窗户,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尽收眼底。那时候的我,总是在每个近乎黄昏的夜晚,仰起脸看着太阳一点一点地从山后消失,等待着黑暗一点一点地吞噬整片天地。然后,我便会一溜烟窜到老屋,屏声敛气地聆听姥姥讲故事。

姥姥总是坐在炕头的位置上,一边纳着鞋底,一边滔滔不绝地给我讲王子与公主的故事,我总会感叹多美的童话啊!是爱的力量让王子和公主战胜了邪恶赢得了幸福。童话的美好、现实的冷酷和生活的辛酸,轻轻地从姥姥口中飘出。每次,她总是在讲累了的时候,慈祥地看着我,轻轻地抚摸着我的额头。每到这时,我都会沉浸在离奇的故事和姥姥的爱抚中。

日子就这样在姥姥的故事中一天又一天的消逝。直到有一天,姥姥突然去了,她在我的生活中永远地消失了。

后来,我被父母接到了县城,一切是那样冷清,那么陌生,孤寂又占据了我的心房。即使在父母的身边我也找不到曾经和姥姥在一起时温馨、快乐的感觉。此时的我,像一只孤雁,在空中独飞。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儿童玩具很快便填充了我所有的生活,从此,姥姥和她的故事以及老屋也在我的记忆中结成了蛛丝网。

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被流水似的时光所掩埋,但有一种情感却永远珍藏在儿时的记忆里。当尘封的记忆被打开,美好的回忆便会如同湖面上泛起的涟漪荡漾在灵魂的深处。 春去春又来,花谢花又开。善讲故事的姥姥走了,童年悄悄地走了,我久别的老屋,你还好吗?

点评:作者所回忆的童年生活,身边的人,生活的环境,都是与老屋有关的,都镌刻着作者对老屋深深的记忆。意蕴深厚,饱含感情。

学生习作

别了——家

高一(9)班 陆春婕

我想念我的家,一个完全属于我的家,我的爸爸,我的妈妈,还有曾经属于我的温暖和爱„„

我每个星期都会回到这里打扫,我会和门旁的樱桃树打招呼,会和院子里的白玉兰说话,向它们倾诉心声,或许也会流泪吧。我试图从这房子里找出一丝丝温暖的记忆,却发现一切都变得模糊了。唯有那发黄的照片,时不时的勾起我对过往的冲动。

照片上的妈妈,每一张都泛着笑。我看着看着,眼前开始模糊,隐隐约约地出现一些画面:那是爸爸脆弱的样子,那是我崩溃的样子,那是爸爸忍着痛在对我说:“别怕,有我在”的样子。一切都是那么熟悉,但一切却又感觉那么陌生,只能模糊地看见,却永远摸不着,就像爸爸说的那样,“这一切就像是梦”。

也许是想走出这梦,爸爸为我建立新家。

我摸着用水泥抹上的粗糙墙壁,虽然不是很光滑,但是却能让我感觉无比亲切。

我急忙收拾衣物和生活用品,爸爸站在门外等着我。出门的时候,我回头望了一眼那住了十几年的老屋,内心突然掠过一丝不舍,毕竟这儿有我最美的回忆。

我走了,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有了新的生活。

每个星期回来,我还是会回老屋一次,毕竟这儿曾经承载着我完整的家,这里有我曾经的快乐和我的梦 -- 一场永远也醒不过来的梦。每当我走出老屋,我就会明白这一切都不是梦,是现实,那些痛苦的回忆曾经血淋淋地摆在我的面前,逼迫我不得不去面对。

梦总有醒的时候,我幻想的画面已经破碎,我的家早已不完整。 离别,终不可免。我唯有提起背包再次回到现实。

别了梦。别了,曾经属于我的温馨和快乐,那伴随着母亲微笑的童年。永别了,我的母亲,因为没有你的存在,所以永别了,我的家。

别了——过往

高一(9)班 徐众

我喜欢淡淡的矿泉水,不似甜的果汁,不似烧焦一般的咖啡,又苦又涩。矿泉水的味道,亦如那年的青春,消逝、无痕。

校园,一个不断上演着欢聚与离别的舞台,这幕欢聚与离别之戏的主人翁总不断变化着,不变的是,这是发生在同一个校园。

不知从何时起,我竟开始怀念校园,那个以前一直想要逃离的中学校园。如今的我已身处高中教室,每天忙碌的生活让我忘记了去怀念,可有些人有些事毕竟早已存在,不会想起并不代表它就会逝去。

一日午后,自己一个人盲目地走在大街上,不知该去往何方。可蓦然抬头,却发现面前竟是我的中学。突然很想进去看看。很想再去体会一下三年前的兴奋与无知,两个月前的忙碌与迷茫。

于是在我与门卫“争斗”了半个小时后,我终于又走进了这所学校。默默地走着,静静地抚摸着破旧的楼梯扶手,不觉已踏入了我的班级。

站在讲台上,感受一下“俯瞰神州大地”的感觉,恍惚间我好像又回到了课堂,耳边响起“老班”的教诲:“同学们,你们马上就要中考了,给我使劲,下面来看看这道题„„”。同学的嬉闹:“你别乱说话,我这怎么能叫抄呢?语文上借鉴,数学上叫类比,英语上叫copy,地理上叫迁移”„„

呵呵,原来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只是我那时不懂得珍惜。

拿起一支粉笔,静静地描摹着那些因为用力过大而依然残存的痕迹。看看,各科的都有,呵,我描出了一个函数图象,此时的它看上去很是可爱。

走下台去,默默地坐在了我以前的座位,只是桌洞里的书不见了,旁边的人远去了,面前再也没有那“机关枪般”的教导了。

突然很想哭,落寞,对,此景此情真的很落寞。人去楼空,物是人非。原来我早已习惯了每天家、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状态,原来在心里我早已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

用我最大的力气写下了我一生的祝福。

校园的欢聚与离别,每年都在上演,重复不断,不同的是,这次主人翁换成了我。 别了,过往。

别了——爸爸鼾声

高一(9)班 高行景

已经一个星期了,没有多想念电视剧,没有多想听明星唱歌,却莫名的想念爸爸的轻鼾。

在我小的时候,爸爸就有这个坏毛病了,睡觉时会打鼾!由于我的房间和爸妈房间刚好对门,爸爸一到夜里入睡后就开始鼾声大作!有时我也会问妈妈,为什么她离爸爸那么近,就不怕吵呢》妈妈只是笑笑,说:“你爸他呀,白天干活,一身腰酸背痛,打鼾可能就是太累了。可我早就习惯了,总是先上床先睡着!”我心想:就爸爸那鼾声,估计睡着了也会被吵醒吧!

到了初三,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自己也越来越忙,每天都接近十一点钟才能睡觉,可爸爸的鼾声也适时的响起,真是吵得不行!可能是被繁多的作业压出了烦燥,那天晚上,我终于忍不住发了牢骚:“爸,你怎么天天打鼾啊!每天都吵,我还睡不睡了啊?烦死了!”冲着爸妈的房间吼了一番,方觉自己过分了些,又默默躺下。此时,鼾声不见了,我不由想:老爸不会发火吧?只听细微的起床声,就听见一个人的脚步走了出去。我赶紧起床,妈妈把我拉了回去,让我好好休息,第二天还要考试。我从窗户里看到,妈妈拿着一件薄外套披在爸爸身上,爸爸手中忽隐忽现的红光似乎在怒斥着我。我不禁为自己的鲁莽懊悔。

第二天上学的时候,爸爸已经出门了。看着一地的烟头,我似乎能看到爸爸单薄而劳累的背影。

此后,一直到中考,爸爸的鼾声都没有出现过。爸爸都是在我熟睡后才进屋休息。那一阵无鼾声的日子不但没有使我感到安静,却更让我良心不安。

现在,大多时间肯定都是在宿舍度过,已经一星期没有听见那鼾声了,我不禁怀念起来。

别了,爸爸可爱的鼾声!

别了,留不住的过去

高一(14)徐羽洁

夕阳的余晖洒落在窗前,偷偷地钻过窗缝爬到我的身上。我躺在摇椅上,翻着那本叫“回忆”的相册,享受这难得的安静。

静静的,轻轻的,心中那杯叫做记忆的水早就不可抑制的洒了一地。柔柔的,慢慢地撩着我的心弦。 手指慢慢地游走着,游到一张已经毛了边的照片上,摩擦着上面那张纯真无邪的笑脸,和脚上那简单却做工细致的布析鞋,尘封的记忆一股脑全涌上出来。

童年,最美好的记忆是姥姥的布棉鞋,每个冬天都有它包裹着我的小脚,不断地提供热源。

夜幕降临,姥姥又戴上了她那厚厚的老花眼镜,坐在魔兽边给我做鞋。温暖的黄光笼罩在她的身上,为她镀上一层金色。“呼哧、呼哧”线与鞋底的摩擦声不断传来。突然声音停止了,我转过身子,姥姥抬起眼镜揉了揉眼。我心疼地说:“姥姥明天再做吧。”姥姥拍拍我道:“一会儿就好了,你先睡,别冻着。”边说边帮我掖了掖被子。我听话的睡去。“呼哧”声却一直未断„„

第二天,鞋好了,姥姥眼睛熬红了。如今,姥姥不再做鞋了,可那温暖的味道却依旧忘不了。

翻着翻着,一张照片飘落到了地上。我弯腰捡起,映入眼帘的是40张笑脸。我的初中毕业照。

我的青涩年华。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在我翻阅纸张的指间滑落;记不得有多少支蜡烛,在我的凝视中化为灰烬。

今天,我毕业了。教室里是忙碌的身影。我们在等待那个为我们日夜惦念、操尽心思的班主任。为她准备的花显得娇艳美丽,顽皮的男生今天不再顽皮,叽喳的女生今天不再喧闹。

一抹身影走进了教室,我们起立90°的鞠躬道出了这三年来我们对班主任的爱、对她的不舍。显然是被我们吓到了,有些失措。而后平静走上讲台:“同学们,你们就要毕业了,这三年来你们就像是我的孩子,我看着你们成长、进步,听着你们的诉说。如今,我亲身把你们送出了校园。无论以后能否相见,至少记得这三年,接下来我为你们另首歌。”如雷鸣般的掌声与抽泣声混成一曲,我的青涩年华就在老师美妙的歌声中飘进了回忆的流年。

时间没有等我,是你忘了带我走。我左手是时光 倒影,右手是泯灭不了的记忆。别了,我的纯真童年,我的青涩年华,我留不住的过去,别了,别了„„

别了,我们拼搏过的地方

高一(14)刘明月

不要说祝福,不要说再见,最好是沉默。把梦留给夜,把泪留给海,把希望留给未来。

——题记

也许是冥冥中注定好的,懵懂的初一也常有一根深埋的心弦,是愁绪,是离别后久久抹不去的留恋,所以当老师播放李叔同的《送别》的时候,眼角才会湿润了一大片。微埋下头,低声对同桌说:“若是小学毕业时放这个歌,大家一定会泪洒全场的,好伤感的调子啊!”如一位赏落花望穿归途,终不见归人的女子声声空灵的怨吧,沉痛地在落寞时天宇下啼啭出声声的伤痛。

日子偷走了光的飞来,好像仅是合了一下眼睫,再一睁眼便是另一番光景,是另一声躲避不及的离别„„人生难得欢聚,唯有离别多。

曾一度的感叹时间如一只蜗牛般慢悠悠,但进入初三后每每总是时间怎么不够用,怎么昼夜的更替成了眨眼之事„„“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忆往昔,美好如细微的沙粒碎碎地倾倒下来,倒着倒着便汇聚成了一片沐浴在日光下,流淌着温暖的沙地。原来你们已经给予我们那么多的幸福记忆,原来我真的会舍不得,会怕离别后的生疏陌生。

从最初的相识到为中考并肩奋战,几度春秋,我们的脚步从未凌乱。我知道,前面不论是深渊还是仙境,我们一直都在一起,一直都是。“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我们可以离别,但请捎带上每一份美好的回忆上路,也许那样我们就会有抗体抵御孤独。

时光与梦经年再遇,过往如烟云,却憔悴了几世孤傲绝艳的芳华。 总记得上体育课时的含泪的微笑,不管跑得多气喘吁吁,笑总不会少。不敢忘记老师手恩情,筑梦路上缺不了他们的严慈相助。一直记得他们直直着向黑板上写下一整面娟秀的板书,一排排会跑舞的英文字母。也总记得一次次对学校的伙食抱怨,没有校外的好吃。现在竟然想念起那校的饭菜,莫非这就是连锁反应?可为何这刻它要时间无情地查封、带走;为什么一切都逃不过别离一场„„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未来已被设为未知数,真的,我一点底没有。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伤离别,忆美好,你我永相知。

别了,

别了

别了

别了母校

别了,母校!

别了,母校

别了,母校

别了,母校!

别了,母校

别了,母校

别了——家
《别了——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别了康桥原文 别了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