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培养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3 04:34: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培养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读书是一种学习,它是为了求知和创新,从本质上讲读书是人的一种内在需要,在发现和创新中读书,让人更能接近自足和幸福。英语学习最有效的方法是阅读。在阅读中你能体会到学习的不足,并促使自己形成语言学习策略。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说明文章要反复品读才能深知其意,增加新意。若读之不尽,则理解肤浅,用时举步维艰。故读,方知不足。快速阅读和抓取信息是每一英语学习者追求的目标。小学生有学习语言独特的优势和可塑性。在阅读上需要必要的指导和策略,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构建适合自己终身发展的阅读策略。在牛津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中词汇量和语法的要求明显增多。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他们对英语阅读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怎样指导他们适应这种学习的要求,是英语阅读教学急需要解决的难题。如何坚定他们继续学习的信心,减少阅读的忧虑感乃至畏惧心理,这是我们研究的课题。

二、课题的界定和意义 阅读能力的内涵:

是指在阅读实践中和阅读后理解、分析、概括和联想能力。它包括:感性认识能力、内在关系的理解能力、鉴赏性理解既评判能力和创造性理解能力。 课题的意义:

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学生口

语能力 和写作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为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打下良好基础。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学会语言知识,获取文章提供的信息,领悟文章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要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能,成为具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写能力提高的关键。通过阅读,扩大了知识面,增加了词汇量,交际时就不会因为知识或词汇贫乏而言不达意,写作时才能语言地道,内容丰富。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阅读能力的高低对学生以后的进一步深造也有很大影响。 所要解决的问题:

1.通过问卷调查和平时的教学反馈发现:目前小学英语学习注重阅读教学,但是教学中没有有效的阅读策略,英语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去构建一种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英语阅读、学习策略

2.奠定终身阅读学习的习惯:学习具有持久性和再生性,培养学生终身读书的习惯将比单纯地知识传授更重要,读书是获取信息、自我提升的过程,通过阅读,陶冶情操,使学习化成生活的一种崇高的享受。同时也把学习转化成一种个人需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学会阅读:改善了英语学习的方法,提高了个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拓宽了教学的方式方法。

4.调动内因:激发阅读兴趣,拓宽英语阅读渠道,充分了解语言之间,文化之间的差异。

核心理念:

构建英语阅读教学和英语学习的有效策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让英语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

三、理论依据

(一)、《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课程的任务是这样描述的:“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立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因此,学生在英语阅读中不断的摸索,但在英语阅读方面取得的效果不大,使一部分同学丧失了继续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勇气,对英语阅读有畏惧的心理。要让学生对英语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获取学习的有效策略,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二)、认知心理学派认为:“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所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表现是十分正常的。”怎样引导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在实践中结合个人的阅读经历和智慧,将英语学习内化成思维的一部分,显得尤为重要。

(三)、“有效学习理论”认为:有效的学习应有三个方面,有效果的、有效率的、有效益的。英语阅读教学怎样才能做的高效,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从而主动的自主学习,这也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内容。学习的高效性来源于自主学习,它要求学生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去接受英语学习。而学习是一种体验过程,学生只有亲身经历、不断探索不断内化、不断反思才能将所学的知识从新分化组合,从而将学习的有效性置于个人的监控之下,并将自己的认知、情感、意志主动构建,最终形成有效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以改变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 才是教学的主要目标,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乐趣,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英语教育是整个英语教育的启蒙阶段,对实现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为此,培养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尤为重要。

三、研究内容:

1.问卷调查学生对阅读的现状,紧抓第一手资料:学生对英语阅读热情不高的 原因探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研究。要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正确处理生词,扩大词汇量;掌握句法知识;定时定量阅读,提高阅读速度等。 2.阅读的技巧研究:略读;跳读;细读;推读;概读;带着问题阅读短文,根据不同题型,选用不同阅读方法。

3.阅读选材研究。英语课本内容的阅读整合研究。

4.英语阅读的种类研究:如,有声阅读和无声阅读等以及听、说、读、写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

5.阅读的效果及评价机制研究

四、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寻找研究策略。

2.群体研究与自我研究:对多个代表性班级和个人的教学行为进行探讨、对比、研究、总结,形成理论。 3.分类,对比研究:分阶段对学生学习状况,应对情绪及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分类比较形成材料。

4.调查,家长反馈: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和家长反馈,做好监督、保障工作,多方面多角度了解研究效果。

5.综合评价研究:针对群体多方面评价,形成阶段性评价,以期不断改进。走出一条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之路。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措施

(一)课题研究读书笔记与课例分析的具体时间安排

1)2011年6月至9月,研读有关《走进新课程丛书》,英语新课程标准研制组。 2)2011年9至10月,研读《教师最需要什么》主编,赵国忠,江苏人民出版社 3)2011年10月至11月研读《新课程理念与创新》钟启泉,崔允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2012年1月---2月研读《课堂教学临床指导》,柳夕浪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5)2012年2月研读《怎样教的精彩》 方国才著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6)2012年2月研读《教育走向生本》

7)2012年3--4月下旬上网检索购买资料,进行系统阅读和学习。

(二)完成读书笔记与课例分析的具体时间安排:

读书笔记:

1)2011年9月20日以前,读《走进新课程丛书》并写完第一篇教学研究心得,并发在博客上。

2)2011年10月30日前,读《教师最需要什么》并撰写完第二篇教学研究心得,并发表在博客上。

3)2011年12月完成论文一篇。

4)2012年1月--2月研读《课堂教学临床指导》,并完成研究心得,发于博客。 课例分析

5)2011年9月28日完成第一篇课例实践分析,并发至博客。 6)2011年10月完成第二篇课例实践分析,并发布于博客。 7)2012年1月---2月研读《课堂教学临床指导》并书写心得。 8)2012年2月研读《怎样教的精彩》并书写心得体会。 9)2012年2月研读《教育走向生本》并形成心得体会。 10)2012年3月研究成果一篇,发于博客。

11)2012年3月下旬,形成网上学习材料一篇,发于博客。 12)2012年5月整理材料,申请结题。

六、阶段分析:

1.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1年6-7月

①收集有关材料,撰写课题方案。 ②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明确课题的内容和方法。

2.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1年8月至2012年4月

①做好调查问卷及分析工作。

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指导教学,写好实践案例及分析。

③及时搜集课题研究的信息,及时调整,不断完善研究过程。

④继续加强理论学习,撰写好读书笔记。 ⑤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写好阶段报告。 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3月——2012年4月)。

①整理和分析各类资料。

②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准备结题。

七、预期成果: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主要采取阶段性成果积累的形式。通过课题研究,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巩固英语阅读的兴趣,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同时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建立高效英语阅读模式。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总结

小学英语高年级阅读策略的培养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倾听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提高学困生阅读能力策略研究

《小学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详解

培养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培养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