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2

发布时间:2020-03-03 09:03: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幼儿园教学活动计划》培训活动,主要针对教学活动计划的结构形式、撰写教学活动计划的要求、教学活动过程的撰写要求,把幼儿园教学活动计划的设计和撰写作了详细的指导。

傅老师首先对教学活动计划的结构形式进行了分析: 教学活动计划的形式一般按照计划内容的板块,按照活动过程的程序,条目分明、环节清楚地来表述。——条目化

教学活动计划的板块一般可分为:活动内容、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4部分。其中活动过程的程序包括:活动开始部分、活动基本部分、活动结束部分和活动的延伸等部分(也可直接按活动环节程序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写清即可,不一定要写明几部分)。 撰写教学活动计划提出了要求:

一、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即活动的课题。在活动内容部分,只要求陈述此次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如“认识磁铁”或“磁铁吸铁”;“学唱歌曲《春天》”或“新教歌曲《春天》”等。教学活动内容,也可作为活动计划的题目来表述。

二、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设计活动过程的依据,是活动进行中教师努力追求的方向,是活动结束后检验教学效果的指标,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计划的核心部分根据教育的整体性和各发展领域的特殊性等特点,在教学活动目标中,既要体现各领域自身的特殊性,又要体现情感、社会性等全面发展的一般性,使幼儿在各项教学活动中都能尽量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整体经验。 制订目标的原则:

1.以幼儿年龄特点为依据。 2.具体明确,可操作、可检验。 3.既指向结果又指向过程。 4.几条目标的主语要一致。

三、活动准备

一是知识准备。对于此次活动幼儿应具有怎样的知识基础,教师应仔细了解,为幼儿奠定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使幼儿在活动中不会因知识经验的缺乏,而难于逾越知识理解上的障碍,导致活动的失败。

二是物质准备。是指教学活动所需的材料、设备、教具、学具等。材料的准备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而不要喧宾夺主,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影响活动的效果。 表述要求:在表述所用的材料时,应写清具体内容、形式与数量。如,“秋天景色(内容)图(形式)一副(数量)”,“兔子头饰与幼儿人数同 ”等。

四、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是实施教学活动计划的过程,一般结构可分为活动开始部分、活动基本部分、活动结束部分和活动延伸。活动过程中应体现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基本方法和活动的方式等。 活动开始部分:是教师引导幼儿准备参与活动的第一个步骤,此部分的目的是要向幼儿交代本次活动的任务,提出明确的要求,并用孩子感兴趣的方法初步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活动基本部分:是完成活动目标的主要部分。它包括用适当的时间向幼儿展示学习内容(如音乐作品、美术作品、文学作品、自然物品等)和教师引导幼儿参与活动,进行探索、学习、练习等过程。

1 活动结束部分:主要任务是使幼儿体验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要求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自然结束活动。 延伸活动:是指在该教学活动结束后的日常生活中引导、鼓励幼儿对学习内容的继续探索、练习、巩固和运用。

最后对教学活动过程的撰写指出了明确的要求:

(1)活动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撰写时注意系统的层次和环节,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须条目化。如计划的四大部分用“

一、

二、

三、四”的序号标明,而每一部分的几个层次,则用“

(一)、

(二)、

(三)”或“

1、

2、

3、”分层表示,依次类推,即用不同的数字序号表明系统层次的大小。

(2)过程中每一环节的开始,要用一个概括语来说明这一环节的任务,如“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示范”、“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等。然后另起一行,直接表述清楚“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示范”等的具体组形式、活动方式和方法 (3)要求写出具体的指导语、组织语,以及启发提问,而不是写解说词或在过程中提要求。在活动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这样的写法,如“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要求跟着节奏拍手”、“鼓励幼儿继续大胆地探索”、“启发幼儿说出故事的大意”等等,这种解说词式的表述方法,是无须经过深入思考的,是无法体现教学方式、方法的。

具体的组织语、引导语和启发问题是活动过程中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具体体现。尤其是新教师,更要学会在深入思考,明确自己教育行为的基础上,设计出可操作的活动过程。 (4)语言简洁明了。 不要有行为发起人。 留有一定的生成余地。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傅老师深入浅出的分析指导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教学活动最求的是活动对幼儿认知、能力、情感的发展,而不是最求课程设计形式、教学用具的花俏,追求的是幼儿得到了怎么样的发展。

2

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活动结尾的小妙招

一、阅读活动

1、曳然而止式结尾。阅读活动中孩子情感的投入相对来说比较多,每个阅读活动到最后都会是一个情感的高潮期,我们可以选择在孩子情感体验达到高潮时曳然而止,让孩子们的思绪随着故事情节自由畅想,老师不一定要在这个时候用语言来进行归纳梳理,孩子情感的自然流露就是最好的总结和提升了。

2、集体欣赏式结尾。阅读活动中我们老师大多会配以轻柔抒情的音乐,和美妙的幻灯。在活动的结尾老师再一次完整的讲述整个故事,让孩子对故事有个连贯性的认识。在再一次的聆听中,孩子们也会对故事有更好的理解。

二、音乐活动

1、集体展示式结尾。音乐活动是欢快地,所以在表演中结束活动应该是比较恰到好处的。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被一点一点的激发出来,到了活动最后,让孩子们的情绪各方面都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这个时候来一个集体的展示作为活动的结束,会让整个学习活动更显圆满。

2、媒体欣赏式结尾。有些音乐活动可分为几个教时,那么在前几个教时中老师可以采用媒体欣赏的方法作为活动的结尾,激发孩子对活动的兴趣,也可以作为对下一个教时活动的预习,让幼儿保留学习的热情。

三、计算活动

1、互相检查式结尾。计算活动基本上都是比较理性的,答案具有唯一性和确定性,因此,活动结尾时老师不必对所有孩子进行一一检查,可以让先完成的孩子互相检查,提高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查的好习惯,大班幼儿也可为幼小衔接打好基础。

2、创设环境式结尾。计算活动中有些内容常常被我们用来作为区角内容,碰到此类活动,老师可以事先创设好环境,让幼儿在活动后,直接投放到区角中去,用这种方式作为活动的结尾,既体现了活动的时效性,也让孩子更有成就感。

四、美术活动

如果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么耐人寻味的结尾将使一个美术活动得到美的升华,所以恰当地运用结尾,不但能引起幼儿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注意,也利于幼儿对整个美术活动的回味和思考,寓教于乐,其乐无穷。

1、欣赏展示式的结尾。教师事先根据活动的内容创设好美术作品的展示版面环境,例如:活动《自制邮票》,教师可设计一本大集邮册,让先完成邮票设计的孩子将自己的邮票插到大集邮册中,同伴间可以互相欣赏作品。一来不会让先画好的孩子无所事事,二来也可以鼓励其他孩子认真创作。有了这个欣赏的环节,教师便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要进行集体的讲评交流。

2、快乐游戏式结尾。游戏式的结尾在部分美术活动中也能被使用,例如在:美术活动《舞龙》中,先完成的一组孩子将各自的龙拼接起来做成一长条龙,几个孩子先尝试玩舞龙的游戏。紧接着一组组孩子跟上来,活动在游戏中快乐地结束,孩子们既完成了作品,也享受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所带来的乐趣,可谓是一举两得。

3、精彩故事式结尾。这种方法可以在一些绘画技巧难度较小的活动结尾处使用,例如美术活动《金鱼》中,老师可以让先完成的孩子为自己的作品编一段小故事,在集体分享时来讲给大家听,既能锻炼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又能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让孩子在作画时就带着情景来画。老师也能够通过幼儿的故事,更好的了解每个幼儿的思想。

3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

初中教师教学基本能力测评

教师基本能力(小结)

教师基本能力要求

幼儿园教师年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小结

幼儿园教师年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小结

幼儿园教师年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小结

幼儿园教师年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小结

幼儿园教师年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小结

[推荐] 幼儿园教师年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小结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2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