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基本功大赛暨教学观摩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0-03-03 13:18: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这次教学基本功大赛暨教学观摩研讨会的内容有说课、有赛课,有初中的、有高中的,参会的教师据说有两千多人,规模大。为保证公平公正,赛课的老师分几轮抽签,每人的机会均等,都只有不到48小时的备课时间,只能靠平常积累的基本功了。赛课的老师有18位,分别来自全国18个省市,所上的内容分为三大板块:作文、文言文和现代文。作文上了这几课:札记、随笔、写景要抓住特征、横向展开议论、生动形象的说明事物,现代文上了《囚绿记》《小狗包弟》《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雷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咬文嚼字》《短文三篇之信条》,文言文课我没听,因为帮铁一中的李慧老师备课去了,她上的是《横向展开议论》,这位老师相当不错,只有26岁,应该算是怀化语文教坛的后起之秀了,她是16号上午12点抽的签,18号10点钟上的课。可能因为太年轻,太嫩了,驾驭课堂不是很好,所以只拿了一个二等奖。到达的第一天,我们想到参赛学校了解一些情况,但整个教学楼全封闭了,不许外地老师进入,只有上课前15分钟才能与学生见面,搞得很规范公正。上课时间只有40分钟,要在40分钟时间内完成写作课和文本很长的像《雷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咬文嚼字》等课,难度很大,没有两板斧是绝对不行的,其中哈尔滨的纪聪涛上的作文课《写景要抓住特征》,天津的刘小婷上的《生动形象的说明事物》,延安中学的刘彦刚上的《小狗包弟》,河南新郑市三中的贾会彬上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特别精彩,让我获益匪浅,其余的就一般般了,听有些课、简直是受罪,我们只能说,他的胆真大呀。

比赛的环节先是几位老师连着上课,上完后跟着是上课教师自己的反思,最后是专家点评。有一堂课让我们大家赞不绝口,记忆犹新。课题是《生动形象的说明事物》,当时是下午四点半钟了,又是所有赛课的最后一节课,学生们昏头昏脑,老师们火急火燎,评委们头昏脑胀,来自天津的那位女老师很老道,趁着课间,放起了棠中外语学校的校歌,调整情绪,营造气氛,接着又要同学们跟着唱校歌。这一招很奏效,气氛活跃起来了,会场热闹起来了,同学们情绪激昂了,老师们、评委们眼前一亮,跟着宣布上课。她的导入是这样设计的:先要同学们齐读主办校(棠外)发给当时参会的各位老师的介绍他们学校的宣传资料,读后再展示、朗读她自己写的介绍这个学校的文章,边读边播放相应的校园图片,接着要同学们说出两篇文章的不同之处,自然而然的过渡到推出本节课的中心——《生动形象的说明事物》。我觉得这样的设计一来取材很好,身边现成的,很新颖;二来很亲切,容易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三来展示了老师的写作基本功,四来又是老师的下水文,五来又形成鲜明的对比,六来又是自然地过渡,天衣无缝,真是一箭六雕,可谓是用心良苦啊。后面的内容也相当精彩,环节流畅,重点突出,师生互动,时间把握到位,语言简洁柔美,教态大方亲切,受到所有与会老师的好评。这位老师看起来大约二十七八岁,当她最后作自我反思时说她从教十四年(我们猜至少有三十五岁),全场一片哗然,直赞实在是保养得太好了,连专家评委都这么说。

专家评委的点评有的一针见血,有的则是泛泛而谈,不痛不痒,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些人的这些话:吉林中语会的张玉新说,语文老师的基本功,70%靠外功,它包括一手好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诵读能力、演讲能力、渲染能力,有了这70%的外功,就可以包打天下了,另外的30%是内功,包括本专业扎实的基础,跨界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

基本的研究能力(文本、方法艺术上的创造力);另一位印象较深的是人教版教材编写委员会的顾之川,他坦承至今没有一套大家公认的系统的写作教材,目前也找不到更好的方法,他还说,新课改,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只是一个凭借,有些容易的完全可以不教,这样就解决了大家都反映的课时不够的问题,要根据各自的情况大胆取舍;全国中语会的苏立康教授说,语文课姓语,一定要把语文课洗干净,要上出语文味,不要花里胡哨;还有一位不知姓名的专家说,语文老师一定要加强三笔字的训练,语文课一定要有粉笔字(这次比赛的板书奖,初高中都是空缺的),一定要有读书声,否则是不合格的;还有专家要求老师多写下水作文。

“第六届全国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暨教学观摩 研讨会...

全省第一届小学学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暨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心得

第二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评暨教学观摩研讨会

语文基本功大赛观摩总结

中招观摩暨备考研讨会

小学英语教师基本功大赛观摩心得体会

基本功大赛

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总结

作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美术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体会

基本功大赛暨教学观摩研讨会
《基本功大赛暨教学观摩研讨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