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1 23:17: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六单元 测量 教室有多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厘米,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会用尺子中的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不同标准测量同一物体所得长度不同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情感与态度: 学生在亲身经历的活动过程中,体会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难点:在活动中让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数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堂类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上学时每天都在教室里学习,你知道我们的教室有多长吗?我们应该怎样测量我们教室的长度呢?

学生可能会说: 看一看有几把尺子长。 看看有几本书长。 看看有多少个脚印长。 ……

师:同学们想到的方法可真多呀!

二、自主探究

1.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测量工具,量一量,填一填。完成教材49页表格。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一下各小组测量过程及结果。只要学生说出的方法正确、切实可行就给予肯定。

2.测量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师:你觉得测量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如何才能使测量的结果比较准确呢?

师生总结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呢?到底是不是只有使用相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的结果才有可能相同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

作业设计:测量自己卧室的长度。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桌有多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会使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的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与态度: 学生在亲身经历的活动过程中,体会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 难点:能刻度尺测量较小的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2课时 课堂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测量的相关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51页第一幅图。

师:为什么同样长度的课桌,这两个同学测量的结果却不相同呢? 学生思考,汇报。

二、自主探究 1.认识刻度尺。

师:现在我们认识一下简单的测量工具——刻度尺,请大家都拿出尺子,认真观察一下,然后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直尺上有小格,有数字0、1.2.3……还有cm等。 师: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用字母“cm”来表示。1厘米有多长呢?直尺上从0到1的这一段长度就是1厘米。你还能再直尺上找到哪段1厘米的长度呢?

启发学生找一找,说一说。如直尺上从3到4这段长度就是1厘米等。 师:请同学们找出几种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品。 手指的宽度、图钉的长度、订书钉的长度等。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厘米,2厘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在直尺上找出2厘米的长度,然后用手比一比。

学生观察直尺,交流。如直尺上从0到2的长度是2厘米,从3到5的长度是2厘米。

2.用厘米测量。

师:请仔细观察图中铅笔的长是多少?它们这样测量对吗?说一说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注意什么、

课件出示:教材51页第三幅图。 生交流汇报。 3.量一量、画一画。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直尺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厘米,请大家用直尺测量教材第51页最下面的线段,量一量它有多长。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注意了解学生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

师:你能不能借助直尺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呢?注意线段有两个端点哦。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画图结果,可以与同桌比比看画的是否正确。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了1厘米大约有一个手指那么宽,并且知道了测量较短的物体要用“厘米”做单位,还学会了测量物体的长度,注意测量时要从0刻度量起。

板书设计:

1米有多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使学生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情感与态度: 学生在亲身经历的活动过程中,体会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难点:用米尺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课件、米尺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堂类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看看长颈鹿和小乌龟子在游乐园的门口遇到了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53页情境图。 生观察汇报。

二、自主探究 1.认一认,想一想。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我们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现在请大家拿出直尺,找出1厘米给同桌看。

学生找出1厘米的长度,展示给同桌看。

师:同学们找的非常准确,100段这样的1厘米接起来就是1米。看(出示米尺),这就是米尺,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注意看,自己数一数是不是有100厘米。 学生自己数,明确:1米就是100厘米。我们可以写成:1米=100厘米。 测量比较短的物体,一般我们用“厘米”作单位。在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米”作单位,“米”也是国际上通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

2.比一比,说一说。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一下1米有多长。 对于学生的多种回答,只要合理都要给予鼓励。

学生用米尺进行测量,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演示自己伸开手臂比划1米长。 3.小组合作,用尺子量一量。

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测量,从教室的一头到另一头大约有多长?教室里的黑板大约有多长?

小组同学分工合作,测量教室的长、黑板的长。 4.巩固练习。

师:“厘米”和“米”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结合实际情况完成下面的填空。

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最下面练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室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说自己是通过怎样对比确定填写什么单位的。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长度单位——米,知道了课桌的长度大约有1米,并且知道了测量较短的物体要用“厘米”做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要用“米”做单位,要记住1米=100厘米。还学会了测量物体的长度,注意测量时要从0刻度量起。

练习设计:教材

54、55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练习四

教学目标:

1.巩固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估计测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技巧技能。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

难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估测的技能技巧。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堂类型:新授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 生:米和厘米。

师:一般情况下,“厘米”用来表示较短的物体长度或距离,“米”用来表示较长的物体长度或距离。你能举出例子吗?

生举例,师评价。

课件出示:教材53页情境图。

二、自主探究

师:看下面的物体,比1米长的画“√”,比1米短的画“×”。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课件出示:教材第57页第4题。 学生判断,说理由。

教师讲解:当选择合适的单位时,就应该这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熟悉的事物作比较,进行判断区分,才能选出合适的。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的同学,解决问题时说得有理有据,真棒!希望今后大家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运用我们所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在的实际问题。

练习设计:教材56.57页 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试卷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儿童乐园》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生日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儿童乐园》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东南西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东南西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风》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 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