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历史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发布时间:2020-03-02 07:18: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历史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工具,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历史教学就是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给学生再现过去,掌握历史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语言无味,那么历史课可能是呆板的读书课,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使学生丧失对历史课的兴趣。如果教师信口开河,那么历史课就变成了天花乱坠的吹牛课。因此,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是很重要的,只有注意了自己的语言技巧和修养,才能让历史课堂像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学生历史课堂的语言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历史课堂要有抑扬顿挫的节奏美 美国心理学家赛门斯指出:“在教师的许多特性中,语调占着一个重要地位。一种不好听或低沉的语调,很可能阻碍教师成功的事业 在历史课堂中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都要根据内容不同而随时调整不断变化,使声音跌宕起伏,语调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教师讲课语速不能过于平缓,像老和尚念经,索然无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但是语速过快,就像发射机关枪,学生根本就听不清楚,更谈不上理解和思维活动的伸展,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一堂课40分钟,教师应该用适合课堂教学的语速,字字句句都让学生听得清楚,吸收进去,达到教育的目的 教师在课堂讲述中还要控制好语调,时而高昂,时而低沉,使课堂有抑扬顿挫的节奏美有的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整堂课都用高音和强音,以为只这样才能 镇住学生,把课讲得更加生动有趣可是讲课声音太大,语音的刺激太强,会使学生很快由兴奋状态转入抑制状态,注意力不能持久,必然降低听课的效果有的教师放低声音,循循善诱,叙事说理娓娓道来,时而激昂慷慨时而铿锵有力时而低沉凝重,带领学生在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的历史空间自由驰骋,整堂课给学生以最美的教育享受。

二、用语准确用词严谨是历史教学的灵魂 历史学科“过去性”的特点要求教师在讲解历史事件、描述历史人物、分析历史背景时,必须“言之有史,言之有据”,来不得半点虚饰和造作,不可以为了烘托主题、渲染气氛而损害历史的本来面目准确严谨是历史教师语言的首位要求,否则会出现知识性或科学性错误 例如秦灭六国之前,嬴政是秦国的国君,称为“秦王”;秦灭六国,嬴政称帝,这时的嬴政,必须以“秦始皇”相称。“秦国”和“秦朝”“秦王”和“秦始皇”,一二字之差,如果颠倒了时序,前后混用,就是科学性的错误。再如:有的教师由于历史概念模糊出现了这样的表达:“1840年6月,英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这就不确切,不符合历史实情。“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虽一字之差,但却代表两个时代。1840年前后,英国处在“资本主义”时期,并未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这样的误区,把错误的知识传授给了学生。

三、精练的语言是历史课堂的点睛之笔

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多,课时少。如果教师没有很好的语言驾驭能力,课堂上内容空泛,废话连篇,词不达意,必然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损课堂的质量如果教师用简明扼要、干净利索的语言讲清楚复杂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这将大大提升课堂的效果,精练的语言历史课堂的点睛之笔。语言精炼的最大敌人就是说话重复和“打官腔”,这会使你的课堂蒙上一层尘雾,使丰富而有意义的内容失去它应有的光彩。语言的精炼并不是晦涩难懂的专业用语,使人听起来枯燥乏味,空洞抽象,相反却是教师能用准确、利索简单的语言把逻辑性强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讲解清楚,让学生获益匪浅,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法西斯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如果引用希特勒的原话:“把捷克斯洛伐克从地图上抹掉,是我不可动摇的意志”,法西斯德国疯狂侵略的嚣张气焰便暴露无遗!

四、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满历史课堂 古人用他们的勤劳勇敢智慧创造了历史,使我们人类得以生息繁衍教师在用语言进行历史再现时,如果只是几句干瘪的“书面语”很难让学生体会到历史学科的博大。教师应该通过有生命力的语言,把历史讲“活”,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听得见来克星顿的枪声,看得见《蒙娜丽莎》的微笑,触摸得着元朝军队的铁骑,感受得到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无奈。历史教学中,教师生动的描述慷慨激扬的讲解,会达到师生情感的交融,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历史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其心灵受到震撼,感情得到升华,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古代建筑,如果只用“工程浩大”一句话来概括,平淡、干瘪、没有感染力。教师如果这样讲:用造长城的砖石土块筑成一道高两米半、宽一米的长堤,足足可以绕地球一周。如用来铺筑一条宽五米,厚三十五厘米的马路,可以绕地球三四周,学生就对长城的工程浩大便有了一个真切的感受,更有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壮志。

五、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点亮历史课堂

现在很多学生不喜欢历史课,因为内容多 线索复杂,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讲授方法欠佳的话,课堂死气沉沉,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荡然无存。再加上很多教师上课时把历史课变成了对一大堆历史事件原因、经过、结果、影响分析的固定模式,使学生感到历史课枯燥无味,厌学情绪油然而生。怎样驱散学生的厌学情绪,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运用幽默制造轻松的氛围,是点亮课堂,出奇制胜的好方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用幽默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接近了师生距离,师生在谈笑风生中实现了教学目标。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健康、乐观、全面地发展。如讲述中国古代史嘉靖皇帝时,为加强学生对这位无能皇帝的印象,教师一句:“嘉靖嘉靖,家家都干净”,就把当时老百姓被剥削得一干二净讲得淋漓尽致。这种谐音幽默法,使学生轻松掌握了知识点。

总之,历史教师应该不断探索教学语言艺术,提高自身语言修养,用形象生动准确的语言将波澜壮阔、绚丽多彩的历史生动形象地再现于课堂,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产生愉悦的学习体验,让历史课堂尽显魅力!

(拉萨市第七中学)

历史教学的语言艺术(下).

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物理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体育教师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浅议计算机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语文教学中语言艺术的特点

历史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历史教学中的语言艺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