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药炮制培训

发布时间:2020-03-03 03:40: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药炮制学课件

一、中药的炮制

(一)、炮制的目的

1、使药材纯净

中草药多以原生药材入药,因此要首先做到药材洁净,除去非 药用部分及霉变、伪杂品、泥沙等,以保证用量准确和疗效。净制、切制、炮炙等方法主要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2、降低或消除药材的毒性和付作用

有些具有毒性的药材,其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很接近,为了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必须经过适当的炮制,以降低或消除其毒性。如川乌有大毒,炮制后毒性降低。

3、改变药材性能

有的中草药经过适当的炮制,常可改变其性能适应医疗、调剂和制剂的需要。如生大黄泻实热、破积滞、行瘀血,酒炒或酒蒸后则能缓和其泻下作用,炒炭能起到止泻止血的作用。

4、增强药材疗效

炮制过程中常加入一些辅料,可与药材起协同作用,增强药材的疗效。如杜仲炒炭后的降压作用比生杜仲大一倍,历代本草对杜仲的炮制有“炒断丝”的记载,实验证明,杜仲的降压成份是水溶性的,丝被炒断后,可使有效成份的溶解度增加,从而提高疗效。

5、便于制剂

矿石、贝甲、化石及某些种子类药材,质坚难碎,不便制剂,需经煅、炒、捣等方法处理,以利入药。

6、矫臭矫味

动物类及其它具有腥臭气味的药材,服后往往引起恶心甚至呕 吐,经用水漂洗或用酒、蜜、醋、土、麸等制后,可以消除腥臭气味。 如制龟板、憋甲等,即可使之酥脆,便于制剂,又可除腥去臭。

(二)、炮制的方法

中草药的炮制方法,根椐药材的特性、中医临床用药和制剂的需要,通常分为净制、切制及炮炙三类。

1、净制

即净选加工。经净制后的药材称为“净药材”。药材在切制、炮炙或调配制剂时,均应使用净药材。净制的方法药典2015年版四部中列出了挑选、筛选、风选、水选、剪、切、刮、削、剔除、酶法、剥离、挤压、燀、刷、擦、火燎、烫、撞、碾串及泡洗等方法。如我公司生产的维C银翘片中的金银花、连翘在提取前,就需要进行挑选。挑选(拣选)就是把中草药中的杂质和非药用部分拣去;或是将药材拣选出来,分开大小,为进一步炮制提供条件。如连翘捡去果柄,金银花拣去叶、梗等,为了使药材清洁;穿山甲分开大、中、小,则是为烫制甲珠提供条件。

2、切制

2 药材切制时,除鲜切、干切外,须经进行软化处理,其方法有:喷淋、抢水洗、浸泡、润、漂、蒸、煮等。软化处理应按药材的大小、粗细、质地等分别处理。分别规定温度、水量、时间、等条件,应少泡多润,防止有效成份流失。切后应及时干燥,保证质量。

切制品有片、段、块、丝等。其厚薄大小通常为: 片 极薄片0.5mm以下,薄片1-2mm,厚片2-4mm; 段 长10-15mm; 块 8-12mm的方块;

丝 皮类药材丝宽2-3mm,叶类药材丝宽5-10mm。 其他不宜切制的药材,一般应捣碎用。

3、炮炙 除另有规定外,常用的炮制方法和要求如下。 (1)、炒 炒制分清炒和加辅料炒。炒时应火力均匀,不断翻动。掌握加热温度、炒制时间及程度要求。

清炒 取净药材置热锅中,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需炒焦时,一般用中火炒至表面焦黄色,断面色加深为度,取出,放凉。炒焦后易燃药材,可喷淋清水少许,再炒干或晒干。

麸炒 取麸皮,撒在热锅中,加热至冒烟时,放入净药材,迅速翻动,炒至药材表面呈黄色或色变深时,取出,筛去麸皮,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净药材,用麸皮10kg.(2)、烫 烫法常用的辅料为洁净的沙子、蛤粉或滑石粉。取沙子(蛤粉、滑石粉)置锅内,一般用武火炒热后,加入净药材,不断

3 翻动,烫至泡酥或规定的程度时,筛去沙子(蛤粉、滑石粉),放凉。

如需醋淬时,应趁热投入醋中淬酥。 (3)、煅 煅制时应注意煅透,使酥脆易碎。

明断 取净药材,砸成小块,置无烟的炉火上或置适合的容器内, 煅至酥脆或红透时,取出,放凉,碾碎。

含有结晶水的盐类药材,不要求煅红,但必须使结晶水蒸发尽,或全部形成蜂窝状的块状固体。

煅淬 将净药材煅至红透时,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淬酥

(如不酥,可反复煅淬至酥),取出,干燥,打碎或碾粉。 (4)、制炭 制炭时应“存性”,并防止灰化。

炒炭 取净药材,置热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或至规定程度时,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

煅炭 取净药材,置煅锅内,密封,焖煅至透,放凉,取出。 (5)、蒸 取净药材,照各该品种炮制项下的规定,加入液体辅料拌匀(清蒸除外),置适宜的容器内,加热蒸透或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干燥。

(6)、煮 取净药材加水或液体辅料共煮,辅料用量照各该品种炮制项下规定,煮至液体完全被吸尽,或切开内无白心时,取出,干燥。

有毒药材煮至后的剩余汁液,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应弃去。 (7)、炖 取净药材照各该品种项下的规定,加入液体辅料,置

4 适宜的容器内,密闭,隔水加热,或用蒸气加热炖透,或炖至辅料完全被吸尽时,放凉,取出,干燥。

(8)、取净药材投入沸水中,翻动片刻,捞出。有的种子类药 材, 至种皮由皱缩至舒展、能搓去时,捞出,放冷水浸泡,除去种皮,晒干。

(9)、酒制 包括酒炙、酒炖、酒蒸等。酒制时,除另有规定外,一般用黄酒。

酒炙 取净药材,加酒拌均,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规定的

程度时,取出,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净药材,用黄酒10kg。 酒炖 取净药材,加酒拌匀,照上述炖法制备。 酒蒸 取净药材,加酒拌匀,照上述蒸法制备。

酒炖或酒蒸,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净药材,种子类用黄酒20kg,根及根茎类用黄酒30kg。

(10)、醋制 包括醋炙、醋煮、醋蒸等。醋制时,应用米醋或其它发酵醋。

醋炙 取净药材,;加醋拌匀,闷透,置锅内,炒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放凉。

醋煮 取净药材,加醋,照上述煮法制备。 醋蒸 取净药材,加醋拌匀,照上述蒸法制备。

5 醋炙、醋煮或醋蒸,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净药材,用醋20kg,必要时可加适量水稀释。

(11)、盐制 包括盐炙、盐蒸等。盐制时,应先将食盐加适量水溶解后,滤过,备用。

盐炙 取净药材,加盐水拌匀,闷透,置锅内(个别药材则先将净药材放锅内,边拌炒边加盐水),以文火加热,炒至规定的程度时, 取出,放凉。

盐蒸 取净药材,加盐水拌匀,照上述蒸法制备。

盐炙或盐蒸,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净药材,用食盐2kg。 (12)、姜汁炙 姜汁炙时,应先将生姜洗净,捣烂,加水适量,压榨取汁,姜渣再加水适量重复压榨一次,合并汁液,即为“姜汁”。如用干姜,捣碎后加水煎煮二次,合并,取汁。

取净药材,加姜汁拌匀,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姜汁被吸尽,或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凉干。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净药材,用生姜10kg或干姜3kg。 (13)、蜜炙 蜜炙时,应先将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净药材中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净药材,用炼蜜25kg。

(14)、制霜 (去油成霜) 除另有规定外,取净药材碾碎如泥状,经微热后,压去部分油脂,制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松散粉未。

(15)、水飞 取按规定处理后的药材,加水适量共研细,再加多

6 量的水,搅拌,倾出混悬液,下沉部分再按上法反复操作数次,除去杂质,合并混悬液,静置后,分取沉淀,干燥,研散。

中药炮制——天麻炮制

中药炮制心得

中药炮制——重楼炮制

中药炮制学A

中药炮制名词解释

中药炮制——远志炮制

中药动物类炮制

中药炮制学试题答案

有毒中药的炮制

中药炮制学复习资料

中药炮制培训
《中药炮制培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