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1:49: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洋务运动的课堂实录

教学过程

[导入]

步入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的冲击,统治已是风雨飘摇,面对残酷的现实,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分化,在19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次统治阶级内部的自救运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洋务运动。

[新课内容]

一、“自强”与“求富”

师:要了解洋务运动,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洋务派?

生:洋务派,是指利用西方先进科技来维护清朝统治的官僚集团。

师:洋务派是怎么出现的呢?

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在内政外交上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师:洋务派的代表有哪些人?

生: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师:洋务运动的时间

生:19世纪60-90年代

师:对,其中60-70年代是前期,70-90年代是后期,前期和后期的口号什么?发展的重点各是什么?

生:前期:“自强”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后期:“求富”重点发展民用工业

师:其他还有什么内容

生:创办新式海军;兴办新式学堂,培养近代人才

师:洋务派首先试图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达到其维护清统治的目的。那么洋务派举办的军事工业有那些?

生:(看教材小字)列举出军事企业的举办者、名称、特点。

师:洋务派在70年代以后,将重点转向民用工业,请你列举出几例? 生:(结合课外收集资料)

师:清朝什么时候开始筹划、有什么成就呢? 生:从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 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师:洋务派还有一个重要的举措──培养人才,主要措施是什么?

生:创办新式学堂。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始创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它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此后,洋务派在各地相继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二、洋务运动的评价

师: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什么? 生: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 师:原因是什么?

生:学生根据收集的材料进行讨论后进行总结。 (1)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 (2)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 (3)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4)立新而不破旧,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根本原因) 师:进一步阐述。

首先,指出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这其中的原因固有许多,但最根本的是不触动封建制度,布新而不除旧,这是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

其次,充分肯定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其积极作用表现在:第一,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第二,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第三,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课堂巩固] 师:甲午中日战争后,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请你分析李鸿章的心情如何?(放视频)

生:甲午战败后,李鸿章被迫承认标榜“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失败了的无奈心理。

总结:19世纪60-9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官僚先后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倡导和推行了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引进机器生产为中心的洋务运动。这一运动,虽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给近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东西,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使古老的中国开始顺应世界潮流──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研习魏勇执教《戊戌变法》课堂实录

重庆 魏勇

背景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德国强占胶州湾,应诏统筹全局折,保国会的成立,光绪帝召见康有为,变发诏书的主要内容,戊戌政变和六君子,历史意义,变法失败的原因, 2.思想认识:

(1)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而掀起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2)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反对变法并极力镇压,导致变法运动的失败。 (3)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维新运动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因而是一场爱国的,进步的政治运动。 3.能力培养:

通过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阐释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变法的内容及意义 2.变法失败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 变法失败的原因

四、教学设备:多媒体电脑一台,多媒体投影仪一台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阅读法,讨论法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实录 导入新课:

师:迪克牛仔曾唱道:“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值得等待,当那往事已成沧海,可不可以从头再来?”这首歌唱出了世事的变幻,人间的沧桑,如果一个民族可以重来,我想我们也许会选择1898年作为重来的起点,那是中华民族的实现伟大复兴的一次机遇,然而我们没有好好把握,最终让强国之梦与我们擦肩而过,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长久的反思,今天我们就来仔细咀嚼这一段历史。 (仍然是艺术风格的导入,不过不再是演唱,而是对歌词的赏析,酝酿课堂情绪,我喜欢。看来,研究歌词也是很有必要的,在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不像我,对歌曲仅是随意欣赏,不曾用心领悟,真是很大的资源浪费。)

一、百日维新 1.康有为再次上书

师: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以后,康有为由广州赶赴北京,第五次向光绪皇帝上书,痛陈变法的必要,。

康有为在上书中讲道:(播放投影:《康有为上书内容摘要》)

康有为在上书中用瓜分豆剖,揭杆斩木八个字来形容统治阶级面临的哪两方面的危机?

生:国外危机和国内危机。

师:对!分别指来自国外的民族危机和来自国内的阶级危机。康有为的上书受到顽固派大臣的阻挠,但帝师翁同和极力向光绪皇帝举荐,光绪深受震动,下定了变法的决心,令康有为提出具体的方案,这就有了康有为上的第六书。 2.《应诏统筹全局折》——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师:请大家阅读课文66页第一自然段的小字,然后回答,这个纲领要把中国变成什么样的国家?

学生: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国家。 师:非常准确,然而依据呢?

生:这个纲领主张在政治上要开制度局,相当于议会,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的工商业。

师:对,**同学看书很仔细。但进行变法仅有纲领还不够,还要有一定的组织,所以1898年4月,康、梁再次利用各省举人到北京应试的机会,发起组织了保国会。

3 .保国会的成立

师:保国会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进一步宣传了维新思想,维新浪潮激荡全国,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说保国会具有资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学生甲:因为它有组织,在北京,上海有总会,在各地有分会。 学生乙:因为它还有资产阶级的政治纲领——《应诏统筹全局折》

师:把两个同学的回答加起来就比较完整了,组织和纲领是构成政党的最起码的条件,但由于保国会组织不健全,非常的松散,所以我们说它只是具有资产阶级政党性质,而不是政党。尽管保国会有缺陷,但在全国掀起了维新变法的新高潮。在这种背景下,光绪下诏变法。

(将政党这一概念以这种方式进行处理,应该比较省力,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 .定国是诏

师:《定国是诏》中的“国是”是指国家的大政方针,“定国是诏”意思是决定国家大政方针的诏书。它的颁布标志着维新变法的开始。变法开始后,光绪帝召见了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任命他在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受光绪的委任,在朝中实际参与变法的还有另外四人: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这几个人构成了变法的中坚力量。需要注意的是,康有为他们虽然进入到了清廷的权力中枢,但他们级别都很低,缺乏真正的决策权,这对变法显然不利,那为什么光绪不授予他们更高的位置?

学生甲:光绪没有这个权力。 学生乙:顽固派的阻挠。

学生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师:三位同学的回答都有一定的道理。不是光绪不想进一步提拔他们,也不是光绪就完全没有人事权,事实上,慈禧在光绪成年以后,还政于光绪,使光绪有了一定的人事权,他就曾经利用手中有限的权力罢免过反对变法的礼部尚书怀塔布等。但退一步说,即使光绪有完全的权力,他就能随心所欲的提拔人么? 学生(一齐):不能。

师:对,皇帝虽说是九五之尊,但也并不像小说、戏剧、电视所描写的那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要受传统,舆论,礼仪,家法,甚至大臣的制约,有时我们还必须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待历史,这就是黄仁宇先生所说的大历史观。

(这是本课的亮点,每节课都要有超越教材的东西,要有超越教材的思想高度,有体现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体现出阅读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从老师身上发现阅读、学习的价值。一个老师是否读书,学生感受最深刻。阅读让我们的视野更开阔,让我们的思想更敏锐,一种新的观点会点燃课堂。) 今天我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一会儿在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时,我们将用上它。黄仁先生的大历史观认为,历史的规律性,有时在短时间尚不能看清,而需要在长时间内大开眼界,才看得出来,尤其要强调道德非万能,大历史的观点,亦即是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牵涉很多事物的时候,很难是少数人的贤愚得失所能概括,必有其背面、侧面,即我们自己还没有看清楚的因素。具体到光绪而言,过去我们往往把光绪没有提拔维新派人士到权高位重的程度看作缺乏勇气,从道德上对他进行批评,在大历史观的背景下,这种看法失之片面,那么真正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不准备自己讲,而要靠大家来讨论,哪位同学先说,请举手。 这时出现了几秒钟的冷场,我连忙鼓励道:“我们只是就一个有分歧的问题,发表个人不成熟的见解,说出来就行,而不是盖棺论定作政府工作报告,非要高瞻远瞩,尽善尽美不可,别把自己当总理,好不好。”

(现场调控能力的表现。)

这时课堂有了笑声,同学的表情轻松了许多,一位男同学站起来说道:“我觉得官场有官场的规矩,一个人不可能今天是老百姓,明天就当部长,总理,还得有一个过程。”话音刚落,一位女同学站了起来:“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官场的规矩是人定的,人也可以改,要不怎么解释超常规发展”。

这位男同学马上又站了起来:“别把经济和官场混为一谈,不是有这样一种说法吗,人在官场身不由己”。说完,男同学狡黠的笑了一下,这时同学中开始有人为他鼓掌。

女同学马上很不服气的站了起来:“你是狡辩,只要皇帝有实权,官场的规矩就可以改变,就拿我们班来说,表面上的规矩是选举产生班长,实际上班主任自己决定的,因为我们班主任在班上的权力比光绪在朝廷的权力大”。顿时全班哄堂大笑,大家都把眼睛盯着我,因为,我是本班的班主任。

我摸了一下鼻子,有点不好意思,然后干咳了两声:“请双方辩友注意,不要伤及无辜”

学生又是一阵大笑。

我又问道:“除了官场规矩和皇帝缺乏实权以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又一位同学站了起来,说:“我觉的还有一个原因,康有为他们在读书人中的名声不好,前面讲康有为维新思想的时候提到,许多读书人很反感他们,还主张焚烧他的书”。

“有道理”我肯定道:事实上,光绪帝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重用维新派,看来与道德无关,刚才三位同学都讲得很好,皇帝的行为受到了规矩,权力,舆论等因素的制约,这就体现了大历史观,限于时间关系,这个问题我们就讨论到这里。

(点到即止,收放自如。)

就光绪而言,他本身是一个弱势君主,制约他的力量很强大,于是戊戌变法就呈现出小马拉大车的局面,“小马拉大车”是什么意思? 学生:小马是制维新派权力小,大车是指中国太大。

师:这个回答前一半正确,后一半不准确。“大车”是指他们改革的深度和广度,这是维新派自身的能力所无法承担的,所以叫小马拉大车。那么他们究竟都做了那些改革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变法的主要内容。

(按照教材的内容、教师的设计自然过渡,好像是本课的一个特点,我感觉和想象中的魏老师不一样。也许,这是高考要求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的需要吧。)

二、变法法令的主要内容

变法措施(以下内容在投影仪中播放):

1 .政治:准许官民上书言事,精简机构,废除旗人特权。 2.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3.军事:精练陆军,添设海军。

4.文教: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中小学堂;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设报馆学会等。

师:这些措施中哪些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议政? 生:准许官民上书言事。

师:答对了,但不完整,除了这点以外,还有“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这些措施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政议政,有利于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我们不能说已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 生:没有确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的措施。

师:答得好,那为什么在前面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有类似于开国会,设议院的内容,而在真正进行变法时却被取消了呢?教材上说,这表明维新派的行动比他们的宣言退步了,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学生甲:同意教材的观点,因为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他们害怕得罪顽固派,所以他们会妥协退让。

师:既然资产阶级如此软弱,那维新派大多是贪生怕死之辈了,这符合事实吗?六君子中的潭嗣同可以不死却坚决选择了死,他说:“未尝闻各国变法有不流血而成功的,若要流血,请从嗣同开始”。连死都不怕的人,难道还怕得罪顽固势力?大家再想一想,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乙:因为那时人们思想保守落后,接受新事物有一个过程,为了减小改革的阻力,所以暂时不进行政治上大的改革。

(循循善诱,而且学生的回答也基本到位,我认为这种解释比干巴巴的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更有说服力。)

师:精辟!相当精辟!谢谢***同学的发言,正是基于策略上的考虑,所以,变法措施里没有包含开国会,设议院这样的敏感内容,即便如此,维新派已经做了一件前无古人的大事。从它的意义和影响来看,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也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在变法期间,光绪帝颁布了一百多道变法诏书,古老的中国大地似乎焕发了青春,请看当时外国人的一些记述。(播放投影——引用美国《纽约时报》的评述)

(对资料的补充,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印象和理解。)

中国的改革得到了列强中大多数国家的支持,不管这些国家动机如何,但在客观上有利于变法,有利于中国社会进步,看起来中国实现命运的转机来临了,但好景不长,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突然发动政变,把变法运动淹没在了,血泊之中。

(还是设计好的过渡语,有点类似于晚会的串词。)

三、戊戌政变

师:为什么会发生戊戌政变?请同学们看书上的叙述,然后归纳回答。 学生:一是因为改革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二是因为慈禧太后的亲信掌握了军权,她本人掌握了人事权;三是各级地方官不支持改革。 师: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学生:再就是袁世凯告密。

师:以上两位同学归纳的很完整,这次政变发生后,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倒退了,六君子被杀,变法措施几乎全被废除,只保留了京师大学堂。在鲜血中落下帷幕的戊戌变法促使我们思考两个问题:1.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2.它留给我们什么启示?先请同学把教材上讲的失败原因整理一下,然后我们再来分析。 学生:失败的原因有: 1.顽固派的阻挠 2.维新派力量弱小 3.脱离群众

4.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的勇气

师:回答的很好!正是因为这场改革如前面所说是一场救亡图存和思想启蒙的运动,但从另一个角度说是帝党和后党的权力的再分配,因此作为既得利益的顽固派(后党)必然要阻挠破坏。下面我们先对第一点原因作个分析:中外历史上的一切改革都会有顽固势力阻挠,以日本明治维新为例,明治维新废藩置县,剥夺了大名和武士的特权,当然也会遭到他们的反对。请问:为什么旧势力的反对没有对日本的改革造成致命的危害,而对中国的改革造成了颠覆性的破坏呢?

(很好的设问,是的从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上升到了一个理论的高度,需要学生古今中外地纵横联系,在理性的思辨中解决这一问题。) 学生: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更悠久,顽固势力更顽固,强大。

教师:当然这是一个原因,甚至这是一个主要原因,但也许并不是惟一的原因,上海师大的萧功秦认为中国的保守力量只所以强大,还有文化层面的原因。这一观点可供我们思考。他认为,以中庸、调和为典型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人往往对于改革之事痛心疾首,对于已成之局心安理得,在启蒙不充分的前提下,保守心态成了改革的最大敌人,这点我想能够解释,在变法的紧要关头,为什么维新派空前的孤立,从中央到地方,从官员到民众,几乎没有人支持他们。 如果我们再挖掘深一点,中国文化为什么保守性特别强?仅仅是中国历史更悠久这一个原因吗?下面我们播放投影,看看学者们是怎样来认识这个问题的,投影内容: 材料一:

我们小时候读历史,常有中国不如别人之感,何以日本明治维新,几十年内就凡事做得头头是道,而中国似乎越做越糟。现在才看得明白,中国文化是亚洲大陆地理的产物,欧美和日本的物质文明,有他们海洋性国家的经验,况且每个国家发展,也有他们先后程序,而其中最大的差别,则是现代先进的国家,以商业的法律作高层机构及低层机构的联系。落后的国家以旧式农村的习惯及结构作为行政的基础。——〈万历十五年〉 材料二:

传统日本好像很受中国儒学家说及佛教的影响,但是因为他国家地处重洋,对外安全,无须中央集权,与中国的结构相差至大。它在德川幕府的末期,国内组织已经商业化。例如各大名都有替他们在城市里贩卖农作物的“藏元”,所谓“回船”也等于定期航线,也有他们互相保险的办法。商会的组织则称“诸仲间”,批发商则称“问屋”。明治维新只要给它加一个新的高层机构,则所有商业管制的办法都行得通。所以表面上好像是短期突进,其实则是长时间的演变,最后出头露面而已。——〈万历十五年〉

过了两分钟我问道:“以上两段材料总结了日本,中国两国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那么从材料看原因是什么?”

一位同学站起来回答道:“中国是农业国,缺乏海洋性国家的经验,而日本是海洋国。”

我又接着问这个同学:你觉得“海洋性国家的经验”指的是什么?是打鱼的经验吗?

这位同学回答道:“不是,应该是经商的经验吧”。他有点不太自信,他平时就缺乏信心。

于是,我大声的表扬道:“完全正确,你帮助我们克服了解决这个材料题中遇到的最难的问题,下一个问题谁来解决,海洋国家或者说经商的国家和农业国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一位同学回答说:商业国比较富裕,农业国比较落后。

另一位同学反驳道:不一定,隋唐时期的中国比同时期的西方海洋国家富裕。 我立刻接过话题:对,那究竟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大家想一想做生意和种田的活动方式有何不同?从这个角度思考一下。

又一位同学站了起来:商业国的人活动范围更广,农业国的人活动范围更窄。 我马上启发道:所以„„怎样? 这位同学答道:所以,商业国的文化往往是开放的文化,而农业国的文化往往是封闭的文化。

我略显激动的说:“学者,这完全是学者的眼界,学者的表达”。然后,接着说:“商业从本质上说是扩张的,开放的,这是商业自身特点决定的,而农业是自给自足,无须开放的,是封闭和保守的。正是由于中国缺乏开放性文化的基础——海洋性国家的经验,因此中国文化不可避免的呈现出封闭保守的特点,同样的变革在中国遭遇的阻力就要比海洋国家的日本大的多。黄仁宇先生从大历史的角度解释了中国文化保守性特别强的原因。

(补充新材料,放手让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向更深的层面思考,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可以说将这节课推向了高潮。)

再来看第二点原因,如果维新派拥有的力量和顽固派势均力敌,是不是改革一定能成功呢?

学生:当然不一定,但成功的可能性会大些。

教师:这个回答没错,我可不可以再进一步问,究竟成功的可能性大还是失败的可能性大? 学生:说不清。

师:判断这场改革成败的机率,既要考虑显性力量——对政权和军权的掌握程度,又要考虑隐性力量——群众站在哪边。

学生:这样说来,还是顽固派取胜的可能性大,因为当时群众比较愚昧,不支持维新派。

教师:对,所以这场改革即使条件再成熟些,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也不大,缺乏民意基础是它一个致命的弱点,那么是不是发动了群众,就可能取得胜利呢? 学生:应该是吧。在考试中,我们多半要选群众作用作为选择题的正确答案。 教师:聪明!一般在考试中强调群众作用没错,这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大家在做考题时仍应坚持的,但对群众作用不能作机械、绝对的理解。当时的群众是怎样的群众?想一想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里面的未庄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现实的缩影,阿Q就是当时群众的一个典型,阿Q参加革命的目的不外乎是想把秀才娘子的宁波床搬到土谷祠,然后在吴妈、邹七嫂等女同志中找一个或几个革命伴侣(学生大笑),(风趣幽默的语言,让课堂更加活跃,对于当时的时代背景的描述也更具有黑色幽默的意味,其实是让学生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这样的群众能成为改革的依靠力量吗? 学生:不能。

教师:但阿Q式的群众占了中国人口的大多数,不靠他们又靠谁呢?怎么来解决这个矛盾?

学生:对阿Q们进行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

师:说得好,遗憾的是维新派在没有对群众进行启蒙和发动的情况下,就投入到了一场力量悬殊的挑战中,失败就是难免的了。至于第四点原因,说“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我们留作课后作业,这里就不多讲了。 综上所述,在中国这样一个有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里,进行任何改革都不能急于求成,都必须首先转变人们的观念,并同时改造产生落后观念的物质基础,否则就可能欲速则不达。如果维新派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噪,也许结果不一样。光绪当时27岁,慈禧已经63岁,凯恩斯曾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真理之所以战胜了谬误,并不是真理以其客观性说服了谬误,而是站在谬误一边的人都死了,站在真理一边的人都成长起来了,真理才最终取得了胜利。”(有一定道理,看来,很多事情并不是以其正确性而取得胜利的,即使是真理。) 当然历史不能假设,也不能逆转,但我们至少应获得一些经验,启示,这场运动给我们的启示是:(投影)

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 下课!

(这样的结尾好像有些突然,至少语言上缺乏一定的推理和过渡。) 魏勇的后记:

衡量一堂好的历史课的标准是什么?这本身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就我而言,我觉得必须有两个配方,缺一不可,其他的诸如语言流畅清晰,层次清楚,重难点突出等各科共同的标准就不说了。这两个配方是,一要针对高考,这是目前中学教育现状决定的,在对教材的依赖程度方面,历史高考远远超过语文高考,因此中学的历史教学必须在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基本线索的梳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方面下足功夫,这是中国任何一个中学历史教师都必须重视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这种杂志是用来干什么的?就是用来提高教师应试教学水平的,课堂教学针对高考,可以说是现实主义的要求,否认这点就是幼稚的可怕。

但把这种现实主义的要求如果当作历史教学的全部,那就失去了历史教育的灵魂和归宿。如果说语文是侧重语言表达和文化审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的话,那么历史则侧重理性思考和探索历史真相,培养学生的客观素质,所以历史课堂教学还必须有另一个配方:刺激学生探索历史真相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历史的洞察和对社会的透视,具备起码的常识理性,拒绝义和团式的思维。也许我们的学生无法成为名人,精英,甚至人才,但他们至少不应成为暴民,流氓,不会为911事件喝彩,不会为《中国可以说不》这类书籍而莫名激动,我想,在教学中是否渗透了这些理念,是评价一堂好课更重要的标准,在教学中没有体现出这种理想主义的诉求,就是庸俗的可怕。

当然,在教学实践中,这两种配方往往不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尤其在教材观点严重滞后于学术发展的背景下,现实主义的要求经常和理想主义的诉求严重冲突,究竟哪种配方多点,哪种少点,分寸如何把握?这是衡量一个历史教师是否成熟的地方,过经过脉之处,才能检验出教师的真功夫。就《戊戌变法》这课而言,学术成果多,而教材观点落后(如,对变法措施中没有开国会设议院的评价),又是高考的重点,因此在引入学术观点时要十分慎重,要避免观点过于超前,从而误导学生,考场丢分。我的看法是,不属于高考重点的内容(如整风反右和*等),可尽情发挥,说自己想说的话,即使“误导”了,也不至于丢分,因为高考要回避敏感问题。属于高考重点的章节,理想要向现实妥协,少点自由发挥,多做应试文章,这或许是本堂课显得过于循规蹈矩的原因。但毕竟《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黑格尔说:“我从历史中得到的最大教训是,人们几乎不从历史中汲取任何教训”。为了不让黑格尔的话应验,我们有必要对这段史实进行严肃认真的反思,所以引入了黄仁宇的大历史观和萧功秦的文化决定论,以便为学生分析问题提供新的理论武器,但考虑到该章节是高考重点,故没有完全展开。 我的感悟:

看魏勇的书,最大的感受就是他非常有思想见地,有理想追求,更让我佩服的是他能将理想和现实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在搞好应试教育的同时,兼顾对历史学科本质意义的追求,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独立精神的培养,在现实的困境中坚持自己的理想诉求,真是我们这些每天埋天怨地的人的榜样。

看这篇课堂实录,一开始的时候真的感到一般般,和我们每天按部就班的随堂课没有多大区别,但越往后看,才感到精彩迭出,令人佩服。从这节课里,我得到了以下收获:

1精彩的课堂不在于形式。没有分组讨论,没有学生表演,不见得就是一堂不够活跃的课,真正的活跃是在思想之中的。在教材限制范围之内,同样有老师发挥专长、激活学生的发展空间。关键是要有统领课堂的思想内涵,老师要有足够的理论高度。唯有如此,才能在现实的环境下达实现理想主义的追求。

2.利用多媒体,补充新鲜的、有意义的资料,训练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很有必要,而且,往往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形成课堂的高潮。这一方法很值得借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设计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设计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教学设计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教学设计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设计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