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1:49: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思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中国来说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时期。前有西方列强的瓜分狂潮,后有八国联军的联合侵华,战事不息,纷扰不断,中国人民始终处于战争阴云的笼罩之下。这两次事件的爆发,又是由一场运动——义和团运动串联起来的。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八国联军侵华给当时古老而贫弱不堪的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都是本课所要阐述的内容。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教师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教师运用图片、课件、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资料资源辅助教学,提出问题和组织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形成互动式教学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20世纪初正是帝国主义国家疯狂扩张和殖民的时期,中国虽然没有主动参与,但也不由自主地被卷进这场世界性的洪流之中,不能逃避,只能选择勇敢的面对。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1900年的国耻与国难,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二)教学难点

《辛丑条约》的影响和危害。 ● 教学方法

教师利用读图分析法、阅读讲解法、归纳概括法等方法进行课程内容的讲授,还要与学生的表演活动相结合。 ● 教学媒体

(一)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二)素材准备

“八国联军侵华”的教学课件。 ● 课时安排 1课时

●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堂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甲午中日战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这场战争的结局是什么?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生:回答略。

师:这位同学的回答很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战败,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大片的领土和更多的主权,最重要的一点是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从而导致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的到来。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是怎么样的?这是我们今天所要讲述的第一个问题。

(讲授新课)

(板书)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板书)

一、瓜分中国的狂潮 (板书)1.瓜分中国的狂潮

师: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争夺中国的步伐大大加快,它们争先恐后地掠夺在华利益,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同学们看一下书中的“时局图”,谁能告诉我们图中的各种动物分别代表哪个国家?它们瓜分了中国的哪些地区。

生:回答略。

师:图中的熊代表俄国,强行租借旅顺和大连,把东北变成自己的势力范围;虎代表英国,强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和附近岛屿,在山东强租威海卫,把长江流域囊括到自己怀中;肠代表德国,强租胶州湾,将山东视为自己的领地;蛙代表法国,强租广州湾,把广东、广西、云南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太阳代表日本,把福建划入他的势力范围;鹰代表美国,姗姗来迟,俯瞰中国。

(板书)2.义和团运动

师:面对外敌的大举入侵和严峻的形势,中国人民怎么会无动于衷呢?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慨之情。在外国列强与中华民族之间民族矛盾不断激化,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以下层民众为主体组成的义和团“反洋教”风潮,首先在山东兴起。并迅速向直隶、京津地区蔓延,在中国北方大地掀起了一场反帝斗争风暴。

(板书)

二、八国联军侵华 (板书)1.八国联军侵华

师:义和团运动的排外性和破坏性,使各国列强惊恐万分。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900年6月,英、法、德、日、意、奥、美八国借口中国“内乱”危及其在华利益,组成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

(板书)2.八国联军侵华过程 (板书)(1)天津←→廊坊 (板书)(2)天津→北京

师:北京陷落后,慈禧太后挟持光绪帝仓皇西逃,八国联军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种种滔天罪行。大家觉得这次战争中国军队表现如何?

生:回答略。

师:这次战争中,中国军队表现出了英勇的抗争精神,尤其是在廊坊地区,义和团和清军联合击退了八国联军。书中的介绍不是很详细,请同学们课后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下节课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描述当时惊心动魄的过程。

(板书)

三、《辛丑条约》 (板书)1.《辛丑条约》的签订

师:慈禧太后在西逃西安的路上,任命奕劻和李鸿章为全权大臣,同侵略者议和。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俄、英、法、德、日、意、奥、美、比利时、西班牙、荷兰等11个国家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板书)2.《辛丑条约》的内容

师:经济上: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等做为担保; 政治上: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担保严禁中国人民参加任何反帝活动;

军事上:从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的炮台一律拆毁,允许列强各国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各战略要地驻兵。 (板书)3.《辛丑条约》的影响

师:哪位同学试着评价一下《辛丑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生:回答略。

师:《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又一副极为沉重的枷锁。西方列强通过这个条约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对中国进行残酷的控制和勒索,使中国的主权几乎丧失殆尽。巨额赔款,使广大人民陷入苦难的深渊。社会经济陷于崩溃的边缘,外债永无还清之日;使馆界的设立,成为中国的“国中之国”,成为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干涉内政的发动据点,进一步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大沽等炮台的拆除,京榆铁路驻扎外国军队,并可以随时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清政府完全处于帝国主义军事控制之下。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反封建社会。 (课堂总结)

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中国来说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时期。前有西方列强的瓜分狂潮,后有八国联军的联合侵华,其中还穿插着国内人民此起彼伏的反抗斗争,战事不息,纷扰不断,剥削残酷,人民困苦,中国人民始终处于战争阴云的笼罩之下。在这国势危急的时刻,清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警醒到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在他们的强烈要求和建议下,一场新的社会变革呼之欲出。

● 板书设计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瓜分中国的狂潮 1.瓜分中国的狂潮 2.义和团运动

二、八国联军侵华 1.八国联军侵华 2.八国联军侵华过程 (1)天津←→廊坊 (2)天津→北京

三、《辛丑条约》 1.《辛丑条约》的签订 2.《辛丑条约》的内容 3.《辛丑条约》的影响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设计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设计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教学设计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教学设计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设计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