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书法典故

发布时间:2020-03-02 00:53: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书法典故

书法典故

一台二妙

典出《晋书》卷三十六《卫瓘传》。卫瓘、索靖同在尚书台任职,又都精于草书,同出于张芝草法。时人称为“一台二妙”。后因用以喻同一官署内的两个有声名的人,也用做称美他人善于书法的典故。

【原文】咸宁初①,征拜尚书令②,加侍中③。„„瓘学问深博④,明习文艺,与尚书郎敦煌索靖俱善草书,时人号为“一台二妙”。

【注释】①咸宁,西晋司马炎(武帝)年号;②拜,授给官职;③加,即加官,本职外兼领他官;④瓘,指卫瓘(220一291),西晋安邑人,字伯玉。与索靖均为酉晋著名书法家,二人在书法史上颇有影响。后人评论他们的书法说:“(瓘)放手流便过索(靖),而法则不如之。

【释文】 西晋武帝咸宁初年,(卫瓘)被征召授以尚书令,兼侍中。„„卫瓘学问深厚广博,通晓谙习文艺,与尚书郎敦煌人索靖都善于草书,当时人们称他们为“一台二妙。”

入木三分

过去做生意的店家一般是有招牌的,总要将自家的店号起个吉利的名字,例如什么“广源记”啦,“茂源记”啦,“康泰记”啦,等等,名目繁多。单说有一家商店生意不错,扩大了门面,增添了货物,招牌也想换个新的。可别小看这招牌,它对生意的好坏还挺有影响呐。因此,招牌一般是用好的木板做的。凑巧,有人给找来了一块曾经用来祭神的木板,木板上写满了祭祝的文字。开始,人们并不在意,商店老板叫人把木板上的毛笔字洗去,好写新的内容,哪知擦洗了半夭,木板上的毛笔字不仅没有擦掉,反而更清晰了。洗不掉,就刨,木板刨了一层,笔迹依稀可见;木板刨了两层,笔迹还能看见。人们惊讶了:这是谁写的字,这样深刻有力,一位懂得书法的老先生来了一看,立即惊叹得叫起来。看着他一个劲地拍案叫绝的样子,在场的人都很奇怪,纷纷围拢来看。老先生说:“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笔迹啊!这字如此深刻有力,真是入木三分啊!”

王羲之的书法怎么这样深刻有力呢?这与他平常坚持不懈的锻炼有关。有一个“戒珠”的故事可以从侧面说明这一点。 据说王羲之有一颗心爱的明珠。这颗明珠不光是好玩,用来观赏的,王羲之还经常双手摩挲它,用来增强书写的腕力。有一天,明珠忽然不见了,找呀找,怎么也找不到。王羲之十分懊恼,是谁偷去了呢?经常在他身边的,除了一个寄住在他家的和尚外,再没有别的外人了„„因此,他对这位和尚冷淡起来。这位和尚发现主人对他有怀疑,就以“坐化”为名,不吃东西,饿死了。后来,家人在宰杀白鹅时,发现明珠在大白鹅的肚子里。原来,是大白鹅把珠子吞下去了。事情弄清楚了,王羲之深感自己错怪了和尚,后悔不已,十分悲痛。为了纪念这位清白的和尚,他将住房改建成“戒珠寺”,表示以失落明珠的事件为教训,对朋友应以赤诚相待,不能轻易怀疑人家,使人家蒙受不白之冤。作为一个书法家,王羲之不仅自己注意锻炼腕力,增强书写时的笔力,也严格要求后人。他的儿子王献之,很小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书法。有一次为了检查献之的笔力,王羲之悄悄地站在背后,趁献之集中精力写字时,他猛地用手指夹住儿子手中的毛笔往上拉,谁知献之握笔很紧,毛笔没有被夺下来。王羲之对此很满意,他高兴地说;“这孩子将来能成为书法家。”并当场写了一幅字赠给献之。这件事说明,书法家的笔力是下苦功夫练出来的。

铁门限

智永禅师擅长楷书、草书,能傅王羲之的风范。他虽然在永兴寺修行,但是书法的名气却愈来愈响亮。很多人都透过各种关系来索求他的书法作品,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门槛都被踩坏了,他只好将门槛用铁皮包起来,人们就笑称为“铁门限”。

山中宰相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号华阳居士,梁朝丹阳秣陵(现江苏南京)人。擅长书法,也能绘画。梁武帝曾经想征他入朝廷为官,他却宁可隐居句曲山,不肯做官。他画二牛图,一只用金绳牵引,一只悠闲地在水塘里休息。梁武帝看了之后,知道他喜爱自由的心意,也就不忍强求他了。但是朝廷里遇有重大的事就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见,因此世人称他为“山中宰相”了。

偶创飞白

汉朝的蔡邕不但是个文学家,还是一名著名的书法家。“飞白书”就是他独创的。什么叫“飞白书”呢?你们听完这个故事就知道了。

蔡邕不是一个闭门读书、写字的人,他经常出门旅行,为的是捕捉灵感,丰富阅历。这一天,他把写好的文章,送到皇家藏书的鸿都门去。那儿的人架子挺大,谁来了都得在门外等上一阵。蔡邕等待接见的时候,有几个工匠正用扫帚蘸这石灰水在刷墙。他就站在一边看了起来。

一开始,他不过是为了消磨一下时光。可看着看着,他就看出点“门道儿”来了。只见工匠一扫帚下去,墙上出现了一道白印。由于扫帚苗比较稀,蘸不了多少石灰水,墙面又不太光滑,所以一扫帚下去,白道里仍有些地方露出墙皮来。采邕一看,眼前不由一亮。他想,以往写字用笔蘸足了墨汁,一笔下去,笔道全是黑的。要是像工匠刷墙一样,让黑笔道里露出些帛或纸来,那不是更加生动自然吗?想到这儿,他一下来了情绪。交上文章,马上奔回家去。

蔡邕回到家里,顾不上休息,准备好笔墨纸砚。想着工匠刷墙时的情景,提笔就写。谁知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一开始不是露不出纸来,就是露出来的部分太生硬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他终于在蘸墨多少、用力大小和行笔速度各方面,掌握好了分寸,写出了黑色中隐隐露白的笔道,使字变得飘逸飞动,别有风味。

蔡邕独创的这种写法,很快就推广开来,并成为“飞白书”。直到今天,还被书法家们所应用。

取而代之

宋代有四大书法家最为有名,即苏、黄、米、蔡四家。苏是苏轼,即苏东坡;黄是黄庭坚;米是米芾;这都无可非议。可“蔡”呢?有人说是蔡京,也有人说是蔡襄,到底是谁呢?其说不一。

最通常的说法是,本来这个蔡是蔡京,人们虽然承认他的书法造诣,可特别憎恶他的人品,所以人们不愿意承认他的书法家地位。在宋哲宗元佑年间,他为了排除异己,把司马光等人称作“奸党”,并亲自写碑文,写上他们的“罪状”,刻成碑立在全国。当时有许多石匠拒绝刻这个碑,结果都被坎头处死。等到蔡京一死,人们马上把那座“元佑党人碑”砸个粉碎。人们还把他和当时把持朝政的高俅、童贯、杨戬,并称为“四大奸臣”。

蔡京人品极坏,人们怎能容忍他在“四大书法家”的行列之中?所以就把他开除了。可“苏黄米蔡”又说顺口了,就让蔡襄取而代之。

蔡襄善于学习先人精华,又特别刻苦努力,书法很有特色。所以人们认为他应该排在“四家”之首,不应该受蔡京的连累排在最后。

蔡襄不仅书法造诣很高,而且人品极好。他在朝为官时,敢于直言,连一些权臣都怕他三分。他在福建泉州做官时,修建了后来非常著名的洛阳桥,又修建了七里的林荫大道,为当地人民所欢迎。

由此看来,人品比书品更重要,如果一个人只会写好字,不会做好事,人民一定要垂弃他,即使在书坛上也不会给他留下一个小小的地位。

落水兰亭

“兰亭序”不管是拓本或摹本,自古以来书家都十分喜爱。宋代的赵孟坚更是酷爱之。他曾经买到好的“兰亭古拓本”,非常欣喜,乘着船连夜赶回家。不料快到岸时,逢大风浪,船翻覆了,幸好他立于浅水的地方。行李都不见了,他却手持他的“兰亭拓本”,向别人说“兰亭在这里,其他东西都不见了,我不介意”。事后并题了八字于卷首:“性命可轻,至宝是保”,爱惜兰亭到这种地步,真是书坛趣谈。后来的人于是称他的兰亭拓本为“落水兰亭”。

书中龙象

典出清人姚元之跋《元赵孟頫书仇锷墓碑铭》语:“内府所藏赵管①真迹合卷,华亭②跋云:子昂③书中龙象。”意为书法作品兼有王右军(羲之)矫健灵活和李北海(李邕)沉稳厚实的风格。明代董其昌曾有“右军如龙,北海右象”之评;“书中龙象”则是他对赵孟頫的评语。

【原文】内府所藏赵管①真迹合卷,华亭②跋云:子昂③书中龙象。 【注释】①赵管,指赵孟頫和其夫人管道升。③子昂,赵孟頫的字号。②华亭,指董其昌。

【释文】 清内府所收藏的赵孟頫和其夫人管道升书法合卷真迹上有董其昌题跋说,赵孟頫书法是“书中龙象”。

动符轨则

典出明代钱允治《少室先生稿》:”祝先生(祝技山)天资卓越,临池之工,指与心应,腕与笔应,故其学罔不逼真,即草书数行,亦必动符轨则。“同义成语有“动合矩度”、“动合规仪”、“动中规矩等。词意为动笔写出来的字符合规矩、法度,书法技艺娴熟。

桃源钓翁编辑

典故

典故

典故

典故

典故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

典故取名

三国演义典故

英语典故

书法典故
《书法典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书法小典故 典故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