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学习《纲要》的教育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0-03-02 21:20: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育的心得体会

教育无论在那个时候永远是最重要的,看看我们当代人对教育的看法!

近期我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地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纲要》的学习使我感受到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纲要》指明了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最使我有感触的地方就是《纲要》中提及的“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他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有了各级党委和政府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的支持,就会不断提高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规划制定以来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社会各界、学生及家长的意见,编制过程中集思广益成、凝聚共识,是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规划纲要。

《纲要》指出:“教育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创新发展。”

同时,也指出:“要以增强教师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以培养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

我觉得《纲要》比较有价值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教育的重要性再一次被强调。20字工作方针“优先发展,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尽管“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再一次被强调”,稍显教育“优先发展”的尴尬。二是2012年要努力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再一次被时间化。三是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再一次被强调。

尽管如此,这是国家出台的纲领性教育文件,但是我也有很多疑问:

1.中小学的校规基本要求差不多,为什么学生在小学阶段比较遵守校规,到中学反而不时违反甚至对抗校规?学生在退步吗?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2.德育教育能否摆脱说教性?我们能否多一些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活动?

3.《纲要》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可为什么在提倡了多年的素质教育形势下,还把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老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

4.和以往国家出台的一些教育文件相比,《规划纲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表述欠妥。素质教育从宣传、试点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经历了20年之久,怎么现在才“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难道以前我们的素质教育、课程改革都不是建立在“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的基础上的?难道我们没有经过试点课程改革就全面铺开了?“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命题的纰漏,将引起教育潜意识的严重问题和混乱:我们时下的新课改对不对?还搞不搞了?难道要缩回去等待所谓“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成功了再搞?很怀疑《规划纲要》的制定者对我国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现状是否了解,老黄历看新问题,难免要贻笑大方。

5.政策没有连续性。国家教育大事略:1999年6月13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新课改全面铺开。若从1990年算起,素质教育经过近10年讨论,到1999年以中央国家意志付诸行动,再到2001年教育改革的攻坚阶段,新课改全面实施。以上都是国家教育的重要文件。 (教学反思 www.daodoc.com) 这些文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实施起了历史的重要作用。但这次《规划纲要》并未提及这些文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贡献和成就。任何改革和发展,一定是原有基础上的继承和扬弃,一定是原有基础上的改革和发展。对近20年来我国素质教育的成就和问题,对近10年来新课改的成就和问题要做冷静客观科学地分析和评判,以利借鉴和发展。任何否认历史、割断历史、空中楼阁式的改革和发展,都是虚妄和不严肃的。

6.关于“2012年要实现4﹪。”“采取积极措施尽最大努力实现4﹪的目标。”而不是完全有把握实现4﹪的目标,总给人以不踏实的感觉。如果“尽最大努力”仍实现不了呢?有什么问责没有?谁问责?问谁责?早在1993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曾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没有实现,有什么理由相信这次就一定能实现?

7.“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对这个口号,教师早都听腻了。但愿这次是真的!对此,有一个实现的时间表没有?有责任追究制没有?“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中国人文化发达,词汇丰富,“不低于或高于”,中庸平和,极富弹性,太极推手,伸缩自如,难以把握,这种恩泽,这种甘霖,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淋到教师头上。可话又说回来,既然国家如此重视教师,教育如此重要,教育“优先发展”,何必如此羞羞答答,何如干脆将教师划为公务员系列,岂不更为实在?或让公务员“不低于或高于”教师岂不亦好?

8.《规划纲要》缺少总体实施问责。纲要各条各款,具体什么时间完成,何人负责,何人验收,何人监督,问责条款,奖惩办法等没有提及。如此,《规划纲要》的达成度势必要大打折扣,势必要重蹈以往被口头重要化,墙上重要化,档案重要化文件的覆辙,终归虎头蛇尾,不了了之,轮回

往复的怪圈命运。

但有总比没有要好,冷饭不断被热热也好,教育口头或书面上被重要也好,比近乎完全被事实上的漠视和遗忘是要有些许安慰。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职业者在《纲要》的鼓舞下坚定了做好一线教学工作的信心,通过主动的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为新教改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学习《教育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教育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教育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12.5教育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12.5教育纲要心得体会

教师学习《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教师学习《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纲要》的教育心得体会
《学习《纲要》的教育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