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追星政治小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23:53: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追星政治小论文

追星成了现在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追星”现象在我国逐渐萌生,当“追星”者被以“族”来加以描述的时候,说明这种现象的规模及其影响力正在凸显出来。但是,“追星”现象引发社会关注的起因还在于1993年初由南京电视台和南京广播电影电视报共同举办的青少年心目中的“十大青春偶像”评选活动的结果。在近3000名青少年评出的“偶像”当中,有9名都是港台流行歌星,雷锋则是入选者中唯一的非歌星和内地人士,以107票位居第五。此结果一经公布,社会议论纷纷。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大众媒介上群星闪耀,“追星”热一浪高过一浪,致使某些偏激化事件及其更直观的消极后果常常出现,引起社会议论的关注和人们的极大忧虑。例如媒体上常常见到这样的报道,某些青少年因迷恋某明星而痴狂,以致于耽误了学业、花费了家中的钱财、出现了心理问题,甚至有极端者上演轻生的悲剧„„

兰州女孩扬丽娟1994年15岁时荒废学业成为香港演艺明星刘德华的“粉丝”。10多年来,为了追星,她6上北京,3赴香港。其父为达到女儿心愿倾家荡产,最后跳海自杀。父亲的死并没有让杨丽娟翻然悔悟,她反而痴心不改,表示要将追星进行到底。 下面是她的追星历程:

1994年 杨丽娟突然梦到刘德华,命运从此改变。 1995年 杨丽娟迷恋刘德华,不上学、不工作、不交朋友。

1997年 20岁的杨丽娟在父母支持下,花9900元参加了香港旅游团,却未能看见刘德华。 2003年,父母为满足女儿追星心愿,连家里房子都卖掉,一家人搬到每月400元租来的房中。

2004年 杨丽娟得知刘德华在甘肃拍《天下无贼》,她每天从早到晚站在8层楼顶,但未见到偶像。

2005年 杨丽娟得知刘德华住所,与父亲再次赴港,但失望而回。

2006年3月 父亲卖肾筹措资金帮杨丽娟赴港追星。4月,杨丽娟再度“爆发”,要见刘德华,并以跳楼自杀威胁父母。

2006年10月 某电视台称只要杨丽娟配合制作节目便可安排她和刘德华的见面,但最后承诺没能兑现。

2007年3月25日,第三次赴港的杨丽娟终于可以与偶像近距离接触,还被安排上台跟刘德华谈话及拍照。

2007年3月26日 杨丽娟68岁的老父在香港跳海自杀 。 2007年4月5日 杨丽娟赴香港为父亲办理后事。

2007年4月19日 杨丽娟带着父亲的骨灰盒返回兰州。

而人们却并未因此而吸取教训。是这样的悲剧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6月21日,大连一位16岁的少女自杀,起因是因为母亲没有给她买偶像张国荣的CD碟,她在日记中学道:“盾着他,不知道哭过多少次,我喜欢他,不是因为他长得帅,而是因为他的那种与众不同的性格,他的一举一动一喜一悲,都令我心动,在我的世界里只存在张国荣,我只为他而活”。这位少女1.7米的高个子,甜甜的笑容,让人过目不忘,她曾是父母的好孩子,老师的好学生,不但学习成绩优秀,在学校的演讲比赛中多次获奖,还喜欢弹奏电子琴,但就是这位少女却丝毫容不下母亲对自己偶像批评,甚至不惜以自己如花生命的为偶像殉葬。 2002年,浙江温州11岁的初中生因没钱亲眼见到偶像影是赵微而服毒自尽在四川,一位13岁的女孩看了八遍《流星花园》后,独自离家出走,下落不明。在太原,某中学的5名男生模仿台湾电视剧《流星花园》中的F4,身着奇装异服结伴出入,在学校内打骂同学、辱骂老师,借钱不还,调戏女生„„,被师生们称为《春秋吾霸》。

但是我们也不能片面的说追星是一件坏事。如果适当,选择一些好的明星作为自己的榜样,学习他们坚强刻苦的精神,也不失为一件好事。但是大多数青少年还是过分的追星,不仅没有从中学带他们的优点,反而适得其反。那么同学们为什么会那么迷恋明星呢?中学生追星的原因很多,例如:明星唱的歌好听;跳的舞好看;球打(踢)的精彩,长的帅气,有个性„„据调查统计:喜欢明星外貌的有37.62%,喜欢明星唱歌的有26.31%,喜欢明星跳舞的有19.63%,喜欢明星才学的有10.32%,喜欢明星品德的有6.12%。据数据可知,同学们喜欢明星,都是喜欢他们的外在,而真正注意他们内在的“追星族”,却屈指可数。 外在美是无法与内在美相比的。事实上,崇拜偶像并不一定要是歌星影星。在赛场上挥汗如雨的体育健儿和创造奇迹的科学家们不一样值得我们崇拜?2004年雅典奥运会110米栏冠军为中国摘得荣誉,创造历史,难道不值得敬爱?在NBA打篮球的小巨人姚明,带领我们中国男篮走向另一个历史,难道也不值得景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经过无数次的实验,终于成功,带领大批农民走向富裕,难道不是我们的偶像?这些把一切都奉献给祖国体育事业的运动员们,这些把毕生精力都倾注到人类科学事业中的科学家们,才是我们应该热爱的偶像!

追星,不但可以是对社会有贡献的公众人物,还可以是一些微不足道却又有着美好精神品质的人。天津的白芳礼老人,是一位退休三轮车工人,为了让穷人的孩子上得起学,在他74岁的时候,重操旧业,决心用自己的双腿,给贫困学生踩出一条希望之路来。在随后十多年里,他把蹬三轮所得的收入全部捐献给了学校、教育基金会和教育机构,用以资助贫困生。据统计,他的捐款累计高达35万元,共有300多名大学生受益。如果按每蹬1公里三轮车收5角钱计算,他为贫困学生奉献的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8周的奔波劳累。直到将近90岁高龄,他捐出最后一笔钱,才无可奈何地说:“我干不动了„„”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品质啊!像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不胜枚举:在街头,一位女孩小心翼翼地把盲人扶过街;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一个年轻人起身为鬓发皆白的老人让座„„他们那金子般闪亮的心灵,正是我们所要追求和学习的。对有着执著工作热情的人,对给社会作出伟大贡献的人,对有着高尚人格的人,我们都应该视他们为榜样,真正地敬爱他们。我们身边有很多明星。他们或许长得并不美丽帅气。但是他们有明星没有的美好品质。如:洪战辉、谭千秋、雷锋„„他们都是明星,都可以作为我们的榜样。中学生可以追星,但要有目的的追星,而不是盲目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明星也不例外。我们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选择性的追求他们的优点,从而不断的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盲目的追星不仅耽误了我们的学习,花费了让我们的钱财,还浪费了我们的光阴,甚至有害我们的健康。

总之而言,中学生追星有利也有弊。我们要看到它好的一面,也要看到它坏的一面。理智的追星才是最好的。

政治小论文

政治小论文

政治小论文

政治小论文

政治小论文

政治小论文

政治小论文

政治小论文

政治小论文

政治小论文

追星政治小论文
《追星政治小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追星现象论文 政治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