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吸烟与健康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20:00: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吸烟与健康论文

烟是许多疾病的致病因素,吸烟能导致很多慢性疾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它是人类健康的一个大敌。

烟的组成成分及对人体的危害:

烟草中含有1200多种化合物,绝大多数对人体有害。毒性最大的是烟咸,又叫尼古丁。烟碱很容易溶于水,也很容易沾附在口、鼻、气管、食管和胃的粘膜上,溶于唾液、胃液或呼吸道的粘液中,迅速地被吸收到身体里。即使皮肤没有伤口,粘附在皮肤表面的烟碱也可渗透进人体内。一支香烟含有烟碱6~8毫克,足可以毒死一只老鼠;20支香烟的烟碱可以毒死一头牛,一滴纯烟碱可以杀死三匹马!使人致死的烟碱剂量是50~75毫克,每天吸烟20~25支,就可以达到这个剂量。吸烟的人不至于一下子中毒的原因,是因为烟碱是逐渐进入人体的,而且一部分烟碱可能在燃烧中被甲醛中和了。

烟草中含有很多致癌化合物,最主要的是烟焦油和亚硝胺、砷等。烟焦油中含大量3-4苯并芘,具有很强的致癌作用。每天吸一包烟,或是每月吸一斤半烟叶,就等于每年吸入一斤半左右的烟焦油。这些致癌物质大量地在呼吸道和消化道中存在,长期刺激粘膜上皮,会使上皮增生,发生癌变,产生各种恶性肿瘤。

在烟草燃烧的烟雾中一氧化碳含量可以高达3~5%。如果一氧化碳进入血液,并且取代了氧气的位置,就会妨碍血液给组织输送氧气,人就会因为缺氧而头昏脑胀,恶心不适等中毒症状。

烟草中的砷含量是食物中正常含量的50倍,吸进肺里的砷有致癌作用。

烟草中还有无色而难闻的气体氨,它能刺激口腔、咽喉、肺的胃肠粘膜。使吸烟的人食欲不振,呼吸不畅。特别会使口腔牙龈粘膜萎缩、牙龈出血,牙齿松动。

吸烟使消化道溃疡病的发病率增加一倍,吸烟还会降低人的听觉,使人耳聋等等。

吸烟与冠心病冠心病病人的主要危害因素是高血压、高血脂和吸烟,不少已经确诊为冠心病的或是有隐性冠心病的病人,大量吸烟之后会突然死亡,死亡原因是急性心肌梗死。

杀人凶手是烟碱。烟碱冠状动脉使血管痉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使每一次心脏跳动时排出的血流量降低,并且还会使心脏神经传导功能异常。

烟碱会使胆固醇升高,又会使血管壁通透性发生改变,使胆固醇沉积在动脉壁上,造成动脉粥样硬化。

吸烟使动脉血里的一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下降,使身体组织细胞缺血缺氧,造成心脏本身所需的血液含氧量大大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如果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血管痉挛和动脉粥样硬化,心脏本身得不到充分“能源”供应,就会发生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已经证明,每天吸烟20支以上引发冠心病的危险,与血胆固醇增至400毫克%或血压的收缩压升到250毫米汞柱的情况相当,吸烟能使冠心病发病率增加2~3倍。

假如已经患有冠心病,为了保护心脏和维持健康,切不可吸烟。

吸烟与高血压吸入烟碱会发生血管痉挛,并且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流动的阻力增加。久而久之,就会成为高血压病的发病基础。

吸烟有使血中肾上腺素含量升高,肾上腺素含量增加会使血压上升,心跳加快,这是高血压发病率的又一因素。

吸烟还会造成动脉硬化。因为香烟中异性蛋白的刺激,引起动脉的过敏反应,使血管弹性下降,这些因素都能加重发病。

吸烟会使循环系统疾病率上升三倍,为了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绝对不应吸烟。

吸烟与气管炎人的呼吸系统,是从鼻咽喉气管到肺泡覆盖着的一层上皮细胞。呼吸道上的细胞大部分都带有纤毛,有些上皮细胞还能分泌粘液。粘液能沾附吸入呼吸道的灰尘和细菌,纤毛循一定方向运动,专门清除被粘液粘住的灰尘和细菌。灰尘、细菌和气管上皮细胞所分泌出的粘液混合成痰液,被不断运动的纤毛推至喉头,咳出体外。上皮的纤毛运动、分泌粘液、以及气管内能吞食灰尘的巨噬细胞,共同组成呼吸道防御疾病的天然屏障,对呼吸道起着保护作用。

长期吸烟,烟草中的大量有害物质,刺激和损伤呼吸道,使呼吸道上皮的纤毛退化萎缩,使分泌细胞不能分泌粘液,使巨噬细胞失去活性,结果呼吸道防御功能遭到破坏。使病毒、细菌和有害物质乘虚而入“安家落户”,进行繁殖。使人很容易发生感冒、气管炎这类呼吸道疾病。这些病长期慢性反复发作,会进一步引发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这些严重损伤心、肺功能的疾病。

纸烟燃烧后产生大量烟雾颗粒,一毫升烟雾约有50亿烟尘颗粒。而一毫升空气中只有10万个同样大小的颗粒。烟雾中颗粒是空气中的五万倍。支气管的纤毛上皮不能阻挡这些颗粒,有害的灰尘颗粒就会直达肺泡,加重呼吸道疾病。

吸烟的人比不吸烟的人患慢性气管炎的要多2~8倍。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得病的可能性就越多。由于吸烟造成呼吸系统疾病,还可以从工作工勤率上反映出来。据统计资料表明,每天吸烟40支,男性缺勤率增加 1.8倍,女性增加2.4倍。

患呼吸系统慢性炎症的人,如果不吸烟,立刻就会感动口喉清爽,胸部舒适,呼吸畅快。

吸烟与肺癌吸烟的数量和吸烟的历史——吸烟时间的长短,与吸烟所造成的疾病有关。吸烟的数量与历史一般用吸烟指数来表示:

吸烟指数=每天吸烟支数×吸烟年数

如果每天吸烟20支,吸烟已经20年,那么吸烟指数就是20×20= 400。临床统计证明,吸烟指数超过400,肺癌的发病率比不吸烟的人高10~15倍。

烟草中的致癌物质大约30多种。3-4苯并芘、亚硝胺、砷和一些放射性元素在致癌作用上,相互增强,可使呼吸系统上皮增生,发生癌变。吸烟造成的肺癌绝大多数是中心型肺癌,而且多数是鳞状上皮癌,一部分是恶性度很高的低分化癌。

从开始吸烟到出现肺癌的时间,大约是15~20年。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早,肺癌发生的也越早。40岁以上的吸烟者,十分之一会导致肺癌。戒烟以后肺癌发病率明显下降,戒烟后10年,肺癌发病率与同龄不吸烟的人相等。

以上是主动吸烟所造成的危害,那么被动吸烟的危险如何?请看前不久黑龙江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对225例健康男女尿中尼古丁代谢产物——考替宁含量测定,所测男性120名,女性135名,平均年龄36.4岁,其中主动者113例,无主动与被动吸烟者67例。主动吸烟者:经常吸烟>1支/日持续一年以上,被动吸烟:本人不吸烟,但和主动吸烟者生活在一起,经常和被动吸烟>1支/日持续一年以上;对照组:本人不吸烟,也无被动吸烟。

吸烟与健康论文

吸烟与健康论文

吸烟与健康论文题目

吸烟与健康

吸烟与健康

吸烟与健康

被动吸烟与健康

吸烟与健康讲稿

吸烟与健康 2

吸烟与健康讲稿

吸烟与健康论文
《吸烟与健康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