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针对新时期农村的基层政权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3 14:23: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针对新时期农村的基层政权建设研究

内容提要:

现阶段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但是,仍有许多关键性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乡镇基层政权的稳定和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要加强农村基层政权的思想建设、法制建设,加大农村基层政权的改革力度,推进农村社会的民主化进程。然而,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单纯的社区服务功能早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城区工作的需要了。只有全方位的开展社区建设才能保证城市社会经济稳定和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基层政权经济发展

基层政权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性组织,党一系列的工作都要通过基层政权来实现和完成。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能否把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好关系到能否顺利推进我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党在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农村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政治组织保证。”

一.关于乡镇政权建设

乡镇是我国法定的农村基层政府机构。目前在我国,乡镇机构臃肿庞杂,乡镇机构供养干部过多,行政管理费用和事业费用不断攀升。“食之者众,生之者寡”导致了农村治理成本不断上升,治理绩效的提高受限,同时也加重了农民负担,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据国家统计局等11个部委,对全国1020个有代表性乡镇的抽样调查,平均每个乡镇党政内设机构为16个,平均人员158人,超过正常编制的2-3倍;平均每个乡镇下属单位为19个人员多达290余人,严重超编。

二.关于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权威失灵存在政治危机。

因为农民对我国基层政权缺乏信任和认同感,导致许多农民根本不听基层政府和村级组织的。“你让他住东他偏往西”令基层干部无可奈何。基层政府权威失灵的直接后果便是政府的社会控制能力和动员能力下降,进而导致也基层政权退化。

(二)干部心态失衡存在思想危机。

我们应该看到,目前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与我国科学发展不相符合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够,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软弱涣散,部分党员党性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

一、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

(三)社会管理失控存在安全危机。

在某些地区,党和政府的声音几乎听不到。因为宗族组织、宗教组织、各种非法宗教迷信甚至邪教组织、黑社会组织泛滥盛行。农民群众最不能容忍的是农村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出现“黑恶化”。

三.加强农村政权建设的可行性路径探讨

(一)切实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农村的乡镇政权是农村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基础不牢,就会产生地动山摇。乡镇党政组织直接担负着领导和组织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各种生产生活的重任。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看农村乡镇工作组织开展怎么样,只有农村乡镇工作做好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出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才有可靠的组织保障和群众基础。

(二)切实加强“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教育。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确立“关怀农民、服务农民”的核心理念,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党的宗旨意识,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同时,要善于与群众沟通,倾听群众的意见,“常思亲民之举,

善谋富民之策,多办为民之事”,广开言路,广纳善言,克服任人唯亲,损公谋私,独断专横,重视党员和群众的民主政治权利,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是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根本保障。

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国家,乡镇政权中的不少领导人受封建主义的影响相当严重。如选举干部上的任人唯亲,组织上的拉帮结派,生活上的腐化堕落等等都与封建思想联系密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有些乡镇干部受到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和刺激,把商品交换原则引入政治生活,不讲组织纪律,不讲党性原则,只讲实惠和物质利益,成了“金钱至上”观念的奴隶,成了商品拜物教的殉葬品。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表现和保障。我们只有不断地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才能巩固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因此,在我国广大农村的基层政权内,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来反对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思想的影响,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历史的经验和现实证明,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切实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切实按社会主义法制办事,才能使基层政权内的政治生活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也才能使基层政权健康地运行和稳步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然,胡良琼.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问题与对策.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3)。

[2]江燕.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历史考察.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82~250。

[3]戴利朝,杨吉安.农村的基层政权建设.江苏大学出版社,2011,4,195~246。

[4] 武艳.我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

浅谈新时期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论文:浅谈新时期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调查

乡镇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总结

乡镇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总结

乡镇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总结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调查报告[优秀]

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学习材料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调查[优秀]

针对新时期农村的基层政权建设研究
《针对新时期农村的基层政权建设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