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北京市园林中级考试专业知识园林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1 18:38: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园林设计的依据和必须遵循的原则

(一) 园林设计的依据:

1. 科学依据:在任何园林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要根据有关工程项目的科学原理和技术要求进行,如设计者必须对该地段的水文、地质、地

貌、地下水位、北方的冰冻线深度,土壤状况等资料进行详细了解

2. 社会需要

园林设计者要了解人民的需求

3. 功能要求

园林设计者要据人们的审美要求,活动规律,功能要求等方面内容。 满足游人的游览、休息和开展健康娱乐活动的功能要求

4. 经济条件

经济条件是园林设计的重要依据,设计者要在有限的投资条件下,发挥最佳设计技能。

(二) 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适用 经济 美观”

1. 一般情况下园林设计首先要考虑适用的问题

适用: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园林的功能适合于服务对象

2. 在考虑适用的前提下,其次考虑的是经济问题。要根据园林性质,建设需要确定必要的投资

3. 在适用、经济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美观”,即满足园林布局、选景的艺术要求

生态、景观、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

生态、景观、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单独追求生态、文化,不考虑园林景观,就要降低园林的艺术水准,失去吸引力,不受广大群众的喜欢,如果单纯追求景观,不是全面考虑生态文化问题,就可能产生某种偏差或缺乏文化经济基础而导致设计方案成为一纸空文,所以园林工作者必须在生态、文化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景观”,景观必须与二者协调起来,统一考虑,最终创造出理想的园林设计艺术作品

一、园林布局

(一) 总体设计

指园林的布局:就是在选定园址或称之在“相地”的基础上,根据园林的性质、规模、地质特点等因素,进行全国的总布置

(二) 立意:

指园林设计的总意图,即设计思想。设计思想是通过园林艺术形象表达的,主题思想是园林创作的主体和核心

1. 神仪在心,意在笔先

绘画选图首先要认真考虑立意

2. 情因景生,景为情造

造园的关键在于造景,而造景的目的在于抒发作者对造园目的与任务的认识和技法的思想感情

(一)“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的意义

古代“相地”,即造园的选择园址。其主要含义为,园主经多次选择,比较,最后“相中”,即园主所认为理想的地址。

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呢?园主人在选择园址的过程中,已把他的造园构思与园址的自然条件、社会状况、周围环境等因素作综合的比较筛选,因而不难看出相地与立意是不可分割的,即为相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规划过程中,不宜作为居住区或其他开发的地段,最后确定作为城市公共用地,在园林设计工作中,要“因地制宜”,合乎地形骨架的规律,才能达到构园得体的目的

(二)园林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

园林的内容是其内在各要素的总和,内容与形式之间是矛盾的统一体,园林的内容决定其形式,园林的形式依赖于内容表达主意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又是相对的,作为一定内容的园林形式,可以成为另一种园林形式的内容,有时根据内容发展的需要,及时破除旧形式,创立新形式

(三) 园林构成五大要素

1. 园林组成要素

园林设计就是利用地形、植物、建筑、道路、园林小品等设计要素,最后将这些要素通过作者的有机组合,构成一定特殊的园林形式,表达某一形式,某一主题思想的园林作品

2. 园林构成的五大要素

1地形:地形构成园林的骨架,主要包括平地、水体、土丘、丘陵、山峦、山峰、凹地、谷地、坞、坪等类型。

2植物:植物要素包括乔木、灌木、攀援植物、花卉、草坪地被、水生植物等,除植物外,自然界还有动物,植物共生共荣构成的生物生态景观

(1) 建筑:根据园林设计的立意、功能要

求、造景等需要,要考虑适当的建筑和建筑组合,同时考虑建筑的体量、造型、色彩及与其配合的假山艺术,雕塑艺术,园林植物,水景等要素的安排

(2) 广场与道路:广场与道路、建筑的有

机组织,对园林形式的形成起决定作用,广场和道路系统将构成园林的脉络,并起到园林中交通组织、联系的作用

(3) 园林小品:使园林景观更富于表现

力,园林小品一般包括园林雕塑、园林山石、园林壁画、摩岩石刻等内容。

②种植类型

园林中植物造景的素材: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常绿灌木、落叶灌木花卉、草皮、植被植物、水生植物、攀援植物、陆地植物造景是园林设计的核心和主要内容

a. 块状:片状的成面形布局的密林、草坪类型

b. 线状:园界树、园路树、湖岸树等植物

c. 散点:孤立树、树丛、树群

d. 绿篱和花坛

e. 水生植物、攀援植物

f. 花坛、花镜应用

(一) 园林植物配制要点

1. 植物种植与出入口的配合

出入口的植物一般以常绿植物为主,配以春或夏开花或秋季挂果或变色植物、乔、灌木均可,出入口的植物种植要注意满足功能要求,不影响交通,并能反映突出园林绿地或建筑设施的特点

2. 植物种植与道路的配合

(1) 与规则的道路配合:一般对称的在路两侧列植单一乔木,或乔、灌木间植

(2) 与自然园路配合:可双侧或单侧列植,但最好是不规则的在路边孤植或丛之一些植物,以突出自然景观效果,孤植点最好选在转折

处,丛植可在路

3. 植物种植与广场的配合

(1) 与规则形广场的配合:在

广场入口处可对植花木,广场边缘及广场中可列植乔木,广场中的花坛也多为规则的几何形

4. 植物物应有一定立意或可四季观赏

5. 植物种植与草坪空间的配合:

草坪中可用孤植、丛植、群植的植物做观赏主景,位置应选在道路轴线的延线交点处,草坪边缘可用花卉、灌木丛控制转折点,种植植物应注意层次关系及景深效果,可近低远高,或近高(只限落叶乔木或分枝点高的常绿乔木)、中低、远高。草坪上的植物材料乔、灌花都可以,配置时要有立意,注意色彩组合及季相变化效果

6. 植物种植与水体的配合:长条

形水体及规则水池旁宜用列植、单纯乔木或乔木与灌木相间列植均可,自然水体旁最好不用列植方式而用孤植、丛植的列植方式以突出自然气息

7. 植物种植与圆桌、圆凳、圆椅

的配合:圆桌、圆凳、圆椅旁最好有遮荫的大乔木,注意乔木的方位,落叶大乔木应在东、南、西侧,常绿植物及灌木宜在北侧,注意选择花香好闻的植物

8. 植物种植与小庭院的配合:小

庭院不宜用太高大的树种,以免显得庭院更小,注意种植点的位置应选择在主要观赏视线上,最好是多向视线的交点处。其他树木种植点应选在墙及角隅有装饰与遮挡作用的位点处,并注意与建筑物的最小距离。(乔木距平房两米、楼房3-5米、围墙1.5米、道牙1.5米以上,灌木距离建筑0.8米、距道牙1.5米以上,另外注意与管线的距离)。种植形式注意层次关系,上层树木为阳性,下层及建筑北侧植物应有一定耐阴性

二、园林设计的程序

1. 园林设计的前期任务

2. 总体设计方案阶段

3. 局部详细设计阶段 熟悉的内容:

园林设计的前提工作和总体设计方案包括的内容

(一) 园林设计的前提工作

1. 掌握自然条件,环境状况及历史沿革

(1) 甲方对设计任务的要求及历史状况

(2) 城市绿地总体规划与公园的关系,以及对公园设计上的要求,城市绿地总体规划图

(3) 公园周围的环境关系、环境特点、未来发展情况

(4) 公园周围城市景观

(5) 该地段的能源情况

(6) 规划用地的水文、地质、地形、气象等方面的资料

(7) 植物状况

(8) 建园所需主要材料的来源与施工情况

(9) 甲方要求的园林设计标准及投资额度

2. 图纸资料

(1) 地形图:园址范围内总平面地形图

图纸应明确显示以下内容:

①设计范围

②园址范围内的地形、标高及线状物

③注明现状物中要求保留利用、改造和拆迁等情况

④四周环境情况

(2) 局部放大图:1:200图纸主要提供为局部详细设计用

(3) 要保留使用的主要建筑物的平、立、面图

(4) 现状树木分布位置图1:200,1:500,主要标明要保留树木的位置,并注明品种、胸径、生长状况和观赏价值等

(5) 地下管线图1:500,1:200,一般要求与施工图比例相同,除平面图外,还要有剖面图,并需要注明管径的大小、管底或管顶标高,

压力坡度等

3. 现场踏查:一方面核对、补充所收集的图纸资料,另一方面设计者到现场可根据周围环境条件,进入艺术构思阶段,踏查的同时,拍摄

一定的环境现状照片

4. 编制总体设计任务文件

(1) 公园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关系

(2) 公园所处地段的特征及四周环境

(3) 公园的面积和游人容量

(4) 公园总体设计的艺术特色和风格要求

(5) 公园地形设计,包括山体、水象等要求

(6) 公园的分期建设实施的程序

(7) 公园建设的投资匡算

(二) 总体设计方案包括的内容

1. 主要设计图纸的内容

(1) 位置图:属于示意性图纸,表示该公园在城市区域内的位置,要求简洁明了

(2) 现状图:根据已掌握的全部资料,经分析、整理、归纳后,分成若干空间,对现状作综合评述

(3) 分区图:根据总体设计的原则,现状图分析,根据不同年龄段游人活动规划,不同兴趣爱好游人的需要,确定不同的分区,划出不

同的空间,使不同空间和区域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并使功能与形式尽可能统一

(4) 总体设计方案图

①公园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②公园主要、次要、专用出入口的位置、面积、规划形式,主要出入口的内外广场、停车场、大门等布局

③公园的地形总体规划、道路系统规划

④公园建筑物、构筑物等布局情况,建筑平面要能反映总体设计意图

⑤全园植物设计图,图上反映密林、疏林、树丛、草坪、花坛、专类花园、盆景园等植物景观

⑥总体设计图应明确表明指北针,比例尺,图例等内容。

⑦总体设计图,面积10000平方米以上,比例尺多采用1:2000-1:5000;

面积在1000-5000平方米左右,比例尺采用1:1000;

面积在800平方米,比例尺采用1:500

(5) 地形设计图,地形是全园的骨架,要求能反映出公园的地形结构。

(6) 道路总体设计图,确定公园主要出入口,次要入口与专用入口。主要广场和主要环路的位置及消防通道。同时确定主干道,次干道

等的位置,及各种路面宽度和排水纵坡。主要道路的路面材料,铺装形式等。

(7) 种植设计图,根据总体设计图的布局,设计的原则以及苗木的情况,确定全园的总构思。

(8) 管线总体设计图

(9) 电气规划图

(10) 园林建筑布局图

2. 鸟瞰图,鸟瞰图制作要点

(1) 无论采用一点透视,二点透视或多点透视,轴测画都要求鸟瞰图,在尺度比例上尽可能准确反映景物的形象。

(2) 除表现公园本身外,又要画出周围环境

(3) 注意“近大远小,近清楚远模糊,近写实远写意”的透视法原则

(4) 树木不宜太小,以约15-20年树龄的高度为画图的依据

3. 总体设计说明书

(1) 位置、现状、面积

(2) 工程性质,设计原则

(3) 功能分区

(4) 设计主要内容

(5) 管线、电讯规划说明

(6) 管理机构

4. 工程总框算:根据设计内容、工程复杂程度,结合常规经验框算,或按工程项目、工程量、分项估算再汇总

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居住区绿地、专用绿地等

(一) 公园绿地:即公园绿化用地,指公园用于栽植乔木、灌木、花卉和草地的用地

1. 进行植物配置规划时坚持以下原则

①全面规划,重点突出,远期和近期相结合

②突出公园的植物特色,注意植物品种搭配

③注意植物基调及各景区的主配调的规划

④植物规划充分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⑤四季景观和专类园的设计是植物造景的突出部分

⑥注意植物的生态条件,创造适宜的植物生长环境

2. 公园内各种活动区对绿化种植的要求

(1) 体育活动区

①要有充足的阳光,但植物不宜有强烈反光

②树种及颜色要单纯、开朗

③体育场四周应用常绿密林与其他区分开

④树种的选择应生长迅速,避免选用有种子飞扬、落花落果、易生病虫害、分蘖性强、树姿不齐的树种

(2) 儿童活动区

①树种种类应比较丰富

②活动场地应有高大、树冠开展的落叶乔木庇荫,用密林或树墙与其他活动区分开

③植物要求体态奇特,色彩鲜丽,无毒无刺无其他害处

④该区的绿化面积不应小于全区面积的50%

(3) 安静休息区

①应采用密林的方式绿化,在密林中分布很多散步小路,林间空地等,并设置休息设施

②可设亭前的疏林草地、空旷草坪、设置多种专类花园,有水体更好

③以自然式绿化配置为主,植物种植要求多种多样,有不同的景观效果

(4) 文娱活动区

①一般采用规则式的绿化种植,在游人集中地段可设开阔草坪

②以种植高大乔木为宜,突出遮荫、美化、四季有明显特征的绿化效果

3. 公园整体绿化

(1) 公园四周安排卫生防护林带

(2) 全国美化重点及特殊景点,建筑物附近的植物品种及种植方式以突出各景点四季不同的景观效果

(3) 整个公园可种植的土地除树木外,尽可能铺草皮和地被植物

(4) 全园有统一的基调树种,运用植物的花色、叶色形成不同的景观效果,注意季相变化

(5) 公园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也可适当引种能适应本地的一些外地名贵的植物种类

(6) 公园的绿化种植设计应对种植类型和树种比例作出适当安排

(二) 道路绿化

道路绿地:道路及广场用地范围内的可进行绿化的用地

道路绿地分为道路绿带、交通道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

道路红线:在城市规划图上划出的建筑用地与道路用地的界限常以红线表示,故称道路红线

道路绿带: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

a分车绿带

b.行道树绿带

c.路侧绿带

1. 道路绿化的意义和作用

(1) 卫生防护

①净化空气②减少噪音③降低辐射热④保护路面

(2) 组织交通

(3) 美化市容

(4) 结合生产

(5) 散步休息作用

(6) 防灾和战备防御

2. 道路的断面布置形式

(1) 一板二带式:由一条车行道、两条绿化带组成

(2) 二板三带式:将车辆的上下行分开

(3) 三板四带式:共有四条绿化带

(4) 四板五带式:共有五条绿化带

(5) 其他形式:一板一带式

3. 道路绿化的环境条件及树种选择

(1) 道路绿地的环境条件

①土壤:贫瘠,无自然结构,旧建筑基础,土层太薄,酸碱度太高,土壤板结,透气性差,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

②烟尘:影响光合作用,降低呼吸

③日照不均,建筑物一侧的阴影范围内日照不足

④风力不均,建筑物影响,风口

⑤有害气体,毒害植物,易受病虫害

⑥人为机械损伤和破坏

⑦地上地下管线多

(2) 绿化树种和地被植物的选择

①选择原则

a. 应选择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植物种类

b. 寒冷积雪地区城市,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种植的乔木,应选择落叶树种

c. 行道树应选择深根性,分枝点高,冠大荫浓,生长健壮,适应城市道路环境条件,且落果对行人车行交通不会造成危害的树种 d. 花灌木应选择花繁叶茂,花期长,生长健壮和便于管理的树种

e. 绿篱植物和观叶植物应选用萌芽力强,枝繁叶茂,耐修剪的树种

f. 地被植物应选择茎叶茂密,生长势强,病虫害少,易于管理的木本或草本观叶观花植物,其中草坪地被植物应选萌孽力强,覆盖率

高,耐修剪和绿色期长的种类

②道路绿化树种选择

a. 能适应当地生长环境,移栽时易成活

b. 管理省工

c. 树干挺直,绿荫效果好

d. 发芽早,落叶晚,且时间一致

e. 花果无害

f. 树龄长,材质好

g. 受风影响大的地方选深根性树种

4. 道路绿带设计

(1) 行道树绿带设计

①选择合适的树种,确定行道树种植点距道牙的距离

②确定合理株距和种植方式

③考虑路口和电杆、公交车站等安全视距所需最小距离

(2) 分车绿带

宽度没有固定尺寸,种乔木分车带不小于2.5cm,窄的分车带只种草坪和灌木,无建筑物处分车带可种植较密的乔、灌木,形成绿色的墙,建筑物多时种植不档视线

(3) 路侧绿带的设计

①防护绿带宽在2.5m以上时,一行乔木,一行灌木

大于6m时,两行乔木或大小乔木、灌木复层方式种植

在10m以上,可多样

②基础绿带,种植灌木、绿篱、攀援植物

③街头休息绿地,种植形式可多样,重点装饰出入口及场地周围道路转折处

④花园林阴路:它与车行道相邻的一侧要用浓密的植篱和乔木共同组成屏障,与车行道隔开

(三) 居住区绿地: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住用地范围内的绿地和居住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地

1. 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

(1) 绿地设计的内容包括:绿地布局形式,功能分区,景观分析,竖向设计,地形处理,绿地内各类设施的布局和定位,种植设计等,

提出种植土壤的改良方案,处理好地上、地下市政设施关系等

(2) 绿地设计应考虑鸟瞰效果

(3) 种植设计按下列要求

①充分利用绿地内现状树木

②因地制宜,采取以植物群落为主,乔木、灌木和草坪地被植物相结合的多种植物配置形式

③选择寿命长,病虫害少,无针刺,无落果,无飞絮,无毒无花粉污染的植物种类

④合理确定块长、慢长树比例,慢长树所占比例一般不少于树木总量的40%

⑤合理确定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的比例,比例控制在1:3-1:4

⑥在绿地中乔木、灌木的种植面积比例一般应控制在70%非林下草坪、地被植物种植面积比例宜控制在30%左右

(4)可设计适当的园林小品

(5)绿化用地栽植土、灌溉系统要符合要求

(6)排水设施要合理

(7)乔、灌木种植位置应符合规定

①与市政管线的距离符合规定,1-2m

②落叶乔木栽植位置应距住宅建筑有窗面5m以外

③架空线路下种植耐修剪植物种类

④乔灌木与其他基础设施的最小距离符合规定(2-5m)

(8)苗木规格和质量均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和以下要求

①落叶乔木干径应不小于8cm

②常绿乔木高度应不小于3m

③灌木类不小于三年生

④宿根花卉不小于二年生

(9)绿地内绿化用地全部用绿色植物覆盖,建筑物墙体可布置垂直绿化

四、专用绿地(略)

湖南中级园林风景职称考试

疾病控制(中级)传染病专业知识考试顺口溜

护理学中级相关专业知识

园林中级专业作业

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中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试题

中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大纲

中级经济师邮电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大纲

经济师考试大纲: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

西藏中级主治医师(全科)专业知识考试试题

北京市园林中级考试专业知识园林设计
《北京市园林中级考试专业知识园林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