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马晓伟副部长在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工作会议

发布时间:2020-03-02 00:40: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马晓伟副部长在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工作会议.txt时尚,就是让年薪八千的人看上去像年薪十万。我们总是要求男人有孩子一样的眼神,父亲一样的能力。一分钟就可以遇见一个人,一小时喜欢上一个人,一天爱上一个人,但需要花尽一生的时间去忘记一个人。马晓伟副部长在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来源:卫生部 日期:2010-04-01

在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卫生部副部长 马晓伟 (2010年3月5日)

同志们:

今年1月底,我部在南京召开了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春节刚过,新春伊始,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工作会议。目的是进一步落实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精神,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工作思路、工作任务、工作进度、工作要求进行部署。这次会议是大家统一思想、理清思路、明确任务、完善计划、落实措施的一次重要会议。

下面我讲四个问题: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要充分认识在当前形势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加强护理管理,改善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管理、改善服务是服务医改大局的需要。

今年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年,也是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第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全行业瞩目,全社会关注,改革的任务十分繁重。我国的公立医院改革涉及面大,影响广泛,触及一些利益格局的调整,是医改各项工作中最为艰巨的任务,也是最为重要的任务,其成效制约和影响着其他各项改革的走向和成果,直接影响着卫生行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我国的公立医院改革,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8500亿资金的投入、区域卫生规划、城乡医院对口支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院评审工作、医疗服务价格合理调整等诸多方面,对公立医院发展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公立医院改革破解的题目应该是两个,一个是外部体制的建立和机制的转换,一个是医院内部管理和全行业的监管,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互为前题。外部体制的建立和机制的转换必须有内部管理措施相呼应,加强管理也必然会推动体制机制的建立,改革与管理必须同步推进。创新体制和转换机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相当一段时间进行探索和实践,而加强内部管理、改善服务、提高质量是医院永恒的工作主线。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公立医院改革,一方面是外部体制、机制和政策的调整,另一方面是行业管理和体系建设。从改革要达到的近期目标来看,要让群众得到“看的见、摸得着”的实惠,要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和行业管理入手,抓服务、抓质量、抓作风、抓感受,切实改进工作,改善人民群众的就医体验。

我们常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人的一生中,护理工作服务于人的生老病死各个阶段,在医院的医疗服务中,护理工作与患者的接触最直接、最连续、最密切、最广泛,不仅直接影响着患者在看病就医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而且关系到医疗行业和医院服务面貌的改变,因此,护理工作在改善服务,为人民群众送温暖、送方便、送关爱、送扶助,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方面具有优势,大有作为。在今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大家参观了江苏省人民医院和南京市鼓楼医院,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在大会上交流了经验。在这次会议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绍了试点病房的工作情况和效果。可以看到,通过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大大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密切了护患关系,促进了医患和谐,这也是护理工作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使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受益于护理的具体体现。

(二)加强管理、改善服务是护理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国医药卫生行业中,医、药、护、技四类卫生技术人员相互合作、各有分工,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各有特点和专长。护理作为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充分发挥护理服务作用,达到维护和促进健康、减轻痛苦、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因此,广大护理工作者应当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局。

加强护理管理,改善护理服务,在理念上,要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在模式上,要结合实际,符合中国国情。目前,我国的临床护理工作大部分是功能制护理,把对患者的护理服务分为若干部分,未能将患者的基础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各项护理任务整合在一起,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如果长此以往这样下去,护理服务范围和发展领域会越来越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群众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将日益增加,大量的预防保健、慢性病管理、老年护理、康复等工作需要护士来承担,但如果仍然按照功能制护理,很难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因此,护理服务领域应当进一步扩展,护理人员队伍应当进一步壮大,护理工作者必须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拉近与患者的距离,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真正做到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护理事业也应当拓宽新思路、争创新业绩、开辟新领域,从而吸收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护理行业,不断发展和壮大护理产业。

二、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做好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大家总认为基础护理就是简单的生活护理,甚至有的人还在质疑,认为强化基础护理是“重基础,轻专科”,矫枉过正。其实不然,做好基础护理恰恰是落实整体护理、提高专业水平的基石,是保障医疗安全、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环节。

第一,做好基础护理是全面了解患者、观察病情的重要手段。在患者住院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病情状况和变化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一些医疗纠纷中的医疗事故就是由于未能早期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贻误了救治时机。只有通过密切照顾患者,才有可能及时、准确地观察、判断和处理患者病情变化的早期反应。医生的工作特点使他们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在患者身边,如果护士也不在患者身边,照顾患者的都是没有专业知识的家属或者护工,就很难发现和判断患者病情的变化,从而失去了早期发现病情变化的机会,贻误了救治患者的最佳时机。因此,我们强调要加强基础护理,是要以专业能力和专科知识做支撑来从事基础护理,没有基础护理做基石,护士的专业能力和专科知识也不会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

第二,做好基础护理是落实整体护理的切入点。所谓整体护理,就是以患者为中心,将患者视为一个整体,满足其身体、心理、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要。患者身心照顾的需要就是整体护理的组成部分,我们常说要加强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帮助患者排忧,减轻焦虑和恐惧,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这些工作必须渗透在我们对患者无微不至的照顾中,体现在我们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做好基础护理,不仅拉近了护士与患者空间上的距离,更拉近了护士与患者情感的距离。

第三,做好基础护理是促进医患和谐的重要途径。护理工作直接服务于广大患者,担负着许多治疗性工作和照顾性工作,与患者联系密切。特别是基础护理工作,能够为患者解决迫切需要和关切的问题,能够为患者提供主动、全面、耐心、细致的护理服务,这不仅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感受,更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理清思路,切实解决好工作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合理简化护理病历书写。

新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实施后,我听到一些不同看法,一些担忧,认为书写护理病历是管理的重要依据,是举证责任倒置的需要,其实护理专业的根本特点在于实践性,护士只有到患者身边去,护理知识的专业性才能得以体现。护理病历是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应当做到准确、专业、有效,与医师的记录有机结合。护理记录最好采用表格式的记录单,减轻临床一线护士的书写负担,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让护士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为患者提供直接护理服务。

(二)加强护理管理人员的培训。

“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的开展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不仅需要先行试点医院的经验交流,还需要针对管理人员加强培训。特别是针对院长、护理部主任和一些护士长的培训,要纠正一些思想偏差,要让大家认识到这项活动不是一场运动,不是单纯强化基础护理,而是要建立和完善整体护理责任包干的模式,是我们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契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要组织开展管理人员的培训,只有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方法正确,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稳妥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

各重点联系医院要实行与绩效考核挂钩的薪酬分配管理,建立符合护理工作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和用人机制,这项工作做起来并不容易。大家要先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认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先从试点病房开始,逐步开展,确保起步阶段初见成效,以不断总结,稳步推进。

四、坚定信心,以科学的态度扎实推进工作

今天各讨论小组汇报了讨论情况,也谈到了面临的一些困难。其实,任何一项改革都会遇到问题,我们应当客观看待。护理工作改革,点面结合很重要。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做1个病房容易,做5个病房也是可以的,做10个病房,一咬牙也能行,但做到15个病房,就会触及到体制和机制问题。所以,我们提出的工作思路是:要以改变护理分工方式,实行整体护理责任包干、建立责任护士负责制和公开护理服务项目、引入患者知情监督机制为切入点,使临床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全程、全面和规范的护理服务,保证责任到人、工作到位;同时,建立指挥有效的垂直管理和工效挂钩的分配制度,实行对护理人员统筹调配、合理分工和岗位责任绩效考核。简单来讲,就是:定模式、定岗位、定人员、定职责,垂直管理、工效挂钩。要落实这一工作思路,院长们的支持至关重要,目前可能存在些困难,但我们可以由易到难,先做起来,当护理服务不断改善、护理质量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的时候,院长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从而支持和推动全院的改革,逐步形成护理管理的长效机制。

所以,大家要认真做好试点病房的工作,为稳步扩大试点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声音,这就需要院长和护理管理者能坚定信心、坚定不移地把这项工作做下去。下面,我提几点要求: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重点联系医院要充分认识开展“示范工程”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深化医改的需要上来,统一到护理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上来,统一到卫生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上来。要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全院共同的工作目标,明确和落实各有关部门职责分工,举全院之力,营造良好工作氛围。要加大对临床一线人力的投入和保障力度,提高一线护士福利待遇,实行同工同酬,建立激励机制,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我部也将做好对各医院的指导工作,在今后一段时期,将护理工作列为我部检查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医院评审评价的重要指标。

(二)深入研究,主动工作。

各重点联系医院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根据医院的病种,科室的分布,所需的人力以及护士队伍的年龄、学历层次、能力水平等基本状况,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在实施护理责任制、改变分工方式和排班模式、绩效考核等关键问题上创新工作思路,主动有所作为。

在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我们提出,护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四条:一是,建立“责权统

一、职责明确、精干高效、监督有力、封闭运行的扁平化”的领导体制。二是,建立“岗位公开、条件公布、定编定岗,自主择业、动态管理”的用工制度。三是,建立“总量包干、垂直管理、工效挂钩、自主分配”的分配制度。四是,建立“面向临床、岗位挂钩、资质认定、评定有效、长短结合”的培训制度。希望我们大家一起努力,逐步推进这四项制度,若干年内如果能够取得成效,相信我们就能够形成护理工作的基本框架。

(三)试点先行,稳步推进。

各重点联系医院要细化各项工作内容,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合理安排工作进度。要把工作热情转化为科学的态度,遵照试点先行、不断总结、稳步推进的原则,扎实开展工作,确保取得实效。我们鼓励有条件的医院在首批试点病房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扩大试点病房,争取今年年底在全院范围内实施。各重点联系医院要及时上报工作进展,沟通工作信息。我部将根据各重点联系医院的工作情况,定期召开片区会议和组织现场参观,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共同研究,妥善解决,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同志们,希望我们大家携手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坚定信心,贯彻落实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精神,服务医改大局,抓住机遇,主动作为,务实奋进,开拓进取,为促进护理事业健康发展,为增进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马晓伟副部长在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工作会议

马晓伟副部长在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第二次工作例会上的讲话[版]

医院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马晓伟副部长在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工作会议
《马晓伟副部长在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工作会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