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学文言文常用介词初探

发布时间:2020-03-01 17:49: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学文言文常见介词初探

江夏区郑店中学 杨竞

一. 古代汉语介词的演化

古汉语介词多是由及物动词虚化而成的一类词,它仍然带有及物动词的特点,即要带宾语。在有些情况下及物动词的宾语可以隐含,但介词的宾语较少隐含,因为介词的语法功能就是组成介宾结构,把自己的宾语引介给谓语的核心,从而表达种种复杂的语法及语义关系。例如:

(1)屠惧,投以骨。(《聊斋志异·狼》) ——屠户很害怕,便把骨头扔给它们。

(2)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小仓山房文集·黄生借书说》)

——随园主人把书借给(他)并告诉他说:“书不是借来的就不可能认真地去读啊。”)

(3)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唐柳先生集·捕蛇者说》) ——我将(把你说的这些话)告诉给主管这件事的地方官,更换你的差使,恢复你的赋税,怎么样?

这三个例句中的及物动词“投”“授”“告”的宾语,在特定的语境下都隐含了。

古代汉语介词既然是由及物动词虚化而来,因此有些介词仍然保留着它们的动词性质,即表示动作行为,带宾语。例如:

(1)(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都认为我比城北徐公美。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列子•两小儿辩日》)

——我认为太阳刚刚出来时距离我们近,而太阳正当空时(就距离我们远了。) (3)人之为学有难易乎?(《白鹤堂诗文集•为学一首示子侄》) ——人们求学有困难的和容易的吗?

(4)(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虞初新志•核舟记》) ——雕刻成宫室、器具、人物。

这四个例句中的“以”“为”都是及物动词,仍然保留着它们的动词性质。

古今汉语介词的系统性基本上一致,但是某些介词的用法和介宾结构所处的语法位置古今是有差异的。古代汉语的介词有两类: ——诸葛亮在紫桑进见孙权。 2.战于长勺。(《左传•庄公十年》) ——在长勺打仗。

3.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墨子•公输》) ——墨先生听到这件事,马上从鲁国动身。

4.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苏轼:《石钟山记》) ——我刚心里动了动想要回去,然而很大的声音就从水上想起来。

以上四例均引介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例

1、例2“于”相当于“在”;例

3、例4“于”相当于“从”。引介处所的介宾结构一般都位于谓语核心之后。

5.生乎吾前。(韩愈:《师说》) ——在我前头出生(的人)。

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在兵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难的关头我奉命出使。 7.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 ——孔子在这一天哭泣过,就不再歌唱。

这三例都是引介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于”相当于“在”。

——郤克被箭射伤了。

2.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 ——所以在宫内被郑袖迷惑,在外又被张仪欺骗。 3.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他)不被当时的不良风气束缚住,跟我学习。

1、例2中的“于”都表示被动的意义,引介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例3中的 随随便便。

例1“于”用在动词谓语的后面,例2“于”用在形容词谓语的后面,都是引介原因。

(二)“于”的省略

介词“于”,在句中有时可以省略。例如:

1.将军战( )河北,臣战( )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也。(《史记•项羽本记》)

——将军(从)河北打仗,我(从)河南打仗,然而我自己也没有想到能够先进关打败秦国,在这个地方又能够和将军见面。

“河北”,“河南”都不是“战”的宾语,而是“战”的补语,因此可以认为是省略了介词“于”。

2.元年,号令一出( )太后。(《史记•吕后本纪》) ——元年,一切号令都是(从)太后那里发出。

“太后”不是“出”的宾语,而是它的补语,所以可以看作是省略了介词“于”。 3.荆州之民附操者,逼( )兵势耳,非心服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荆州的百姓依附曹操的,是(被)兵势所逼罢了,不是心服曹操啊。 “逼兵势”不是“逼迫兵势”的意思,而是被兵势所逼迫,所以引介主动者的介词“于”显然是省略了。

(三)“于”的分辨

“于”及其介宾结构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很容易分辨,当它在谓语中心词前面就是做状语;当它在谓语中心词后就是做补语。

“于”引介的是处所、时间、与事对象、比较对、原因,还是行为的主动者,这个问题的分辨方法,首先要看谓语中心的词类。当谓语中心词是动词的时候,“于”引介的是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或是行为的主动者;当谓语中心词是形容词的时候,“于”引介的多是比较对象,或原因。其次是要看“于”的宾语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当“于”的宾语是表示处所、时间的词的时候,那么大多数就是引介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时间;当“于”的宾语是人,或能发出动作的物的时候,那么大多数是引介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于”引介与事对象的分辨问题,我们要把谓语中心词的具体内容和上下文意结

合起来考虑,看一看全句是不是被动句,如果不能成为被动句式,那么就是引介的与事对象*(即与动作相关的对象)。否则就是引介的行为主动者。(例句见“于”的用法例析

2、一以当十(《史记·项羽本纪》 ——用一个抵挡十个。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

)衣帛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在五十亩住宅场地上种上桑树,五十人可以凭借(它)穿上丝织品的衣服。

4、可以( )一战。(《左传·曹刿论战》 ——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

5、河曲智叟亡以应。(《列子·愚公移山》 ——河曲智叟没有(什么话)可以拿来回答。

以上例句中,例

1、例2中是“以”的宾语前置。

3、例

4、例5都可看作是宾语的隐含(省略),隐含的宾语大都在上文中不远的地方出现过,在“以”后再出现就显得重复了,因此,“以”后宾语的隐含是有条件的。我们今译时,往往需要补足一个代词性的东西。如“亡以应”就是“没有什么话拿来回答”,省略了“什么话”这类代词性的东西。

(三)“以”的分辨

介词“以”各种用法的分辨,一般说来还是比较容易的。“以”后面总要有一个名词或词组,组成一个介宾结构,来修饰动词谓语。所以我们只要看到“以”后有名词或词组,而全句只有一个动词时,那么“以”就是介词。

当“以”的宾语承前省略,紧接其后的是动词而不是名词,这时只要我们注意一下“以”的前面是不是还是个动词,若不是,“以”就是介词,若是,“以”就是连词。

介词“为”

(一)“为”的用法例析

介词“为”(读wèì),相当于“替”、“给”或“因为”。它构成的介宾结构只能放在谓语动词之前作状语。引介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目的、原因、主动者。其主要用法有四种。

2、秦王为赵王击缶。(《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给赵王击瓦盆。

以上两例中,“造”、“击”涉及的对象分别是“楚国”和“赵王”,“为”可译为“替”、“给”。

介词“为”的宾语有时也可以省略,这类宾语常常是“之”、“我”、“此”等代词,一般从上下文可以看出。例如:

1、愿为( )市鞍马。(《乐府诗集·木兰诗》)

——我愿替(父亲出征)去买马和马具。

2、烦大巫妪为( )入报河伯。(《史记·西门豹治邺》) ——麻烦大巫婆为(这件事)去报告河神。

这两例中的“为”后都省略了“此”这样的代词,在翻译时需要补出来。

(三)“为”的分辨

分辨介词“为”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只要看它后面还有没有别的动词,若有别的动词,一般来说“为”就是介词,若没有就是动词,若“为”在句末,一般是语气词。

三、古今介词的语法联系与差别

古今汉语介词的系统性基本上一致,但是某些介词的用法和介宾结构所处的语法位置古今是有差异的。这里以“于”、“以”、“为”三个介词为例作一比较。

(一)用法联系与差别

1、介词“于”用于引介处所、时间,现代汉语里还一直沿用。例如:“写于北京”、“寓教于乐”、“成立于一九四九年”、“于上午抵达武汉”等,但在古汉语里,比较宽泛,它只引介处所、时间,而不含方向。介词“于”有时可以隐含,古代作品中有时“乎”同“于”的作用完全一样,而现代汉语里很少见。

2、介词“于”引介与事对象的用法,现代汉语里也常见。例如:“献身于教育事业”、“有利于各国人民”等。但不用“乎”。

3、介词“于”引介比较对象的用法,现代汉语里有时也使用。例如:“党的利益高于一切”。

4、介词“于”引介主动者和原因的用法,现代汉语中基本上不用了。

5、介词“以”的用法,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例如:“两天以后”(时间)、“以失败而告终”(原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优良的环境吸引外商”、“以公路为界”(凭借)等。此外,成语还保留了介词“以”的宾语提前的用法。例如:“一以当十”、“夜以继日”等。“可以”在古代汉语中是“可以之„„”的省略,这种用

法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完全消失,现代汉语里的“可以”是一个能原动词。

6、介词“为”引介对象、目的、原因、主动者的几种用法,现代汉语中基本都可以看到,但使用范围较小,频率较低。例如:“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不为情而动心”、“为生活所迫”等。

(二)介宾结构所处语法位置的差异

1、介词“于”及其介宾结构,在句子里充当状语或补语,用在动词或谓词性词组的前边或后边,其补语在现代汉语中一般都要移作状语。例如:“战于长勺”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在长勺打仗”;“生乎吾前”应翻译成“在我前头出生”;“告之于帝”要译成“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业精于勤”就是“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寒于水”如果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比水寒”;“伤于矢”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被矢伤”。

2、介词“于”在古代汉语中引介处所时,有时可以隐含(省略),让处所名词直接用在谓语动词或动宾词组的后边作补语,这在现代汉语中是很少用的,例如“林尽水源”等于说“林尽(于)水源”,即“桃花林到水源为止”;“然足下卜之鬼乎”等于说“然足下卜之(于)鬼乎”,即“可是您向鬼神问过这件事吗”。

3、介词“以”及其介宾结构,可以在谓语核心之前,也可以在谓语核心之后,在句子里充当状语或补语,这和现代汉语大体上是一致的。但也有少数情况在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在语序上作微调,使其更符合现代汉语习惯。例如:“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如果译成地道的现代汉语就是“把刘邦的话全部(具)报告给项羽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在古汉语中,可以提到“以”的前面,有时还可以隐含。例如:“一以当十”就是“以一当十”;“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聊斋志异•狼三则》)”等于说“盖以(假寐)诱敌”即“才认识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办法来引诱对方”。

4、介词“为”的介宾结构所处的语法位置完全与现代汉语一致,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总之,古今汉语介词的系统性是一脉相承的,既有其传承性,也有发展变化。无论是在介词的用法上,还是在介宾结构所处语法位置上,古今汉语都有些细微末节的差异,但是,只要我们在学习的时候,留心观察,认真思考,仔细比较,就不难发现和掌握其中的区别,学好古代汉语也就成了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双棣:《古代汉语知识教程》,北大出版社,2005年

2、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出版社,1984年

3、郭锡良:《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1986年

4、《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

5、张之强:《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北京出版社,1980年

6、高庆赐:《古代汉语知识六讲》,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

7、韩昌森:《少年文言知识十讲》,少儿出版社,1986年

8、于在春:《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年

9、原建平:《文言文全解》,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

10、《中学语文课本》,人教社,2001年

中学文言文教学

推介词

推介词

俄语介词

推介词

介词 (教案)

英语介词

介词教案

初中英语介词

英文介词

中学文言文常用介词初探
《中学文言文常用介词初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