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CPI跑不过肉价”背后的民生焦虑

发布时间:2020-03-03 03:27: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居民收入、CPI等备受关注的数据,从基础统计到出炉到底有哪些过程?这些数据有什么意义?20日,国家统计局、北京市统计局举办“统计开放日”,并回答网友提问。针对网友提出的:为什么发布的CPI的涨幅那么低,而生活中很多东西的涨幅都很高,比如猪肉的价格就涨得很快?统计局专家的回应是:因为个体和总体的差异以及比较的基础和标准问题,每个人心目当中的感受是不一样的(9月21日《新京报》)。

任何一项统计都带有一定的整合性,统计的目的就在于从万千数据中得到较为一致的信息。所以,统计得出的数据与个人的实际感受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偏差。如果非要要求统计的数据与每个人的实际感受完全一致,则统计就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进行,因为不同的个体的确有着不同的情况与感受。因此,在解答网友关于CPI的涨幅比实际感受低时,将原因归结为个体和总体的差异、归结为比较的基础和标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可是,这个理由能否充分解释“CPI跑不过肉价”的疑问呢?在我看来,这个解释只是可以用来说明,但并不能充分说明。一方面,对于“CPI跑不过肉价”的感受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无论是哪个群体的人,也无论他们的收入水平如何不同,“CPI跑不过肉价”首先是一个事实:一段时间内CPI的数据是多少、猪肉的涨幅是多少,两者谁跑得过谁一目了然。另一方面,对于“CPI跑不过肉价”的感受并不是个别人持有的,而是很多人持有的。统计的目的其实就是尽可能地反映多数人的感受。

单纯地强调统计是严肃认真的,强调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并没有用。如果统计的思路与公众的诉求不符,则越是严肃认真地统计越是可能与公众感受“南辕北辙”。而当公众的感受是一种普遍感觉时,他们也有权利对偏离自己感受的统计数据“发言”——难道统计数据不是给我们看的?

这就需要有关部门能对“CPI跑不过肉价”作出针对性回答。首先,统计部门应该弄明白公众为何纠缠于“CPI跑不过肉价”?这种较真的态度不仅仅是对数字的怀疑,其实还反映着公众心声:他们期待CPI的统计能够更加贴近民生,更加关注公众的基本生活,能够成为老百姓喜怒哀乐的“晴雨表”。对于公众来说,他们当然知道数据统计是一门专业技术,但是他们也知道数据如何统计取决于统计者的态度和用意。因此,在面对公众质疑时,更应该采取的态度是把握公众的诉求,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让数据统计更加契合公众的感受。作为数据的评价者,公众是数据需要服务的对象。

其次,社会还应该弄明白公众对降低物价的深切期待。任何舆论的表达都有表层的信息和深层的信息。对于“CPI跑不过肉价”的话题也是这样。如果物价没有那么高,公众又怎么会对CPI这么敏感?根本的原因就是,物价的高企让公众有些不适应,他们想通过CPI来检验自己的这种感觉,他们更希望通过CPI的变化看到物价的变化、看到物价的下跌。这种诉求是统计部门无法直接回应的,但是在此舆论中,社会应该看到。

数据统计是个技术活,同时也是个良心活。在民生主导政府工作和社会需求的现实语境下,不能把CPI的统计,仅看成是一个简单的调查项目。在这些数字背后有着公众的实际生活,这个数据应该是公众生活的直接反映。如果CPI的统计总是与公众的感受有距离,这种距离感既会让数据统计产生公信力的危机,也会加深公众的焦虑。所以统计部门在解读“CPI跑不过肉价”时要多留点心,弄清楚公众的诉求是什么、公众为何对这个看似枯燥的数字如此认真?唯有解读出公众的深层心理,CPI数据才能更接近公众的感受,才能不引起公众的敏感。

居民收入不能只跟CPI跑

多种理财方案搭配 跑赢CPI

高考“全民总动员”背后的焦虑

公众预借投资理财跑赢CPI的调查报告

我们旅游去—假日井喷式出游背后的焦虑

全国社保基金年均收益率超8.3%“跑赢”CPI(推荐)

P2P热闹背后的焦虑新浪支付资金托管总监

头痛的背后——一则高三学生考试焦虑辅导案例

国考面试热点:读懂“陪读大军”背后的教育焦虑

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读懂“看你微信”背后的安全焦虑

“CPI跑不过肉价”背后的民生焦虑
《“CPI跑不过肉价”背后的民生焦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文章
    主题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