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4 寓言四则教案 新人教版

发布时间:2020-03-02 17:09: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4 寓言四则

【学习目标】

1、知道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吕氏春秋》《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2、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言的寓意,学习编写寓言,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能从寓言中获得对生活有益的启迪。 【重点难点】

能独立分析故事情节。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言的寓意,学会运用“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的阅读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一、导入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你知道寓言的一般特点吗?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进入四则寓言的学习,感受寓言带给我们的真理与启发。

二、文体知识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其篇幅短小,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造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手法。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用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三、作家作品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伊索寓言》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寓言创作有着深远影响。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寓言家。他善于讲寓言故事,并以此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

四、写作背景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都选自《伊索寓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奴隶出身,善于讲动物故事,伊索用它们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的特点。

四、预习检测

1.赫拉( ) 宙斯( ) 庇护( ) 粘住( ) 溉汲( ) 杞人( ) 崩坠( ) 星宿( ) 中伤( ) 躇步( ) 跐蹈( ) 舍然( )

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写法很巧妙。一开始就用“ ”来揭示赫耳墨斯的奢望,实际上他心底的秘密是“ ”。

3、根据解释,写出成语。

①傲慢自大、得意或满不在乎的样子。( ) ②原指野兽的凶猛模样。现常用于形容坏人凶相毕露的样子。( ) ③形容称心如意而自得其乐。( )

④目空一切,认为世界上无人能与之相比。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

五、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思考下面问题。

①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

②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

1 ③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么要“笑着问道”,这“笑”有什么含义? ④你认为赫耳墨斯是个怎样的人?从这则寓言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发?

六、学习《蚊子和狮子》诵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

1、蚊子为什么能战胜狮子又会败给蜘蛛?从中可以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2、蚊子临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它的悲痛说明了什么?

3、蚊子敢于向狮子挑战,而且能够取胜,这说明了什么?

4、除此之外,你还懂得了哪些道理?

5,比较这则寓言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提示:

(1)相同点:①结构相同。都是第一段讲故事;②第二段议论并得出道理。 (2)不同点:①情节不同。《赫》采用三问三答,把情节推向高潮。《蚊》写了两件事。第一是蚊子和狮子的战斗,战胜了狮子;第二件是蚊子得意忘形,被蜘蛛粘住。 ②寓意不同。《赫》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蚊》是讽刺那些取得一点成绩而得意忘形的人。

除了这二点之外,请再写出一点不同之处,能写出二点更好。把内容写在课本相应位置。

七、续编寓言情节练习。

(1)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些什么? (2)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以上两题内容,可任选一题,做到练习本上,然后在班上读,其他同学评论。

八、教师小结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点,学习了通过分析情节,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寓意,并且实习了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请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仔细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还可以多读一些寓言故事,正确认识生活。

九、布置作业

1.依据课堂讨论,利用课堂上老师出示的题目,也可以自己命题编写一则寓言,规整地抄到本子上。 2.推荐阅读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伊索寓言》等。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作家作品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撰写的。全书26卷,160篇,由12“纪”、8“览”、6“论”三部分组成。因书中有8“览”,所以又称这部书为《吕览》。该书由于是集体著述,思想很不统一。以儒家、道家为主,兼采法家、墨家、名家、农家各派的学说,后人称它为“杂”家的代表著作。该书的文字朴实简劲,对司马迁的《史记》创作有显著影响。

二、背景链接

《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中华书局2012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这则寓言通过一个笑话告诫人们对于道听途说的传闻、传言,一定要详察,弄懂其真义、真

2 相,不要轻信、轻传,否则容易陷入误区。

三、整体感知

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可以分为几层?

四、翻译课文(学生小组合作翻译) 1.古今异义 2.一词多义 3.词类活用

五、再读课文,解读内容 1.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你认为产生误传的关键一词是什么?为什么?

六、深入探究

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穿井得一人”这样的情况?如果有,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 杞人忧天 《列子》

一、作家作品

《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列御寇所著的论集,原书早已失传。现在的《列子》八篇是后人根据有关资料编著的,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列子》一书虽然主要是缀拾古代典籍而成,然而经过作者的精心剪裁,却形成了独立的思想体系,在我国哲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书中继承前代哲学中的辩证思想,在某些方面,其辩证思维的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列子》中反映的片段的心理思想也值得重视和发挥。

二、背景链接

《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列子集释》,中华书局2007年版),讲述了一个杞人无事忧天坠地崩的故事,讽刺那些没有意义的担忧。

三、整体感知

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可以分为几层?

四、翻译课文(学生小组合作翻译) 1.古今异义 2.一词多义 3.词类活用 4.通假字

五、再读课文,解读内容 1.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2.开导者最初是怎样劝说的? 3.杞人又产生了什么新的忧虑?

4.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晓之者”的解释? 5.从现在来看,我们要不要“忧天”? 6.两个人都“舍然大喜”,各自的原因是什么?

六、深入探究

《杞人忧天》这则寓言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示例:“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决不做“现代的杞人”,要胸怀大志,心境开阔,认真学习科学知识,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七、作业

1.自编寓言故事,注意考虑情节是否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种生活道理。

参考题目:(1)嘴和眼的对话(2)树和斧子。

3 2.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伊索寓言》等。 教学反思: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教案新人教版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新人教版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诗二首习题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过关测试新人教版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春》教案 新人教版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 春教案 新人教版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 狼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教案新人教版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4 寓言四则教案 新人教版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4 寓言四则教案 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