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化装舞会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0-03-02 06:30: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化装舞会》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化装舞会》,下面我就八个环节来说说我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

一、教材分析

《化装舞会》选自2011年秋学期开始使用的新教材《语文》。这套教材全五册,本文选自第二册第一单元“生活的滋味”单元中的第三篇。这一单元均为写人记事的散文,作家从身边平凡的人,普通的事说起,引导读者关注身边的生活,细心观察,能够从平凡中见到崇高,于细微中捕捉意义。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高职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对散文知识已经有所接触,但在方法和技巧上仍显欠缺。他们善良却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同情弱势群体却很少伸出援助之手。他们好奇心重,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探知欲望,这是形成他们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三、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的一些概况。

2.通过比较两场不同的化装舞会,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与讨论,理解“化装舞会事件”的主题意义以及对作者

一生的影响。 情感目标

1.理解文章最后一段作者抒发的感情。

2.了解资本主义的贫富差距,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通过比较两场不同的化装舞会,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教学难点:了解资本主义的贫富差距,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重点讲解,加深理解)2.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语言特色)3.引导、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4.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5.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6.自主探究法

六、教学工具

多媒体教学

七、教学过程

1.导入(先展示一些关于化装舞会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在介绍化装舞会) 化装舞会是欧美上流社会的一种舞会方式,面具之后的人的面目往往被掩盖。这为舞会本身带来了别样的魅力,但也往往会带来误会和巧合,成为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素材。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看一看《化装舞会》怎样通过一件小事深刻影响了作家亨利希.曼的世界观、人生观。

化装舞会这个名词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有吸引力,强调它的特点——带着面具和流行范围——欧美上流社会,为理解文本做了铺

垫。

2.走进作者

亨利希·曼【Mann,Heinrich】(1871—1950)是德国小说家,著名作家托马斯·曼的哥哥。因此,通常文学史研究当中也习惯将这对兄弟作家合称“曼氏兄弟”。

亨利希·曼生于1871年5月27日吕贝克城一个富商家庭,父亲去世后家道中落,当过书店店员和印书馆职员,曾在慕尼黑念大学,后专门从事写作。1894年后相继发表《在一个家庭里》、《在懒人的乐园里》和《垃圾教授》(1905)等作品,走上批判现实主义的道路。

1893年首次去法国旅行,后去意大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往返于慕尼黑与柏林之间。1925年定居柏林。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同弟弟托马斯关于拥护还是反对战争问题的争论,几乎导致手足之情的破裂。1942年托马斯在祝贺亨利希71岁寿辰时,终于承认自己过去误入歧途,哥哥是在为民主、为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而斗争。

这一板块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搜集资料,拓宽知识面,也培养了查阅资料的能力。

(介绍了作家之后,进入下一环节)

3.辨析“化妆”与“化装”

部分学生不知到这两个词语的区别,具体使用的语言环境,很多时候会混淆,所以,我在讲解课文之前先请学生辨析这一组近义词。

化妆: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

化装:(1)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的形象而修饰容貌;

(2)改变装束、容貌。

这样,通过辨析,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化装舞会的含义。 4.阅读文本,整体感知

学生初步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本文的一些 字词。 编纂( zuǎn ) 一幢( zhuàng ) 褴褛( lánlǚ) 裸露(luǒ) 陡峭(dǒuqiào) 吓唬(hu) 帷幕(wãi) 癖好(pǐ) 挥霍(huò) 猝不及防(cù) 哽咽(gěngyâ) 怦怦直跳(pēng) 这一过程的设计目的是积累字词,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5.学生再读课文,带着下面几个问题尝试复述课文情节。 【问题一】“我”出生于怎样的家庭? 【问题二】文章写了“我”犯了个怎样的错? 【问题三】化装舞会的场景是怎样的?

【问题四】“我”见到穷妇人之后有哪些行为和动作? 【问题五】这件事对“我”有何影响?

文中的我出生于一个较富裕的家庭,对穷人的世界可以说是一无所知。而无意中犯下的一个错误让我和穷人的世界有了接触。一边是父母举办的豪华的化装舞会,一边是穷人因为盘子碎了而没有饭吃,

这件事对年幼的我有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我让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进行复述,也就是抓住了文本的大纲。

这一过程要求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进行有效的复述,不仅让学生熟悉课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培养概括纲要的能力。

(经过刚才学生的复述,同学们对课文的情节有所把握。) 6..深入文本,进行探讨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化装舞会的段落,体会父母举办的化装舞会的奢华。此处,要求学生分工与合作,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先找出描写化妆舞会的语句,看那一组找的又快又全。 然后,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问题一】作者在这两节中主要从哪些方面表现舞会的?分别有怎样的特点?

(参加舞会的人:(毫不疲倦、奉承、挥霍无度) 舞厅的装饰风格:(柔和、明快、金碧辉煌) 舞会的内容:(跳舞、游戏))

【问题二】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些特点的?

(直接描写:被柔和的灯光照耀着的裸露的肩膀。 比喻:像珠宝一样闪烁的头发; 像生命一样发光的宝石)

学生在寻找思考时,我播放十九世纪欧美流行的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此教学环节。

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这是一场豪华的、高贵的、奢侈的上流社会的娱乐活动。

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本文的《化装舞会》指的就是这场父母举办的豪华、高贵、奢侈的舞会吗?如果是,那么文本到此应该就要结束了,而课文后面还有几个段落讲述的又是什么呢?和化装舞会又有什么关系呢?

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得知从14节到18节主要讲述的是女仆施蒂娜装扮成被打碎盘子的“老妇人”出现在“我”的面前。请学生注意装扮一词,再联系课文题目《化装舞会》,学生能得出结论,这是一场由女仆施蒂娜导演的化装舞会,然后带领学生体会这一场特殊的化装舞会。思考问题:

【问题三】这一场化装舞会的出现的人是谁?她有何特点?

(“穷妇人”;衣衫褴褛、声音低沉)

这是一个和之前的截然不同的舞会,之前的舞会代表的是高贵、奢华、贵族的生活,而女仆施蒂娜导演的化装舞会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却是贫穷、困顿、饥饿。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描写了两场截然不同的舞会,他的目的是什么呢?让学生积极讨论,可以得出结论:通过两场化装舞会的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差距,以及作者对穷人的同情和对这不公平社会的控诉,体现了作者批判现实主义的写作风格。

这一过程重点比较两次不同的化装舞会,能够对当时的社会背

景、贫富差距有所了解,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7.下一步进行合作探究,进一步理解文章主题,体会作者的价值观、世界观,为此,我设计两个问题:

【问题四】作者为什么称那妇女为“良心雕像”?

(因为这件事让作者看到了社会中底层人的生活,看到了贫富对比,学会了同情,还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补偿。)

【问题五】怎么理解“施蒂娜是个很好的演员,她演出了她自己导演的一幕悲剧”。

(是“悲剧”,因为它表现了穷人的不幸。

施蒂娜扮演了那个不幸的妇人,树立起良心雕像,使“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一个不谙世事的富家子弟第一次目睹了社会的真相;从而第一次在奢华的生活中感受到穷人的不易,知道了世界的不平等。这是西方版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作者人生第一次与快乐相反的心理和情感经验。这对作者的世界观、价值观有很大影响。)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讨论,不仅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继续引导:年仅七岁的作者面对自己无意犯下的错误,他选择面对,能学会同情他人,帮助他人。那么,正值青春年少的学生们呢?面对错误,面对弱者,或者当别人需要帮助时,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学生自由发言,发表感想,这一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结束语:同学们,女仆施蒂娜拉开的帷幕让年仅七岁的作者看到了社会现实,从而影响了他的一生,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幼小心灵的真善美。我们是不是应在生活中尊重别人,关爱生活,让这个世界更美好!

七、板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形成以下的板书,这个板书可以帮助学生更完整的理解课文)

化装舞会

父母组织的化装舞会

女仆施蒂娜导演的化装舞会 特点:豪华

衣衫褴褛

高贵

声音低沉

奢侈

八、布置作业

《化装舞会》中对舞会场面的描写十分形象、生动。请同学们课后完成关于上次运动会中某个场面的描写 。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化装舞会》教案

化装舞会策划书

化装舞会策划

女生节化装舞会策划

化装舞会主持人稿件

化装舞会优美散文

《化装舞会》讲课稿

万圣节化装舞会策划书

《化装舞会》讲课稿

化装舞会活动流程

化装舞会说课稿
《化装舞会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