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1 16:59: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绕岭中学 迟肖萌

面对教育的改革,新素质教育的推出,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应如何适应新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值得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新素质教育对广大初中生物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一、要更新教育理念

初中生物教师应树立新素质教育理念,只有在新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才会采用创新方法,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要将传统标准型教育观改变为创新型教育观;变\"师道尊严\"为\"师生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变\"应试教育观\"为\"素质教育观\";变传授知识的教学观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

现在初中升学没有生物的会考,生物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了压力,这是真正做到了\"减负\"。因此我们中有一部分老师认为生物学的教学遇到了很多尴尬,其实这正是由于这部分初中生物教师没有能够很好的更新教育观念的缘故。我们一定不会认为计算几麻袋的数学草稿是件赏心乐事,但是陈景润却在那繁难的公式中快乐地度过了自己的数学人生;一些孩子玩游戏甚至通宵达旦,不能说眼不酸,手不痛,人不累,但是从没有听到孩子们感到游戏机的\"负担\"。为什么会这样呢 古人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什么东西,一旦心生快乐和喜好,\"负担\"就没有了,而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会感到痛苦。使生物学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一种需求,让学生通过生物学的课堂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通过教师朋友式的启发和引导使得学生学会观察,分析,理解,运用,逐步学会自主学习成为现在初中生物教学的大方向。例如:教师完全可以在生物学的第一堂课程中搜集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需要解决的生物学问题,将搜集到的问题整理,并且穿插到整个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去,在每一节生物课上解决学生的一到两个问题,这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很好的体现教育为学生服务,教育满足学生需求的思想。

在初中生物教育中,教师不再仅是让学生获得生物学知识和技能,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形成成为了现在初中生物教育的一个主要部分。

二、灵活的使用教材

对教材的创新处理就是指改革教材中落后于社会与时代发展的知识体系,建立使学生认识和把握未来发展的知识体系和活动体系。通常教材在编定后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基本稳定,但科学技术和当今社会正在迅猛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教材中必然会有部分内容不能适应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对这部分内容作适当变动是十分必要的。此外,教材内容的编排不一定都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时需要教师对其进行适当调整与重组,使教材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需要。教师对教材的创新处理包括对教材内容的增减,调整,重组或重新选定。例如,教师可以从人们的认知规律出发将教材中先讲结果再了解过程的部分改为由学生自主探究后讨论得出结果——《显微镜的使用》一课中就可以让学生利用旧的显微镜先了解各个部分的功能,再了解各部分的名称。教师可以增加反映现代生物科技新进展的知识,如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等——《传染病》一课中就可以结合\"非典\"时采取的措施来来了解传染病预防的措施;教师可以增加人与生物圈关系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人与生物圈的关系,使学生学会健康的生活——《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可以利

用调解饮食减肥的方法让学生能更多的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可以增加促进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实践能力——《细菌和真菌》一课中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冷冻食品的保鲜问题进行社会调查。总之,只要教师用创新思路来处理教材,一定会使教学内容得到创新。

三、改革教学方法

在生物教学中,倍受教师青睐的传统\"讲授法\"现已受到严峻挑战,它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但已不能适应现在对新素质教育的要求。广大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讨论式学习,合作型学习,自学式学习。其中探究式学习应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其过程是:提出课题→设计→探究→结果→分析,评价。其特点是:以问题为中心,学生自主探索(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重在发现,学生具有最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例如,\"植物开花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的探究活动,首先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影响植物开花可能的因素;如自身因素(是否成熟),空气,温度,光照等,接着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实际操作,通过采访,调查,网络搜索,亲身实践等方法收集实验数据和资料,再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此外,还可采用\"问题拓展教学法\"和\"前后联系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极为重要。所谓\"问题拓展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学生解答了某一问题后,要求学生对所解出的问题适当加以变化和发展,并编出发展题,师生共同解答。例如,学生解答了植物生活需要水的问题后,可变化为水在植物体中的运输问题,解答了水在植物体中的运输问题后,再变化为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问题。所谓\"前后联系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启发学生尽量从生物的生长柜里来认识生物体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针对\"如何使农作物增产\"这个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从选种育种(遗传)→种子萌发(种子)→疏松土壤(根)→水肥管理(茎,叶)→田间管理(花,果实)这一个整体过程去分析和考虑。

总之,创新教学方法一定要以更加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研究方法为宗旨,将现代的科学理念有机的结合到我们初中生物的教学实践之中。

四、开拓新的教育手段

现代教育手段在当今教育和未来教育中应发挥特殊作用。现代教学媒体在生物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传统教学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它能增大教学容量,开阔学生视野,诱发学生思维;它使生物课堂更直观,更生动,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在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教师要引进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并对网上资源进行开发,利用,重视网络对教学的影响,并教会学生自己利用网络查找各种生物学信息。例如:在《植物的开花和结果》一课中就可以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室,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主探究有关花的各种问题,同时教师可以使用DC,DV等先进的媒体手段将学生生活中忽略的事物的每一个细节都展示在学生面前。

同时传统的教育手段也要在新的时期有所调整。随着城市建设的逐步完善教育资源是越来越丰富,科技馆,博物馆,主题公园等城市设施也成为了我们教学的优秀资源。生物学教学手段不再局限于课堂,书本,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进城市,走向生活——让学生的眼,耳,口,鼻等所有能调动起来的感官都一起活跃起来,感受自然,感受生活。在《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这个单元中就可以让学生走进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观察,了解,记录,讨论,设计……为我们城市的建设出谋献策,使学生觉得学习就是生活的一

部分,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

五、建立新型的评价机制

教师首先要改变过去那种以\"分数高低\"来评价学生好坏的旧观念,应向\"素质鉴定\"观转变。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有这样一位学生——她的考试成绩属于班级的中下等,但对于探究试验钻研的相当深入,对于每一个探究试验都能提出一些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还对一些试验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其实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保护并发展学生的个性。在评价范围上,应从片面的只限于智能范围的单一性评价向全面的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的综合性评价转变。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评价。例如,可评价学生对探究活动的态度是否积极,能否在活动中与他人合作与交流,能否独立思考和是否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能否根据观察或生活经验提出问题,能否根据问题提出假设,能否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实验,能否实事求是地记录和收集实验数据等等。在评价方法上,要从以考试测验为主,片面强调定量分析向注重观察与调查,了解内在因素的定性分析转变,要注重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特别重视形成性评价,使得评价能够个性的反映一个学生的整体面貌。在评价功能上,应从一味追求个人\"成才(成功人士)\",向注重平凡,尊重自然中每一个成员,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的方向转移。

六、给头脑充电

面对新素质教育,教师应不断获取新知识,信息,以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创新能力。知识更新的加速与信息的爆炸性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标志。生命科学是当前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教育科学如今也在教改中迅速前进,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只有不断扩充知识信息,才能适应教育改革与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只有不断接受新知识才能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为每个人在长期的生活工作中,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必然妨碍创造性思维的产生,而新知识,新信息的出现不仅给人们以新的创造基础,而且能引发人们的好奇心,引发新的联系乃至幻想,增加迸发创造性思维火花的机会。

新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只要我们敢于突破旧思路的限制,牢记以学生为本是生物教育的主旋律,是实施新素质教育的关键,就能够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生。

2012-5-14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农村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初中生物教学小论文

初中生物论文

初中生物论文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