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生物教学反思(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3-14 21:04:56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谢昌华

我们每一位生物教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适应新课标的要求。生物新课标要求我们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知识性目标的反思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制定知识目标。扎扎实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要搞清生物要领的形成过程,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知识的学习笔者大多是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互动学习。例如第五章植物的呼吸作用及其利用,围绕三个问题导入:1.什么是呼吸,请说出你身边的呼吸现象?2.人或动物在呼吸时,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在成分上有什么不同?3.植物有没呼吸?等问题展开互动交流讨论。有位学生提出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氧气或二氧化碳的存在?教学内容就这样自然的延续。

二、技能性目标的反思

生物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生

物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列举身边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要求的分组实验有具备条件,一个个都要开展,实验过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七年级开展的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实验,发现学生动手能力很强,出乎意料,对实验也非常感兴趣,当场给以表扬。当然对学生的肯定对帮助学生确立自信也是很有帮助。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反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在学习七年级植物标本的采集过程中,“同学们植物标本可帮助我们认识多种多样的植物,在科学研究中也占有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该为植物做些什么呢?”“请我们大家一起来爱护花草树木,以后不会再出现有的同学践踏学校的草坪这现象。”学生也意识要爱护一草一木。篇2: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根据教学实践,对初中生物教学做如下反思:

1、教师的提问很重要,通过有效的提问能够达到对新旧知识的

衔接,在教学过程中较好的问题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以在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预先设计好问题方案做到在不同环节中设

置难易适度的问题。

2、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状况而且要注重

学生的思想动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是关注优秀学生的学习情

况而忽略学困生的表现,导致这部分学生更强烈的逆反表现从而使师

生间出现矛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照顾全面用不同手段来激发他

们,千万不要让他们觉得老师忽略了他们。

3、要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从注重教法向注重学法方面转化,让

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来,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间、生

生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要做到突出学生主体教师就必须给自己很

好的定位,我们在频繁的考试中可能已经背离了我们的教育目标,用

简单的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从而把他们看作学习的机器弱化了对他

们的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的教育,所以我们首先放下“鞭子”融入他

们,让自己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聆听者、协调者、启发者,切实 实现有重知识向重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转化(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实

验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实

验设计能力等等)并要善于捕捉课堂上的信息随机生成出来。

4、要重视探究实验的教学,其关键是要教给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的方法步骤思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结果或者结论无须多研究。

5、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也就是说,凡是适应新课程理念的又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教师教师都要去挖掘都要去教,让学生达到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所谓的学以至用。学生也会在不断的利用生物知识去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兴趣倍增。

6、利用好多种教学手段,课堂教学除了利用好多媒体以外,教师的板书、板画、肢体语言也非常重要,要充分利用起来,另外教师的讲课要有情感的投入。

7、教师要经常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办法,在不断的积累中才会进步。

8、初中生正处于思维的活跃和叛逆时期,所以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要善于激发学生不要压抑学生,同时还要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可以说没有交流,教学就无从谈起。因为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分享智慧与情感的过程,在沟通中,师生双方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经验,交流情感与理念,求得新发现,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说到底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课堂上绝对不允许就知识论知识,要教会学生学习——也就是说要把获取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篇3: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闵家中学 张洪生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在生物课的教学中,使每节课设计都能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提出全体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以下结合《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的一些情况具体总结一下初中生物教学的体会: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是人教社出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观察心脏的结构和肺循环、体循环的途径这部分知识是教学的重点。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的血液,血管等知识的深化,又是联系消化、呼吸、排泄等章节的关键。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需要经过循环系统运送到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人体所产生的废物也通过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的协调活动排出体外,因此本章内容起到了联系各部分知识的作用。 1.给学生机会,自己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去探究。

对于血液循环途径的知识,学生以前从没接触过,因此是较为抽象和陌生的问题。如何化抽象为具体,增加学生在这方面知识的感性认识是教学的关键。在学习过程中,我先引导学生复习了上节所学习的心脏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知识,再让学生认真观察血液循环图解,思考讨论了“观察与思考”中的两个讨论题。在充分的思考、讨论、交流、表达中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出物质运输的途径,通过他们自己讨论,绘出循环的路线,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并且用已有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学生的能力、知识储备有差异,因此允许他们合作讨论,取

长补短,避免知识信息的孤立,使全体学生都有参与讨论点的机会,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2.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通过小组的讨论,每个组都能得出自己的学习成果,第二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尽量多的给他们机会,并且在同学展示的过程中,允许其他组的同学提出疑问,提出的问题本组成员可以参与解答,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知识的讨论中。中学生都有自我的表现欲,为了能够参与到讨论中来,他们就会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做到一节课中每位学生都有展示才华的机会,减少部分学生一统天下的局面,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3.对学生做出客观的评价。

不公平的评价会拉开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隔阂、冷漠、消极甚至对抗的情绪。有时,还会引起班里的其他同学冷落、孤立被评价的学生,使学生受到精神上的伤害。所以,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偏爱优秀学生,不冷落后进生。而且,更应对后进生施以关爱,善于发现、赏识他们的闪光点,充分肯定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使之获得“我也行”的情感体验。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对每位学生给出一个激励性的评价,同时让去他学生作评价,是学生的评价不局限于老师对她的评价,而且体现同学之间互相认同的意识,让学生感到成就感,使评价是开放性的。另外鼓励学生的自我反思激励方法,可以自己评价自己的成果、作品等, 使其他同学能够理解你的创意,争取同学良好的评价,这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适当的时机,邀请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建立同学、老师、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做到评价的人性化和个性化,突出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同时把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现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不断追求成功。能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

另外,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搜集、整理、加工资料的能力,使学生开阔视野,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掌握获取信息的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在新课标的教学中,首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在此基础上充分去实现课标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提高终身学习能力。篇4:初中生物教学反思2012.4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岐山县第三初级中学 董玉田 2012年4月5日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岐山县第三初级中学 董玉田 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生物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必须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生物教师对传统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新的教学研究成果,又自己对教学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生物问题的空间呢?所以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认识到这一点我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就非常注意从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两方面对学生兴趣和能力的进行培养,并不断进行反思。

一、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导课即一堂课的开始,心理学研究表明:精彩而艺术的开课,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奇亲切的感受,不仅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迅速由抑制转为兴奋,而且还会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新课的导入是生物学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导课激趣激疑,激活学生的“动情点”,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可采用问题探究型、关注“热点”型、直观形象型、活动快乐型、实验型和说课型等开课方式导入新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振 1 作学生精神,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望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这样,在师生互动配合下,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正所谓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问题是教学的核心。教师把课前精心准备的相关教学内容以思考题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并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看书自学,独立思考,寻求答案。同时,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消除紧张、压抑、沉闷的情绪。如学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的变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等,可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思考后进行讨论作答,并相互修正,在讨论过程中及时进行启发诱导,既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又要启发学生进行聚合思维,同时还要赞赏学生的大胆见解,并及时指正,整个过程教师要控制好课堂讨论时的气氛,组织好课堂秩序。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归纳、总结。针对出现的相关问题,将课堂训练引入竞争氛围,以不同方式让学生作答,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这种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防止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防止养成思维隋性。

学生在学习中主要场所是在教室,中学生物学教学绝大部分时间也在教室里,黑板粉笔,重复一年又一年。学生在教室里是死板板坐着,面对黑板,面对书本,单调地重复学生像笼中小鸟,我发现适当改变教学环境对活而有效课堂教学也起了很重要作用。并且在实践当中,根据教学需要大胆离开教室,更换教学场所。如实验室就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教学场所,那里有做各种实验的仪器设备,那里有用于课 2 堂教学的各种模型、标本、教具,那里有研究生物学的科学氛围,所以我有很多课是把学生带到实验室上课,效果很好,学生可以动动手,培养操作能力,学生可动动眼,培养观察能力,学生也不是一直坐着,根据需要时站时坐。再如:参观大棚蔬菜种植和管理,是学习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两者关系及受哪些因素影响,最理想的地方,我试着把同学们带到农民大棚里或果园里,为他们上课,使他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对知识学习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并且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求知欲增强,教学效果如愿以偿。改变教学环境,对活而有效课堂教学的作用表现在:(1)教室是学生必需去又有所厌倦的地方,适当更换教学环境具有调节作用;(2)在新的环境里,有新的情境,易激起学习热情和求知欲;(3)在教室里可能接触不到新环境中的信息,教学内容单调。

二、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1、指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学习指导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形成科学的高效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神经系统时,名词多而抽象,可以把易混淆的名词列出来,让学生在组成和分布上分析、比较它们的异同点。例如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中枢和中枢神经等。当学到“神经元”时教师可让学生取一节有节的树枝,那么枝节就可比喻为细胞体,较细的可看为树突,较粗的就可比喻为轴突。树皮就可理解为髓鞘,那么较粗的枝条和树皮合起 3 来就“组成”了一条神经纤维。像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把知识进行创造性地再加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只有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理解和概括,生物学知识结构才能真正被接纳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从而获得深刻的领悟。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具有积极的探索欲望,同时在教学中利用一切教学材料,生活实际现象引导学生去探索、分析和总结,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构成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学习了传染病知识后。我就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某人患了重感冒,出现流黄鼻涕和头昏的现象,请学生分析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把上述实际实际问题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教师可行引导学生思考感冒属于哪一种传染病?是由什么病原体引起的?学生在这种经常性问题解决过程中,领略到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经过长期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系统梳理知识的能力 对知识的系统梳理是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系统规律,及时对知识进行梳理。如在学习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时,总结为操作口诀: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看完低倍看高倍,九退整理后归箱。(整个口诀易记而且实用)。在学习心脏的结构时,可启发学生结合实物或挂 4篇5:初中生物学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经过五个班的教学,对第一节的教学有几点心得: 1.在新课标培训阶段,认识到分组的重要性,在上课之前就对学生分组,并培训了小组长,教学过程中证明作用非常大。没有出现“摁不下去”的情况,分组对于组织探究教学非常重要。

2.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效果比较好,4个班的课堂气氛都非常活跃。 3.还存在照顾不到的学生,分组时对学生的了解不够,“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没有充分体现,有的组同学始终没有发言,课后还要了解情况,如果存在问题,就有重新分组的必要。 教学反思

每堂课后,我都有很多的感想。这堂课后,我又一次感觉到教师只是学生学习中的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教师的作用体现在教会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获得知识的方法。这节课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让他们通过观察来整理、获取信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如:学习生物的应激性特征时,学生看完教师提供的素材后,引导他们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举例体会生物的应激性特征。同时,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习新陈代谢问题时,让学生以自己为例讨论其具有的特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生活出发,会使他们讨论时产生兴趣、有的放矢。课堂中给学生设置一些有挑战性的讨论活动,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再者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可以相互带动、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增进友谊和了解,培养团结友爱、与人合作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真正做到百花齐放。

【教学反思】

在生物教学中新课改所倡导的实验探究式学习,起点高(情境高于教材)而落点低(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础理论直接或间接源于教材),既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和思维,还能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对学生而言,实验过程中问题的解决不仅是一个知识输出的再现过程,更是一个知识信息重组和整合的获得性过程。以课内外学生实验、探究性学习与教师的过程式教学引导为依托实施本节教学,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地位,思维活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对前人做过的实验,学生经过探究,能从中发现问题,并能很好地把握实验要点;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的热情、机敏以及锲而不舍的精神感染了为师者,这一切都是灌输式教学所无法体验到的。一节课下来,感觉时间过得太快,探究过程显得紧迫;对于教师如何更好适应角色转变,成为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促进者,而不是越俎代疱,将学生的探索研究引向既定结论,教师应提供信息、启发思维、补充知识、引导质疑、探究和创新,使学生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这一点还有待进一步磨炼和提高。 教学反思:

1、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利用概念图教学真正实现了教师的“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整堂课都交融着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的交流、沟通和碰撞,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着指导者、帮助者的角色,学生在活动中以小组合作形式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学习。

2、联系生产实际,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通过“探究根的分布规律”创新尝试这一环节的设计,使整堂课得到了情感的升华。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也达到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情感教育的目的。

3、加强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的小组分工、管理和记录,关注全面、关注差异,使这样的新型教学模式更合理,更完善。

生物学教学的形象直观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以亲身实践或以具体事物、现象以及事物、现象的逼真描绘来激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获得生物的表象,从而促进对知识比较全面、比较深刻的掌握和理解的教学过程,称为直观教学。荀况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直观教学是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为了使学生获及较全面、正确而牢固的生物学知识,不能只从抽象概念和定义出发,更不能抽象地讲授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必须通过各种直观手段使学生获及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再上升到理性阶段,形成各种概念和原理。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学生可以感知传统直观教学中无法表现的事物和现象。

(2).直观教学是使学生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的手段。在生物学教学中正确地组织和运用最合适的直观教学手段和方法,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走近路,走直路,起到“百闻不如一见”的作用。

(3).直观教学是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组织以学生为主体学习活动的手段。这样就把教师的活动目的转化为学生的活动目的,把教师所施加的影响构成学生活动的手段和对象,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如生物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

教学反思 但有时也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因为学生的很多认识是模糊不清的,他虽然知道,但讲不明白甚至有错误,反而引起其他同学的反感。于是我尽量把同样的知识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比如本节课讲“化石年代顺序”时用的标图比赛的方式。通过同学的动手活动,使已经具有这部分知识的同学积极参加竞赛,对这部分知识比较陌生的同学可以通过观摩来学习知识。我也经常会精心引进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如本节课的“同源器官比较”、艾滋病教学中的“不回的艾滋病的人”等内容),既保持了新鲜感,又达到了同样的教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的效果。

教学反思:

本节课首先复习原有知识,回忆开花、传粉、受精以及受精后子房各部分的发育,明确有性生殖的基础上,再学习无性生殖,知道无性生殖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在生产实践中,通常采用的方法。学生缺乏这方面的实践,教师要多举一些这方面的例子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例如除马铃薯之外,还有姜、蒜等也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关于嫁接和扦插,也比较难区分,告诉学生通常果树采用嫁接的方法。

植物的“感情”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很有意思有富含丰富科普知识的文章,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事例介绍了植物神奇的“感情”,写出了植物之间的联系。这些事物都是我们农村孩子所经常接触的,但这些道理和他们之间就好像有一层窗户纸,只要轻轻一捅就豁然开朗了。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主要让他们采用独立自学的方式进行的。整节课仅围绕两个问题进行的,问题一: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问题二:把你最感兴趣的内容介绍给大家,并说说你的理由。在整堂课上我尽量做到让学生成为主体,任由他们畅所欲言,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和问题统统都提了出来,我只是作为一个参与者和他们共同的讨论研究,让他们的想法和问题在这种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得到认可得到解决,使学生在这种民主和谐的氛围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又是一节较轻松的课,课后学生又围了过来,说着他们没说完的话,看着他们脸上的笑容,我知道了他们成为主人的喜悦,也感到相信学生等于解放自己!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注意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比较、阅读等活动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让学生获得有关昆生生殖发育的最直接的感性认识,效果很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活动有时会在较大程度上“干预”学生的活动,教师“放”的还不太大胆。由于本节内容对学生而言,难度不是很大,加之学生在生活中对昆虫都不陌生,所以教师应该更大程度的让学生自主学习。另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有一点体会:在教学活动中,的确应该注意生物学知识的生活化,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主动观察,在生活中学习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生物学知识。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和所闻,借助挂图(或教材插图),可以归纳出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包括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并采用与家蚕比较的方 法,得出其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是完全变态发育。

在昆虫的变态发育有“幼虫”和“成虫”两个阶段,青蛙的变态发育有“幼蛙”和“成蛙”两个阶段,对于动物而言可统称为“幼体”与“成体”,这样有

利于学生简单而清晰地掌握这些名称。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地生活,因而两栖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很大。随着水污染的加剧和环境的恶化,两栖动物的种类已十分有限,仅存有尾目、无尾目、蚓蝾目4000余种。介绍两 栖动物和环境的关系,可以对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教学反思

鸟的生殖和发育这节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起来比较容易,在认识鸟卵的结构时,用学生所熟悉的鸡卵作为例子让学生认识鸡卵结构和各部分功能。将鸟卵结构与昆虫和两栖动物的比较,说明其复杂性和更适于生活在陆地上的特点。 有关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课本内容非常少,只有图片和归纳性一段话,说明鸟类生殖和发育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书本以外的加以引导:

(1)让学生举例说生物一些求偶行为如:丹顶鹤跳舞、孔雀开屏等等。 (2)还有有些鸟类自己不筑巢、孵卵、育雏,如杜鹃它将卵产在其它鸟巢内让其它鸟替代它孵卵育雏。

(3)学生所熟悉的都是一些雌鸟进行孵卵,如:鸡。但是有一些鸟类雌雄交替孵卵,如:家鸽。有些雄鸟进行孵卵如:企鹅。

在课堂上学生对于课本上没有的一些内容表现出极大兴趣,他们积极听课并进行讨论,都能举出一系列相关的例子,教学效果还不错。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学生们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觉得生物是一门有趣的学科。

推荐第2篇: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闵家中学

张洪生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在生物课的教学中,使每节课设计都能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提出全体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以下结合《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的一些情况具体总结一下初中生物教学的体会: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是人教社出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观察心脏的结构和肺循环、体循环的途径这部分知识是教学的重点。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的血液,血管等知识的深化,又是联系消化、呼吸、排泄等章节的关键。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需要经过循环系统运送到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人体所产生的废物也通过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的协调活动排出体外,因此本章内容起到了联系各部分知识的作用。

1.给学生机会,自己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去探究。

对于血液循环途径的知识,学生以前从没接触过,因此是较为抽象和陌生的问题。如何化抽象为具体,增加学生在这方面知识的感性认识是教学的关键。在学习过程中,我先引导学生复习了上节所学习的心脏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知识,再让学生认真观察血液循环图解,思考讨论了“观察与思考”中的两个讨论题。在充分的思考、讨论、交流、表达中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出物质运输的途径,通过他们自己讨论,绘出循环的路线,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并且用已有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学生的能力、知识储备有差异,因此允许他们合作讨论,取长补短,避免知识信息的孤立,使全体学生都有参与讨论点的机会,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2.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通过小组的讨论,每个组都能得出自己的学习成果,第二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尽量多的给他们机会,并且在同学展示的过程中,允许其他组的同学提出疑问,提出的问题本组成员可以参与解答,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知识的讨论中。中学生都有自我的表现欲,为了能够参与到讨论中来,他们就会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做到一节课中每位学生都有展示才华的机会,减少部分学生一统天下的局面,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3.对学生做出客观的评价。

不公平的评价会拉开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隔阂、冷漠、消极甚至对抗的情绪。有时,还会引起班里的其他同学冷落、孤立被评价的学生,使学生受到精神上的伤害。所以,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偏爱优秀学生,不冷落后进生。而且,更应对后进生施以关爱,善于发现、赏识他们的闪光点,充分肯定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使之获得“我也行”的情感体验。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对每位学生给出一个激励性的评价,同时让去他学生作评价,是学生的评价不局限于老师对她的评价,而且体现同学之间互相认同的意识,让学生感到成就感,使评价是开放性的。另外鼓励学生的自我反思激励方法,可以自己评价自己的成果、作品等, 使其他同学能够理解你的创意,争取同学良好的评价,这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适当的时机,邀请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建立同学、老师、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做到评价的人性化和个性化,突出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同时把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现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不断追求成功。能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

另外,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搜集、整理、加工资料的能力,使学生开阔视野,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掌握获取信息的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在新课标的教学中,首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在此基础上充分去实现课标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提高终身学习能力。

推荐第3篇: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谢昌华

我们每一位生物教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适应新课标的要求。生物新课标要求我们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知识性目标的反思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制定知识目标。扎扎实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要搞清生物要领的形成过程,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知识的学习笔者大多是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互动学习。例如第五章植物的呼吸作用及其利用,围绕三个问题导入:1.什么是呼吸,请说出你身边的呼吸现象?2.人或动物在呼吸时,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在成分上有什么不同?3.植物有没呼吸?等问题展开互动交流讨论。有位学生提出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氧气或二氧化碳的存在?教学内容就这样自然的延续。

二、技能性目标的反思

生物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生物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列举身边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要求的分组实验有具备条件,一个个都要开展,实验过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七年级开展的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实验,发现学生动手能力很强,出乎意料,对实验也非常感兴趣,当场给以表扬。当然对学生的肯定对帮助学生确立自信也是很有帮助。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反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在学习七年级植物标本的采集过程中,“同学们植物标本可帮助我们认识多种多样的植物,在科学研究中也占有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该为植物做些什么呢?”“请我们大家一起来爱护花草树木,以后不会再出现有的同学践踏学校的草坪这现象。”学生也意识要爱护一草一木。

推荐第4篇: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学科,在初中生物科学的教学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紧紧抓住三部分:

一、初中生物的教育对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他的目的是提高所有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情操,提高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为一部分今后要从事生物事业的人打下最基本的基础。也就是说,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全面、基础、科学素养教育,从这一观点出发,在我的生物教育理念中,从我接触学生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是一直以培养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为主要目的的。我的每一个课堂设计、每一个活动安排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并且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为中心思想。在课堂教学的准备中,我会多注意选择与书本知识相关的课外知识,例如在讲拒绝毒品时会让学生观看中国拒绝毒品的宣传片等。总之,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教学理念的核心。

二、作为教师,教材是必须要全面了解掌握的,但是,教材对于老师来说只是一个承载知识的工具,而不能作为教学的依赖。作为一名教师的第一步就是研究教材,不仅是研究所教年级的教材,还要把整个中学阶段的教材都要研究,首先要知道在整个初中阶段,生物课程都需要学生掌握些什么知识,知识体系是怎样安排的,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需要学习哪些知识,那些能力需要得到培养和提高等等。在我的教学中,通常我都是把教材中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安排糅合成一

个一个专题,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很多的活动,例如一些课堂小游戏、调查、生物竞赛等等,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

三、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探究式活动。生物科学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科学,我在课堂中会一直给学生强调一个观念,老师在课堂中讲述的甚至与书本中所写的知识都不一定是正确的,相反,对于生物学科来说,有可能目前我们所学习到的一些理论会在今后的科学探究中发现是错误的。在教学中,学生所学习的知识都是前人通过科学探究发现的,因此,我认为教学并不是把知识死板的教给学生。相反,我的课堂设计大多都是将学生置身于当时科学家们所处的环境,让他们通过体会科学家们的探究过程,引导他们找到隐藏在各种生物现象下的本质规律。同时也鼓励学生对老师、对书本提出质疑,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证实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新的想法,作为老师要给予肯定,保持孩子的一颗创造心是最可贵的。并且作为老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适合创造的平台,例如,我可以通过演讲比赛、写保护动物的倡议书、办手抄报、知识竞赛等方式,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肯定他们在这些活动中的一些创新,我相信,在这样一个轻松、愉快又充满鼓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无论在知识、能力、创新各方面都将会是最优秀的。

推荐第5篇: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张苇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小学到初中的过度时期,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第一次接触生物这门学科,而且七年级生物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特别是可以通过探究实验自己动手获取生物学知识,因以大部分学生比较感兴趣,课堂气氛比较好,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只感兴趣个别生物现象和事例,只关注与已有生活经验相关的生物学知识,而忽略基本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导致概念不清,相近知识点混淆,不能灵活应用相关知识点。初中生物学课程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生物学科学素养,这就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来领悟自然科学的本质,通过特殊了解一般。另外教学的三维目标中,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彼此渗透,融合统一于学生发展之中的,知识目标是实现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载体,没有载体一切教学目标都是空谈。因此,面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做了如下反思。

一、研读教材,形成难点知识网络

七年级生物有很多专业术语和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我研究课本中所有定义、概念,研读教学大纲了解教材需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点,向同事请教历届学生对于哪些知识点比较难理解,哪些知识点容易混淆,并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形成一张重点难点知识网络,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显微镜的成像特点,装片中的气泡,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能量转换器等抽象、易混淆的知识点。

二、精心备课,选择适当教学方法

备课过程中重点思考网络中的知识点应通过怎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容易理解。不同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有时需要通过举例,作图,实验,动画演示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具体选择哪种教学方法是综合考虑了学生学习问题的原因和知识点的特点后决定的,有时需要几种方法结合使用。如讲“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时,因为课本中对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重点描述,所以学生容易忽略生态系统中非生物部分,因此设计了阐述定义的关键词、用概念图列出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并通过举例让学生描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教学过程。设计“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的教学过程结合了动画演示、自制教具模拟变化过程学生学习效果证明这样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加深了他们对于概念的理解。

三、及时反思,分析总结教学得失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能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对于一个新老师的成长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每节课后我都要及时把教学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跟同事讨论,请教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经常去听同事的课,学习别人处理教学难点的先进方法。也经常请同事去听我的课,指出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这节内容比较抽象,特别是“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形态不同”这个知识点很难把握深度,一不小心就讲成细胞分裂阶段,这就超纲了,学生也很难理解。同事建议我就用书上的洋葱根尖细胞分裂图来描述染色体形态不同,并用分裂开始,分裂中间等简单明了的词语,学生就容易理解了。通过这次评课也让我对充分运用教材有了新的认识。

我作为一名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课堂的应变能力、教学各环节的时间把控、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等方面处理得不到位,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努力钻研教材、教法,通过知识点的教学进一步完成三维目标的落实;多向同行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提高教学能力,以达到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目的。

推荐第6篇: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1.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也就是说,凡是适应新课程理念的又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教师教师都要去挖掘都要去教,让学生达到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所谓的学以至用。

2.教师的课堂教学切实实现有重知识向重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转化(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等等)

3.课堂教学除了利用好多媒体以外,教师的板书、板画、肢体语言也非常重要,要充分利用起来,另外教师的讲课缺乏要有情感的投入。

4.教师要经常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主要是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办法。

5.要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要善于激发学生不要压抑学生,同时还要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可以说没有交流,教学就无从谈起。因为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分享智慧与情

感的过程,在沟通中,师生双方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经验,交流情感与理念,求得新发现,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6.说到底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课堂上绝对不允许就知识论知识,要教会学生学习——也就是说要把获取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

推荐第7篇: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新课程下初中生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入手,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我们每一位生物老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牢牢把握“求实、求活、求新”的教学三原则,不断取得新的教学成果。

第一,转变生物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生物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历史与社会教师应加强对历史与社会教学理论的研习,如《生物教学》、《中学生物教学参考》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就有许多帮助。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切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要搞清生物要领的形成过程,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有时要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生物要领的理解。对生物规律的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同时要讲清生物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生物规律中各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必要时对其相关的概念规律要加以比较区别,消除学生对生物概念规律的模糊感。

生物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生物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在课堂讲授中,教师应尽量列举大量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习题的讲析中,选例除了要注重习题的

典型性外,更要注意习题的实用性,以及渗透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性。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除了课本上必做的演示实验外,教师应当善于观察,挖掘生活实例中的生物原则,设计一些实验装置在课堂上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

二、求活——方法科学、灵活多变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生物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生物学名著、生物学学术论文、生物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应根据课程结构设置内容特点、课型特征以及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知识方法教育要灵活,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思维方法训练要灵活。在解决生物问题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问题,做到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教师应当有目的对学生进行各种思维训练。

第三、求新——转变观念,创新教育

“求实、求活、求新”三原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有机的统一体。二者相辅相承,层层递进,求实是基础,求活是关键,求新是目的,只有具备扎实严谨的基础知识,才能转变成灵活的思维方法,最终表现出独特的创新能力。

总之,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要多思考,多创新,多结合实际,这样才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推荐第8篇: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生物教学反思——从生活中学

有些学生感到生物很难学,怎样让学生愿意学生物、学好生物。在实践中我感受到,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组织学生探究性学习等都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还发现,把生物课教学同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们从生活中学习生物,更会取得意外的收获。

一、走进大自然,让学生体验生物学的乐趣

生物学知识源自大自然,大自然是真正的生物知识宝库。在我所教的学生中,有很多是农村的孩子。他们虽然和大自然很亲近,却也往往不能把生活和生物学联系在一起。于是,我会常常利用各种时机,主动为学生们建立这种联系创造条件。比如,在学习“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一课时,我事先发动学生到自己的家乡对生物的种类进行调查,使他们获得了丰富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上课时,大家互相交流,共同分析,不但活跃了气氛,而且使学生们的印象深刻,再加上我的点拨引导,使学生们既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还把它同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学到了“活”的知识,取得了令人非常满意的效果。

二、把生活知识带进课堂

讲授“发酵技术”一课,如果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就会使其变得枯燥乏味。而我在教学中提前安排学生到酒厂参观酿酒车间,学生们兴趣高,积极发言,气氛热烈。经过大家相互讨论交流,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了自己生活中经历的内容,从生活经历中提炼出了生物学知识,就使这些知识得到升华,真正成为在他们的生活中起作用的宝贵财富了。

三、动手动脑,在生活中探究、运用生物学知识

学生学习的快乐,不全部在于考试得了理想的分数,更在于把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去解决了具体问题。所以,我会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具有探究性质的作业,让学生们去完成。在学习了“发酵技术”一课后,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根据生物课本里学到的内容,自己回家制作一份酸泡菜,请父母做出评价。学生们对这样作业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用这样的情绪去进行学习,怎么会不使他们劲头倍增,加倍努力,取得好成绩呢!

总之,学习生物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生活中学。把学到的生物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提高生活质量。使学生乐学、会学,在生活中得到启迪。是我们每一个生物教师应该努力去做的。

推荐第9篇: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复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一定要重视复习课。学生能不能对所学的内容有一个系统深入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的效果。而要达到一个好的复习效果,就必须精心准备好复习课,灵活地运用复习的方法和技巧。

一、精心准备,做好计划

正所谓不打无准备的仗,复习最忌拿起书本从头提问到尾。教师首先要明确复习的内容,然后根据内容以及实际情况,计划好该用多少课时,最后要根据教材特点选用恰当的复习方法。

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无论是什么复习方法,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都应该遵守“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最忌“自由式”复习法,这种复习方法,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过度强调学生的自由复习,往往会使学生把握不住重点,甚至走向复习的误区,进而导致复习效果不佳。正确的复习方法,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计划、有顺序的复习,适当的时候,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自由支配。简而言之就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三、讲练结合,查漏补缺

复习的目的和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以整理和总结,进而巩固和提高。因此,复习中最重要的环节就在于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个个知识点,并逐步形成知识的网络和系统,只有把这一基础打牢固,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怎样复习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复习时,一定要把复习课本知识与恰当的练习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在练习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达到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的目的。最忌把讲练结合、精讲精练片面地理解为以练为主、以练代讲,从而忽视了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本身的理解和钻研,把复习课当成了练习课。

四、利用图表,事半功倍

图表概括性强、生动直观,是对课本内容的高度浓缩和升华,其作用是语言、文字无法代替的。因而在进行复习时,应重视对图表的复习,重视培养学生看图分析的能力。强调学生看图释文,文图活用,读图解题,使图文充分结合,把冗长的文字叙述用图表的形式表达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绝不能忽视对图表的复习,片面地认为,只要把课本中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记住,就可以了。这样复习的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无法达到一个好的复习效果。

五、传授方法,培养能力

在复习的过程当中,教师除了自己总结归纳知识点,还要适当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归纳知识点。可在给出复习纲要的基础上,用提问的形式协助学生总结归纳知识。除了总结归纳知识外,还要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深刻的理解,培养他们灵活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在复习过程中要进行考点分析,在讲练习的时候阐明题目的考点意图;其次要注意把同一考点的不同题型放在一块进行分析;最后甚至可以给出考点,让学生去编写不同的题目,让学生站在出题者的立场,更好地理解题目的意图,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六、重视基础,讲究质量

考试的题目都是偏重于打基础,主要是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而分析题又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上,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不要一味的专研大题难题。此外要把握练习的量,在复习中,设计适量的练习题,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所复习知识的掌握和巩固。不能只注重练习题的量,搞“题海战术”,而忽视了练习题的质。一道好的题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辨析、运用能力,启发他们举一反

三、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相反,一道不科学、不严密的题目,会把学生引向“歧途”,不利于对已学知识的掌握。因此,在复习中选择练习题时,一定要重视题目的质量,坚持精选、精练、精评,使每一次练习都能有所收获,而不能浪费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影响复习效果。

推荐第10篇: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达川中学

杨怀琼

本学期,我担任了初一3班、初一7班、初一9班、初一11班;初二5班、初二10班、初二11班的生物教学。期末将至,现将本学期我的生物教学工作反思如下:

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作为生物教师的我倍感责任重大,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和手段。

一. 求务实,重基础知识。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课堂上我注重把生物的概念、含义、规律给学生讲透彻。比如:初一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范围、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等。初二的动物的运动、细菌、真菌、病毒等。并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讨论、交流来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 二. 求创新,理论联系实际。

因为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我常常举一些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事例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比如:植物生活需要的无机盐,我就给学生举例工厂化的农业,无土栽培的花卉和蔬菜。初一讲到种子的萌发时,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回家自己动手发一次豆芽。初二讲到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时,我也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学生回家根据我们课堂学习的制作酸奶的方法回家制一次酸奶。后来,学生还兴冲冲地告诉我他们制成功了。 三. 重实验,实践出真知。

生物学科属于理科,我一贯认为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得出来的结论远比老师硬塞给他们要好得多。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我注重演示实验的操作,也注重让学生自己实验。比如讲关节那一节时,我让学生自己用纸板和图钉、橡皮筋制作关节活动模型,并让学生自己做伸肘和曲肘的动作,自己在活动中去获得真知。 四. 重实效,课堂出成绩。

现在提倡高效课堂,快乐学习。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我力求高效,细化学习任务,让学生小组完成一些教学任务,然后再交流发言,对于难点,学生理解不来的地方我再加以点拨。并在课堂上现场检测学习任务完成情况。比如口头抽问、书面测试、多媒体展示提问、抢答、竞赛等等形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 思现在,展望未来。

在生物教学中,我使用了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教学内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积极参加教研活动,认真参加听评课活动。本期,我上了一次生物公开课《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得到了听评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生物学科优质课赛课”活动,我获得了初中生物一等奖。当然,我自己觉得教育教学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我还有很多缺点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向有经验的老师们学习,借鉴他们先进的教学经验;虚心请教,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多学习,多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当好学生学习上的引路人。

2016年12月

第11篇: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我们每一位生物老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生物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

可是,如果生物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人的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生物问题的空间呢?那么,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以下是我在教学工作中就非常注意从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两方面对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反思。

一、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导课即一堂课的开始,心理学研究表明:精彩而艺术的开课,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奇亲切的感受,不仅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迅速由抑制转为兴奋,而且还会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新课的导入是生物学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激活学生的“动情点”,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可采用问题型、娱乐型、直观型、实验型和说课型等开课方式导入新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振作学生精神,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望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这样,在师生互动配合下,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正所谓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1.采用多媒体手段导入

这种方式主要是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或影片,甚至听一段解说等等,由此创设一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热情,在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转入正题。

2.借教具导入

授课前,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教具,诸如:挂图、模型、实物等等,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熟悉或不熟悉的事物、图画等,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对于不熟悉的教具,马上就会提出疑问:“这是什么东西呀?”由此,教师可以很自然地导入新课。

3.通过设问导入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使贮存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由静息状态转变成动作状态(即活跃状态),减少新知识输入的阻抗,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创造一定的“心智紧张度”。例如,在讲授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时,教师设问:“为什么我们家里阳台上种植的花卉总是朝着光源方向弯曲生长呢?”在学生初步讨论之后,教师进一步设问:“为什么生长素与这种现象有关呢?”通过设问,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形成对新知识强烈渴求,这样就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创造了前提条件。

4.通过练习导入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练习,让学生在课前训练,注意练习中要包含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也要穿插一些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在师生共同解题时,学生就可以发现自己所欠缺的知识点,上课时便会集中精力听讲,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出新课内容。

当然,新课的导入方式很多,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如师生问候、教师直接板书、讲故事、讲新闻、讲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甚至一句无声的体态语言,等等,都有值得借鉴之处。

总之,任何一种的导入方式都要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努力去创造一个愉悦、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做到愿学、善学、乐学。

二、学习方法的培养

1.指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教师分发自学提纲,即分解后的学习目标,由学生按自学提纲,个体独自阅读教材,或四个人一组小组讨论的形式,有时用老师将学习目标用问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掌握。教师作巡回点拨,对自学中出现的问题,诱发启导,但不能包办代替,主要在于了解自学情况。学习指导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形成科学的高效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神经系统时,名词多而抽象,可以把易混淆的名词列出来,让学生在组成和分布上分析、比较它们的异同点。例如神经中枢和神经节、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中枢等。当学到“神经元”时教师可让学生取一节有节的树枝,那么枝节就可比喻为细胞体,较细的可看为树突,较粗的就可比喻为轴突。树皮就可理解为髓鞘,那么较粗的枝条和树皮合起来就“组成”了一条神经纤维。像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把知识进行创造性地再加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只有经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概括和理解,生物学知识结构才能真正被接纳为认知结构.从而获得深刻的领悟.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具有积极的探索欲望,同时在教学中利用一切教学材料,生活实际现象引导学生去探索.分析和总结,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构成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之前,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把实际问题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领略到了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经过长期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估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3.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课堂上,应根据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思维方法训练要灵活,在解决生物问题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不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问题,做到有目的对学生进行各种思维训练。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目标教学中必须保证实施小结这一环节。这样有利学生把各个小目标达到整合,最终实现总目标,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并且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知识的再现与提取。对知识的系统梳理是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系统规律.及时对知识进行梳理。长期训练可培养自学的习惯。有利于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我们每一位生物老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创新意识,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生物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是一个新话题,许多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但生物教学反思对生物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生物教师实现自我检验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生物教师成长为新时期新课标下的复合型教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第12篇: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杨海江

一、初中生物科学的教育对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他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生物学家培养生物人材,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所有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情操,提高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为一部分今后要从事生物事业的人打下最基本的基础。也就是说,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全面、基础、科学素养教育,从这一观点出发,在我的生物教育理念中,从我接触学生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是一直以培养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为主要目的的。我的每一个课堂设计、每一个活动安排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并且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为中心思想。在课堂教学的准备中,我会多注意选择与书本知识相关的课外知识,例如在讲生态环境时做关于生物圈二号计划的专题讲座,在拒绝毒品时会让学生观看中国拒绝毒品的宣传片等。总之,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教学理念的中心。

二、作为老师,教材是必须要了解掌握的,但是,教材对于老师来说只是一个承载知识的工具,而不能作为教学的依赖。我认为,教材就好比一池水,要站在高处去看才能觉得清澈见底,也就是说,要站在一个比教材更高的角度去把握教材。作为一名教师的第一步就是研究教材,不仅是研究所教年级的教材,还要把整个中学阶段的教材都要研究,首先要知道在整个初中阶段,生物课程都需要学生掌握些什么知识,知识体系是怎样安排的,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需要学习哪些知识,那些能力需要得到培养和提高等等。在我的教学中,通常我都是把教材中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安排糅合成一个一个专题,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很多的活动,例如一些课堂小游戏、调查、竞赛等等,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

第13篇:初中生物教学反思2

初中生物教学反思2 经验+反思=成长”,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和再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反思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为大家整理提供的最新2016初中生物教学反思案例,供广大教师参考,更多初中教师教学反思内容,请关注21世纪教育网教学反思栏目!

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生物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生物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人的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生物问题的空间呢?那么,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认识到这一点我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就非常注意从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两方面对学生兴趣和能力的进行培养并进行了反思。

一、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导课即一堂课的开始,心理学研究表明:精彩而艺术的开课,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奇亲切的感受,不仅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迅速由抑制转为兴奋,而且还会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新课的导入是生物学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导课激趣激疑,激活学生的“动情点”,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可采用问题型、娱乐型、直观型、实验型和说课型等开课方式导入新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振作学生精神,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望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这样,在师生互动配合下,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正所谓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问题是教学的核心。教师把课前精心准备的相关教学内容以思考题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并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看书自学,独立思考,寻求答案。同时,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消除紧张、压抑、沉闷的情绪。如学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的变异”等,可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思考后进行讨论作答,并相互修正,在讨论过程中及时进行启发诱导,既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又要启发学生进行聚合思维,同时还要赞赏学生的大胆见解,并及时指正,整个过程教师要控制好课堂讨论时的气氛,组织好课堂秩序。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归纳、总结。针对出现的相关问题,将课堂训练引入竞争氛围,以不同方式让学生作答,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这种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防止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防止养成思维隋性。

学生在学习中主要场所是在教室,中学生物学教学绝大部分时间也在教室里,黑板粉笔,重复一年又一年。学生在教室里是死板板坐着,面对黑板,面对书本,单调地重复学生像笼中小鸟,我发现适当改变教学环境对活而有效课堂教学也起了很重要作用。并且在实践当中,根据教学需要大胆离开教室,更换教学场所。如实验室就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教学场所,那里有做各种实验的仪器设备,那里有用于课堂教学的各种模型、标本、教具,那里有研究生物学的科学氛围,所以我有很多课是把学生带到实验室上课,效果很好,学生可以动动手,培养操作能力,学生可动动眼,培养观察能力,学生也不是一直坐着,根据需要时站时坐。再如:参观大棚蔬菜种植和管理,是学习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两者关系及受哪些因素影响,最理想的地方,我试着把同学们带到农民大棚里,为他们上课,使他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对知识学习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并且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求知欲增强,教学效果如愿以偿。改变教学环境,对活而有效课堂教学的作用表现在:(1)教室是学生必需去又有所厌倦的地方,适当更换教学环境具有调节作用(2)在新的环境里,有新的情境,易激起学习热情和求知欲。(3)在教室里可能接触不到新环境中的信息,教学内容单调。

二、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1、指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学习指导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形成科学的高效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神经系统时,名词多而抽象,可以把易混淆的名词列出来,让学生在组成和分布上分析、比较它们的异同点。例如神经中枢和神经节、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中枢等。当学到“神经元”时教师可让学生取一节有节的树枝,那么枝节就可比喻为细胞体,较细的可看为树突,较粗的就可比喻为轴突。树皮就可理解为髓鞘,那么较粗的枝条和树皮合起来就“组成”了一条神经纤维。像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把知识进行创造性地再加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只有经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概括和理解,生物学知识结构才能真正被接纳为认知结构.从而获得深刻的领悟.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具有积极的探索欲望,同时在教学中利用一切教学材料,生活实际现象引导学生去探索.分析和总结,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构成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在传染病后,我就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某人患了重感冒.出现流黄鼻涕和头昏的现象,请学生分析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把上述实际实际问题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教师可行引导学生思考感冒属于哪一种传染病 是由什么病原体引起的 学生在这样经常性问题解决过程中,领略到了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经过长期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估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系统梳理知识的能力

对知识的系统梳理是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系统规律.及时对知识进行梳理.如在学习心脏的结构时,可启发学生结合实物或挂图将其总结为“四腔”“八管”(主动脉、肺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各一条。肺静脉四条)“两瓣膜”(指房室瓣和动脉瓣两种)。而在学习人体“血液循环”时,不同部位血液的性质可概括为:“左心动。右心静。肺相反。体相同”。这样学生懂得生物学“怎么学”、学什么“。长期训练可培养自学的习惯。有利于形成学习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置情境,鼓励学生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后,可让他们亲自设计实验。在实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都可让他们去试一试。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和按书用做的感觉和效果是不太一样的,通过这些过程,既能培养他们独立且科学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他们观察、实验、思维、自学等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总之,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生物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生物教学反思对生物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生物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生物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第14篇:初中生物教学反思(版)

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根据教学实践,对初中生物教学做如下反思:

1、教师的提问很重要,通过有效的提问能够达到对新旧知识的衔接,在教学过程中较好的问题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以在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预先设计好问题方案做到在不同环节中设置难易适度的问题。

2、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状况而且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动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是关注优秀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忽略学困生的表现,导致这部分学生更强烈的逆反表现从而使师生间出现矛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照顾全面用不同手段来激发他们,千万不要让他们觉得老师忽略了他们。

3、要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从注重教法向注重学法方面转化,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来,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要做到突出学生主体教师就必须给自己很好的定位,我们在频繁的考试中可能已经背离了我们的教育目标,用简单的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从而把他们看作学习的机器弱化了对他们的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的教育,所以我们首先放下“鞭子”融入他们,让自己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聆听者、协调者、启发者,切实实现有重知识向重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转化(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等等)并要善于捕捉课堂上的信息随机生成出来。

4、要重视探究实验的教学,其关键是要教给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的方法步骤思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结果或者结论无须多研究。

5、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也就是说,凡是适应新课程理念的又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教师教师都要去挖掘都要去教,让学生达到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所谓的学以至用。学生也会在不断的利用生物知识去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兴趣倍增。

6、利用好多种教学手段,课堂教学除了利用好多媒体以外,教师的板书、板画、肢体语言也非常重要,要充分利用起来,另外教师的讲课要有情感的投入。

7、教师要经常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办法,在不断的积累中才会进步。

8、初中生正处于思维的活跃和叛逆时期,所以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要善于激发学生不要压抑学生,同时还要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可以说没有交流,教学就无从谈起。因为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分享智慧与情感的过程,在沟通中,师生双方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经验,交流情感与理念,求得新发现,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说到底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课堂上绝对不允许就知识论知识,要教会学生学习——也就是说要把获取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

第15篇:初中生物教学反思三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生物期中教学反思

广宁第一中学江椿成

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说过:“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 ,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 。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好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既有经验及社会实践为基础展开 ,创设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 ,让学生在“动手做”和“动脑思考”等一系列的活动中体验、感悟乃至发现和解决问题 。例如 ,在讲到“光对鼠妇的影响”时 ,学生提出疑问 ,为什么平常在有阳光或是大白天时见不到鼠妇?由此提出问题:光对鼠妇有影响。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自己动手抓鼠妇,设计对照实验:除了光照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经过反复实验,查阅资料,验证了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这样的教学既抓到了学生的好奇心理 ,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在课堂教学中缀入一点文学味,让“课本剧”化为“教育诗”,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闪耀着作者的思想和人格的光辉 ,而且蕴涵一定的科学道理。如在讲到“动物的发育”时可引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若根据所学的生物知识,可将其改为“春蚕化蛹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再比如,学习了生命现象后,可用唐诗《春晓》中的四句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来分析哪一句包含生命现象。同时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心理需求,能使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第16篇:初中生物教学反思0809一

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随着2009年的到来,本学期的工作又即将结束了。在这个学期中,我担任了初

一、初二两个年级共五个班的生物课以及生物实验课的教学工作。其中,初二年级三个班、初一年级二个班,每周十课时。初一年级的按照大纲规定的课时应该是为每周三课时,不过学校安排初一年级的课时为每周两课时。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有收获也有感悟。

首先是对这一学科的感想。初中生物科学的教育对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他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生物学家培养生物人材,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所有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情操,提高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为一部分今后要从事生物事业的人打下最基本的基础。也就是说,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全面、基础、科学素养教育,从这一观点出发,在我的生物教育理念中,从我接触学生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是一直以培养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为主要目的的。我的每一个课堂设计、每一个活动安排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并且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为中心思想。在课堂教学的准备中,我会多注意选择与书本知识相关的课外知识,例如在讲生物的营养――水的作用,我结合国际上对火星的探测,对地外生命的探测都把水作为一个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标志,进而介绍了水对生命的作用,学生感觉有所收获,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虽然非常稚嫩但是也开拓了思路。在带领初一学生认识校园内的生物时,我着重强调了要爱护花草树木,珍爱生命,使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学生在之后的一些天,带来发现的受伤或是还不大会飞的鸟来,爱护这些小动物,也有些学生来请教一些生物的名字或是遇到的不明白的现象……总之,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教学理念的中心。

其次,作为老师,教材是必须要了解掌握的,但是,教材对于老师来说只是一个承载知识的工具,而不能作为教学的依赖。我认为,教材就好比一池水,要站在高处去看才能觉得清澈见底,也就是说,要站在一个比教材更高的角度去把握教材。作为一名教师的第一步就是研究教材,不仅是研究所教年级的教材,还要把整个中学阶段的教材都要研究,首先要知道在整个初中阶段,生物课程都需要学生掌握些什么知识,知识体系是怎样安排的,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需要学习哪些知识,那些能力需要得到培养和提高等等。在我的教学中,通常我都是把教材中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安排糅合成一个一个专题,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很多的活动,例如一些课堂小游戏、调查、竞赛等等,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

应该注意的是,这样一节课虽然比较热闹,学生也表现为记住了所学的知识,但是注意是瞬时记忆,并不牢靠,往往下一节课就全都忘记了。所以要加强课堂反馈和课前的巩固练习。不过发现走入了一个误区,就是这些练习主要停留在问答题上、知识点上。让学生觉得还是要背一些概念、知识点。经过刘校和牛主任的提醒:为什么不利用投影仪练习一些选择题等简单的题?进行及时反馈。我觉得豁然开朗:期末考试不考简答题,只考选择题和识图、实验题。我的练习与考试脱节了。进一步想,平时练习的问答题,主要是时间上容易把握,体量少,知识点突出,是考察学生的记忆。缺点是要学生去背!而学生是最不愿意背的。所以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回答比较圆满。如果改为选择题、识图题,不仅贴近了考试,而且也属于对知识的再认,相对要容易。缺点是体量要大,知识点不够突出。需要准备的东西要多。但是能答题的人却大不相同。多数学生都能够回答,也就使学生树立了学习的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教学成绩也就会进一步得到提高。

第17篇:初中生物下教学反思

反思我想要的课

期中考试快到了,和许多科目一样,进入了复习阶段,本次考试我们考到第二章,自我感觉新课后的复习轻松了很多,也比以前用心了一些。不是说以前不用功,只是没按照小组合作的形式用这么多心思。复习中,我把第二章的内容归纳成三大块,

一、本章的概念,要求小组找出后讲台上展示,(离开所有材料,并能举例)

二、本章的一些关键数据,要求各小组列在笔记本上,可在讲台依照笔记宣读。

三、在本组小黑板写出所有可能的图解,这是本部分内容的难点和重点。

在第一节课上,我明确地布置好复习内容及要求,然后按自己的想法巡视并调控指导,结果不知不觉中展示的时间不足了,最后的重点难点问题没达到自己预想的效果。课后,我及时地进行反思,发现在学生自主复习阶段效率不是很高,主要表现在学生有些内容不确定,不够深入,所以复习中随意性较大,劲头没体现出来。在接下来的课上,我进一步明确了复习要求,限制了时间,学生们劲头比第一节课足,学习的效果较好,时间也比较合理。第三节、第四节一节比一节满意,最后,感觉挺对不住第一个班级。当然,每一节课都有不完美的地方,我们只要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就一定能有我们想要的课。

反思课改预言

期中考试快要开始了,这一阶段的课改下来,单从成绩上看,肯定有波动较大的同学,(升或降),升者是因为他们喜欢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掌握起知识较顺畅,他们的性格特点注定在交流中他们能收获很多;而下降的同学也许是一些基础较好的同学,他们习惯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并刻苦勤奋,不善于与别人交流,他们对合作学习一开始有所抵触,甚至排斥,适应的时间较长又带有情绪,可能导致下降。

当然,影响成绩变化的因素很多,但近段时间的课改绝对是一个直接因素。推而言之,也不单是学生个体,学科、班级可能都有影响。

第18篇:初中生物教学反思.4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岐山县第三初级中学董玉田

2012年4月5日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岐山县第三初级中学董玉田 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生物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必须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生物教师对传统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新的教学研究成果,又自己对教学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生物问题的空间呢?所以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认识到这一点我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就非常注意从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两方面对学生兴趣和能力的进行培养,并不断进行反思。

一、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导课即一堂课的开始,心理学研究表明:精彩而艺术的开课,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奇亲切的感受,不仅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迅速由抑制转为兴奋,而且还会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新课的导入是生物学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导课激趣激疑,激活学生的“动情点”,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可采用问题探究型、关注“热点”型、直观形象型、活动快乐型、实验型和说课型等开课方式导入新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振

1作学生精神,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望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这样,在师生互动配合下,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正所谓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问题是教学的核心。教师把课前精心准备的相关教学内容以思考题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并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看书自学,独立思考,寻求答案。同时,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消除紧张、压抑、沉闷的情绪。如学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的变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等,可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思考后进行讨论作答,并相互修正,在讨论过程中及时进行启发诱导,既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又要启发学生进行聚合思维,同时还要赞赏学生的大胆见解,并及时指正,整个过程教师要控制好课堂讨论时的气氛,组织好课堂秩序。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归纳、总结。针对出现的相关问题,将课堂训练引入竞争氛围,以不同方式让学生作答,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这种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防止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防止养成思维隋性。

学生在学习中主要场所是在教室,中学生物学教学绝大部分时间也在教室里,黑板粉笔,重复一年又一年。学生在教室里是死板板坐着,面对黑板,面对书本,单调地重复学生像笼中小鸟,我发现适当改变教学环境对活而有效课堂教学也起了很重要作用。并且在实践当中,根据教学需要大胆离开教室,更换教学场所。如实验室就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教学场所,那里有做各种实验的仪器设备,那里有用于课

2堂教学的各种模型、标本、教具,那里有研究生物学的科学氛围,所以我有很多课是把学生带到实验室上课,效果很好,学生可以动动手,培养操作能力,学生可动动眼,培养观察能力,学生也不是一直坐着,根据需要时站时坐。再如:参观大棚蔬菜种植和管理,是学习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两者关系及受哪些因素影响,最理想的地方,我试着把同学们带到农民大棚里或果园里,为他们上课,使他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对知识学习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并且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求知欲增强,教学效果如愿以偿。改变教学环境,对活而有效课堂教学的作用表现在:(1)教室是学生必需去又有所厌倦的地方,适当更换教学环境具有调节作用;(2)在新的环境里,有新的情境,易激起学习热情和求知欲;(3)在教室里可能接触不到新环境中的信息,教学内容单调。

二、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1、指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学习指导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形成科学的高效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神经系统时,名词多而抽象,可以把易混淆的名词列出来,让学生在组成和分布上分析、比较它们的异同点。例如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中枢和中枢神经等。当学到“神经元”时教师可让学生取一节有节的树枝,那么枝节就可比喻为细胞体,较细的可看为树突,较粗的就可比喻为轴突。树皮就可理解为髓鞘,那么较粗的枝条和树皮合起

3来就“组成”了一条神经纤维。像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把知识进行创造性地再加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只有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理解和概括,生物学知识结构才能真正被接纳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从而获得深刻的领悟。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具有积极的探索欲望,同时在教学中利用一切教学材料,生活实际现象引导学生去探索、分析和总结,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构成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学习了传染病知识后。我就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某人患了重感冒,出现流黄鼻涕和头昏的现象,请学生分析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把上述实际实际问题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教师可行引导学生思考感冒属于哪一种传染病?是由什么病原体引起的?学生在这种经常性问题解决过程中,领略到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经过长期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系统梳理知识的能力

对知识的系统梳理是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系统规律,及时对知识进行梳理。如在学习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时,总结为操作口诀: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看完低倍看高倍,九退整理后归箱。(整个口诀易记而且实用)。在学习心脏的结构时,可启发学生结合实物或挂

4图将其总结为“四腔”“八管”(主动脉、肺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各一条。肺静脉四条)“两瓣膜”(指房室瓣和动脉瓣两种)。而在学习人体“血液循环”时,不同部位血液的性质可概括为:“左心动,右心静。肺相反,体相同”。这样学生懂得生物学“怎么学”、“学什么”。长期训练可培养自学的习惯。有利于形成学习创新能力。4.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置情境,鼓励学生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后,可让他们亲自设计实验。在实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都可让他们去试一试。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和按课本要求做的感觉和效果是不太一样的,通过这些过程,既能培养他们独立且科学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他们观察、实践、思维、自学等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总之,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生物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生物教学反思对生物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生物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生物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2012年4月5日5

第19篇: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2

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从事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我不断的进行反思,然后在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经过这几年的磨练,我对初中的生物教学有一些心得,现表述如下。

一、初中生物科学的教学对象是面向全体中学生的,他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生物学家培养生物人材,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所有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情操,提高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为一部分今后要从事生物事业的人打下最基本的基础。也就是说,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全面、基础、科学素养教育,从这一观点出发,在我的生物教育理念中,从我接触学生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是一直以培养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为主要目的的。

我的每一个课堂设计、每一个活动安排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并且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为中心思想。

在课堂教学的准备中,我会多注意选择与书本知识相关的课外知识,例如在讲生态环境时做关于生物圈二号计划的专题讲座,在拒绝毒品时会让学生观看中国拒绝毒品的宣传片等。总之,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要进行不断的教学反思,一切以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生物科学素养的教学理念为指导。

二、作为老师,教材是必须要了解掌握的,但是,教材对于老师来说只是一个承载知识的工具,而不能作为教学的依赖。我认为,教材就好比一池水,要站在高处去看才能觉得清澈见底,也就是说,要站在一个比教材更高的角度去把握教材。

为一名教师的第一步就是研究教材,不仅是研究所教年级的教材,还要把整个中学阶段的教材都要研究,首先要知道在整个初中阶段,生物课程都需要学生掌握些什么知识,知识体系是怎样安排的,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需要学习哪些知识,那些能力需要得到培养和提高等等。

在我的教学中,通常我都是把教材中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安排糅合成一个一个专题,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很多的活动,例如一些课堂小游戏、调查、竞赛等等,让学生在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

上面是我经过几年的初中生物的教学反思,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各位同行也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得反思,然后找到最适合的教学方法。

第20篇:初中生物教学反思九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生物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教学反思

广宁第一中学江椿成

开些第一节课是实验课,经过一假期的休息,学生的精神状态非常好,在上课前,首先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然后和学生一起观察鲫鱼的外形,有哪些结构特点适于在水中生活的?仔细观察鱼在游泳时各种鳍的动作。它在向前、上浮、下潜、转弯以及停留在一定水层时,胸鳍、腹鳍和尾鳍分别是怎样摆动?学生对鲫鱼的体表覆盖鳞片、呈梭形,适于水中生活的结构特点理解较好,对于鲫鱼的5中鳍的作用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分析 ,尤其是躯干部和尾鳍能提供前进的动力这一知识点需要老师的精讲。

而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这一实验时,学生依据刚才观察鲫鱼的5种鳍的作用时,认为鲫鱼的尾鳍相对好研究,所以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是探究尾鳍在游泳中的作用?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尾鳍在游泳中有决定运动方向的作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取一个气球,往里灌进少量的水,将饮料吸管插进气球口,用橡皮筋扎紧气球颈部,将吸管折过来,用硬塑料剪成尾鳍的形状,模拟尾鳍在游泳。,当“鱼”游起来时,学生们都很高兴,实验成功了。尾鳍的确有决定运动方向的作用。

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