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汉语应用能力测试例题

发布时间:2020-03-01 16:54: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六、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汉语应用能力测试例题 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测试题目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题目后相应的括号内)

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 起施行。( C )

A.2000年11月1日 B.2000年12月1日 C.2001年1月1日

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 。( B )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 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

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 A )

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标准汉字

4、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 B ) A.义务 B.权利 C.责任

5、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 。( B ) A.便利 B.条件 C.培训

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 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C )

A.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B.教育行政部门 C.有关部门

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 。( C )

A.法制建设 B.现代化建设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8、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作出 的组织和个人。( B ) A.重大贡献 B.突出贡献 C.特殊贡献

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 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C )

A.使用 B.发展 C.使用和发展

10、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 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A ) A.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 B.宪法 C.民族区域自治法

11、国家机关以 为公务用语用字。( B ) 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中文

1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 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A )

A.汉语文课程 B.语文课程 C.各种课程

13、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 C )

A.法律和规定 B.方针和政策 C.规范和标准

14、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 批准。( B )

A.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B.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 C.国务院外事工作部门

15、公共服务行为以 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A )

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常用汉字

16、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 为服务用语。( A )

A.普通话 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 C.普通话和外国语

17、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 。( C )

A.简化汉字 B.印刷体汉字 C.规范汉字

18、在需要使用方言时可以使用方言。( B )

A.各种艺术形式 B.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 C.话剧、影视等艺术形式

19、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 C ) A.繁体字 B.异体字 C.繁体字、异体字 20、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 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 ) A.《汉语拼音方案》 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C.注音字母

21、《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 罗马字母拼写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C )

A.人名和中文文献 B.地名和中文文献 C.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

22、异体字在 中可以保留使用。( C ) A.地名 B.姓名 C.姓氏

23、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 。( C ) 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 B.会说流畅的普通话 C.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

24、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诗人、影视话剧演员和 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B )

A. 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B.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25、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 。( C )

A.普通话和汉字 B.普通话、方言和汉字 C.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26、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但 可以使用方言。( C ) A.确需使用方言时 B.随时 C.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

27、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 B ) A.规定 B.提倡 C.要求

28、城市公共场所的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 A )

A.予以警告,并督促其限期改正 B.督促其改正,并处以罚款

C.由有关部门处理

29、国务院 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B )

A.新闻出版部门 B.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C.广播电视部门 30、《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再划分为两个等次,其中最高水平和进入最低等级的水平分别为 。( A ) A.一级甲等和三级乙等 B.一级乙等和三级甲等

C.一级甲等和三级甲等

31、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C ) A.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

C.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32、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干涉他人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由责令其改正,并予以警告。( A )

A.有关行政管理部门 B.司法部门 C.教育部门

33、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份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2006年9月10日至16日是第 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B )

A.八 B.九 C.十

34、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 ”。( C )

A. 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 B. 大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步提高 C. 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35、推广普通话是促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 。( B ) A. 在任何场合都说普通话,不说方言 B. 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说普通话 C.只在学校里说普通话

36、国家公务员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不低于 。( C ) A.二级甲等 B.二级乙等 C.三级甲等

37、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不低于 。(B)

A.一级乙等 B.二级甲等 C.二级乙等

38、国家和省级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 。(A) A.一级甲等 B.一级乙等 C.二级甲等

39、对教师和国家公务员的普通话达标要求是有年龄界限的,对 以前出生的教师和国家公务员可不作硬性规定,但也要鼓励他们在教学和公务中使用普通话。( C )

A.1946年1月1日 B.1950年1月1日 C.1954年1月1日

40、学校应继续坚持普通话的法定地位,加大行政力度,争取在新世纪最初3-5年内,使普通话基本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语言和 的校园语言。( A )

A.城镇学校 B.城镇中小学 C.城镇小学、幼儿园 2.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测试题目

1.《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于2005年12月29日通过,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2.《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是市人民政府颁布的政府规章。(√)

3.制定《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的目的是为了在本市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管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4.《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的适用范围是上海市行政区域内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及其管理和监督。(√)

5.《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是由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

6.根据《实施办法》,本市鼓励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有义务积极参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7.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领导。(√)

8.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的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其办事机构设在同级文化管理管理部门。(×)

9.编制、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规划的工作由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的规划部门负责。(×)

10.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的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负责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应用的培训和水平测试具体工作。(√)

11.本市范围内的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主持和采访用语,电影、电视剧用语,汉语文音像制品、有声电子出版物用语中以本地方言为基本用语。(×)

12.本市应当采取措施,推动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和本地方言为服务用语。( ×) 13.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主持使用方言的,不需要经市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14.教育机构内的所有人员普通话水平都需要达到二级乙等以上。(×)

15.本市应当采取措施,提高公共服务行业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直接面向公众服务的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乙等以上。(× )

16.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名称牌中含有手书繁体字、异体字的,应当在适当的位置配放规范汉字书写的名称牌。(√) 17.本市设立的普通话和汉字应用水平测试专门机构,具体负责实施全市普通话和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工作。(√) 18.誊印、牌匾、广告制作业文案工作人员等的汉字应用水平,可以不需要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

19.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除需要外,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汇。(×)

20.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招牌、告示、标志牌等需要使用外国文字的,不需要用规范汉字标注。( ×)

二、单项选择题

21.《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施行日期为(A) A 2005年12月29日

B 2006年1月1日 C 2006年3月1日

D 2006年7月1日

22.《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是由(B)制定通过的。 A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

B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上海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D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23.本市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丰富和发展,建设与(D)发展相适应的语言文字应用环境。

A 经济、科技、社会

B科技、社会、文化

C经济、科技、文化

D经济、社会、文化 24.(A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的管理和监督。 A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的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B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的文化行政管理部门 C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

D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25.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的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事机构设在( B)。 A同级政府办公厅(室)内

B同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 C同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

D独立设立

26.下列职责不属于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是(C)

A编制、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规划 B协调、指导、监督各部门、各行业的语言文字工作 C具体负责实施全市普通话和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工作 D组织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教育活动

27.本市召开或者举办的各类会议、展览、大型活动的工作用语应当以(B)为基本用语。 A本地方言

B普通话

C英文

D本地方言、普通话和英文 28.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需要达到(A)以上 A三级甲等

B二级乙等

C二级甲等

D一级乙等 29.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根据需要可以使用方言的是(D)。 A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都不可以

B只有戏曲艺术形式可以 C只有影视艺术形式可以

D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都可以 30.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主持,使用方言的,( B)。 A需经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批准 B需经市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C需经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D不需要办理任何手续

31.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名称、招牌用字(B)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用字。 A可以

B应当

C不需要

D可以选择

32.( C )除需要外,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汇。 A国家机关公文

B教科书

C新闻报道

D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新闻报道 33.招牌、告示、标志牌等需要使用外国文字的,应当用( A )标注。 A规范汉字

B汉语拼音

C规范汉字或者汉语拼音

D规范汉字和汉语拼音

34.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B)

A权力

B权利

C义务

D权利和义务 35.依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初等教育(A)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A应当

B不必

C可以

D只能

36.依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C)。 A普通话

B规范汉字

C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D汉语拼音和普通话

37.本市(B )负责组织开展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普通话和汉字应用水平的教育与培训 A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B人事行政管理部门

C教育行政管理部门

D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

38.(A)应当将语言文字规范化纳入教育督导、检查、评估的内容。 A教育行政管理部门

B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C广播电影电视管理部门

D学校

39.本市( C)负责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中的语言文字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 A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B商业行政管理部门

C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D消费者协会

40.本市( D)负责对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名称中的语言文字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

A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

D民政行政管理部门

41.对产品标志、说明等的语言文字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由(C)负责。 A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质量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

D消费者协会

42.市和区、县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有关单位的语言文字工作进行评估,评估结果(B)向社会公示。

A不可以

B可以

C应当

D没必要

43.各级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应当建立监测工作网络,对各类(B )用语用字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应当向社会公示。

A政府部门与公共场所

B媒体与公共场所 C媒体与政府部门

D企业与政府部门

44.(B )具体负责实施全市普通话和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工作。

A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B本市设立的普通话和汉字应用水平测试专门机构 C人事行政管理部门

D教育考试部门

45.本市有关单位和人员,未按照本办法规定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由(D)予以批评教育。

A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B教育行政管理部门

C人事行政管理部门

D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

本市公共场所的招牌、设施等的用字违反本办法关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的规定的,由(A)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警告,并督促其限期改正。

A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

B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C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D文化行政执法部门

47.本市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不履行法定职责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依法给予( C)。

A行政处理

B行政处罚

C行政处分

D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

48.违反《实施办法》有关规定,不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公民(A)。 A可以提出批评和建议

B应当提出批评和建议

C只能提出批评

D只能提出建议 4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题词中的手书字,提倡使用规范汉字。

B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关于普通话、规范汉字、汉语拼音、标点符号、数字用法等的规范和标准。

C国家机关公文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汇。

D汉语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应当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必要的注释。 50.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在(D)的协调和指导下,按照各自职责,管理和监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

A同级人民代表大会

B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同级人民政府

D同级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51.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以及影视话剧演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B)以上

A一级甲等

B一级乙等

C二级甲等

D二级乙等 52.有关人员尚未达到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应当(B)

A调离岗位

B分别情况进行培训

C解聘

D开除

5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D)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A 1993年10月31日

B 1995年3月18日 C 1998年8月29日

D 2000年10月31日

54.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A)批准。 A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

B地方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 C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D地方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

55.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B)符合国家的规范和标准。 A可以

B应当

C不需要

D鼓励 56.汉语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 C)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必要的注释。

A可以

B不需要

C应当

D鼓励

57.干涉他人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 B)。

A责令限期改正

B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

C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罚款

D责令限期改正,并进行思想教育 58.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负责( D) A将普通话和汉字应用水平纳入有关技能训练与鉴定的基本内容 B将普通话和汉字应用水平纳入各职业、工种的技能标准

C对各类技工学校及相关教育培训机构的语言文字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 D将普通话和汉字应用水平纳入有关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的基本内容

59.违反《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有关规定,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且拒不改正的单位,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可以( A)

A在媒体上予以公示。

B予以警告

C予以罚款

D责令改正 60.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C)

A国家通行语言文字

B国家唯一的法定语言文字 C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D国家法定语言文字种类之一

三、多项选择题 61.下列关于《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D)

A颁布日期是2005年12月29日

B施行日期是2005年12月29日 C施行日期是2006年1月1日

D施行日期是2006年3月1日

62.下列关于《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C)

A《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是政府规章。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制定依据。

C《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是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实施的。

D《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适用范围为上海市行政区域。

63.《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的制定依据包括(ABC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B其他有关法律 C行政法规

D部门规章

64.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纳入(BC)的内容。 A物质文明建设

B城市管理

C精神文明建设

D社会管理

65.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所需(BD )予以保证。 A办公器材

B人员

C社会环境

D经费 66.市和区、县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AB) A协调、指导、监督各部门、各行业的语言文字工作。 B组织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教育活动。 C承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

D承办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应用的培训和水平测试。

67.(ABC )应当根据区、县人民政府的要求和部署,负责做好本区域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相关工作。

A乡人民政府

B镇人民政府

C街道办事处

D村民委员会

68.市和区、县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BC )本行政区域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规划。 A批准

B编制

C组织实施

D通过 69.下列应当以普通话为基本用语的情况有(ABCD ) A学校教育教学

B电影、电视剧用语

C主持和采访用语

D本市召开或者举办的大型活动的工作用语

70.本市对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ABC )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组织和个人予以表彰。 A推广

B研究

C管理

D应用 71.遇有下列( ABCD)情形时,可以使用方言。

A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主持,经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批准使用的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确需使用的 C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需要使用的

D教学中确需使用的

72.下列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二级乙等以上的有( BC)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教师

C普通高等学校学生

D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除教师以外的其他管理人员 73.下列人员的普通话水平需要达到三级甲等以上的有(BC) A教师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

D学校行政管理人员

74.下列人员中要求普通话水平达到一级乙等以上的有(ABC ) A节目主持人

B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 C影视话剧演员

D地方戏曲演员

75.需要达到二级乙等以上的公共服务行业工作人员有(ABD)。 A广播员

B解说员

C售货员

D话务员

76.下列情形,应当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用字的有(ABD

A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用字

B公共服务行业的服务用字

C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名称、招牌用字

D在本市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用字 77.下列情形,应当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用字的有( ABCD ) A本市召开或者举办的各类会议、展览、大型活动的用字。 B在本市注册的网站的网页用字 C影视屏幕用字

D广告设施用字

78.本市组织的下列活动中应当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用字的有(ABD ) A本市召开或者举办的各类会议

B本市召开或者举办的各类展览

C本市召开或者举办的各类活动

D本市召开或者举办的各类大型活动 79.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的有( BCD ) A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

B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 C姓氏中的异体字

D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 80.(CD )中的手书字,提倡使用规范汉字 A影视屏幕用字

B姓名 C题词

D招牌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应用能力测试题(教师使用)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

语言文字政策法规、应用能力测查

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方案

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方案

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计划

语言文字政策法规、应用能力测查.

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方案

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教师培训总结

语言文字应用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汉语应用能力测试例题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汉语应用能力测试例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