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全市工业经济运行

发布时间:2020-03-03 00:27: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2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工业战线努力克服经济下行需求不足、主要产品市场低迷、工业增加值率下调、雨水充沛火电出力减少等不利因素影响,以抓煤电为核心,采取努力提高煤炭产量、提升发电负荷、增加工业用电量,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大力实施规上企业培育工程、加快园区建设等措施,工业经济逆势而上,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并实现增比进位。初步测算,规模以上工业对全市GDP的贡献率达到63.87%,拉动全市GDP增长10.22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和小康建设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一、全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64.42亿元,同比增长21.6%,超额完成362亿元的全年目标任务,增长速度较上年加快0.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3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名由上年的第七名,进位至第四名。

分季度完成情况看,1-4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分别增长19.6%、20.8%、20.8%和21.6%,呈现稳中趋升的运行态势。

分轻重工业看,全年轻重工业分别比上年增长22.3%和5.01%,重工业增幅远远高于轻工业。

分行业看,六大类主要行业均保持增长。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28.2%;炼焦行业增长2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9.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8.6%。

分行政区域看,四个县区同比均实现增长,增幅分别为六枝特区22%、盘县23%、水城县23.2%、钟山区21.7%。

(二)主要产品产量创历史新高

原煤产量突破7000万吨、钢产量、水泥产量、焦炭产量突破500万吨、工业用电量突破100亿千瓦时。具体完成情况:

完成原煤产量7156万吨,同比增长27.3%;完成钢材产量486.94万吨,同比增长25.4%;完成生铁产量506.42万吨,同比增长24.2%;完成粗钢产量501.48万吨,同比增长25%;完成发电量375.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完成水泥产量523.24万吨,同比增长12.1%;完成焦炭产量504.96万吨,同比增长18.8%;完成洗精煤产量2633.86万吨,同比增长42.4%;完成电解铝产量17.22万吨,同比增长77.1%;全社会用电量完成131.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94%。其中:工业用电量完成112.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75%,增速全省排名第二。

(三)煤电油运等要素资源供应充分保障

2012年,全市完成电煤供应1828.66万吨,库存172.68万吨,超额完成1815万吨目标任务。六盘水电网售电量完成83.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37%,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成品油销售37.66万吨,同比增长26.97%,库存1.92万吨。铁路运力受需求变化影响,在保证运量需求基础上略有富余,发送货物2128.8万吨,工业产品运输充分保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工业经济整体仍然实力较弱。2012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总量的16.17%。在全省9个州、市中绝对量位居第三,分别比遵义、贵阳少190.3亿元、115.8亿元,差距仍然较大。由于总量规模偏小,整体竞争力较弱,工业经济的带动作用较弱。二是工业结构单一,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煤炭、电力、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仍占主

导地位,2012年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四大传统产业占比达到89.49%。其中:煤炭及洗选行业69.96%,钢铁行业4.63%,电力行业13.39%、建材行业1.53%。煤化工、装备制造业、信息产业、食品和其他轻工业等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步伐较慢。

三是工业投资结构有待优化。煤炭项目投资比重过大。我市在建项目1184个,完成投资517.14亿元。其中煤炭项目721个,占全部在建项目的61%;煤炭项目投资282.1亿元,占全部投资的54.55%。

四是项目进展未达预期。受资金、市场、项目前期手续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园区工业项目投资进度慢,在建工期长,投产、达产率低;部分计划开工项目未如期动工建设。另外,上规模的、带动性强的大项目落地少。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专题部署,强化力度。市委、市政府对工业经济运行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部署工业经济运行工作,要求我市工业经济目标任务不能有欠账,必须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二)全盘调度,精细分解。年初,市政府对全市工业经济运行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同时,市政府每月召开一次工业经济运行调度会议,对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调度,对下步工作进行安排。市经信委、市统计局等部门联动协作,统筹全局,精准调度、科学研判、认真分析,做好工业经济运行的调度、服务和预测。

(三)服务督查,有机结合。市政府多次组织市经信委、统计局、发改委、供电局、市能源、市安监等有关部门组成服务督查工作小组,对高载能企业生产、工业项目建设、工业经济运行、规上企业培育、工业用电量、电煤供应等进行服务督查。服务督查组深入到县区、企业深入了解情况、加强指导、协调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四)多措并举,积极应对。

针对经济下行,我市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效果明显。

一是按照目标不变、任务不减思路,以抓煤电生产为核心,进一步做大全市工业经济规模,进一步调整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加大品牌产品、知名产品的培育力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二是加大力度刺激工业企业生产。采取了暂停征收二次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对工业企业实行丰水期优惠电价政策,采取“一企一策”对高载能企业实行补贴政策、对水矿、水钢等大企业进行重点帮扶和补贴等一系列措施。

三是下大力抓好煤炭的生产和销售。一方面在稳定中继续做大产量,细化煤炭品种结构,充分发挥我市煤炭品种全、品质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低灰低硫煤种,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进一步延长产业链、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从拚价格向拚结构转变,提高我市在省外煤炭市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平衡好省外和市内两个市场。引导盘江、水矿等重点煤炭企业发挥大企业对市场控制能力强、驾御能力强和博弈能力强的优势,进一步拓展省外市场,为地方煤炭企业腾出市内市场空间;第三是加快市场拓展,鼓励地方煤矿企业进一步转变观念,全面算好历史账、眼前账和未来账,敢于让利甚至是暂时亏损抢夺省外市场。同时,协调市内电厂及其他工业用户增加购煤,抓住目前煤炭市场发生变化的时机,加大储煤力度;

四是力保电厂机组运行。我市加强与省经信委、省南网公司、六盘水供电局对接,多方努力力争尽量少调停我市机组,把因水电出力增加造成的季节性停机带来的影响降到最小。五是切实加快工业项目建设进度。对年内可投产的新项目进行排序,测算释放的产能、产值,加大对企业的服务,确保企业满负荷生产。落实项目责任制,加大资金、土地等要素的协调,促使更多工业项目尽快投产、达产,形成实物工作量,增强发展后劲。

四、2013年工作思路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要因势利导积极扩大增量,高度重视投资质量和效益,在保持较高的投资增速基础上追求较高的投资效率。遵循“稳增长有支撑、转方式有动力、调结构有进展、促融合有准备”的思路,着力推进工业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工业转型升级。

(一)切实抓好工业经济运行综合协调

一是继续做好要素资源的供给。强化对工业经济的精细化调度和倾向性扶持,提高对经济运行的监测、预判和预警能力,充分保障煤炭供给,积极争取发电负荷,全力提高工业用电量,协调保障成品油和铁路运输的稳定供应,切实增强煤电油运等要素的可靠性和便利性,提高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二是明确阶段性工作重点。针对工业经济运行的全年目标任务,总体采取对目标进度实行月控制的办法,确保按时序进度完成。一季度重点提高企业开工率,实现“开门红”;二季度最大限度释放存量产能,努力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三季度重点抓新增产能达产率,实现争高产;四季度开足马力全力冲刺,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三是继续采取一系列应对经济下行的工作措施,稳生产、保增长。对高载能企业的电价补贴按原标准延续至2013年4月底;全力抓好煤炭、电力、钢材等主要产品的均衡生产和市场开拓;加强与省有关部门的对接,最大限度提高发电负荷;重点保障节日期间的要素供应。

(二)全面提升工业投资规模和效率

坚持把稳增长、调结构与扩投资、增效益相结合,切实提升工业的投资效率和企业的盈利能力。围绕新增项目,强化跟踪协调、服务保障、进度督促等工作,尽快使其释放产能、贡献产值、提高效益,迅速把投资转化为增量。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更加注重存量改造提升和增量改造更新,不断提高技术改造投资总量和质量,提升技术改造投资在工业投资中比重。

(三)继续加大结构调整突出产业特色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按照“立足煤、依托煤、超越煤、跳出煤”的要求,坚持走循环、节能、环保之路。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力度,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监管,加强中小企业节能工作指导,加大节能专项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金向节能技术改造方向流动,抓好资源综合利用,促进企业对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工业废弃物规模化利用。大力实施“工业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着力打造“四个一体化”品牌,全面提升工业发展水平、质量和速度,带动和促进全市经济实力增强、效益提高、结构优化、产业升级。

(四)进一步实施规上企业培育工程

按照“申报一批、储备一批、培育一批”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规上企业进入名录库的培育和申报工作,加强部门联动、加大培训指导,对已达入库条件但未能入库的企业,帮助查找原因,解决困难和问题,促进上报;对未达条件的企业,加强引导和协调服务,帮助企业做强做大上规模,力争规上企业培育入库实现新突破。

110月份工业经济运行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工业经济运行工作总结

工业经济运行总结

红塔区工业经济运行

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工业经济运行调度会

全市工业经济运行
《全市工业经济运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