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复句专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01:15: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复句专题复习

(-)复句类型: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 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组合复句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分句之间有短暂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分句之间的关系常用连词、副词以及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来表示,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目的等类型。

1、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的,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分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即A,又B”。例如: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

2、承接复句:也称顺承复句,连贯复句。几个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彼此顺序不能动。常用的关联词语有“A,于是B”“A,然后B”、“A,接着B”、“A,便B”。例如: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回到草房。

3、递进复句: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表示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了一层。常用的共联词语有“不但(不光、不只)A、而且(还、又)b”、“而且”、“并且”、“尚且a,何况b”、“别说a就连(就是)B”。例如: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好,尤其是思想好。

4、选择复句: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凡种情况,要求从中选择一种,表示“或此或彼”、“非此即彼”、“与其这样不如那样”等意思。常用关联词语有“或者(或)a、或者(或)b”、“不是a就是b”、“是a还是b”、”与其A,个如b”。例如:

不在沉默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5、转折复句: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几个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来一个转折,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a但是b”、“a不过b”、“可是”、“然而”、“却”等。例如: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6、因果复句:由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是说明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a所以b”、“既a就(那么)b”、”因此”。例如: 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所以遇到困难从气馁。

7、假设复句:由两个有似设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语有“如果(倘若)a就(那么)b”、“即使(纵然)a,也b”、“再A,也b”、“假如”、“假使”、“假若”、“要是”,例如:假如产品质量不好,数量再多,也没有使用价值怕。

8、条件复句:由两个有条件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语有“只要a,就b”、“只

1 有(除非)a才b,“无论(任凭)a,都(也)b”。例如:只有党风正,才能事业兴。

复句常用关联词语

1、并列关系中的关联词有: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那 么……那么、既然……又、一边……一边、也、又、还、同时。

2、选择关系中的关联词有:是……还是、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 、与其……不如、宁可……也(决)不。

3、转折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可是、但是、虽然……可是、虽然……但是、尽管……还、虽然(虽是、虽说、尽管、固然)……但是(但、可是、然而、却) 、却、不过、然 而、只是。

4、因果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因此、因为……所以、既然……就、因为(由於)……所以(因 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既然(既)……就(便、则、那么)。

5、条件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只要……就、只有……才、凡是……都、不管……总、只有 ……才、除非……才、只要……就、无论 (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 。

6、递进关系中的关联词有:不但……还、不仅……还、除了……还有、不但……而且、不但 (不仅、不光)……而且(并且)、不但……还(也、又、更)、何况、而且、况且 、尤其、甚至。

7、假设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如果……就、要是……就、即使……也、哪怕……也、如果 (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那么(就) 、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 ……也(仍然、还是) 。

8、取舍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宁可„„也不、与其„„不如。

复句专项训练

分析下列二重复句,并指明分句间的关系:

1、①我赞美洞庭湖的珍珠,②更赞美培殖珍珠的千千万万洞庭湖人民,③赞美他们战天斗地的精神。

2、①因为接连上了一个礼拜的夜班,②每天都要在车上摇晃十几个钟头,③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3、①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②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③没法多照顾孩子。

4、①在她的女朋友的园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②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③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5、①里面当然没有白蛇娘娘了,②然而我心里仍然不舒服,③仍然希望它倒掉。

6、①周总理的工作是多么繁忙,②时间是多么宝贵,③可是他老人家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却挂念着我这样一个普通工人,④亲自打电话来询问我的情况。

7、①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②也不喜欢去看戏,③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④除非是要炫耀一下自己的新衣服。

8、①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②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③也和她说话,

2 ④但笑容却冷冷的了。

9、①缺乏艺术性的文艺作品,即使政治上进步,②即使口号减得调门很高,③也是没有生命力的。

10、①绝对的同甘共苦,是不能实现的,②也是不必要的;③相对的同甘共苦是必要的,④也是可能的。

11、①在人民内部,不可以没有自由,②也不可以没有纪律;③不可以没有民主,④也不可以没有集中。

12、①如果出到十文钱,②就能买一样荤菜,③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④大抵没有这样阔绰。

13、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②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③就不怕别人批评指正。

14、①人不犯我,②我不犯人;③人若犯我,④我必犯人。

15、①他在意大利留学几年,②学习的内容很广博,③但是他最感兴趣的还是天文学。

16、①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保护了农田,②开辟了绿洲,③而且对交通路线也起了保护作用。

17、①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②但仍不辍劳作,③尤喜纺棉。

18、①这种书比起竹简来,轻便多了,②但它成本太高,③不容易普遍采用。

19、①他们赞成马克思主义,②但是不准备实行之,或不准完全实行之。 20、①只有孔乙已到店,②才可以笑几声,③所以至今还记得。

21、①母亲是一个平凡的,②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③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22、①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②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不能飞到高空。

23、①这种固定的沙丘,只要能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②防止过渡砍伐和任意放牧,③就可以固定下来。

24、①这些人的丰富经验,是很可贵的,②但是,如果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③那也很危险。

25、①我赞美白杨树,②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不可缺少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26、①那时我祖母虽还康健,②但也分担了些家务,③所以定期便不能多日地归省了。

27、①虽然真理是杀不死,烧不毁的,②它终究要发生灿烂的光辉,③但是,中世纪的黑暗曾经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28、①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②脸是应该经常洗的,③不洗就会灰尘满面。

29、①声音唯一不如形象的地方在于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但在原始社会交际的情况下,这方面是次要的,是可以用图形补充的。

30、①如果一篇文章所讲的道理错误,②引用的材料虚假,③即使文笔再通畅,也不会被认作好文章。

31、①我应该感谢母亲,②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③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理。

3

32、①如果要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②应该主要抓烧开水这个环节,③而不是抓拿茶叶等环节。

33、①敌人看来是强大的,但是决定历史命运的不是秦皇汉武,而是人民自己。

单句和复句如何区分?

判断的标准主要有如下几条: ①句子内部前后互作句子成分,则为单句,否则就是复句。

例:a 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b 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仍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②一个主语若有好几个谓语,谓语之间用顿号隔开或无标点,则为单句;若用逗号隔开,则为复句。

例:a 母亲又送我一句格言,告诉了我一个真理。 b 小明在房间里又唱又跳。

③关联词语连接的若是词或短语,则为单句(只要有一处是词或短语,则为单句);若连接的全是分句,则是复句。

例:a 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只有我们去实践了,才能够检验这条理论是否正确。

2、如何判断复句。

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句中的关联词语。值得注意的是关联词语有时成对使用,有时却只用一半。另外有的句子没有关联词语,可试着加入,再据此来作判断。

例:a 他做了,还不如不去做。 b 他学日语,学英语?

4 【答案】

1.①| ②|| ③

2.①|| ②| ③

3.①| ②|| ③

递进

并列

并列

因果

转折

因果 4.①| ②|| ③

5.①| ②|| ③

6.①|| ②| ③|| ④

并列

递进

转折

并列

并列

转折

并列 7.①|| ②|| ③|| ④

8.①|| ②| ③|| ④

9.①|| ②| ③

并列

并列

条件

转折

并列

假设

并列

假设

10.①|| ②| ③|| ④

11.①|| ②| ③|| ④

12.①|| ②| ③|| ④

并列

并列

并列

并列

并列

并列

假设

转折

因果 13.①| ②|| ③

因果

假设

16.①|| ②| ③

并理

递进

19.①| ②|| ③

转折

并列

22.①| ②||

条件

假设

25.①| ②|| ③

因果

递进

28.①|| ②|

因果

并列

31.①| ②|| ③

因果

并列

①|| ②| ③|| ④

假设

并列

假设

①| ②|| ③

转折

递进

20.①|| ②| ③

条件

因果

23.①|| ②| ③

并列

条件

26.①|| ②| ③

转折

因果

29.①| ②|| ③

转折

并列

32.①| ②|| ③

假设

并列

15.①|| ②| ③

并列

转折

18.①| ②|| ③

转折

并列

21.①|| ②| ③

并列

转折

24.①| ②|| ③

转折

假设

27.①|| ②| ③

并列

转折

30.①|| ②| ③||

并列

假设

33.①| ②|| ③

转折

并列 5 14.

17.

·复句

·复句

复句

复句练习题

初中语文复句类型

复句教学案

假设复句教案

复句练习题答案

复句综合练习题

复句专题复习教案

复句专题
《复句专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复句类型专题 复句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