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二学年三(3)杨阳德育渗透

发布时间:2020-03-03 18:55: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0——2011第二学期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三(3)杨阳

德育”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我们常用“德才兼备”这个词来评价心目中优秀的人才,可见“德”对一个人来说有多么的重要。对于一个团体、一个国家来说,“德”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视。“以德服人”这是一个管理者实施有效管理的最好的手段。一个国家的公民道德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因为“德”是人的精神统帅,而精神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作为一个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也在思索怎样在语文学科中合理、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

总结之后,我发现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要把握以下三点。

一、读中理解,理解中渗透

我们都知道,教学时要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而语文教学要遵循的第一条原则就是“文道统一”的原则,也就是说语文训练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那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与智育的统一,不能离开语文训练去进行德育,更不能让语文训练从属于德育。我们语文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抓住重点字、词、句的分析,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揣摩其中的思想感情,在读中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在读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学习课文时,应使学生学好语言文字,了解字、词、句的含义,把德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讲析中,达到智育与德育的自然融合。例如,《爬天都峰》这篇课文它要达到的一个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为了能达到这个教学目标,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从简介天都峰入题,让学生从中感受天都峰的高与险,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初读课文,思考:天都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画出有关语句,再读一读。接着默读第二自然段,读后请学生说说课文中是怎么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的?指导朗读,学生练读,评读,从充分的读中体会天都峰的高与险。教师小结,引出

三、

四、五自然段的教学。先让学生自读这三个自然段,并且边读边画出“我”和老爷爷的对话。老师再出示两个句子“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和“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通过让学生理解句子体会到“我”那种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最后让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进一步地感悟。经过这样的教学也就达到了我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从中对学生也进行了很好的德育渗透。再例如,学习《赵州桥》这篇课文也可以对语言文字进行深入的解析,分析过渡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让学生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在深入理解和体会之后,再进行这篇课文的朗读指导,通过前面的理解和体会,学生已能很好的朗读出情感,最后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进行诵读,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渗透德育

实施德育和智育的统一,在教学课文时还应该辅以与课文相适应的情感介绍,模拟出真实情境以制造氛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他们在创设的情境中、在强烈的氛围中投入学习,使学生获得更真实、更深刻的体会。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远程教育资源,表演课本剧等创设情境,更加生动形象地教育学生,使学生入情入境,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寓教于乐,有效地激发出教师所期望的情感,体现“文道统一”的原则。比如我在教学《观潮》时创设的情景,就受到了良好的效果。《观潮》一课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学生基本上没有亲眼目睹过这种罕见的壮观景象。在学习“潮来之时”一段时,我让学生先观看录象,再闭上眼睛,听潮水奔腾、冲击的录音,想像潮来时的气势,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中的描写,最后谈自己的体会。让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中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这就是教学与德育的统一。

三充分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德育渗透。

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德育渗透,比如:作文、随笔、演讲等。

作文、随笔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在随笔和作文当中尽情倾吐自己的心声,挥洒自己的才情,教师则可通过评改学生的习作,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我在开学时的一篇随笔中发现,班里一个女生对自己平平的外貌感到自卑,认为自己在班里低人一等,字里行间流露出苦闷的心情,我在给她的评语中这样写道:“如果说女孩是一本书,漂亮的女孩就如同一本封面很吸引人的书,但内容并不一定很好,而平凡的女孩虽没有漂亮的封面,却有充实的内容,同样独具魅力,知道吗?”后来,这个女生悄悄地改变了许多,开朗了,活泼了,并且在期末语文考试中,取得了全年级第一的高分。所以,我认为语文老师,应该留意学生在随笔、作文中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问题,有时,也许我们的一句告诫,一声叮嘱,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此外,学生的课前三分钟演讲也是我们进行德育工作的一个契机。有一次,班上的一位学生在上学的路上出了一点小事故,我就灵机一动,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设计了一次以交通安全为主题的演讲。我把演讲任务布置给学生之后,学生马上开始着手准备,找例子的找例子,写演讲稿的写演讲稿,分工明确。到演讲时不难发现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其实在准备的过程中已经对学生进行了一次交通安全的教育。在演讲后,老师进行讲评时引起学生的共鸣,这又是一次很好的教育机会。并不单单是这一次的演讲是德育渗透的机会,平时演讲时对于那些流露出消极情绪的学生,在讲评时应暗示其要乐观向上;流露出自满情绪的,应提醒他戒骄戒躁;心存迷茫和困惑的,应及时帮助指导。

总之,新时代,新德育。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勇于发掘,善于发掘,把握每个思想教育的机会,充分发挥教学的特殊功能,使我们的学生时时刻刻都能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以适应新世纪的要求。

杨阳德育渗透

德育渗透

杨阳社会实践

信息技术德育渗透

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德育渗透教案

德育渗透教案

德育渗透事迹材料

德育渗透总结

德育渗透案例

第二学年三(3)杨阳德育渗透
《第二学年三(3)杨阳德育渗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