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互联网+教育”示范校汇报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3 13:26: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诸城市林家村小学创建“互联网+教育”示范校

工作汇报

诸城市教育局电教实验中心:

林家村小学根据潍坊市“互联网+教育”示范校创建标准,主要落实了:

1、学校制定示范校创建方案,成立了“互联网+教育”推进机构,制定了林家村小学可持续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建立教师培养和评价制度,并利用“三通两平台”等互联网手段和资源形成了新的教学模式。

2、学校建成网络数字化校园,实现有线无线全覆盖,利用人人通建设网络化和数字化资源并实现共享,成立相关制度,由微机教师提供网络安全技术支持;教师建成自己的学科教学个性化资源并覆盖每章节内容,实现网络授课,;学校建成“创客教育”实验室,其中有计划对学生进行电脑制作和动漫设计教学;学校建成3D打印室,充分满足学生创新实践活动需要。

3、学校依托“人人通”、“手心网”、“亲自共成长”、“一米阅读”等网络平台进行全面管理,学校办学质量有显著提升,家长、社区和社会对学校满意度有明显提高;学校利用FTP、“人人通”、校园网等网络平台实现公文流转,其中信息宣传、校务公开以及教师考勤、后勤管理、家校共育等方面管理模式实现网络化,实验室、图书室、图书借阅以及微机室等实现信息化管理;学校通过“人人通”等多种平台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互评、家长、教师、班主任评价也实现信息化管理。

4、教师通过“人人通”平台实现网络备课、上课、课堂检测以及预习复习等,通过网络创课,教师人人形成个性化教学法,教师个人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学校建成录播教师,方便教师创课和录课,教师人人参与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我校多名教师获得诸城市一师一优课活动

一、二等奖,其中郭娟老师获得潍坊市优秀奖;学校少年宫、社团活动通过互联网手段和资源,围绕学生兴趣爱好组建电脑制作、动漫设计以及3D打印、科技创新等社团,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5、学生能利用“人人通”、“手心网”以及其他网络平台进行个性化学习并实现自我检测和反馈,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利用互联网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学生能进行初步的电脑制作、动漫设计以及创客空间设计,能利用3D打印系统设计简单的模型并实现打印,学生作品丰富,创新能力有明显提高。

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已经落实了上述项目,特申请对我校进行验收,我们工作的具体情况是:

一、制定学校创建“互联网+教育”示范校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发挥教育信息化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提升学校办学内涵,探索互联网与小学教育深度应用、融合创新的运行机制,促进形成网络化教育新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在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和效能,变革教育理念,创新教学与学习模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根据市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实际,制订林家村小学学校创建“互联网+教育”示范校实施方案。

二、成立创建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创建“互联网+教育”示范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学、德育、校园安全、总务等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在学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指导制订出台建设“互联网+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进行合理分工,保障相应的人财物配套落实措施,建立教师培养和评价考核制度,把互联网应用水平作为评价教师的前置指标,组织实施创建“互联网+教育”示范校工作。

1、成立互“联网+教育”示范校领导推进工作小组

长:迟海平副组长:金发亮

成员: 赵运良 管培军 冯建明 尹玉友 王治山 王培森 管政法 工作职责:

①金发亮:制订互联网+教育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②赵运良:根据互联网+教育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制订具体操作细则。 ③管培军:统筹组织、协调与落实互联网+教育建设各项具体工作。

④王治山、尹玉友:指导各学部、各年级组、各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及各班级开展“互联网+教育”建设工作,定期组织信息化业务培训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

⑤王培森、冯建明:定期组织“互联网+教育”建设工作的检查与评估,不断调整与改善建设工作。

⑥管政法:安排与做好“互联网+教育”建设工作档案资源的收集、整理与管理工作。

2、成立互联网+教育校园安全领导小组

长:迟海平副组长:管培军 组

员:赵运良 王培森 冯建明 王治山 尹玉友 各班主任 工作职责:

①管培军:制订互联网+教育校园安全工作实施方案。

②管培军:设计校园安全应急反应实施方案,制订具体操作细则。 ③王培森:统筹组织、协调安排校园监控系统的安装、使用及维护。

3、成立互联网+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小组

长:赵运良 副组长:管培军

员:冯建明 尹玉友 王治山 管政法 各班主任 工作职责:

①赵运良:制订互联网+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计划与具体操作细则。

②管政法:负责互联网+教育教学管理教学资源应用教学、应用培训的组织工作(安排时间与考勤)。

③管培军:指导学科教师开展应用工作,定期组织应用经验交流,落实各项应用工作。 ④冯建明:定期进行各学科应用工作的检查与评估,不断调整与改善应用工作。

4、成立互联网+教育德育管理工作小组

长:冯建明 副组长:管培军

员:赵运良 王培森 尹玉友 王治山 各班主任 工作职责:

①冯建明:制订互联网+教育德育应用的工作计划与具体操作细则。 ②管培军:负责互联网+教育德育应用培训的组织工作(安排时间与考勤)。

③尹玉友、王治山:指导各年级组长开展试点工作,定期组织试点经验交流,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④赵运良:定期进行各年级试点工作的检查与评估,不断调整与改善试点工作。

5、成立互联网+教育后勤管理工作小组

长:王培森 副组长:赵运良 组

员:冯建明 管培军 尹玉友 王治山 工作职责:

①赵运良:制订互联网+教育后勤管理的工作计划与具体操作细则。 ②管培军:负责互联网+教育后勤管理培训的组织工作(安排时间与考勤)。

③王培森:负责建立学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展教学物资配备、采购及维修实行即时网上办理,落实后勤智能管理的各项工作任务。

④冯建明:定期进行学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检查与评估。

6、成立互联网+教育技术支持小组

长:管培军 副组长:赵运良

员:冯建明 尹玉友 王治山 管政法 工作职责:

①管培军:负责草拟互联网+教育应用技术支持工作方案。 ②管政法:负责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的规划与实施。 ③尹玉友:负责互联网+教育应用技术平台的设计与实施。 ④王治山:负责互联网+教育应用技术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

⑤管政法:为各学科、年级组开展互联网+教育资源有效应用工作提供所需的技术支持。

7、成立互联网+教育办公及档案资料工作小组

长:赵运良

员:管培军 冯建明 尹玉友 王治山 工作职责:

①赵运良:负责制订互联网+教育建设工作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管理方案。 ②管培军:负责制订互联网+教育建设智能办公系统的规划与实施。

③尹玉友、王治山:指导各个工作小组做好互联网+教育建设工作的相关档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三、制定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是全面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创建“互联网+教育”示范校工作的要求,加大资金、人员、物资等方面投入,在“宽带网络校园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基础上,加强“基础设施、教育资源、教育管理、教育服务、校园信息安全” 五个一体化建设,构建一个人人可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互联网+教师);学习环境(互联网+学生);管理环境(互联网+管理),同步推进,逐步实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促使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和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不断提升,基本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学校管理电子化的要求,为变革教育理念,创新教学与学习模式,提高人才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目标如下:

1、网络环境建设目标:继续加强网络环境建设,不断更新信息设备,建设网络数字化校园,实现有线、无线全覆盖,终端系统配备到位,千兆带宽到楼宇,百兆带宽到桌面,网络安全在技术和制度上得到保障,使用便捷、满足需求。办出特色校园网,为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及师生优质资源共享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

2、办公电子化目标:学校利用互联网实现公文流转、信息宣传、校务公开、经费结算、办公用品申领、师生考勤,实现家长来访预约,学生及家长使用运动场地、实验室、图书室、图书借阅管理、微机室预约等信息化管理。

3、资源建设目标:学校建设各学科课程互联网教学资源的统一访问目录,方便教师备课和学生个性学习。教师建设自己的学科教学个性资源(包括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课堂检测、作业布置等),覆盖每章节课程内容。以引进、购买、自制等渠道,加快各学科教学资源和多媒体课件素材库的建设,收集整理各种教育教学数字化资料,不断充实教育资源库内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共享,开设“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实现班班互通。

4、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有计划地开展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信息技术与各科课程的整合水平。开辟个人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组织教师通过网络研修、名师工作室、教师博客等网络学习的平台开展自主、互动学习,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

5、课题研究目标:学校建设“创客教育”实验室,包括电脑制作或动漫设计、机器人竞赛、3D打印或创客空间、STEM教育等,满足学生创新实践活动需要。学校利用互联网实现课程设置,教学常规管理,班级管理,社团管理,选课走班,实现学生学业成绩统计、汇总,学情分析诊断等信息化管理。

6、学生评价目标:学校利用互联网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的相互评价,家长的参与评价,班主任的评价,任课教师的评价,标志性成果参与评价等信息化管理。

7、课堂教学目标:教师普及日常利用网络教学系统备课,上课,课堂检测,布置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网上批阅作业,实现评测反馈,数据分析诊断呈现等功能,指导学生个性化学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习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教师人人参与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建设学校精品课堂,教师网络教学水平明显提高。教师普及通过学生社团、选修课、社区活动、实地考察、小组协作探究等形式,利用互联网手段和资源,组织学生围绕兴趣爱好、现实问题等主题内容进行电脑制作或动漫设计、机器人竞赛、创客大赛、3D打印或创客空间、STEM教育等创新实践活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8、学生成长目标:学生普及日常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利用智能题库系统进行学习效果自我检测反馈,实现学习效果数据分析诊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水平。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利用互联网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学生日常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自组织协作学习、生生分享交流学习成果,促进共同成长。学生创新作品,参加各级比赛、国家专利成果等,取得优异成绩。

9、校园安全信息化目标:以省市“校安系统”为基础,构建覆盖全校的校园安全工作应急反应系统、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和校园监控系统。

四、实施步骤

第1阶段:宣传发动学校创建教育信息化建设达标活动

学校组织开好两个会,校务工作领导会和全体教师会:学习上级有关文件和我校创建“互联网+教育”示范校实施方案,使全体教师达成的共识,认识到创建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2阶段: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相关各项制度和措施

1、制订各班设施使用登记制度以及教师办公电脑使用制度和责任书。

2、建立学校信息化管理、应用和安全制度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网络安全措施。

3、建立长效的经费保障机制。

4、学校把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学校长期发展规划中去。

5、成立创建“互联网+教育”示范校工作团队: (1)一组:组长:徐芳

成员:臧敏、孙继娥、管秀芹、沙明学 (2)二组:组长:管培军

成员: 王治山、傅彩虹、李金梅、张洪秀 (3)三组:组长:陈娜娜

成员:殷萌、陈英、宋焕琦、宋金宝、管清金 (4)四组:组长:王连辉 成员:尹玉友、丁树臻、王汝森 (5)五组:组长:金发亮

成员:管延华、王仲海、王丽、魏婷婷

6、成立创建“互联网+教育”示范校工作监督评价团队:

长:迟海平副组长:金发亮

成员: 赵运良 管培军 冯建明 尹玉友 王治山 王培森 管政法

第3阶段:开展全校师生有关教育信息化创建活动的校本培训。

1、做好各班电教平台设施管理员的培训工作。

2、每学期开展一次全校教师使用电教设施技术的培训工作,使每位教师更好的使用信息化平台,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3、每学期做好一至两次FALSH动画制作或几何画板。。。。。。。等辅助教学软件的培训工作。

4、加强教师PPT的使用以及培训工作。

5、每学期随时整理完善学校资源库,为学校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提供一个广阔的资源选择空间。

6、大力推动“三通两平台”的应用工作。在应用的基础上,积极组织教师做好空间的开通、探索创新教学应用模式。要求教师空间应用常态化,不断提升各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水平,形成典型案例和典型经验,并逐步开通学生空间和家长空间,探索家校合作、师生互动的学习模式;开展学校特色资源建设,并出台激励措施,组织和鼓励教师参与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第4阶段:全面推进、实施阶段。

为保证本次创建活动不变成一种形式化的任务,要求全校教师齐齐参与,各科教研组长要认真将此次活动渗透到教研会议中讨论、制订有关实施方案,不要形式化、过渡化,要把开展教育信息化技术工作落实到实处。

第5阶段:检测评价(自查)阶段

通过参与实践,学校领导小组对实施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跟踪督查,根据信息化建设达标考评细则,对每个阶段的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期末各教研组长将本组开展情况写一份书面总结交学校存档,同时学校奖励一部分工作积极主动、效果良好,有创新精神的先进教师。

五、具体实施细则及明确分工

1、为了确保学校电教平台硬件设备的能够正常投入使用,使学校的教学信息化能够顺利开展,学校每学年投入一定公用经费用于本校信息化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王培森 管政法)。

2、制订各班设施使用登记制度、和教师“办公电脑使用制度责任书”“各班教室教学设备使用与管理责任”(管培军)。

3、开展校本培训(迟海平赵运良)

4、建立学校教学资源库,并为每位教师建立独立登录学校教学资源库的帐号和密码。(赵运良 管政法)

5、资源库收集(管政法 各学科教研组长)

各科教研组长组长要定时完成教师资源库内的课件、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案、试题的收集工作,分类存放。为教师日常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丰富教学资源。

语 文:徐芳 数 学:臧敏 英语:王连辉 科学社会:王汝森 艺体:王海军

6、发挥校园网站的功能,使之成为学校宣传的窗口。进一步完善校园网站的栏目功能和运行机制,使校园网成为学校内部管理的平台,对外宣传的窗口,心灵沟通的桥梁,校本教研的园地,立足教师,服务教师,指导教学(赵运良 管政法)

7、完成各类电子档案的归类整理(管政法)

六、完善激励机制,促进全体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的水平不断提高

1、将互联网+教育创建工作列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成立了“互联网+教育”推进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和评价制度。学校首先成立“互联网+教育”机构,校长直接引领和践行“互联网+教育”,统一认识,整体意识强。同时制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安排专人整理材料形成档案,从而有效落实和保障互联网+教育的有效实施。

学校抓住上级领导到我校指导工作之机,努力将本工作深入推进;派出责任心强、工作能力高的教师参加“互联网+教育”培训,将先进的经验带回学校并对教师进行指导,学校也将本项工作纳入教师考核。近年来,我校的“构建智能化学习环境,探索以学生为中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校在教育管理、教育教学过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教育科研、校园安全、德育工作及家校联系等方面深入推进信息化应用层次,细致做好规划,科学确立目标,切实提供保障。

2、强化对互联网+教育创建工作的督导与考核。学校互联网+教育创建工作领导推进小组负责对各科室、年级组、班级、教研组、备课组、任课教师等部门和个人的信息技术有效应用工作的考核。考核成绩纳入对各科室、年级、班级或对教师工作的等级评定中,与绩效工资挂钩,并做为评优树先的主要依据之一。

3、健全互联网+教育创建工作和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管理制度。各工作小组建立健全各种教育信息化应用管理制度,将教育信息化应用管理纳入学校科学规范管理轨道。

学校建立如下制度:教师学生信息化培训学习制度、校园网络安全制度、学校信息安全保护制度、校园网站信息发布管理制度、云教育资源平台管理制度、网络教学资源使用考评制度、网络教研与集体备课考评制度、校本资源库建设与资源上传考核制度、录播教室管理使用制度、多媒体教室管理使用制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制度、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制度、互联网+教育与德育工作及家校联系整合研究制度、互联网+教育与后勤信息化管理制度等。

学校利用教育局网络智能办公系统、学校网站、飞信、手心网等互联网手段实现公文流转、信息宣传、校务公开等事务,利用潍坊市中小学信息管理平台课进行课程设置、班级管理、教学常规管理等活动.“手心网”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平台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中小学量身打造的新一代移动通讯平台,不同于以往以短信为主的家校沟通工具,不仅实现了类似微信的丰富、便捷的通讯功能,教师还能发通知、作业、点赞、送小红花等,以动态语言、图片的形式记录孩子在学校的点滴,关注他们的成长,使学校内部、家校之间、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变得方便、快捷、有效。 家长通过手机下载“手心网”客户端后,不仅可以接收孩子在各个学科的在校表现,也能够把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展示出来,与老师和其他学生家长沟通,点赞。学期末,孩子的表现会自动生成电子成长档案。

“手心网”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平台很好地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进行观察、记录、分析,有助于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也有助于学校和班级营造一个积极、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和文化。

4、我校教师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深度融合育人模式,整合出林家村小学特色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网络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生机勃勃。学校各科教师利用电子书包进行授课,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热烈高效;利用一起作业网,学乐网,手心网等网络布置课前预习作业;利用电子书包进行当堂测试或布置课后作业;寓教于乐的形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老师们充分利用网络途径如:手心网、安全教育平台,一起作业网等,进行授课或布置作业,促进家校合作,家校携手共进。

潍坊安全平台中防溺水专题教育、寒假生活安全教育等专题教育,授课成效显著。 利用微机课、少年宫活动时间,对学生进行网络应用指导,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进行电脑创作。组织孩子们走进迈赫机器人,组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网络科技的魅力。

学校积极组织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各个学科都打造出精品课堂。在优课活动中,我校教师积极参与,学科及人数普及比例达到百分百。在各项活动带动下,教师网络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学校建设起了精品课堂。

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先进教师(创新型教师)的评比活动、每学年开展三项以上的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专题活动的竞赛, 对活动中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

5、互联网教学让孩子们的学习更丰富、有趣。我校每周开展微机课,教师悉心指导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学校还利用少年宫活动时间,开展微机社团兴趣小组,孩子们兴趣浓厚。除开展微机课程外,学校还积极引导学生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例如:师生利用“一起作业网”的智能题库系统,进行学习效果的数据分析和自我检测;各班利用互联网安全教育平台进行授课并测试,反馈学生的安全教育效果;利用互联网安全教育平台,进行班级和家庭的学习效果反馈等。通过网络测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互联网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

鼓励学生日常利用互联网平台在家中进行自主学习,包括上网练习口语、查阅资料等;学生进行“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爱国知识比赛;学生和家长利用手心网平台分享日常生活和学习心得,交流和分享学习成果;师生通过人人通云教学平台分享教学资源等。资源共享和成果交流增进了家校交流,促进了学生成长。

6、经费保障:落实学校互联网+教育创建工作开展需求预算,确保学校信息技术装备的维护和更新需要的经费,我校在前期创客实验室、科技、科学探究室的基础上,新增录播教室、3D打印室等功能室,满足学生日常实际活动需求。

七、具体创建工作进度安排

5月10日-18日,讨论制定互联网+教育示范校实施方案并报电教实验研究中心; 5月18日-6月20日,20日前确定方案并开始实施(整合建立相应教室和功能室,开始购置设备、着手搭建校本资源类等平台);

6月21日-8月30日,对教师进行教育信息化手段应用培训,完成建设完成校级资源类平台的校本资源上传; 9月1日-10月20日,抓好学校教学、教务、总务等全方位的初步使用,留存过程性资源,写出总结材料;

10月21日-12月21日,深入做好学校各方面信息化的使用,做好潍坊市级和诸城市级的验收工作。

“互联网+”教育示范校创建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经过我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认真将此次活动渗透到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依托人人通、诸城数字云教育、密州网络教研学院、学校网站等多个平台,对教师、学生进行统一管理,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对教学服务最大化,增进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另外,让“班班通电子书包”走进课堂,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优化了教学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校利用教育局网络智能办公系统、学校网站、飞信、手心网等互联网手段实现公文流转、信息宣传、校务公开等事务,利用潍坊市中小学信息管理平台课进行课程设置、班级管理、教学常规管理等活动,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

在市教育局、中心校的领导和支持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较好的达到了潍坊市“互联网+”示范校创建标准,特此申请潍坊市“互联网+”示范校验收。

教育信息化示范校汇报材料

“互联网+教育”示范校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12.23书法教育示范校验收汇报

创建书法教育示范校汇报材料

申报廉洁教育示范校汇报材料

申报廉洁教育示范校汇报材料

申报廉洁教育示范校汇报材料

示范校汇报校本

心理健康示范校汇报

创教育技术示范校汇报材料(新)

“互联网+教育”示范校汇报材料
《“互联网+教育”示范校汇报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