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次北固山下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09:22: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次北固山下

教学流程:

1、导入:我们都知道李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之一。我们在小学学过他的诗歌有《望庐山瀑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独坐敬亭山》、《静夜思》等等。那你喜欢哪一篇?

甲:《赠汪伦》,因为它传达了李白和汪伦的深厚情谊,令你十分感动。

乙:《静夜思》,因为它写了在外漂泊游子的孤独愁苦,抒发了对家乡浓烈的思念之情。

这样的思乡之作,在我们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许多多。那么,当新春即将来临之际,漂泊在外的诗人王湾会有怎样的感概?我们今天通过《次北固山下》来倾听他的心声。

2、老师泛读。(我们都说题好一半文,其实古代诗歌也不例外,请同学们思考我们能从诗题上获得哪些信息)

动词:次,停留;名词:北固山下,江苏镇江之北(地点);主人公:王湾 这些信息告诉我们一个什么事件:王湾(乘船)停留在江苏镇江之北。

3、学生大声朗读(思考:王湾(乘船)停留在江苏镇江之北,他总有事做。那么请同学们归纳出作者的所见所感所思。)

所见(客路?,青山)(行舟,绿水)(潮,岸)(风,帆)(海日,残夜)(江春)

所感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所思(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从新整合:王湾(乘船)停留在江苏镇江之北的所见、所感、所思。 整体感知:那么作者的心情是高兴、喜悦还是愁苦、失落了?

4、古代诗歌体裁了解。(这首诗歌属于什么体裁,同学们不知道,那么老师给

同学们补充介绍)

形式上:

1、古体诗:以五言、七言居多。特点,不拘句数,不求对仗,也不太讲平仄,用韵自由。

2、近体诗:律诗和绝句。律诗,包含五言、七言律诗,其中每首律诗共8句。单句为出句,双句为对句,合起来为一联。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局叫尾联。其中,颔、颈两联一般讲究对仗。 绝句,包含五言、七言绝句,每首共四句。

(不仅要记住这个顺序,还要注意颔和颈联的写法)

其次,老师再补充一下5字诗句的停顿,要么是2/3,也可2/1/2,还可2/2/1,当然一首诗歌也可同时采用这3种停顿

5、活学活用,现学现卖。

次/北固山下(无言律诗)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首)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颔)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颈)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尾)

(学生再次朗读,去体验划分的停顿节奏)

6、诗意梳理。(自由朗读,4个小组讨论,推荐1个代表说明疑惑之处,每个小组梳理2句)

① 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

② 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

③ 旧年:过去的一年。指旧年未尽,春之气息已到,点明节候已到初春

④ 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旧年”。

老师展示:

行客前进的路在青山之外,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回的家书不知到达何处,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7、诗句赏析。(学生分角色朗读,前4句女生,后4句男生)

问题设置:A、文中共有三联写景,一联抒情,请找出。

B、你喜欢文中的哪一联,请做简要分析?

首联,虽然作者想象客路在青山之外,但是青山与绿水以及行舟都是实在的,具有画面感,它们构成了一副美丽的青山绿水图。

颔联,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这两句勾勒出了一副美丽壮观的大江行船图;其次,就是感觉特别工整,读起来容易上口。(老师补充)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

(为啥特别工整,读起来容易上口。引入对仗:它是古代诗歌中很重要的一种修辞格。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它体现了诗歌工整、均衡相互映衬的美感。)[对颔联的对仗解析给学生看,示范]

潮与风名词,平与正形容词,两与一数量词,岸与帆名词,阔与悬形容词。并且对应之处平仄相反。

引申:文中除去颔联以外是否还有对仗?(有,颈联)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让学生分析对仗)

C、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你说你觉得这句最好,为什么?)

答案设置:

1、一是正如刚才强调的对仗的作用,工整、音韵和谐。

2、启下的作用。“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正是因为时间推移,才让孤身在外的诗人产生愁绪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生”与“入”字的巧妙运用。正确的语序应该是“残夜生海日,旧年入江春”, 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太阳从幽暗的大海上一点点升起,如子之脱离母腹而渐现,这一“生”字实在是形象极了。而“入”字更生动,任你江南虽还是旧年的冬天,但是春天却已将江边的柳树涂上了一层春色,突出了蓬勃的生机。

D、尾联,因为运用家书、归雁等意象,点名了主题,升华了情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本诗中,同学们都有自己喜欢的诗句,请再次朗读全诗】

8、本诗思想主题:(先引导学生总结,老师在归纳)

在外漂泊的游子在初春来临之际,经历停留在江苏镇江之北的所见、所感、所思之后产生的孤独愁苦之情以及对对家乡和亲人浓烈的思念之情。

9作业要求。A、以“我在远方”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关于表达对家乡思念的文章。

B、背诵并默写本诗。

次北固山下教案

《次北固山下》教案

次北固山下__教案

《次北固山下》教案

《次北固山下》教案

次北固山下教案

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

ayjky14044《次北固山下》教案

次北固山下教案
《次北固山下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