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兵团

发布时间:2020-03-04 01:13: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夏书记的讲课,就是这样了。

课程一开始,夏书记首先讲了陈俊贵与独库公路的故事。现从网上找到了故事的完整版叙述,粘贴到此文,与君共勉。

1979年9月,入伍不到一年的陈俊贵随部队到新疆新源县那拉堤,参加修筑天山深处独库公路的大会战。 独库公路北起独山子,南至库车,全长562.25公里,超过一半以上的地段在崇山峻岭、深川峡谷中,很多地方是“猿猴欲度愁攀援”的危险地段。这条公路开凿之前,从独山子到库车,需要绕道乌鲁木齐走1000多公里。 为修通这条公路,在长达10年的会战中,武警交通二总队(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第十二支队)数千名受伤致残,先后有178名官兵长眠天山,这其中就有陈俊贵的班长郑林书、副班长罗强。

1980年4月8日,是陈俊贵刻骨铭心的日子。这天,修筑天山公路的基建工程兵某部2团2营被暴风雪围困,电话线被刮断。5连4班战士陈俊贵奉命随班长郑林书、副班长罗强和战友陈卫星到40公里外的施工部队传达命令:开展自救互救,清除积雪,打通道路,等待山下的部队救援。

他们一行4人轻装前进,只带了1支防备野狼用的“54”式手枪、38发子弹,以及20多个馒头。在途中,陈俊贵和战友被大雪围困,他们在海拔3000多米的雪山连走带爬三天,筋疲力尽,大家都要倒下了。在生死关头,班长郑林书拿出了最后一个馒头。谁吃下这个馒头,谁就有可能活着出去。但大家互相推让,谁也不肯吃。最后:郑林书说:我和罗强是共产党员,应吃苦在前。陈卫星是老兵,也应带头吃苦。陈俊贵是新兵,年龄最小,馒头给他吃。陈俊贵说啥也不吃。郑林书发火了,命令陈俊贵吃掉这个馒头。就这样,他们坚持在风雪中向前挪动。走了不远,郑林书终于坚持不住了。

“我死后就葬在部队附近的山上,让我看护部队和战友。我还有一个心愿,今后如果有机会,你去我老家看望一下我的父母”。这是班长郑林书留给陈俊贵的遗言

陈俊贵和战友含泪用雪掩埋了班长,继续赶路。又走了不知多远,他们都倒下了,副班长罗强再也没有能够爬起来,陈俊贵和陈卫星被当地的哈萨克牧民所救。

事后,部队党委为郑林书、罗强追记二等功,追认他们为烈士,并将他们安葬在新疆新源县那拉堤镇部队驻地附近的山上。陈卫星左脚的5个脚趾冻伤,右腿肌肉萎缩,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陈俊贵则住院4年,被评为甲级二等残废军人。

天山深处的守望

1984年,陈俊贵复员回到辽宁老家,担任了电影放映员工作。一次放映《天山行》,影片里的镜头使他一夜无眠。这部电影反映的就是他们当年修筑天山公路的悲壮故事。此后,陈俊贵茶饭不思,整天地思念班长。他迫切地想到班长的故乡去,看望班长的父母。然而,这时他才发现,自己和班长仅仅相处38天,只知道班长是湖北人,其他一概不知。

到哪里去找班长的父母呢?陈俊贵想自己的部队驻扎在新源县,到那里就会找到班长的家庭住址。当他再度来到天山时,部队却早已撤走了。

“没有班长就没有我的今天,而班长临终就这一点点遗愿,我都未能满足,我怎么向班长交代呀!”为了离班长近一点,也减少心中的愧疚,1985年冬天,陈俊贵辞去工作,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又回到了终身难忘的地方--那拉堤。在这里一待,就是24个春秋。24年了,陈俊贵一直守在班长坟前,陪班长过了一个又一个团圆节,自己东北的老家却没有回去过。

一诺千金!陈俊贵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班长父母的寻找,可一直没有消息。2005年9月的一天,还是当兵的儿子陈晓宏从武警交通第二总队的几名战友那里得知,该部队的前身就是父亲的老部队等几个单位合编而成。从那里,陈俊贵终于找到了郑林书家乡的具体地址:

湖北省罗田县白莲乡上马石河村。

2005年10月,热心的部队领导派政治部的干部陪同陈俊贵一道赶赴湖北省罗田县,寻找班长的家人。当陈俊贵找到班长的家乡后才得知:班长参军的第二年,他的父亲就因病去世。班长的母亲是2003年去世的,临终前还在念叨班长的名字。陈俊贵跪在班长父母的坟前,仰天长叹:“你们的儿子没能回来,我就是你们的儿子!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想念你们啊!你们不要牵挂,今生今世,我将守在郑林书坟前,让班长永远不寂寞!”

守墓老兵的心愿

“等我们这些亲历者和见证者不在了,谁还记得他们?”看到今天笔直的公路,陈俊贵最惦记的是当年用鲜血和生命修路的战友,他一直想把烈士的墓地修整一下。

从班长的家乡返回天山后,一件事情更使陈俊贵彻夜难眠。一天,远在广东的罗强的母亲打电话给他。罗妈妈80多岁,双目失明。得知陈俊贵的消息,她坚持要到天山来,看一看儿子的坟墓。陈俊贵实在不忍心让老人家看到儿子坟墓的凄凉样子。他变卖了自己的全部家产,将3万余元交给有关部门,希望为翻修战友的墓地尽微薄之力。

2006年的5月,新疆自治区交通厅、伊犁自治州和武警交通二总队等单位共同投资200多万元翻修烈士陵园,并定于当年10月30日竣工。竣工后,陈俊贵将班长郑林书、副班长罗强的坟墓迁进了修缮一新的“乔尔玛烈士陵园”。2008年12月,武警交通二总队和尼勒克县有关部门再投资50万元,征集烈士遗物及相关资料,建立烈士纪念馆,并定于2009年6月开馆。2009年5月,陈俊贵原来的老部队--武警交通二总队六支队也筹资25万元,派支队总工程师高飞专程赶往那拉提,重新修葺了烈士墓碑和墓地。

日前,记者到乔尔玛烈士陵园拜访陈俊贵时,见到了他的儿子陈晓宏。

“要不是右腿冻伤致残,我肯定不愿意离开部队,一是因为路没修通,二是因为兵没当够啊。”由于负伤退役,陈俊贵没有奋战到公路通车的那一天,心底里留下遗憾。天山守墓期间,陈俊贵为前来参观的人认真讲述部队历史,缅怀烈士的丰功伟绩,但很少讲到自己的经历,甚至连他的儿女也知之甚少。

年复一年,转眼儿子陈晓宏长大成人,陈俊贵决定把他送进军营。但是,当时陈晓宏一心想考大学,对父亲的所作所为很不理解。情急之下,陈俊贵道出了实情,令儿子深受震撼。2001年底,陈晓宏参军到驻新疆解放军某部,刻苦学习训练,表现出色:在军事比武中屡屡夺优,被师级单位评为“创放心岗位标兵”,还入党立功。军旅生涯使他真正懂得了父亲,对筑路英烈也更加充满了崇敬之情。

一条路,两代情。由于独库公路长年使用受损严重,2008年5月,武警交通六支队奉命重回天山,担负公路改造任务。年近五十的陈俊贵获悉后,向部队首长倾诉衷肠:“30多年前,我们为打通这条公路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如今部队又回来了,我也很想再跟着一起干,但心有余力不足,因此,恳请让我的儿子接替我,为重修天山公路出力!”陈老兵质朴的话语感动了首长。同时,陈晓宏也向组织提交申请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为达成陈家父子的愿望,经过多方协调,陈晓宏调回到了父亲当兵时的部队。

12月9日上午,记者打电话给留守在乔尔玛烈士陵园的陈晓宏,他说由于接连降雪,天气十分寒冷,部队已撤至天山下的县城休整。这个冬季,陈晓宏和父母担负留守任务,每天坚持在积雪1米深的工地上巡查,天山公路留下了他们深深的足迹。

陈俊贵的身后是一座英雄群雕

修筑一条路,凝聚一种精神;树起一座碑,留下千秋美名。35年前,支队数万名官兵开进天山深处,浴血奋战10余载,克服高寒缺氧、雪崩、泥石流等困难,成功穿越了天山山脉,也创造了撼天动地的“天山精神”。

乔尔玛烈士纪念碑被群山环抱着,碑身用大理石贴面,正面是“为独库公路工程献出生命的同志永垂不朽”18个大字,背面是用汉、维吾尔两种文字刻写的碑文和128位烈士的英名,还有40位烈士连姓名都不知道。

在纪念碑旁,陈俊贵逐一向记者作过介绍:

杨波,沈阳市人,与我同年入伍,是一个车皮到部队的,分到一个连。1980年4月20日在施工中遇雪崩牺牲,年仅21岁;

姚虎成,十二支队一团一营副营长,陕西城固县人,被中央军委授予“雷锋式好干部”荣誉称号。1978年4月9日在独库公路110公里处组织施工时,因雪崩牺牲,时年28岁;

杨晓海,7连连长,李善国,7连指导员。1975年7月15日,他们带着3名战士施工,上千方岩石忽然像瀑布一样从几十米的高处倾泻下来,两人当场牺牲;

刘焕言,十二支队三团三营七连战士,1982年11月15日在独库公路2号隧道施工中遇到塌方,为抢救战友而牺牲,时年24岁;

“碧血洒满天山,捐躯为谁?为国威军威振奋”! “夫妻十年分居,幸福何在?在千家万户团圆!”

这副在天山筑路官兵中广为流传的对联,就是英雄精神的生动写照。陈俊贵是活着的英雄,刻在纪念碑上和那些不知名的烈士,则是活在人们心中的英雄! 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些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做出奉献的有名的和无名的英雄!

张仲瀚“

雄师十万到天山,且守边疆且屯田。塞上江南一样好,何须争度玉门关

讲完这个故事后。夏书记提到了张仲瀚将军。

张仲瀚,1915年1月19日出生在河北省沧县。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新疆军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成长壮大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也是兵团文化的开拓者。

新中国成立后,张仲瀚长期在新疆工作,他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培育了兵团文化。这也是兵团人的精神支柱,赖以存在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张仲瀚作为一线指挥员,17年如一日,殚精竭虑,落实党中央的决策和指示,开创了屯垦戍边的伟大事业,创建了亘古荒原上的绿洲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张仲瀚面对中华文化丰厚的补养,坚守中华民族文化立场,按照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要求,吸纳祖国文明之优长,采撷民族文化之精华,成功地把屯垦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军旅文化与兵团人改造荒原、建设边疆、巩固边防的屯垦戍边事业有机结合起来,发展汇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高度统一的先进的兵团文化。

在延安时期,张仲瀚亮相八路军大礼堂,演出《四进士》,曾轰动边区军营。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新疆又与享誉中外的“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先生,同台演出京剧《汾河湾》《打渔杀家》,赢得新疆军民的满堂喝彩。他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事业,为了丰富农场文化生活,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兵团人看上家乡戏,张仲瀚亲自操办起了兵团艺术剧院,剧院除文工团的歌舞、话剧外,还有京剧、豫剧、秦腔、越剧、楚剧、曲剧、吕剧、婺剧、眉户剧、河北梆子、杂技等多个专业表演团体。这些剧团轮流下到农牧团场演出,为当地民族群众演出,一时间百花齐放,凝魂聚气,欣欣向荣。他说,百万兵团人在这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战天斗地,如此单调,没有文化娱乐生活行吗?没有歌声,没有笑声,没有欢乐,部队能有士气吗?能鼓舞干劲吗?戏曲能表现民族的精气神,地方戏不仅乡土气息浓,而且生命力强,再加上通俗易懂的唱词和优美的乐曲,就能鼓舞人、教育人、影响人。

1959年,乌鲁木齐“百花村”饭店筹建时,张仲瀚亲自为其创意策划并取名,蕴“百花齐放”之意,并书写店名,随后把全国的风味小吃,荟萃于边城,让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都能吃到家乡风味的饭菜,以慰思乡之情,安心边疆工作。在他的《老兵歌》中,张仲瀚写到“欲求田畜旺,场队办五坊。五坊何所指?油酒粉豆糖。”他把内地饮食文化传扬到新疆,让新疆各族各界人民接纳祖国千年传统文化,从而达到文化认同,以文化人,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融合。张仲瀚在病逝前,曾给胡耀邦同志写了一封长信,他提了若干条建议,其中第二条就是说,京剧是国粹、是国剧,是文化瑰宝,要大力扶持,不能衰落。

196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纪录片《军垦战歌》,堪称纪录片的经典之作,全景式展现了兵团自组建以来在垦荒造田、兴修水利以及工业、粮棉畜牧园林等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老一辈解放军指战员,以及后来的知青与当地各族人民一起,为保卫边疆、建设边疆,流血流汗,不怕牺牲,不畏艰难、前赴后继所取得的光辉业绩。影片中抒情励志歌曲《边疆处处赛江南》《要把沙漠变良田》《中华儿女志在四方》成为传世之作。

1966年8月1日,张仲瀚接见代表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前来参加兵团“八楼座谈会”的著名诗人郭小川。在张仲瀚的感召下,郭小川提出《人民日报》决定用八个版的篇幅连续报道、宣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张仲瀚安排兵团机关及各师撰写稿件。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兵团的文化发展水平在我国西部领先,由此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内地有志青年投身边疆、献身边疆,全国除台湾、西藏外,其他各省、市、自治区都有。张仲瀚要讲述好兵团故事,传播好兵团声音,阐释好兵团特色。兵团人发扬解放军光荣传统,广泛开展了 “兵写兵、兵演兵、兵唱兵、兵舞兵、兵画兵”的 “五兵”活动。营房内外,田间地头,不受时间和地方的限制,文化活动灵活多样,深受欢迎。

1959年,张仲瀚关心落户石河子农八师的“右派分子”、著名诗人艾青、高瑛夫妇,使他们在这里得到厚遇,找到灵感,创作了大量的名诗佳作,在兵团度过了那段难忘的岁月。他还为兵团的文学刊物命名《绿洲》,并亲自题写刊名。张仲瀚说:“我们不但要有生产粮棉的绿洲,还要有生产精神食粮的绿洲。”

张仲瀚把古韵长歌传唱得更加豪迈激昂,使之成为兵团文化韵律的最强音,成为一代代兵团人献身屯垦戍边伟业的强大思想定力。有的同志不安心在新疆,想到口里去。他用诗歌的形式劝说挽留这些人,如:“雄师十万到天山,且守边疆且屯田。塞上江南一样好,何须争度玉门关”。一些人看了他的诗后,便打消了回口里的念头。

“新疆多大,兵团多大,荒原多宽,兵团多宽,边境多长,兵团多长……”展现的就是兵团人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顾全大局的精神风貌。

1979年1月5日,他在北京海军医院应《人民日报》之约,为周总理三年祭而作的长文中写到:“敬爱的总理,您的骨灰从天空撒向祖国的江河大地,我没有地方去找您的墓碑,我只在1月8日,茫然地极目四望,撒下一串串的怀念之泪!”这位燕赵慷慨之士,胸藏何等的深情!文章句句如泣如诉——总理啊,今天我最后要向你汇报的是,从我离开近12年的新疆传来最新的消息,在您视察石河子农场休息过的那个林带里,为您建起了“永垂不朽”的纪念碑!

不久,张仲瀚病重又住进了301医院,他还呕心沥血地撰写总题为《忆新疆》的回忆录。他预感自己来日不多,仍夜以继日,反复修改。身边工作人员劝他休息,身体第一。张仲瀚说,这是我最后的战斗,不完成任务,去向马克思报到,马克思不收。他的《忆新疆》拟就十一个题目,完成了前三篇之后,他的心脏病情加重,暂时中止回忆录写作,突击起草给党中央的意见书,建议尽快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他忍着病痛,一字字一句句地向党中央坦露忧国忧民之情,陈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政治、经济诸方面的战略作用。就在这份意见书送达胡耀邦同志数日后,1980年3月9日,张仲瀚病逝于301医院,终年65岁。

张仲瀚倾其半生心血,且行且改的五言长诗《老兵歌》,全诗32节,128行,640个字,可以看作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史诗。《老兵歌》起句就是“兵出南泥湾,威猛不可挡。身经千百战,高歌进新疆。”他把南泥湾视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源头。

在新时期的新疆,进一步弘扬兵团文化,对于增强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对中华文化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的意义。

在张仲瀚的眼里,兵团文化是育人良药,也是蕴含治疆理政的良策。

接下来,夏书记介绍了他自己。他来自北京大学,任职于北大党委宣传部。2011年,他作为援疆工作者,来到石河子大学。在新疆上学的同学都知道,援疆老师是三年一期,三年援疆任务完成,可以选择留下,也可以选择离开。夏书记在第一个任期结束后选择了留在石河子,第二个任期结束后仍然选在了留下,现在是他的第三个任期。他说他是被伟大兵团精神、深厚的兵团文化所吸引。这让我想起了高中时期援疆的物理、历史、英语老师。他们都是男老师,物理老师的妻子也是援疆老师,他们夫妻俩都在我们高中,所以他们把自己上小学的孩子也带了过来,经常可以看到一家三口人手牵手在校园里散步的身影。记得物理老师是一个很严苛但是讲课及其生动详细的老师,让我这种理科不好的女生也能考一个差不多的物理成绩。历史老师是一个慈爱而知识渊博的老师,记得高二文理分科,虽然自己比较喜欢文科,但是因为自己当时的文科与理科成绩旗鼓相当,再加上其他人总说文科不好找工作诸如此类的言语,我在报文理科的时候报了理科。历史老师作为我们的援疆班主任,知道这个消息后找我谈话,使我坚定了选择文科这条道路,并亲自带我去让老师和同学们都闻风丧胆的教务处改报的类别。现在的我,并不后悔自己选择文科,而是感到庆幸,幸亏没有选择理科,去从事一些我不喜欢的领域。可能有的学习或者从事理工科的人会觉得文科生所学的东西就是些空的,没用的东西,而我觉得人文社科才是一切的基础,没有坚定地思想的指导,有再高的科学技术又有何用?

总之,像夏书记,我的高中援疆老师这样的肯跋山涉水,离家万里来到新疆援疆的人都是值得敬佩的人,都是需要我们每一位新疆的学子感恩的人。夏书记说,希望有更多的青年才俊来到新疆。而我想说的是,希望我们新疆的学子自身也能更加努力,通过自身的努力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

关于兵团文化,夏书记从四个方面讲授。

一、兵团文化是中国梦的前提

关于中国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夏书记从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讲起,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讲课时,书记又问道了三股势力,有位同学举手回答道:“三股势力就是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书记听到这位同学的回答,很是欣慰。他一再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不管是什么专业,都一定要学习两项内容,一是国学,二是政治。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关键就是扶贫。有这么一句话“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目前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就是民族地区,其中西北边境民族地区更是重中之重。兵团的伟大使命就是帮助边境人民过上小康生活。

二、兵团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当代践行

有一部剧,名叫《花儿与远方》,讲述的是,以1952年至1964年新疆兵团生活为背景,主要讲述了上世纪50年代初山东女兵到兵团,和兵团战士一起垦荒,一起建设新疆的感人故事。还有一部片子,名叫《沙海老兵》。讲述的是上世纪50年代,转业的老兵准备回家,然而和田地区突然发生土匪骚动事件,驻扎在阿克苏的部队被命令前往和田,在这途中,他们要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披星戴月,缩短时间,仅用十多天就到达了和田。平息骚乱之后,王震将军考虑到新疆的长治久安,一声令下,这只部队便驻扎在了和田。2004年,兵团成立50周年,中央领导去看望这些老兵问道他们有没有什么愿望?这些老兵说,他们想去乌鲁木齐看一看,因为多年来,他们的唯一任务就是驻扎在和田,所以没有到过其他地方。后来,他们来到了乌鲁木齐,也来到了石河子。2013年老兵们写信给习总书记,总书记回信,在信中大力弘扬老兵精神。

中华文化是什么?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公元前800年到前200年,中华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孔子的思想就是其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光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论语》就像是一个精神灯塔,照耀着古往今来的中国人一步步前行。夏书记讲到,兵团文化的独特魅力就是弘毅精神,这和之前兵团史上老师讲到到部队精神是不谋而合。书记还说道,青年学子要有家国情怀,所谓家国情怀,就是把国当家,把家当国。

听夏书记讲课到这里,我首先是为自己是兵团人而骄傲。虽然父母并不是兵团职工,但是我从小生活在兵团,从小学到大学,所念书的学校也都是兵团学校。朝朝暮暮耳闻目睹兵团文化与兵团精神,造就了今日的我。忆起近日一件小事,学校需要非兵团籍与同学填录信息,班里有一位同学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兵团籍,我和我的朋友(也来自兵团)笑着对她说:“相信我俩的眼光,你肯定是兵团的!”后来,我们看她的身份证上的地址,可以确定她就是兵团籍的。其他同学感觉奇怪,问我们为什么可以确定她是兵团的,我说:“因为兵团的学生,身上都有某种特殊的特质啊!”

三、中华文化是党中央治疆方略的体现

起初建设兵团时,兵团使命是屯垦戍边,如今,在此基础上,兵团又多了一项维稳戍边的的使命。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了兵团的三大功能:是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夏书记讲述了他们一行人帮助维吾尔族夫妻的故事。著名学者易中天曾在新疆生活过多年,有一次在路上他的车坏了,对面来了一辆中巴车,车里坐的大多是少数民族,虽然中巴车上的人和易中天去的方向不一样,但是司机让一车的人下车等待,送更为紧急的易中天去他要去的地方。

四、兵团文化是爱国主义的鲜活教材

爱国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情怀。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本质就是爱。美国某所大学的教授让他的学生到黑人社区对高二社区进行调查问卷,得出结论:不论是文化水平还是家庭教育,都体现出一种极其差的水平,这些学生看上去调皮捣蛋,无可救药。后来,过了二十年,这位教授想到了曾经调查过的那些学生,想知道那些学生怎么样了。于是又让他的博士生去搞调研,这些博士生找到了当年的87个学生,然而结果却和当年大相径庭,因为这些学生各个声名显赫,功成名就。原因就是,他们遇到了一位很好的老师,这位老师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他的学生,他的学生才有让人欣慰的成就。

兵团人,就有一种对国家深深的爱。有一位兵团人,名叫马军武。从1988年开始,他成为一名边防守水人员。26年来,他只做三件事,巡边、守水、护林,这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三件事,但又是许多人不愿做的事。26年来,马军武风雨无阻地巡视在20公里的边防线上,如果每天按两个来回计算,一天就要跋涉46公里,一年就是16790公里,24年就是436540公里,这相当于绕地球近9圈的长度,这些年马军武共磨破400多双胶鞋,挂坏了40多套衣服,凭着这个韧劲,他创造了连续26年桑德克地段未发生一起违反边防政策事件和涉外事件的记录。2014年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和兵团考察时,在五家渠市召开的兵团座谈会上,马军武汇报了自己坚守在桑德克哨所巡边、守水、护林26年的故事,他坚定地向习总书记报告:“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有一次,夏书记来到哨所,马军武邀请夏书记为哨所题词,夏书记登上哨所,眼见满目荒凉,不禁想到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孤独之情溢于言表,遂题词曰:“登高望远,精神界碑。心系祖国,永照后人。”

-

兵团

兵团

兵团

海外兵团

兵团精神

兵团志愿者

兵团申报

兵团历史

兵团文化

兵团经济发展

兵团
《兵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兵团介绍 兵团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