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30《饮酒》教案(全文)

发布时间:2020-03-01 20:26: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30《饮酒》教案

荆门市京山县石龙中学:陈光荣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2、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教学重点: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并积累名句。 教学难点: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2、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林。学习古诗,既能让我们感受到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又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大家曾学过不少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背诵下来吧!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饮酒》。

二、简介作者。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三、听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语气和节奏。

四、理解诗题,整体感知:

1、看课题“饮酒”,诗人是在写饮酒吗?

2、既然不是写“饮酒”,那诗人又写了些什么呢?

提示:从前面四句、中间四句、最后两句三个方面概括。

五、细读古诗,感悟诗意:

1、作者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为何没有车马喧嚣的烦恼?并结合以前学过的作品具体说说陶渊明的“心远”。

明确:心远。因为心境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惑,不慕官场荣禄。因而“心远地自偏”(平和的心态必然拥有平和的生活)

小结:这里“车马喧”并非是平常老百姓干活来来往往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世俗的车马客,看淡了功名利禄。

2、齐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四句,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作者笔下的田园风光。(学生自由发言)并赏析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两句只是单纯在写景吗?

这两句诗由景及人: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

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大自然的飞鸟、南山、夕阳、秋菊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

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最后两句总结全文,点出主旨------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勃勃生机!

六、深入品味,合作探究:

在你眼中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如何看待他这种为人处事的方式?

陶渊明弃官归隐,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的人格,渴望自由,总的特点是“淡泊”,“独善其身”。

弃官归隐,洁身自好,独善其身,在当时来说,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因此,有其积极意义。

但是,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秽,不能单靠“归隐”与“独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从这点来说,陶渊明的退隐思想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七、体会诗的艺术特色:

学完这首诗,你能感受到诗中有哪些独特的艺术特色吗?

1、情景理交融。 前四句叙事说理:(人境—无喧—心远—地偏) 中间四句写景显理:(采菊—见山—日夕—鸟还) 最后两句抒情悟理:(真意—忘言)

2、平易朴素的语言风格。

全诗以平易朴素的语言写景、抒情、叙理,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无论写南山傍晚的美景,还是抒归隐之情,或叙田居之乐,或道人生真意,既富于情意,又饶有理趣。

八、课堂总结:

陶渊明在诗中先交代了自己生活的环境,点出了他身处闹市却“无车马喧”的原因----- “心远”;接着给我们描绘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图:采菊、南山、山气、日夕、飞鸟。最后陶渊明“醉”心于眼前的美景,感悟到人生的“真意”,整首诗凸显出诗人超然尘俗、物我合一的意趣。

九、板书设计:(见课件)

十、作业:背诵。

饮酒教案

饮酒教案

《饮酒》教案

饮酒(教案)

《饮酒》教案

饮酒教案

饮酒教案

饮酒教案

《饮酒》教案

饮酒教案

30《饮酒》教案(全文)
《30《饮酒》教案(全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饮酒教案 教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