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某镇社会管理创新和综合治理汇报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4 02:30: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镇社会管理创新和综合治理汇报材料

2013年4月27日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更好地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镇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作为镇党委、政府推进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的有力抓手,在认真研究镇情实际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强化举措,扎实推进,努力提升社会管理和建设水平,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稳步快速发展。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县城中心地带,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贸易中心。镇域面积**平方公里。全镇辖**个行政村,**个生产合作社,**个社区居委会,有汉、藏、回、土、撒拉等**个民族,8250户24657人,其中:农业人口2877户9478人,占全镇总人口的38.4%。

二、社会综合治理有力,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我镇以“反自焚、促稳定”为主题,结合“三反、三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八推进八强化八送八帮”等活动,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开展的扎实有力。一是部署周密。镇党委、政府召集镇机关干部和各村(社区)干部召开每月维稳形势研判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当前我们国家、省、州、县及我镇维护形势做深入的分析研判,确保镇、村(社)干部群众稳定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把维稳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来抓,不断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强化措施,细化责任。二是突出重点,综合施策。按照县委、政府和县维稳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与各重点寺院签订责任书,对重点人员采取了人盯人、经常见的办法,切实做好重点寺院、重点僧人、重点村社的稳控工作,严密防范*集团策反、煽动、分裂破坏活动。在继续抓好“包寺、包村、包人”的“三包”责任制落实的基础上,结合“三反、三强”主题教育、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宣讲为契机分赴各村社、寺院开展法制宣传等教育工作。加强重大节日和特殊敏感节点的稳控工作,

春节前,镇党委、政府领导深入各村社和寺院看望慰问藏族群众和僧侣,研究解决寺院僧侣和藏族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及时掌握了解社情民意和僧侣的思想动态。“3.10”、“3.14”敏感节点,又进一步加大了对重点村社、重点寺院和重点人员的稳控工作,对各项稳控工作措施落实情况再检查和再落实,对重点区域和人员聚集场所开展联合巡逻防范。督促寺院民管会严格落实寺规戒律,严防外省籍僧人来串联滋事。加强僧尼出入寺管理,严格实行请销假制度,控制僧尼在敏感期频繁外出。针对3月份各类传统法会比较集中的实际,认真摸排各寺院举行宗教活动情况,详细掌握举行地点、时间及规模,认真进行风险评估,在尊重传统、善待信众的基础上严格落实管控措施,严把审批环节,确保了对重点寺院和重点人员动态清、情况明,掌握得了、控制得住。

三、超前预测,加强情报信息工作。把强化情报信息工作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方面,按县委、政府的的部署,深入寺院、村社、重点区域掌握了解有关情况,及时获取信息;另一方面,及时召开情报信息分析研判会,全面加强情报信息的搜集研判和沟通交流,并有针对性地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为维稳提供及时有效的情报信息支持与服务。

四、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按照“排查得早、发现得了、控制得住、解决得好”的要求,立足于防范,积极开展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实行每月进行一次不稳定因素排查,敏感期启动“一天一排查、一周一汇总”工作机制,摸排不稳定因素,力求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对可能影响稳定的矛盾纠纷和重点人员逐一梳理登记,分门别类做好台帐。加大调处力度,注重调处时限和质量,防止推诿扯皮,防止矛盾激化,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交待,确保问题及时解决,矛盾纠纷及时化解。

五是狠抓应急处突长效机制建设。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镇党委、政府对各村社、寺院的工作职责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维稳应急处置预案,制定重点人

员管控措施,把各项工作措施具体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个责任人。并从人员、物资、灭火器(毯)等装备方面做了配备,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元旦以来,严格实行领导带班、专人值班制度和24小时值班和“零报告”制度,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将迅速反应、及时处置。

三、社会管理创新

一是网格化管理工作推进扎实有效。从2011年底开始,**镇积极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网格化管理体系,努力形成全面掌握实情、及时反映民情、迅速解决问题、有效化解矛盾的网格化管理服务长效机制。具体做法是:划网格。根据**镇实际情况,对全镇**个村、**个社区7404户2.4万人口按59个网格进行了划分,每个网格内居民约25户左右,人口约100人。组团队。按照“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网格化管理模式,组建了管理和服务团队,成立了网格党小组,建立起了网格管理和服务机制。每网格由一名工作人员担任网格长,与网格内信息员、党员、志愿者、治安巡逻队等共同组成网格管理队伍。采信息。建立网格化管理资料信息库及网格分布图,标清单元网格的责任人、责任范围、户数、人数、党员数、及各类弱势群体信息,建立区域内的空巢老人、残疾人、低保家庭、4050人员、流动人口、出租房屋、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等群体重点服务对象档案,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做到服务有重点,工作有方向。明责任。网格长负责网格内综合信息收集整理工作:包括责任网格内的计生、低保、民政、综治维稳等信息的综合摸底归档,确保信息准确无误。网格内其他成员负责提供居民动态信息收集上报、社情民意调查、政策宣传、矛盾排查等。

二是便民服务管理精细化、规范化。“最好的服务就是最好的管理”,为进一步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步伐,**镇政府于2011年底,建成占地面积180㎡的**镇便民服务大厅。大厅共配备专职

工作人员,办公设备5套,开通了光纤网与内网5条,配备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各类惠农政策,分别设立民政扶贫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岗、土地管理岗、其他服务等5个服务窗口。印制了涉及民政扶贫、救灾救济、残疾服务、土地征用等18类的《便民服务大厅服务指南》。大厅把分散在各个部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事项集中起来,纳入便民服务中心,形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线穿”,一站式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决。做到政务公开,阳光操作,对服务范围内的事项实行办事程序、申报资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五公开”,让群众少跑路、多办事,改变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工作作风,实现了服务管理精细化、规范化。

三是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有新举措、新成效。**镇作为**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主阵地,由征地拆迁、补偿安置等各种利益冲突引发的矛盾纠纷非常突出和严重,部门多头调解、调处结果不一致的问题日益凸显和叠加。2011年底,镇政府积极探索基层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新机制,按照“三中心、两办”的工作机制,整合镇、村、社区三级调解力量成立了**镇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中心配备了5名专职工作人员,其中两名工作人员是长期工作在基层,调解经验丰富,政策理论水平高的老干部。中心与村、社区调委会密切配合、共同调处各类矛盾纠纷。中心对各类矛盾纠纷实行统一登记、统一受理、统一调处的工作机制。同时,中心严格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创新工作模式,细化来信来访接待和登记记录工作,档案管理工作实行电子档与文本同时存档和专人负责制。中心在保证日常接待工作的同时,与村、社区调委会成员积极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调处各类矛盾纠纷,镇党委、镇政府主要领导对每起矛盾纠纷实时动态跟踪,随时掌握办结情况,使调处工作落到了实处,群众的问题解决在了一线。矛调中心成立以来,在纠纷受理和调解起数方面都有大幅度提升,越级上访事件明显减少,社会效果非常明显。

某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计划

某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总结1

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管理现场会发言提纲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总结汇报

陈家河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汇报

鹄山乡社会管理创新和群众工作总结

某镇创卫汇报

某乡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

某镇开展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集中宣传月活动通知

某镇社会管理创新和综合治理汇报材料
《某镇社会管理创新和综合治理汇报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