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三、《新闻伦理》小抄版

发布时间:2020-03-01 22:03: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三、《新闻伦理》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我国新闻伦理规范的根本原则是什么?(B) 2.西方新闻伦理规范的根本原则是什么?(D) 3.世界各国新闻伦理规范中,最普遍的原则是什么?(C)

4.哪一选项不属于新闻职业伦理的基本特征?(D)

5.为何对党和政府监督是我国新闻记者应遵守的职业伦理规范?下列哪条解释不正确?(B) 6.2009年修订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共七条准则,哪一准则被摆在第一位?(C) 7.下列哪一选项不应成为新闻职业道德的主要调解方式?(C)

8.客观是新闻记者所应遵守的职业伦理规范,下列哪条不属于新闻客观的评价标准?(D) 9.下列哪一项是对有偿新闻实质的准确表述?(A)

10.下列哪一行为不属于“有偿新闻”?(D) 11.某记者采访回来时,发现采访对象给的材料袋里有一个装有200元钱购物卡的信封,多次都无法联系上对方,此时他的正确做法是什么?(D)

12.下列哪个新闻标题不低俗?(D) 13.新闻图像的使用中哪类人物的面部不需要进行虚化处理?(D)

14.新闻记者在有关司法类新闻的报道中,下列哪一做法是不正确?(C) 15.当一名新闻记者坐公交车碰到歹徒劫持乘客时,他第一时间应做的是什么?(C)

16.灾害报道中,为避免采访中的“再次伤害”,业内外许多人士都提了不少建议,下列哪个建议不合适?(A)

17.某特大交通发生后,某记者在现场主动放弃了对抱着遇害孩子痛哭的女子的采访,该记者遵守了新闻伦理的什么原则?(B)

18.救灾中记者的哪一行为不妥当?(C) 19.记者是否采用隐性采访手段的最重要依据?(C) 20.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新闻记者采用隐性采访时应遵循的原则?(A)

21.评判报道对象是否属于公众人物的边界在哪?(A)

22.下列哪些群体不属于公众人物?(C)

23.下列记者的哪些偷拍行为是允许的?(D) 24.某电视台记者采访某落后地区盲童学校,天真烂漫的孩子对摄像机充满了好奇,他想满足孩子的好奇,但又想尽量不伤害孩子自尊。下列哪句表述最妥当?(D)

25.电视新闻主持人的哪些行为不属于兼职?(D)

26.哪一选项中不属于新闻报道常见的歧视对象?(D)

27.哪些不属于新闻报道中的歧视用语?(D) 28.对造成新闻伦理失范原因解释错误的是哪一项?(A)

29.造成网络媒体新闻伦理失范行为大大高于传统媒体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C)

30.某记者购买了某公司的股票,有一天他得到该公司不法经营行为的独家消息,此时,他应该怎么做?(D)

(二)多选题

1.伦理有哪些特性?(ABD)

2.世界各国新闻伦理规范基本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BCD)

3.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新闻伦理的主要区别在于?(ABD) 4.新闻自由原则作为西方新闻伦理的根本原则有哪两大致命弱点?(AB)

5.记者采访中哪些物品不能收?(ABCD) 6.下列哪些行为属于有偿新闻?(ABCD) 7.下列哪些属于我国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ABCD) 8.下列哪些案例属于新闻记者的采访中的不当行为?(ABCD)

9.下列哪些行为违背了新闻伦理?(ABCD) 10.请选出属于地震报道中新闻失德行为的选项?(ABCD)

11.在灾难新闻的现场采访中,新闻记者的正确做法有哪些?(ABCD)

12.在未成年人受到性侵犯或参与违法犯罪活动案件的报道中,下列哪些做法正确?(ABCD) 13.选项中哪些新闻报道用语不当?(ABCD) 14.案件报道涉及下列哪些对象时应不公开其真实性名?(ABCD) 15.选项中哪些新闻标题带有色情暗示?(ABCD) 16.2003年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具体指哪三项内容?(BCD)

17.下对哪些因素会导致新闻伦理失范行为的产生?(ABCD) 18.下列哪些人属于新闻报道中“易受伤害者”?(ABCD)

19.下列哪些属于网络空间的新闻失德行为?(ABCD)

20.下列哪些案例属于“新闻逼视”?(ABD) 21.新闻逼视与舆论监督的主要区别在于?(ACD)

22.记者对同事的哪些做法符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ABCD)

23.通讯员是我国记者需经常接触的群体,记者的下列哪些做法有违职业伦理?(ABCD)

24.1774年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后,不少青年模仿主人公维特饮弹自杀,以致该书一度被禁止。从那后,研究者发现,不合理的自杀报道会助推自杀行为产生,并把这种现象称为“维特效应”。为防止该效应的出现,新闻记者在“自杀新闻”报道时,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ABCD)

25.下列哪些属于新闻报道中常见的歧视?(ABCD)

26.在对民工等弱势群体的报道中,记者应避免哪些职业失范行为?(ABCD) 27.新闻伦理失范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BCD)

28.在案件报道中,记者的以下哪些做法是正确的?(ABCD)

29.新闻记者应该承担哪些基本社会责任?(ABCD) 30.我国记者的职务权利主要包括哪些?(ABD)

(三)判断题

1.中西方新闻伦理没有本质差别。(B)

2.真实原则是世界各国新闻职业规范中的最普遍原则。(A) 3.客观公正原则是新闻职业规范中的普遍原则,地震虽然惨烈,但报道中应该避免渲染悲情的音乐。(A)

4.我国新闻职业伦理既强调党性原则,又重视真实、客观、时效、自主的新闻专业原则。(A) 5.记者参加政府、企业等采访对象单位的会议,可以吃对方提供的免费午餐。(B)

6.为加强交流,记者可以接受采访对象的免费旅游。(B)

7.记者与所报道的人或组织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不与其发生经济利益关联。(A)

8.某企业是本报的广告大户,不报道有关它的负面新闻,合情合理。(B)

9.记者甲为乙企业发布了一篇较有影响力的正面报道,乙企业见甲买房首付缺钱,主动借款给他,甲同意,打了欠条,并按期还了钱,甲的这种行为应该不属于有偿行为。(B) 10.记者甲写了一篇有关某局领导乙先进典型事迹的报道,报道社会反向很好,甲的妹妹恰好在该局工作并想换岗位,此时甲可以向乙打招呼。(B)

11.某记者主动向采访对象支付了―定的费用,并要求对方不将信息提供给其他记者,这属于贿买新闻。(A) 12.新闻媒体被推向市场必然会导致“有偿新闻”的出现。(B)

13.新闻记者应该平等对待各类采访对象。(A) 14.某记者参加某企业举办的产品发布会,收了该企业自己生产的产品这不属于新闻伦理的失范行为。(B) 15.若涉及较大公共利益,在预约采访被拒绝后,新闻记者可未经公众人物的同意进行拦截采访。(A) 16.判断报道是否侵犯公民的个人权利的一种重要依据是,是否与公共利益相关。(A)

17.新闻记者可以事先不征得许可,进入公众人物的私人建筑进行拍摄采访。(B)

18.暗访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和产生何种效果,都应在法律和新闻职业规范的限制范围内谨慎运用。(A) 19.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与公众利益相冲突时就不受保护。(B)

20.记者采访犯罪嫌疑人、罪犯的亲属前应征得他们的同意。(A)

21.记者采写的报道领域不应涉及自己或家人参

与的投资活动范围,如房地产、证券、股票等。(A)

22.报道公众人物吸毒、违反交通规则、酗酒等事件时,可以“编者按”等形式表明媒体的态度,以免误导公众。(A)

23.社会痛恨卖淫嫖娼行为,某电视台可将卖淫女被公安人员抓住头发,双手反扭的镜头直接播出。(B)

24.官员是公众人物,可以通过“人肉搜索”来挖掘他们的腐败事迹。(B)

25.新闻记者不得假扮公安、纪检、法官等公职人员去进行暗访。(A)

26.2013年5月美国《纽约邮报》报道了一则性奴案新闻,新闻中3名被囚禁十年受害女子的照片应该打上马赛克。(A)

27.救灾现场,记者的主要职责是报道,而不是去救灾。(A)

28.在灾区见到—些失去了孩子的受灾群众正在抱头痛哭,此时记者不应该去打扰他们,应该等他们情绪稍微稳定后,再进行采访。(A)

29.医生正在抢救病人时,记者不应该对该医生进行采访。(A)

30.强调“最小伤害”原则,会影响到报道的客观、公正。(B)

31.在灾难事件或者自杀事件中,不同新闻媒体之间组合起来或者派出代表进行集中采访,可以减少对采访对象的二次伤害。(A)

32.要做一个优秀的记者,首先必须要做好一个人,一条生命远比一条报道更重要。(A)

33.弱势群体都是商业价值不高的受众,日益强调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新闻媒体对他们关注不够,可以谅解。(B)

34.新闻记者不能以慈善的名义向富豪、明星、政要等社会名人索取善款或者其他帮助。(A) 35.在法庭判决前,涉案当事人在报道中不能被称为“罪犯”,而是“犯罪嫌疑人”,不适用定罪倾向的描述,如“罪大恶极”、“拒绝认罪”等。(A)

36.罪犯是社会的败类,相关报道中可以用“恶霸”、“禽鲁”、“畜生”等词语。(B)

37.在社会道德风气不改善的情况下,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水平不可能得以提高。(B) 38.新闻记者失德的最主要原因是生存压力太大。(B)

39.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素养甚至要比采写的基本技巧更加重要。(A)

40.新闻记者良好职业伦理观的形成,一方面来自于职业道德的学习与实践,但更重要的是来自于自身的整体修养。(A)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重点小抄版

新闻伦理与法规整理(版)

新闻伦理分析

新闻伦理论文

新闻伦理案例分析

新闻编辑学完美版小抄

市场营销(小抄版)

审计学小抄(版)

商法小抄版

经济学小抄版

三、《新闻伦理》小抄版
《三、《新闻伦理》小抄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