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重点校复检汇报

发布时间:2020-03-01 19:39: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强基础 抓内涵 提质量 创名校

---平泉县职教中心迎接国家重点职业学校复检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对复检验收组的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我校检查指导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我校2010年11月通过国家重点校专家组评估验收,2011年5月正式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两年来,我校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研究和落实国家重点校评估验收时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以打造职教名校为目标,以内涵建设为主线,大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很抓教学规范管理和办学质量的提高,各项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学校管理日趋完善,质量立校成效初显,社会认可度大大提高。现将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平泉县职教中心校园占地124亩,建筑面积45000多平方米,农业实验实训基地一处,占地113亩,设施农业建筑2万多平方米。现有教学班48个,在籍4078人,其中“送教下乡”1560人,除三年级顶岗实习学生外,目前在校1816人;年短期培训在4000人次以上。教职工169人,专任教师128人,“双师型”教师51人。开设了旅游服务与管理、

财会、园艺、美术、建筑、计算机、机械加工、机电技术、学前教育、电子商务、畜牧等专业14个。其中机械加工、机电应用技术为省级骨干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为为市级特色专业。

学校建有较高标准的各类实训室45个,多媒体教室4个,移动多媒体设备2套,计算机553台,设备总价值718万元。实习基地12个。实验、实训开出率100%。校园网络通畅。现有图书6.8万册,各类报刊、杂志155 种。学生食堂3个。良好的设施为学校的教学和师生的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学校先后被省、市、县有关部门确定为“河北电子特种行业平泉培训基地”、“ 河北省建筑起重机械作业人员考核基地”、“河北省中小企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平泉工作分站”、“承德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培训基地”、“承德市食用菌培训、鉴定基地”、“平泉县创业培训基地”。学校先后被评为河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承德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承德市文明单位,连续三年被平泉县教育党工委、教育体育局评为“领导班子考核优胜单位”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等。

二、主要工作及成绩

(一)领导重视,方向明确,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始终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实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国家重点校评估验收后,针对2010年11月4日国家重

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验收组专家提出的建议,县委书记董正国同志,县长蔡福浩同志,常务副县长白晓利同志及分管的四大班子领导曾多次研究如何落实,如何达标的问题。在县财政较困难的情况下,于2011年9月30日,县里决定,县财政出资2885万元,启动12000平方米综合楼、400米塑胶运动场及其附属工程。县里领导们亲自出面协调代建单位垫资建设。现在综合楼将要完工,运动场因为用地指标问题暂时往后拖一下。为了达到配套要求,县政府又拨付320万元作为机加工教学一体机及校园改造工程投入。在省市领导的关怀下,上级拨付的100万元实训项目资金也已到位。为了支持职教中心“送教下乡”及农口教学,县政府把原来黄土梁子初级中学的113亩实验田划拨给职教中心作为实验实训基地,极大的壮大了学校的实力。同时2011年引入社会资金建起的2600多平方米的餐饮中心现已投入使用。

(二)优化结构,强化培训,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我们始终把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内涵建设发展的源头活水。为此,我们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教育观、质量观。同时,把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来抓。一是优化专业师资结构,通过多种方式充实专业教师队伍。争取政府优惠政策,招聘大学新毕业生12人,通过空编运行,招聘有企业实践经验的实习指导教师11人。“双师型”教师增加了17人。二是强化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加强校本培训,以自主学习、理论讲座等形式,对教师进行专业基础培训、业务提高培训;开展教师说课、教学案设计、硬笔书法、课件制作等教学基本功竞赛,促进全体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推进“青蓝工程”, 通过新教师业务培训会、过关课,老教师的示范课、公开课,以老带新,培养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推进“名师塑造工程”,两年来,选拔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20多人次,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实习14人,推进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让专业课教师“既是课堂上的老师,又是车间里的师傅”。鼓励教师学历进修,不断加强专业知识修养。同时通过“精品课”的提炼、校际听课的交流、骨干特色专业的带动、技能大赛的促进。使一些教师迅速成长为行家里手,成为学校的专业骨干。现在学校有河北省教学能手2人,市县级骨干教师21人,“双师型”教师51人。10余名教师在国家、省市优质课、精品课评选中获奖,其中旅游专业教师金亚楠获国家级说课三等奖。

(三)立足校情,面向市场,切实加强专业建设 一是抓市场,重外联,强化专业建设。我们坚持“立足京津冀,面向环渤海”办学发展战略,专业建设由联合到独立,由分散到集中。在认真深入的市场调研基础上,结合我校“设备、师资、教学质量、就业质量等不断提升”的发展现状,改变了 “联合办学为主,自主办学为辅”的办学思

路,加大了自主办学力度,逐步减少了联合办学专业,努力实现由联合办学为主向自主办学为主的转变,由校校联合向校企对接的转变,由浅层面的联合向深层次联合的转变。强化长项专业、发展骨干专业、增设紧缺专业。通过校企合作,依托县域制造业、服务业、旅游业、种养殖等主导、特色产业,实现了自主办学能力的不断提升。同时积极加强骨干特色专业建设,重点在师资培养、实训基地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招生规模等方面下功夫,推动骨干、特色专业的建设。近两年,学校新增了3G网络、银行商务、畜牧、数控技术专业,机械加工、机电技术、电子商务三个专业由校校联办转变为校企合作的典型专业,并发展为省、市级骨干专业。

二是抓招生,重就业,夯实专业基础。我们认识到,一个专业的发展,上游要有充足的生源作保障,下游要有畅通的就业渠道做后盾。专业围绕市场定,课程跟着岗位走。招生实行在县教体局领导下的“学校全员招生”机制,严格落实校级领导包片、中层包校、老师包班的招生责任制。招生人数年均达到1000人以上(2010年招生1094人、2011年招生1536人,2012年招生1354人)。

在生源得到保证的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办学吸引力,扩大职教影响,坚定树立起以“出口”带动“入口”,以高质量的就业吸引生源的理念。积极寻求与京、津等地的大企业直接联合,不断拓宽技能性岗位的就业领域和渠道,让每

一个满怀希望来到职教中心读书的学生,在毕业时也可以充满信心的带着笑容步入社会。为此,大力推进“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办学模式,与首钢燕郊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首实新业劳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恩众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承德晨光变压器厂、中国移动北京分公司、承德鸿泰鑫科技电子有限公司、平泉希才应用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大企业联合,实现了直接就业,高质量就业。

(四)加强管理,发展内涵,努力提高育人质量 一是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健全和完善十余项各种管理制度,做到干有标准、做有抓手、行有规范、责有范围。在落实中,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要求每个干部既是教育管理的先锋,又是教学业务的能手。在学校领导的带动下,各项规章制度都能切实得到落实。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修订和完善了《教学常规量化考核方案》、《教学成果奖励方案》等,强化督查考核,实行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加大对对口升学毕业班教师、技能大赛辅导教师以及班主任的奖励力度,极大的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自主开发了 “网上教学管理系统”,以学生和教师两个基础库为出发点,关注学生和教师的长远发展;同时提供了考务管理,教材管理,实训管理,值班管理,教学常规管理等应用模块,成为学校覆盖范围广、实用性很强的教学管理平台,实现了管理信息化。使教学管理更加方便、快捷、有

序,提高了教学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是完善德育管理机制。确立“快乐学习,快乐生活”的育人理念,坚持“立德树人”的学生道德培养目标。引导学生自觉的把吸收优秀文化与加强自身修养相结合、与掌握精湛技能相结合、与将来的创业发展相结合。积极倡导“公平正义、团结互助、敬业奉献、技能至上”的核心校园文化。深入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建立校内企业文化墙,组织教师、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聘请企业专家、领导来校讲座。组织学生观看“企业文化”视频讲座,开展企业文化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开展学生技能作品展评活动和“工学交替”活动,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由“学校人”向“职业人”的转变,实现学生与企业员工在思想上的对接。实施“星级管理”,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动性,强化学生养成教育;实施“军事化管理”,促进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的形成;实施赏识教育、成功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各种公益文化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展示才华,增长才干。建立了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确保紧急突发事件的及时发现和处理。

三是完善教育科研机制。学校成立以主抓教学校长为组长的“教研室—学科教研组—学科课题组”三级教科研网络。推进“六个一”教研工程。即每周定专题定专人进行一次教

研活动,每月进行一次教研总结、每学期进行一次优质课评选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外出学习观摩活动,每个专业每一学年轮流编辑一本校本教材,每学年进行一次学生技能比赛。在对口高考班推进“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改革,突出讲练结合,增加课堂容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在就业班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能力为中心,够用为原则,围绕岗位需求,建立动态专业课程体系,推进“项目教学”、“模块化教学”、“案例教学”等改革,保证各专业实训课的开课率,切实提高实训设备的利用率,使实训教学保质保量;根据教学实际需求,编辑使用校本教材,经过3年的筹备、组织、应用,我校校本教材的研发初见成果,在10个专业中共编辑21种校本教材, 4种教材在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送教下乡”优秀校本教材评选中获奖。近年来,学校对口升学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本科上线率15%以上,专科上线率达到100%,。参加省市技能大赛,获省级团体奖8个,市级团体奖7个,获省级个人一等奖3个,

二、三等奖26个;获市级个人一等奖2个,个人

二、三等奖20 个,在今年11月28日结束的全市中职学校舞蹈技能大赛上,我校幼师专业代表队荣获团体一等奖。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在京津等地形成了“平泉品牌”。 学生当年就业率、就业稳定率、取得“双证”率、专业对口率大大提高。

三、办学中存在的困难和主要问题

一是专业教师队伍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讲还不能完全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

二是骨干特色专业建设差距较大,教学改革、校企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化。

三是基础能力建设还略显不足,新教学区场地狭小,不够工整,图书馆建设、文体设施建设还有差距。

四、下一步工作努力方向

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把我校打造成全省一流,市内领先,冀辽蒙三省交界区域有深远影响的职业教育名校。具体思路是:以内涵建设为主线,以提高质量为目的,以提升基础能力和教师专业水平为支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着力提高自主办学能力,着力打造专业品牌,

为此我们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强化基础能力建设。明年7月前完成400米塑胶风雨运动场的建设。继续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充实实训设备,增加图书数量,努力提高自身办学品位。二是强化专业建设。整合专业设臵,在积极拓展新兴专业的基础上,做大做强骨干特色专业。积极创造条件使更多的专业实现自主办学。就业专业将主要打造三个专业群,实施“358”能力培养模式。即机电复合专业群培养“电、钳、焊”3种专业能力,幼师专业群培养“唱、弹、说、舞、绘”5种专业能力,商务复合专业群培养“计算机、电子商务、旅游服务、酒店管理、商务会展、文秘、市场营销、物流管理”8种专业能力。以培养基础通识人才。三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快乐学习,快乐生活”的理念,继续推

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办学模式的改革;继续探索模块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充实专业教师队伍,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素质。完善专业教师企业实习制度,创造条件有计划的组织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学习,提升专业教师专业技能。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二日

窝赛乡寄校“两基”迎复检汇报材料

文明单位标兵复检汇报材料

市级示范园复检汇报材料

复检汇报材料(整理好)

省级文明单位复检汇报材料

某公司区级文明单位复检汇报材料

质量技术监督局迎接卫生城市复检汇报材料

复检总结

复检申请

复检通知

重点校复检汇报
《重点校复检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