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爱因斯坦的教育思想八

发布时间:2020-03-04 06:33: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爱因斯坦的教育思想八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已经达到了迄今为止任何一个科学家所能够达到的最高峰.爱因斯坦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留给我们的启迪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科学方面的也有哲学、宗教、美学以及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与社会学等方面的.笔者仅对爱因斯坦的教育思想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进行梳理.

1爱因斯坦教育思想的内涵

教育思想是关于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基本观念体系诸如对教育的本质、目的、功能、体制和内容、方法、教师和学生等方面的基本看法.爱因斯坦的教育思想源于他对当学生、做教师和作为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切身感悟源于他作为伟人的深邃的哲理沉思.爱因斯坦教育思想的内涵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因此爱因斯坦的教育思想也可以称为爱因斯坦的和谐教育思想.早在1936年10月15日在纽约州奥耳巴尼纽约州立大学举行的美国高等教育300周年纪念会上爱因斯坦就明晰地指出:“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爱因斯坦毕生为宣传和谐教育理念而不断呼吁直到晚年仍念念不忘.1952年爱因斯坦还为《纽约时报》撰文指出:“不能仅仅满足于专业知识的教育通过专业教育可以使人变成一种有用的机器但却不能使他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类更加向往和谐发展的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需要和谐发展的人.和谐发展的人要通过和谐教育来培养.

2爱因斯坦教育思想的外延

笔者将爱因斯坦教育思想的外延梳理成以下12个方面:培养独创性、培养想象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提出问题能力、培养音乐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培养乐于奉献的价值观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培养以追求知识为乐的心理素质、伦理教育、教学内容要少而精且常更新、重视学生的实践过程、教师应成为教育工作的艺术家.

2.1培养独创性

在爱因斯坦的教育思想中非常重视对学生独创性的培养.爱因斯坦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深刻地阐述了培养学生独创性的重要性.爱因斯坦指出:“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社会.”对一个国家来说“要是没有能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因此爱因斯坦认为“国家的最高使命是保护个人并且使他们有可能发展成为有创造能力的人.”在爱因斯坦看来“有创造才能的人对人的教育作用归根结底总是远

远超过政治领袖.”然而面对缺少有创造力人才的现实社会爱因斯坦却从心底里发出了“自然界慷慨地生产出普通的庸才却难得创造出有高超才能的人”的感叹.爱因斯坦是一位极富独创性的伟大科学家.然而爱因斯坦的学生时代却适逢西方所谓的“现代教育”蓬勃发展的时期.这种同现代西方社会工业化发展相适应的呆板的现代教育的机械性与专制性同军国主义与法西斯主义相结合在当时的德国学校里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给年轻的爱因斯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爱因斯坦对这种教育制度深恶痛绝非常鄙视它所生产出的那些没有独立人格的驯服了的工具.很多年以后爱因斯坦谈到这个问题时仍痛切地指出:“对于学校来说最坏的事情是主要靠恐吓、暴力和人为的权威这些办法来进行工作.这种做法摧残学生健康的感情、诚实和自信;它创造出的是顺从的人.”爱因斯坦和谐教育思想中培养学生的独创性这一核心思想就源于爱因斯坦对自己所亲身经历的教育的深切感悟.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是教育之本.

2.2培养想象力

爱因斯坦极富想象力.罗盘指针总是稳定地指向北方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打开了5岁的爱因斯坦想象力的闸门.爱因斯坦对空间的本质与场的性质的浓厚兴趣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孕育的并为之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学校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爱因斯坦和谐教育思想中重要的教育目的之一.他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还进一步从科学研究的高度来阐述这一点他说:“在我们之外有一个巨大的世界它离开我们而独立存在它在我们面前就像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迷„„对这个世界凝视深思就像得到解放一样吸引着我们.”想象力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2.3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爱因斯坦和谐教育思想非常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他曾多次从不同的视角阐发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爱因斯坦指出:“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为和独立思考的个人.”“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学科基础并且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自己的道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高等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具备会思考、探索问题的本领.人们解决世界上所有问题是用大脑的思维能力和智慧而不是

搬书本.”“使青年人发展批判的独立思考对于有价值教育也是生命攸关的.由于太多和太杂的学科(学分制)造成的青年人过重的负担大大地危害了这种独立思考的发展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教育的惟一职能是打开通向思考和知识的大门.”爱因斯坦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视为教育的生命.

2.4培养提出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也是爱因斯坦教育思想中重要的教育目的之一.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字上的或实际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对给他写传记的作家塞利斯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问问题罢了.”爱因斯坦对一位物理同行说:“空间、时间是什么别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搞清楚了我智力发育迟长大了也没有搞清楚于是一直在揣摩这个问题结果就比别人钻研得深一些.”学校应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勇于发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会提问题敢提问题.试想一个不敢提问题不会提问题的学生怎能会在继承前人的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去创新呢?一个勇于创新的人必定是善于提出问题的人.

2.5培养音乐素养

爱因斯坦还是一位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家.长期的音乐熏陶对于激发他的科学创造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我早年的音乐教育无论哪一方面我都将一事无成.”“音乐并不影响我的研究工作它们两者都从同一个渴望之泉摄取营养而它们给人们带来的蔚藉也是互为补充的.”爱因斯坦还说过:“我首先是从直觉发现光学中的运动的而音乐又是产生这种直觉的推动力量.我从6岁起父母就要我学小提琴.音乐的感觉给我带来新的发展.”在爱因斯坦看来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是互补的.因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也是爱因斯坦和谐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

2.6培养社会责任感

在爱因斯坦的和谐教育思想中特别提出了学校应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爱因斯坦指出:“对个人的教育除了要发挥他本人的天赋的才能还应当努力发展他对整个人类的责任感以代替我们目前这个社会中对权力和名利的赞扬.”“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是不够的关心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所必不可少的基

本素质.

2.7培养乐于奉献的价值观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爱因斯坦一生的科学成就不仅源于他科学的世界观同时也源于他乐于奉献的价值观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因此在爱因斯坦的和谐教育思想中很看重培养学生乐于奉献的价值观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爱因斯坦指出:“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到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人们应当防止向青年人鼓吹那种以习俗意义上的成功作为人生的目标.因为一个获得成功的人从他的同胞那里所得到的总是无可比拟地超过他对他们所做的贡献.然而看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靠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全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乐于奉献的价值观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可以增强人的事业心与责任感激发灵感、智慧与创造力培养追求真理的品格;学生的这些重要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责.

2.8培养以追求知识为乐的心理素质

爱因斯坦和谐教育思想要求培养学生以追求知识为乐的心理素质.爱因斯坦指出:“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启发并加强青年人的这些心理力量我看这该是学校的最重要任务.只有这样的心理基础才能导致一种愉快的愿望去追求人的最高财产——知识和艺术技能.”教育应当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观察和理解的乐趣是大自然的最优美的礼物.”“教育应当使所提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承担.”“每个人都应当有机会来发展他的潜在天赋只有这样个人才会得到他们应得的满足„„社会才会达到最大的繁荣.”培养学生以追求知识为乐的心理素质这正是当代教育所倡导的快乐教育.

2.9伦理教育

爱因斯坦伦理思想丰富而深邃.学校应对学生进行伦理教育是爱因斯坦和谐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爱因斯坦指出:“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独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

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指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为了获得对别人和对集体的适当关系他必须学习去了解人们的动机他们的幻想和疾苦.”“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照亮我的道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的是善、美和真.”

2.10教学内容要少而精且常更新

爱因斯坦主张教学内容要少而精教学内容要不断地更新.爱因斯坦指出:“要反对认为学校必须直接教授那些在以后生活中要直接用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种观点.生活所要求的东西太多种多样了不大允许学校采取这样的专门训练.”“单靠真理的知识是不够的;相反如果要不失掉这种知识就必须以不断的努力来使它经常更新它像一座矗立在沙漠上的大理石像随时都有被流沙掩埋的危险为了使这座石像永远照耀在阳光下必须挥手不停地为它工作我也要出一臂之力.”

2.11重视学生的实践过程

爱因斯坦指出:“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这对于初入学的儿童第一次学写字是如此对于从大学里取得学位的博士论文也是如此.在简单地默记一首诗写一篇论文解释和翻译一段课文解一道数学题目或者进行体育运动锻炼也都无不如此.”这是爱因斯坦和谐教育思想揭示的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2.12教师应当成为教育工作的艺术家

爱因斯坦认为现代社会“比起以前来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健康要在更高程度上依靠学校.”“使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种艺术家.为了要在学校中得到这种精神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正像无法使人永保健康一样并不存在包医百病的万灵丹.但是还有某些必要的条件是可以满足的.„„在选择教材和使用教学方法上应当给教师以广泛的自由因为强制和外界压力无疑也会扼杀他在安排他的工作时的乐趣.”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应成为教育工作的艺术家为人类文明与文化的传承雕塑出更多的精品人才.爱因斯坦的和谐教育思想立足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着眼于知识与能力、素质并重自然与人文并重做人与求知

并重.爱因斯坦的和谐教育思想给了我们诸多启示我们应很好地珍视爱因斯坦留给我们的这份宝贵的遗产.爱因斯坦的人文教育思想管窥

熊贤君

摘要爱因斯坦是自伽利略、牛顿以来最著名的科学家有物理学研究方面取得骄人的成绩在科学哲学、人才学、教育家等方面也提出了极为深刻的见解。在他的人文教育思想中将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精神作为学校的最高目的人的和谐发展与人文精神养成远远重于专业训练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使学生独立思考养成独立人格的教育理念富有启迪意义。

关键词爱因斯坦;人文教育;和谐发展

作者简介熊贤君深圳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广东深圳

518060)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著名的科学家同时还是富有哲学探索精神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论著除自然科学和科学哲学论文外还有十分丰富的关于世界观、人生观、社会观、道德观和教育观等方面的富含真知灼见的理念。作为伽利略、牛顿以来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关于教育方面的论述特别是人文教育方面的论述更是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对人们教育观念更新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制度与教育方法改革都有着很大的启迪作用。

为社会服务当为最高目的

人文教育是爱因斯坦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他的人文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为社会服务的人文精神这是他探索教育问题的出发点也是他研究教育问题的归宿。

为了抵制和抗拒日益盛行的试图将学生培养成社会工具的观点和做法爱因斯坦在许多篇文章中和在许多场合强调教育应以培养学生个性为目标主张学生应当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他将“让每一个人都作为个人而受到尊重而不让任何人成为崇拜的偶像”的民主主义政治理念用到教育上要求学校教育应坚持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独立精神的教育原则。但是培养学生的个性不是最高目的最高目的是培养社会服务的精神。1936年10月在“美国高等教育300周年纪念会”上爱因斯坦明确地指出:“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做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1](143)尽管他对学生的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精神呵护有佳甚至认为“要是没有能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2](51—52)但他还是最为看重为社会服务。这一认识决定了爱因斯坦教育思想的社会价值取向。

出于这一认识爱因斯坦主张学校不应当将大量的既定知识传授给正在成长的一代而应当发展学生有益

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社会中生活的每一个人几乎全部的行动和愿望都同别人的存在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譬如他的吃饭、穿衣、居住及至他的语言、思想等都无法与社会分离开来——社会支配着他的一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以他必须也应该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他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在他看来判断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大小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的作用。爱因斯坦多次对儿童们说你们在学校学到的奥妙无穷的知识是多少代人的贡献是由世界上各个国家无数人用热忱和努力和无尽的劳动创造的“你们可以领受它、尊重它、增进它并且有朝一日又忠实地转交给你们的孩子们。” [1](47)希望他们“在为全人类的服务中自由地、愉快地贡献出他的力量”。[1](175)他甚至与年轻人说:“在人生的服务中牺牲成为美德。” [1](63)

爱因斯坦不主张简单而不加分析地将成功作为人生目标。他明确的指出:“人们应当防止向青年人鼓吹那种以习俗意义上的成功作为人生的目标。”其原因是“一个获得成功的人从他的同胞那里所取得的总是无可比拟地超过他对他们所做的贡献。然而看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1](146)从总体上看一个人从社会中获取的远远超过他所贡献的。这就是一个人应当努力工作努力奉献回报社会的原因。

爱因斯坦对一个人的评价标准不是看他从社会中获取的多少而是看他付出的多少。他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的作用。我们就根据他在这方面的态度说他是好还是坏的。” [2](51)他认为教育应当注重训练学生具有向他们的同胞付出的态度。而这种态度的养成绝不是至少不主要是通过教科书和政治宣传授予学生的而是通过同教育者的接触使学生在社会实际生活中得到体验形成服务社会、奉献和牺牲的真情实感才能产生对社会伟大的“爱”。他在一个青年人的名言集锦上如是写道:“你们是否知道如果要实现你们炽热的希望那就只有热爱并了解世间万物——男女老幼、飞禽走兽、树木花草、星辰日月唯有如此你们才能与人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睁开你们的眼睛打开你们的心扉伸出你们的双手„„那么整个地球都将成为你们的祖国你们的所有工作和努力都将造福于人。” [3](33—34)只有到社会中去到生活中去才能有“最美好的经验”。他在《我的世界观》中指出:“

谁要是体验不到它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他就无异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是迷糊不清的。”当然他不可能产生对社会的爱自然也就不可能服务社会。

爱因斯坦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他主张一个人的理想最起码应当符合社会伦理准则这是理想的底线;高尚的理想是真、善、美。有的理想虽然不违反社会伦理准则但爱因斯坦是很瞧不起的。他在《我的世界观》中说:“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末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 [1](43)爱因斯坦不是在这里唱高调不是在板着面孔说教事实就是这样将财产、虚荣、奢侈作为理想作为生活目的的本身他将在失去理想的同时失去生活本身。从这里可以看出爱因斯坦能够取得重大科学成就的动因。

作为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生活在人欲横流个人主义盛行的西方社会将为社会服务精神培养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的确是耐人深思的。

最珍爱的安身立命之所

爱因斯坦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更在于他是一个具有崇高人格的人。他要求青年学生正确处理专业知识技能和砥砺德行的关系首先要做一个人做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然后再做事成名成家。在学校修业学习成绩不良是次品;身体不健康是废品;而成绩优秀德行不好则是危险品。他倡导推行人文教育以培养优秀人才防范学校出危险品。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告诫人们一个人的发展必须富有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缺失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他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1](310)掌握了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仅靠专业知识与技能绝不可能“获得对别人和对集体的适当关系他必须学习去了解人们的动机、他们的幻

想和他们的疾苦”。[1](310)这决定了他必须有对社会“热烈的感情”有对美和道德上的善的“鲜明的辨别力”。这样他的人生就更有意义他所受过的专业教育既可使他的生活更充实更可使其专业知识与技能为社会谋福利而不是添乱子。所以爱因斯坦坚决反对过分强调竞争制度坚决反对从直接用途着眼过早进入狭窄的专业领域。他认为这样会扼杀包括专业知识在内的一切文化生活所依存的人文精神。

学生过早的专门化定然会将他们训练成工具、机器、蜜蜂乃至是听话的狗;而培养学生丰富的人文精神无疑是培养和造就以为社会服务为崇高目标的独立的和谐发展的人。这两者中的前者不等他们走出校门就变成了虽有脑袋却无思想的木乃伊成了人使用的工具和任人摆布的螺丝钉。如果一个国家千篇1律地强调教育的专门化那么毫无疑问社会将由毫无独立性和独创精神的个人组成它只能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一潭死水的社会。这无论是对个人或是社会来说都是莫大的悲哀。正因为如此爱因斯坦深刻地指出:“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价值的损害。我想得比较多的还不是技术进步使人类所直接面临的危险而是‘务实’的思想习惯所造成的人类相互体谅的窒息。这种思想习惯好像致命的严霜一样压在人类的关系之上。” [1](293)一言以蔽之曰没有人文精神人类就不会得到救赎。[1](294)

在爱因斯坦看来人文精神是人类诸多问题的救赎之方是人们最珍贵的安身立命之所它并不存寄在专门化的教育之中。他说:“理性和哲学虽然不大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人们的向导但它们一如既往仍将是出类拔萃的少数人最珍爱的安身立命之所。”[4](7—15)这些人就是人文精神富裕的精神贵族。他曾在给朋友的信中批评美国社会说风度才华在这里很少有人欣赏商人成了这个国家的圣人“一种新式的袜带比一种新颖的哲学理论更吃香”。他认为提高人文修养要有广泛的文史哲的涉猎尤其要在古典文学领域中游弋不息。正是那些“具有清澈的思想风格和优美的鉴赏力的启蒙者”“留下来的著作是人类一份最宝贵的财产”。爱因斯坦说:“我们要感谢古代的少数作家全靠他们中世纪的人才能够从那种曾使黑暗了不止五百年的迷信和无知中逐渐摆脱出来。” [4](7—16)那些精神贵族之所以人文精神富裕是因为他们“对于过去许多世纪中那些伙伴感到像朋友一样亲切这些古人的著作永远不会失去它们的

魅力不会失去它们的中肯和通情达理的品质”。[4](7—15)而爱因斯坦所批评的那些商人却“只看看报纸最多也不过再读一些当代作家的书”。他直言无讳地说:“这种人在我看来正像一个极端近视而又不屑戴眼镜的人。他完全依从他那个时代的偏见和风尚因为他从来看不见也听不到别的任何东西。一个人要是单凭自己来进行思考而得不到别人的思想和经验的激发那末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他所想的也不会有什么价值定是单调无味的。” [4](7—15~16)所以爱因斯坦认为实施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教育的当务之急“没有什么还会有比克服现代派的势利俗气更要紧的了。”

爱因斯坦极为看重古典文学对人文精神培养的作用但对本来具有同样功能的历史学科却大加挞伐。不过他并不是鄙弃历史学科而是历史的教学过于强调背诵年代、地名、数据等使得其中本来富有的人文精神变得荡然无存且蛰伏了对许多学科的兴趣与好奇心。从这个角度看来爱因斯坦的意见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

爱因斯坦大声疾呼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他认为学生过重的负担不利于培养人文精神。负担过重是由于竞争激烈所致而“过分强调竞争制度以及依据直接用途而过早专门化这就会扼杀包括专业知识在内的一切文化生活所依存的那种精神”。足见他是从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角度来考虑学生学业负担的。

首先学业负担过重危害独立思考的发展。由于学生的人文精神主要不是通过教科书获致的那么过重的学业负担无疑会抑制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所以爱因斯坦明确地指出:“使青年人发展批判的独立思考对于有价值的教育也是生命攸关的由于太多和太杂的学科(学分制)造成的青年人的过重负担大大地危害了这种独立思考的发展。负担过重必导致肤浅。” [1](310)太重的学业负担致使学生无暇走出校门走出书房了解他们想了解的东西去阅读有益于培植人文精神的古典文学之类的书籍而让作业占充了他们全部的时间和空间。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他认为儿童一天6小时的学习应该是足够的了——4小时在学校2小时做家庭作业将时间和空间的主动权拱手交给儿童。他的理由是:思想是不会有空闲的思想即使在“空闲”时也是处于紧张状态中原因是它无时不在接纳整个感知世界。

其次学业负担过重危害儿童的学习心理。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应当是轻松的、愉悦的。否则所实施的教育不仅有害于人文精神培养也有害于专门知识与

技能的掌握。爱因斯坦说:“教育应当使所提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 [1](310)他还曾十分形象在打了一个比方说:“即使是一头健康的猛兽当它不饿的时候如果有可能用鞭子强迫它不断地吞食特别是当人们强迫喂给它吃的食物是经过适当选择的时候也会使它丧失贪吃的习性的。” [5](8)同强迫猛兽吞食一样无论多么有用的知识与技能生硬地强迫儿童吃下去用不了多久就会使儿童丧失对知识与技能的“胃口”一见到学习就没有兴味索然纯真的好奇心也就会因为强迫他学习而泯灭。而且靠恐吓、暴力和人为的权威这些办法来达到目的只会摧残学生的健康的感情、诚实和自信制造出来的是人文精神匮乏的顺从的人。

第三频繁的考试是人文精神生长的天敌。爱因斯坦对学业考试乃至升学考试不但毫无好感而且简直是痛恨直到要废除而后快。他对考试的厌恶不是没有理由的。考试是一种筛选就是竞争其结果是使得教育过早专门化放弃了对人文知识的获取和人文精神的养育;还会扭曲学生的学习心态为了获得好成绩会以牺牲学生纯真的好奇心和独立人格为代价——这无疑是太不值的。爱因斯坦认为教育中也许最有价值的财产是自学或阅读然而为了对付考试不得不舍弃最有价值的东西岂不痛心!考试使学生学习负担加重心理压力加大不可能使他们“把学习视为一种值得羡慕的机会”。在爱因斯坦看来如果学生将学习看作令人倾羡的机会那么“它能使你们了解精神领域中美的解放力量它不但能使你们自己欢乐无比而且还能使你们将来为之工作的社会受益匪浅”。[3](55)考试还有一个严重的弊端这就是人们为了在考试中制胜常常不论愿意与否都要把所有废物如数塞进学生的头脑诸如事实、名字、年代、公式之类。他觉得完全没有必要让学生死死记住声速认为迫使学生硬背历史日期是荒谬的因为这些在书本上、辞书上都可以查到。良好的教育应该致力于青年人的思考给他们以课本不能提的训练给他们获取信息的信息而不是信息本身。显然应试教育是舍本求末的教育。他每每回忆起自己受教育的经历时无不感到毛骨耸然。因此把应试教育视作人文教育的最凶恶的敌人甚至将教育定义为:“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 [1](146)如此给教育下定义虽然多少有一些偏激与调侃的意味但据此足以体会出爱因斯坦对应试教育深恶痛绝

的程度!

爱因斯坦作为人类文明史上顶尖级的科学家对科学发明、科学创新有至深的体悟对人才的成长与训练有直接的感触对教育所存在的弊端有切肤之痛也正因为如此他将这些总结概括和提炼而为人文教育思想在人类思想文化和教育上占有特殊地位对当今教育的改革发展有着指导意义与借鉴价值。

爱因斯坦《论教育》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数学题

爱因斯坦读后感

少年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读后感

爱因斯坦名言

14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的教育思想八
《爱因斯坦的教育思想八.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